分享

教育,改变是唯一不变的事

 hyxz_ljf 2019-12-17

今天,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所有旧故事分崩离析,至今还没有新故事足以接续。教育亦是如此。

教育,改变是唯一不变的事

01

今天,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改变,所有旧故事分崩离析,至今还没有新故事足以接续。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准备好了吗?面对各种前所未有的转变,孩子们能够应付种种极端的不确定性吗?作为家长的我们,无论是70后还是80后,过去的所学已经无法看懂今天世界的变化。然而,我们的教育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上,内容和形式有些变化,但本质上与80后所受到的教育模式和逻辑并无两样。20年后,世界变成什么样子,我们无可得知,但改变是必然的,任何年代教育总是承担着引领的变革的作用,只是这一次的确落到了商业的后面。但无论如何,改变是一定的,不过是发生在哪里,从哪类机构开始的而已。

非常庆幸,我在快40岁的时候才有了第一个孩子,在7年之后迎来了第二个孩子。之所以庆幸,是因为岁月的磨砺已经让我完成了心智的成熟和对世界万物的基本判断,能够更好地辅助自己的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而另一方面,为了让孩子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能够更好地学习社会所需要的技能,我必须通过学习以重构自己的思维体系,相信这样的学习不仅会给孩子带来帮助,更会让我在迈向古稀之年仍有机会成为一个活跃的公民。之所以庆幸,人近五十,已过了做梦的年龄,不再幻想征服世界,能看的、能做的、能买的,好像也就那样。虽不能大富大贵,却也不用为生计奔波而忽视孩子的教育,这能让我们有机会静下心来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教育,改变是唯一不变的事

2

很遗憾,谁也无法清晰地预测到未来20年的变化,也就是到2040年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第一次工业革命,其特征是工厂,今天的教育模式和逻辑都来自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培养出来非常出色的线性化生长的工人;第二次工业革命,派生的是公司,也由此形成了中产白领阶层。前两次的工业革命进展是缓慢的、是有规律的,是以事实为基础的。我们就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改变命运”对70后来说绝不陌生,并且确实有效。相比之下,对于中国或者世界其他地方到2040年会是什么样子,我们实在一无所知。因为,这一次革命不是来自一个方面,而是多元的四维空间,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信息、生物基因技术,这一轮的革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未来难以预测,而那些历经数百年约定俗成的知识可能会在顷刻间被完全颠覆。

还是说回教育,今天,教育比任何时代都重要。各种技术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比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不断进化。面对这些技术发展,作为家长往往存在两种思潮,要么恐慌、要么是无知者无畏。恐慌是因为,很多人会觉得机器人将取代大多数人类的工作,20年后我们的孩子将何去何从。就像前几年的围棋大师斗不过机器人的事件那样,连大师都不行我们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又怎么会行呢?另一种家长则会认为,这是很遥远的事情,孩子将来会考上大学,会懂得这些,这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事实上,这两种思潮都过于片面,机器不会取代人类,机器有的只是芯片,没有思想,思想是人类进步的根源。人类造出第一辆汽车的时候,就知道在速度这件事上我们再快也跑不过它,但别忘了是人驾驭了汽车,才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教育,改变是唯一不变的事

3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无视人工智能的存在,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这对我们这些步入盛年的人来说,可能并不重要,因为我们已经不需要跟这个世界去争。但为了我们的孩子,则必须反思、必须改变。我们现行的教育方法已经运行了200多年,是为工业时代所准备的,尤其这100年来更是如此。而这个时代是信息化、数据化的时代,未来20年人工智能会将触角延伸到几乎所有行业、所有领域,机器人取代所有常规工作会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这就对我们现行的学习教育方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死记硬背、大量的信息被灌输到孩子们脑袋之中,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在标准化的应试教育下,每个知识都被赋予了唯一正确的答案。数名围棋大师都不能打赢机器人,何况是我们的孩子,一些平常人又如何去与机器人一较高下。

目前有太多的学校的教学重点仍然在于灌输信息。这在过去说得通,因为过去信息量本来就不大,而且就连那一点信息,也不断受到各种当权者的阻隔。比如,如果你住在100年前的某个偏僻小镇,就很难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毕竟,那时既没有收音机、电视机、也没有报纸或公共图书馆。就算你识字,也能进入某家私人图书馆,书架上多半也只有小说。现代学校出现,所有孩子都能学到读写技能,了解地理、历史和生物的基本事实,这其实是个极大的进步。进入21世纪,尤其是互联网发端后的这10年,我们被大量的信息淹没。一部智能手机,就能知晓天下。网络上众说纷纭,实在难以判断哪些内容可以信。正是因为只要点一下就能得到无数其他信息,也就令人难以专注。如果政治或科学看起来太复杂,我们很容易就会想转去看些可爱的猫猫狗狗、名人八卦。在这样的世界里,老师最不需要交给学生的就是更多的信息。学生手上已经有太多信息,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信息,判断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能够结合这点点滴滴的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观。

教育,改变是唯一不变的事

4

和前两次工业革命一样,一个时代的崛起并非瞬间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发明了蒸汽机,颠覆的是初级的手工劳作,诞生了大型的工厂,劳动效率大大提高。一个工人一天的工作效率,是一个手工业者一年所做产品的总和,那是第一次人类被“机器”所取代。接下来,“蒸汽机”这项技术演变出各种更高级的“机器”,轮船、汽车、火车,人类文明得到了从未有过的高速发展。而这一次的信息技术革命,在过去的十年、二十年表现出来的也是技术本身带来变化和压力,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则会是以“应用”为特征的,它会走进各个领域。因此,今天的孩子们,首先必须学会的改变就是“质疑能力”和“创意”能力。现在的老师只是把学习资料硬塞给学生,再鼓励学生“自己思考”。他们会认为,就算现在的孩子不能完全理解所学,只要考到好的分数就行,考上大学就行,未来总有时间让孩子们好好消化这些知识。殊不知,只有答案的学习,日积月累,孩子们长大之后,思考能力、批判能力完全丧失,更别说什么创意能力和那些利用新技术让创意成真的技能。

另一个需要改变的,就是“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很多家长都希望将孩子们送出国门,认为的中国的教育与国外差距太大。事实上,稍作查询整理,你就会发现中国的教育实际上很厉害,中国的孩子的学习能力远远高于那些发达国家的孩子,世界上最顶尖的研究机构比例最高的通常都是中国的留学生。这是智商的问题,中国的教育在培养孩子智力和智商方面不会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是情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沟通能力和团队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同样需要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培养。有一个词汇最能反映这两个能力,即“团队”。标准化的应试,让“竞争性思维”从小就深入到孩子们的大脑之中,单打独斗的个人逻辑深入骨髓。合作精神需要孩子们从小就学会包容,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而在一个团队中,能够学会包容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沟通,好的沟通能够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