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中,十二月与十二经脉的对应关系是怎样?脏气法时论写的不够详细?

 敦厚书屋 2019-12-18

黄帝内经,收集整理古人智慧,汇合各种精华,浓缩成一个指导思想,正确的方向,给我们描绘出轮廓框架。有些治疗方法也有没有具体到那个穴位,后人通过实践填补空缺丰富充实经典。

张仲景从脏气法时论就领悟到了,金匮要略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范围缩小,子午流注学说,十二时辰、十二脏腑对应十二地支。

同样的道理,举一反三,扩展到十二个月。

周代是11月称“建子”。

殷代是12月称“建丑”。

夏代才是一月称“建寅”。

十二经络对应到月份 ,

寅月对应肺经,就是一月。

卯月对应大肠经就是二月,

辰月对应胃经就是三月……

丑月对应肝经就是十二月。

以此类推即可。

《灵枢——阴阳系日月》讲的是,足臂十二经,对应十二地支。十个手指头对应十天干。

结合素问前面的,四气调神大论,四季的调整顺应自然规律。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

每个季节分为孟、仲、季。也是一种思路。

黄帝内经里的经络走向,也有几类,比如常见的,十二正经循行,手太阴肺经从胸到手。但是,肺经的五腧穴又是从手到肘。

知其要者,一言而终,

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