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摘录及杂记

 置身于宁静 2019-12-18

作者: [德] 马丁·海德格尔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作名: Erlauterungen Zu Holderlins Dichtung
译者: 孙周兴 
出版年: 2014-5
页数: 263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海德格尔文集
ISBN: 9787100094283 

 

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荷尔德林p35

杂记:“历史乃是“事件之聚集”,正如山脉之于群山,历史乃是天命之命运发送的源始地统一和规定着的基本特种。……诗人造成诗意的东西,历史性的人类以这种诗意为基础,就栖居与这种诗意之上。”P125

 

 

人保存精神,一如女巫保持天神的火焰。——荷尔德林p37

 

唯有语言处,才有世界。P39

 

唯在有语言的地方,才有永远变化的关于决断和劳作、关于活动和责任的领域,也才有关于专断和喧嚣、沉沦和混乱的领域。唯在世界运作的地方,才有历史。P40

 

诗乃是存在的词语性创建。P44

杂记:为什么其他文字不是?


诗是历史的孕育基础,因而也不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更不是一个“文化灵魂”的单纯“表达”。P46

杂记:每个时代都仿佛不需要诗,却没有哪个时代没有诗。为什么?

 

人类此在的根基是作为语言之本真发生的对话。而原语言就是作为存在之创建的诗。P46

 

在诗中,人被聚集到他的此在的根基上。人在其中达乎安宁……达乎那种无限的安宁,在这种安宁中,一切力量和关联都是活跃的。P48

 

荷尔德林也听说:“让诗人像燕子一样自由。”但这种自由并不是毫无约束的肆意妄为和顽固执拗丶一己愿望,而是最高的必然性。P49

杂记:“最高的必然性”!

 

作诗是对诸神的源始命名。

 

……而且自古以来

诸神的语言就是暗示。

 

诗人之道说是对这种暗示的截获,以便把这些暗示进一步暗示给诗人的民众。P49

 

其实天生多么垂顾我们。

因为一个脆弱的容器并非总能把它们装盛,

只是偶尔,人能承受全部神性。

——荷尔德林

P53

 

对令人惊叹的自然不能施以任何制造活动,自然却以其在场状态贯穿了万物。所以,自然“在轻柔怀抱中”培育。无所不在的自然不知道纯然现实事物的重力的片面性,这种纯然现实事物有时一味地捆缚人类,有时一味地推拒人类,有时干脆把人类丢下不管,但总是把人类抛弃在所有偶然事物的强制性中。但自然的“轻柔怀抱”却也并非指向某种虚弱的无能。“无

所不在”即是“强大”。P60

 

仿佛悲哀的诗人们被局限于悲哀的细节并且被囚禁于其中了。诗人们并不“孤独”。实际上,“他们总在语感”。P62

 

“词语的武器”是保存神圣者的“圣物”。P66

杂记:却像用口袋装风,只能暂时的装到它迅速空瘪下去的很小一部分。

 

自然比那些被分配给人、民族和事物的季节更为古老。但自然并不比“时间”更古老,自然如何也能比“时间”更老呢?只要自然“比季节更古老”……自然先行于一切现实事物,先行于一切作用,也先行于诸神。P67

杂记:注释,这里的“季节”和“时间”在德语字面上仅有复数与单数之分别。

 

始终过往者乃是神圣者;因为它作为原初之物在自身中始终是未受损伤的和“美妙的”。但原始的美妙通过它的无所不在而赋予任何现实之物以其栖留的美妙。……而这个最老的曾在之物绝不过于老化,因为它无论何时都是最新者。P73

杂记:一切都如落叶更替,什么东西是这表现之下永恒不变的底层?

 

通过这一闪,神被“指派”给人,从而对人有所馈赠。

因为无论是人类还是诸神,都不能自力地完成与神圣者的直接关系,所以人类才需要诸神,天神才需要终有一死的人:

……天神之力并非万能。

正是终有一死者更早达乎深渊。(荷尔德林《回忆》)

只有这样,即诸神必然成为诸神而人必然成为人,而同时又绝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是才有它们之间的爱情。P80

 

万物之所以存在,只是因为万物被聚集入完好无损者的无所不在中,内在于这种完好无损者:

万物亲密地存在。

P85

 

但诗人,创建那持存的东西。(荷尔德林《追忆》)p87

 

对过去的回忆涉及不可回收的东西。这种东西再也容不得任何追问。P98

 

 

去把握不可把握之物并且由于不可把握之物而把自身带入“状态”之中。P104

 

因为灵魂并没有在开端中居家,

并没有依于源泉。故乡使灵魂憔悴。

 

灵魂热爱殖民地,和勇敢的遗忘。

——荷尔德林

P105

 

由于灵魂的自我开放意味着开始时在得以起源的家乡因素中直接把握故乡,所以,灵魂恰恰不能找到故乡, 因为故乡逃避这种把握意愿。关注家乡因素并且在其中意求着故乡,灵魂在开始时就被故乡所摈斥,并且被推入一种愈来愈徒劳无益的寻求之中。P108

杂记:有异乡家乡的意义才明确的显现出来。

 

而后,人类与诸神欢庆婚礼,

普天同庆,

并且命运的片刻间

获得了平衡

逗留着的命运的片刻间乃是真正的持存的尺规。这个片刻间向一种思想显现出来,永远只是显现为一种“单纯的”的片刻间;而这种思想关心的是对现实之物的一种不固定的固存保证,并且只按其持续来衡量现实。P124

