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小药童 写于银杏树正美的北京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的药物剂量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至今仍是悬而未决。 本文作者深谙其道,并从临床用量、“药称”折算、古代衡器(权)和量器直接核算等方法,经多方思考实践,历尽艰难、仔细推敲,最终得出最有依据的结论。 这种对中医与经典求知求真、踏实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中医人学习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 药物剂量问题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的药物剂量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至今仍是悬而未决。现就近年对这个问题的几种不同看法进行讨论,并提出我们自己的观点。 —1— 根据临床常用量估计 —2— 根据某种药物单位体积测比重推算 —3— 根据“药秤”折算 —4— 根据古代货币和重量间接核算 —5— 根据古代衡器(权)和量器直接核算 1957年修订出版的《中国度量衡史》认为东汉的1升为198.1毫升,刘复氏从新莽嘉量上测得1升的容量为200.6349毫升(见《中国度量衡史》); 现藏上海博物馆的商鞅铜方升,其容量为200毫升; 参考资料 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第60页,商务印书馆,1957年。 王朴庄:吴医汇讲,卷九,第3页,清·乾隆五十七年(1793)刊本。 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第60页,第57页,商务印书馆,1957年。 《本草经集注》,第33页,群联出版社,1955年。 《大唐六典》,卷三,第47页,近卫公府藏版,昭和十年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印。 《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第144页,第50页,第94页,第93页,第90页,文物出版社,1981年。 ▍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