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睡前带孩子做这2件事,变化会让你惊喜。

 滕训超 2019-12-17

      有些父母工作很忙,晚上回到家只想休息,看见孩子随便应付一下;
      
有些父母带了一天孩子,到了晚上想赶紧把孩子哄睡着,好做自己的事情;
      
有些父母一边说着没时间陪伴孩子,但又不知道在有限的时间内该带孩子做些什么。
      
其实,每天睡觉前是一段很特别的时间,没有白天的庸碌、浮躁,一切归于沉静,人的情绪和心理也会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睡前这段时间完全可以作为教育的黄金时间利用起来,对孩子的成长会十分有帮助。

       睡前做些什么效果最好呢?下面这两件事很重要:


                                     
(一)带孩子阅读
    
我有个朋友,是一位80后爸爸,有了女儿之后,孩子大概两三岁开始,就坚持每天晚上30分钟以上的亲子共读时光,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
      
问他怎么有这个习惯的,他打趣说:“我早上出门早,一天只有晚上才能和孩子待在一起,再不做点什么,都怕孩子会把我这个爸爸忘记了。”
      
除了每晚睡前的阅读,女儿班级里的读书分享活动,他请假也会去参加,和女儿合作给其他小朋友读绘本,画面十分有爱。
     
之所以从小陪女儿阅读,增强父女感情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他深谙阅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据说在犹太人家里,小孩子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是,书本是甜的。
     
犹太人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
     
仅从对于阅读的重视程度上,犹太人为什么被称作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原因可见一斑。
      
睡前这段时间,带孩子阅读几乎可以算是最佳的陪伴方式。
     
一是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拥有独立思考能力,这将成为他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在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的过程中,会帮助孩子积累丰富的语言词汇量,增强表达能力,陶冶情感;
     
三是阅读可以给孩子的学习带来帮助。因为静下心阅读,可以培养孩子专注力和理解能力,孩子上课的时候更加能集中注意力,理解老师讲的内容、做题时也更能理解题意。

     
孩子2、3岁的时候,还比较小,家长可以在孩子睡前抽出固定的20-30分钟时间,以讲故事为主;
     
稍大一点,就可以挑选孩子感兴趣的、制作精良的绘本,亲子共读;
     
孩子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可以逐步过渡到独立阅读,此时父母手里捧着自己的书,和孩子共同享受阅读的时光。
     
家长讲故事时,做到绘声绘色更好,适当用夸张一点的语气和动作,增强趣味性,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
     
也可以运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猜测故事情节或者主人公的心情、语言,引导孩子积极地推理、思考与表达。
     
每每看到有些电影中,某个闲暇的午后,一家人各自捧着一本书读、或是其中一个人给其他人朗读自己所看的书中某一部分精彩内容时,都会觉得十分美好和感动。
     
睡前陪孩子读一读书吧,书本会给孩子成长带来源源不断的滋养。

                              
(二)和孩子有效地交流、沟通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女孩告诉母亲有鬼,她很害怕不敢一个人睡,而母亲认为这只是小孩的胡思乱想,随便安慰一下就让孩子自己去睡了。
      
但是女孩的爸爸却没有这样做,他不是告诉女孩这个世界没有鬼,而是问这个鬼长什么样。
      
女孩说“是黑色的看不见,但是她看一眼鬼就消失了”。
     
当晚爸爸并没有“赶”她回去睡觉,而是和她聊了很久,并且得到一条重要的信息,“经常在放学路上看到鬼”。
     
后来父亲专门请假提前下班,在女儿身后跟着她,终于在第三天看到一个带着帽子的中年男子跟踪自己的女儿,他制服了这个男人,报了警。
     
正如女孩的母亲讲到,他的父亲永远有耐心听任何人胡说八道,永远都有耐心问是什么,为什么,他不会随意地否定别人,他每次都会引导别人表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会和孩子沟通的重要性。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越长大越不喜欢和自己交流,为此我曾经问过一些小学中学的孩子,最多的理由是这些:
     
“是他们不喜欢和我交流吧,他们比较喜欢和手机电脑交流”;
     
“有什么好说的,说了他们也不理解”;
     
“每次无非就是让我好好学习,大道理一堆,很烦”。
      
父母没有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亲子之间缺乏情感链接,最后导致亲子之间心与心的距离越来越远,也就越来越没话说。
     
教育孩子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孩子脾气差、情绪大、叛逆、不合作,都跟亲子关系息息相关。
     
亲子关系融洽,孩子更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爱、被关注的,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价值感;
      
亲子关系好,父母会更理解孩子、懂得孩子,孩子也会更加配合父母的教育,避免掉很多教育难题。
      
睡前这段时间,其实是非常绝佳的增强父母与孩子间情感互动、拉近亲子关系的机会,父母可以抽出20-30分钟的时间,与孩子有效沟通。
     
之所以称之为有效沟通,是因为我观察到许多父母一直采用错误的沟通方式,比如喜欢评判、否定孩子、或者干巴巴地讲一堆道理,换作谁都不想进行下去。


      有效的沟通,不用聊太沉重、严肃的话题,还是以共情、理解和肯定为主。用平等的姿态,真正地倾听、走进孩子心扉。
      
“今天过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
      
如果白天没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通过交流也能知道孩子一天发生了什么事。
​        和孩子聊聊一天中的所见所思所感、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引导孩子学会总结和反思。
​      
“如果是我的话,会这样做······”
​        当父母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可以采取建议的模式,而不是评判、否定孩子的做法。
​      
“你当时的想法是什么?”
“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么做?”

​        倾听孩子的想法,会促进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引导孩子学会思考、想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和鼓励,孩子会增强自信,自觉地管理自己,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      
即便平时能陪孩子的时间不多,睡前陪孩子做好这两件事,是一种仪式感,也会成为一段高质量的陪伴。
​     
孩子会充分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理解与支持,这会帮助他更好地学习、成长。
​      
愿家长们能把握住。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