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钟吕丹道经典译解》的一点看法(1)

 天地虚怀xia 2019-12-20

沈志刚先生是道家龙门派传人王力平先生的弟子,对钟吕派的研究不遗余力,从其著述和博客中可以看出。早在2004年沈先生就出版了《钟吕传道集注译灵宝毕法注译》,2008年又出版了《钟吕丹道经典译解》(一)。这两本书是沈先生对钟吕派的代表作《钟吕传道集》和《灵宝毕法》的注译,集中体现了沈先生对钟吕派的研究和理解。这两本书我仅有《钟吕丹道经典译解》(一)而没有见过前者,从常理上讲,后者应该更能代表沈先生对《钟吕传道集》和《灵宝毕法》的理解和研究水平。

读沈先生的《钟吕丹道经典译解》(一),给我的一个最强烈的感受是,研究钟吕派著作,首先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原著,这是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而沈先生的《钟吕丹道经典译解》(一)在对原著的注和译方面,我认为存在不少误差,有的地方与原意相反。在以后的博文中,笔者将重点对沈先生书中某些地方的翻译和理解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这里既有对个别词句意义的不同推敲,更涉及到对某些功法乃至某种理论的不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沈先生既是一个研究者,又是一个实修者。对沈先生能够把《钟吕传道集》和《灵宝毕法》这两部并不易把握的著作译成现代语言,笔者还是十分钦佩的。这里提出的商榷,也是本着通过探讨、分析,以达到更准确地理解原文、更好地传播钟吕丹道的目的。

关于异类和别壳的注译

1、《钟吕传道集》第一论真仙 第5—6页(指《钟吕丹道经典译解》一书的页码,下同):

原文:转转不悟而世世堕落,则失身于异类,透灵于别壳。

译者注:“壳”:指保护灵光的外壳,实际是指保护灵光的载体――人的躯体。

评:壳指躯壳,但这里沈先生把它解释人的躯体,我认为不符合原意。失身于异类,透灵于别壳,实际上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即一个人如果不觉悟而世世堕落,最后就要转世到异类――“不同于人类的生命”(沈先生注),比如畜牲。所以下文接着说“至真之根性不复于人”,进入旁道轮回。“或遇真仙至人,与消其罪,除皮脱壳,再得人身”,其中的“皮”和“壳”显然也不是指人的身体。而把“壳”解释成人的躯体,这样“透灵于别壳”的字面意思就是透灵于其他人的躯体中去。这有悖原意。

2、《钟吕传道集》第一论真仙 28—29

原文:防失身于异类,透灵于别壳。

译者:防患于转世投胎。

评:失身异类、透灵别壳,译为转世投胎与原文不符。转世投胎一般是指人死后又轮回为人。其它理由见上。(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