杂记:片刻间,“即命运能纯然地逗留于其中的那个片刻间”。

 

我们把现实事物解释为受作用的而且本身又起作用的东西,但什么是起作用,什么是作用呢?只有在结果和后果得以记录下来的地方才有作用吗?或者也存在着不需要后果的作用么?难道只有现实事物存在着,而非现实事物是不存在的和一无所有的么?现实事物与非现实事物的界线在哪里伸展呢?……我们至少必须思索一下,是否梦幻作为非现实事物不可能是现实事物的一个尺度。那么,我们就不再可以根据“现实事物”并且根据人们径直认为是现实事物的东西来清算梦幻本身。P132

 

在诗的自由构成领域里,可能事物之变成实在(也即现实事物之变成理想)显示出一个梦的本质特性。这个梦是可怕的,因为它把它对之显示自身的那些人,从那种在熟悉的现实事物上的无忧逗留中抛出来,抛人非现实事物的恐惧之中。P133

 

应当成为果实的一切东西,都必须进人火中。这乃是向异己之物出游而达到对天空之火的经验的法则。若没有这种在异己之物中被炙烤的过程一一在 那里几乎可能烤焦,则家乡大地的任何本已之物都不能够成熟。P136

 

黑暗为光芒保藏着光芒在其闪现中必须发送出来的那个东西的丰富性。P140

 

它们的本质通过调校者的声音借以对它们进行思索的那个东西而成为坚决的。P141

 

陶醉状态并不使“心智”混乱,倒是可以说,它首先带来那种对高空之物的清醒状态,并且让人想念高空之物。……陶醉者由于这种清醒状态而拥有那种在至高者之高处逗留的冷静。P141

 

爱的精神乃是这样一种意志,即所爱要找到进入其本己本质之中的道路,并且固守于其中。P148

 

‘无诗意的’一词上面,像尖塔那样堆积了各种变式:无限的、不和的、不确凿的、不可抑制的。……

……诗意的东西乃是那种审慎的安宁的温和之物,这种审慎的安宁祛除了争执。诗意的东西是那种维系无所束缚之物的确凿的东西。诗意的东西是保持在纽带和尺度中的东西,是十分适度的东西。诗意的东西处处都面向那种不放弃,即不放弃界限、安宁、纽带和尺度。诗意创作想到某个持存之物。P150

杂记:“无限的、不和的、不确凿的、不可抑制的”,像不良细胞的裂变。

 

为了学会能够在本已之物中持存,诗人首先想遵循美好的对话;这种美好的对话让人听到爱的日子。因为爱是对于所爱者的本质的洞察目光,这种洞察目光通过所爱者的本质而洞见到爱者的本质基础。P170

 

爱情在其本质目光中洞见到的东西,乃是一个持存者。P171

 

作诗就是追忆。追忆就是创建。P180

 

诗歌乃是声调和意义之间经久不息的踌躇。

——保罗·瓦雷里

p182

 

神就这样把诗人当作箭来使用了,而弓给这支箭的节律是过于快速了;谁如果收不到这支箭并且[没有]与之相依,那他就既不会有做诗人的命运,也不会有做诗人的强壮品质;而且,这样一位诗人就未免太虚弱了,以致他不能自制,无论是在材料上,还是在先前的世界观上,还是在后来我们的意向的表象方式上,他都不能自制;此外,没有任何一种诗歌形式会向他启示出来。那些对既成形式滚瓜烂熟的诗人们,也只能重复一度存在过的精神而已,他们就像鸟儿一样飞落在语言之树的树枝上,在树枝上摇摇晃晃;而根据包含在这棵树的根源之中的原始节律来看,这样一种诗人却不会成为精神雄鹰,成为由语言的生动精神孵化出来的精神雄鹰而展翅高飞。

——贝蒂娜·封·阿尔尼姆:《全集》,W.厄尔克编第二卷,第345页

P184

 

什么是人的生命  就是神性的一幅图像。

——荷尔德林

P214

 

这片大地上的人类受到了现代技术之本质连同这种技术本身的无条件的统治地位的促逼,去把世界整体当作一个单调的由-个终极的世界公式来保障的、因而可计算的贮存物(Bestand)来加以订造。向着这样一种订造的促逼把切都指定入一种独一无二的拉扯之中。这种拉扯的谋制把那种无限关系的构造夷为平地。P218

 

“人性”一词并不是指一切人类的全体,而是表示人类之本质,犹如自由是自由之物的本质。P222

 

这并非稀罕之事

犹如那晚餐时分

鸣响的钟

为落雪覆盖而走了调。

——荷尔德林

也许任何对这些诗歌的阐释都脱不了是一场钟上的降雪。……因此,在反复诵读中,我们以为我们大约总是已经如此这般领悟了诗歌。我们最好就这样认为吧。P240

 

"万物亲密地存在"
这个诗句是想说:一方归本于另一方,但这样归本时,它同时自身保持在其本已之中,甚至首先进人其本已之中——诸神与人类,大地与天空,即处于这种情形中。亲密性(Innigkeit)的意思绝不是一种对各种区别的融合和熄灭。亲密性指的是异己之物的共属一体、奇异化之运作、畏惧之要求。P24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