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至入诗情更浓

 wps0321 2019-12-20

♣ 袁文良

不知不觉中,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冬至,不仅是个节气,而且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与春节、端午、中秋并列为“民间四大节”。据史料显示,先人们早在春秋时期就用土圭测定出了冬至日,当时人们认为冬至日是个吉日,便将其作为一年的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的一大节日。在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无数的文人墨客,将冬至节写入了诗词之中,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奋勉的文学宝库,今日读来也会有浓浓的情谊。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外为官时,恰有一年冬至外出夜宿邯郸。而当时的邯郸也可算是一个大都市,节日的夜晚也是十分热闹的,而诗人远离故土,便将想家思乡之情凝于笔尖,留下一首《邯郸冬至夜思家》一诗:“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四句明白浅易、通俗自然的语句中,既有具体事情的回忆,又有具体场景的描写,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的沉静心情。而仔细品之,不但感受不到冬至日的天气寒冷,反而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清暖与悠静。

唐代另一著名诗人杜甫有一年冬至前后一直在外奔波,眼见了冬至节前后的天气、自然变化,便写下了《小至》一诗:“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全诗入笔自然,如歌如画地描述了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叙事、写景、抒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描写中,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尤其是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由景物勾起的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足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

北宋的著名文学家苏轼担任杭州通判时,于冬至之日到吉祥寺牡丹园游赏,见寺内众僧人及游客面对只剩下株株秃枝的千株牡丹,一个个仍是满面春风,深受感染,欢快之余有感而发写下了这《冬至日独游吉祥寺》:“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短短四句,既写实性地描绘了吉祥寺冬季的怆然景色,又绘画般地记述了游客的浓郁游兴,犹如在读者面前勾画了一幅游冬图。今日再读此诗,站在时光的隧道中回望那时吉祥寺内牡丹园畔的诗人侧影,那位童真童趣、傲岸旷达的苏老夫子仿佛正在我们眼前漫步。

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范成大,则作有一则《满江红·冬至》:“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佳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栾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作者开篇以凝练、传神的修辞手法对冬至时的寻常景色进行了描绘,将冬至时的寻常景色徐徐展现于读者面前,接着便以蜻蜓点水般的笔法自然启承下句,显得极为自然、质朴,而且饱含真情。收笔之时,则采取以景移情、移情换景的方式充分表达出自己乐享生活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极为坦然、真挚而又明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