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皇子真实生活状况:饿到吃鱼食,可怜到没房住

 思明居士 2019-12-19

清朝皇子似乎一生下来就站在了金字塔的顶点,然而,他们光芒万丈的外表下,其实也掩藏着千锤百炼的悲惨生活。甚至,这种生活,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

童年?没来过!

“清祖制,皇子生,无论嫡庶,一堕地,即有保母持之出,付乳媪手。”从呱呱落地起,皇子连住都能不跟母亲一起,根本没有机会与母亲亲近,每年只能依清宫礼制与母亲见面,且见面的次数一只手就数得过来。甚至母子相见时也要按照规制来—言语交谈不能过多,更不要说像寻常母子那样亲亲抱抱举高高。

清代皇子真实生活状况:饿到吃鱼食,可怜到没房住

不能和母亲亲近也就算了,更惨无人道的是,小皇子刚断奶、路还走不稳当的时候,就要开始学规矩。训练成果也十分显著:小皇子还没有乾清门门槛儿高,便一派训练有成的皇家气度—门槛自己跨不过,没关系,振振衣袖,由内侍举着,从容地被端过门去。

皇子的童年生活到六岁为止,不几日,皇子便要在钦天监算出的开学吉时,穿戴上谙达准备的小冠小靴小袍褂,去上书房上学了。

上课?不准懒!

清朝的皇帝非常重视皇子们的教育。从乾隆开始,便把皇子们上学的书房定在乾清宫东侧的“尚书房”,道光以后改称“上书房”。

皇帝在乾清宫处理政事时,便能听到皇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时不时地还可以去上书房溜达一圈,偶尔还带着大臣一起去,检查一下皇子们有没有好好用功,兼任了教学巡查组和教导主任的差事。

皇子一旦调皮被总师傅叫家长,跟母亲又不熟,只能默默承受来自皇帝、老师的各种暴击。皇上规定,皇子们即凌晨五点上课,下午三四点下课,有时候老师还要拖堂到五点。午间不休息,吃完饭接着上课。实际上,皇子们凌晨四点便要到上书房复习前一天的功课了—康熙曾规定,每一篇功课必须诵读120遍。

而且,三点钟下课,不过是结束了文化课的学习。接下来皇子们还要去上体育课,学习骑马和射箭。而且,皇子们一年里只有端午、中秋、春节、万寿节(皇帝生日)和自己生日这五天放假,除夕中午十一点会提前放学,但绝不放假。

没有假期,那趁着师傅不在偷个懒行不?不存在的。乾清宫门禁森严,谁几时进几时出,谁这会儿该来不来,都记录得清清楚楚。皇子们读书的上书房时时刻刻都有师傅当值轮班。

直至成婚、分府出宫,皇子才能解脱此种苦难。可十多年的苦读下来,总感觉午夜梦回,已经做了亲王、郡王的前皇子们会冷不丁地半夜爬起来,福晋问他去干什么,王爷一边急匆匆地穿裤子一边喊:“迟到了迟到了,我得赶紧上书房去!”

清代皇子真实生活状况:饿到吃鱼食,可怜到没房住

友谊?翻船了!

六岁读书,每天不是之乎者也,就是孔孟老庄,还要三门语言(满、蒙、汉)同步学,性子还没被磨平的小皇子感到无聊也是人之常情。于是大人们想了个办法:给他找个伴读。

皇子不好好读书,师傅告完了状,转头就教训伴读。溥仪小时候有一次蹦蹦跳跳地走进书房,就听见师傅对坐得好好的伴读毓崇斥道:“看你何其轻佻!”无辜躺枪的毓崇就算不服又能怎样呢?

师傅们对此也表示很无奈,万一皇帝对教学成果不满意,大难临头的就是他们了。乾隆曾特意下旨,命令上书房的师傅们督促调皮贪玩的怡亲王弘晓的学业,“倘不能尽训导之职又为王隐过,朕必于该翰林是问”。这里的威胁绝对不是嘴上说说而已,皇帝不满意,做老师的真会挨板子。

一次南巡途中,康熙抽查皇子们的学业,结果十分不满意,认为是师傅徐元梦不尽心教诲,千里迢迢从临清发回一道谕旨:“将徐元梦革职,当着全体阿哥之面,由乾清门侍卫杖笞30板。”可怜徐元梦年过半百,当着自己八个学生的面,生生被人扒了裤子,在人来人往的乾清门前挨了一顿板子,一点师道尊严都没留下。

在这些前提下,即便皇子有心与老师、伴读结下情谊,也未必能换回一颗真心。谁愿意冷不丁天降黑锅呢?

饿了?给憋着!

一个老太监曾回忆:光绪十来岁的时候,天天吃不饱,饿得每次到太监房先找吃的,抓起就跑。一大帮太监赶紧去追,跪求小皇爷口下留情。

同样的,溥仪在宫里也吃不饱。他六岁时吃栗子吃撑了,就被隆裕太后喂了一个多月的糊米粥,饿到太后给他馒头干喂鱼玩时,他连想都不想就塞进自己嘴里。还有一次各王府给太后送贡品,被溥仪撞见,他直奔其中一个食盒,打开盖子一看,食盒里是满满的酱肘子,抓起一只就咬。跟随的太监大惊失色,连忙来抢。年幼的溥仪拼命抵抗无果,刚到嘴就被抢跑了。

清代皇子真实生活状况:饿到吃鱼食,可怜到没房住

忍饥挨饿的皇子好不容易稍微大一点,可以吃御膳房做的膳食,以为终于能吃上一顿饱饭,结果发现难吃无比。

御膳难吃除了菜式陈旧外,还有一个原因:御膳其实都是隔夜饭。御膳房分内外膳房,菜品先在外膳房烹饪完成,然后用挑盒送到内膳房。内膳房备有炭箱数只,上有铁板。一切菜品均用粗瓷碗盛好,放在铁板上加温备用,随时候着宫中贵人的吩咐。这些菜肴往往都是提前一天或半天做好,只待一声令下,便把这些一直烘着的膳食直接送到皇子的膳桌上。味道好坏姑且不说,紫禁城那么大,等从御膳房里端出来,送进宫里,再一样一样在桌上摆出来,火锅怕也要凉透了。

房子?抢不到!

熬过了以上种种磨炼,皇子终于长大成人。他们满心欢喜,只待分府出宫,去过自己的安逸日子,然而京城的房源并不是这几十年才开始紧俏的。

皇子不用自己买房,是由朝廷包分配的,但是符合皇子府邸住宅标准的房子不够分。皇子皇孙越生越多,但京城二环里就那么大,总不能把别人的房都拆了盖王府。

整个清代,皇子府邸房源持续紧张,以至于有的皇子成婚十几年,孩子都快上书房毕业了,还住在紫禁城里。

皇子们就算分到了房子也不能掉以轻心,说不定什么时候,房子就被自己的叔伯兄弟侄子侄孙抢走了。咸丰年间,当时的奕劻只是授封辅国将军,内务府觉得他住着亲王府与礼制不合,就上奏,收回了府邸。咸丰转手就把刚腾出来的宅子赏给了奕䜣。

经历过千锤百炼,大清皇子终于从这悲惨的生活中解脱。但就像御膳房百年来未曾变过的菜式,这百年沿袭的陈腐成长方式,终究无法挽回一个帝国的终结。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白虎山人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