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屑病科普 —— 什么是生物制剂

 zhdh 2019-12-20

银屑病科普 —— 什么是生物制剂?

 贾虹教授 皮肤科西贝姐 前天


冬季到来,又到了恼人的银屑病的高发季节。


今天西贝姐门诊上接诊了5例不远千里前来就诊的银屑病患者,病情都比较严重,达到了可以使用生物制剂的指征,于是询问他们:听说过生物制剂吗?居然只有一位听说过。


可见他们是有多久没有关心自己的身体、或者没有接受到来自医生的呵护。于是花费了近十分钟时间给他们科普什么是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治疗。在此也认为有必要再给大家科普一下,目前银屑病治疗的新进展。



医学上定义银屑病是一种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系统性疾病。由于无法根治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医学的不断探索和进步,专家对银屑病发病机制的认知也在不断改变和深入,早期认为银屑病是角质形成细胞的问题,因此治疗以阿维A为代表的药物;后来认识到淋巴细胞的作用所以采用了甲氨蝶呤、环孢素等药物治疗;近年来,医学上发现许多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环节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涌现了各种以关键细胞因子为靶点的生物制剂进行靶向治疗,达到更精准更安全。



今年,国内可谓迎来了生物制剂大爆发,连续上市了三个进口生物制剂:喜达诺®,可善挺®,拓咨®;国产方面,生物制剂仿制药也纷纷进入临床实验,相信陆续会有更多产品获批。


另外,最新一轮国家医保谈判目录出炉,早年上市的益赛普、类克、阿达木纷纷进入国家医保,让更多的患者负担得起生物制剂,可以说给银屑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生物制剂这般如火如荼,许多病友跃跃欲试却有许多不解和担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生物制剂,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生物制剂是什么?


生物制剂是一种生物制品,其生产工艺较为复杂。


简单来说,大部分生物制剂是从经过改造的活细胞中提取的蛋白质,是一类大分子药物,在细胞外发挥作用,通过与各种关键细胞因子结合来阻断银屑病发病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从而阻断银屑病的发病过程,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生物制剂不仅仅用于银屑病的治疗,在肿瘤、风湿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就像大家熟知的靶向治疗。这是由于银屑病和肿瘤、类风湿关节炎等一样,与自身免疫系统息息相关。免疫系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许多细胞因子参与其中,生物制剂正是作用于这些关键细胞因子。



生物制剂目前有哪些?


我国生物制剂临床应用开始于2004年,目前为止, 国内已上市的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可以按作用靶点分为三大类:


1、TNF⁃α(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

依那西普生物类似物(益赛普 ®、安佰诺 ®) 、英夫利西单抗(类克®)、阿达木单抗(修美乐®);


2、IL⁃12/23 (白介素)抑制剂:

乌司奴单抗(喜达诺®)


3、IL⁃17A 抑制剂(白介素)):

司库奇尤单抗(可善挺®)、依奇珠单抗(拓咨®)。


靶点

生物制剂

适应症(我国)

推荐使用方法

TNF⁃α抑制剂

依那西普生物类似物

成年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25 mg每周2次或50 mg每周1 次皮下注射。

英夫利西单抗

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

5 mg/kg,第0、2、6周及以后每隔8周各给予1次相同剂量静脉滴注

阿达木单抗

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首次剂量80 mg,1周后开始每2周40 mg,皮下注射。

IL⁃12/23 抑制剂

乌司奴单抗

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首次给予45 mg,第4周及以后每隔12周给予1次相同剂量皮下注射。(体重>100 kg ,剂量为 90 mg)

IL⁃17A 抑制剂

司库奇尤单抗

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每次300 mg(2支),分别在第0、1、2、3、4 周皮下注射,随后每 4 周给药 1 次。

依奇珠单抗

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推荐剂量第 0 周皮下注射 160 mg(80 mg 注射 2 次),之后第 2、 4、 6、 8、 10 和12 周各注射 80 mg(注射 1 次),然后维持每 4 周 1 次。


下期会继续给大家介绍生物制剂的各自特点、使用时机、用前筛查等注意事项。敬请关注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