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十朋:宦游夔子两经年

 孬张 2019-12-21

 如唐朝一样,宋朝的很多文人,因心高气傲藐视权贵而被贬。而被贬之地,往往少不了巴蜀蛮荒之境:三峡。

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温州乐清人。系南宋著名学者、诗人,著有《王梅溪文集》,官至龙图阁大学士。乾道元年(1165年)7月,曾任夔州知府。

说起仕途,王十朋可谓走得异常艰准。7岁入塾,先后在鹿岩乡塾、金溪邑馆、乐清县学读书。19岁时北斗城池增王气,东瓯山水发清辉”享有诗名。24岁时,才华震动了浙南诗坛。33岁时在家乡创办梅溪书院授徒。时秦桧专权南宋政治腐败,科场黑暗,王十朋屡试不第。直至46岁,秦桧死高宗即位主持殿试,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

在仕途上,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他批评朝政,刚直不阿。力排和议,并抨击三衙兵权过重,谏罢杨存中兵权,奏请起用张浚。孝宗诏百官陈事务,他上《应诏陈弊事》,指出百官尽其官不履其职并过皇帝有任贤、纳谏、赏罚三大职事。隆兴元年任侍御史时,他弹劾当朝宰相史浩及其党羽史正志、林安宅,并使之罢职,震动朝野,谓其为真御史。

王十朋一生清廉,夫人贾氏,品德高尚,忍贫好施,常以清白相勉。隆兴元年王十朋辞官故里,家有饥寒之号却不叹穷。夫人死在泉州任所,因路远无钱将灵柩及时运回家乡,竟将灵柩在泉州停放了二年。

王十朋学识渊博,诗文自有风格。《梅溪集》计有诗1700多首,赋7篇,奏议46篇,其他如记、序、书、启、论文、策问、行状、墓志铭、祭文、铭、赞等散文、杂文140多篇。此外还有《春秋》、《论语》讲义8篇。

朱熹称其文规模宏阔,骨骼开展,出入变化俊伟神速。称其诗浑厚质直,思恻条畅,如其为人。并将他与诸葛亮、杜甫、颜真卿、韩愈、范仲淹五君子相提并论,说:海内有志之士闻其名,诵其言,观其行,而得其人,无不敛衽心服。(《王梅溪文集序》)

《四库全书总目》说十朋立朝刚直,为当代伟人

雁荡冠天下,灵岩尤绝奇”。王十朋雁荡山情有独钟,一生在此境呆过至少七次,创作了大量的诗。可以说,是雁荡山水铸造了王十朋刚直不阿的格。

本篇的重点不在雁荡山,只探讨诗人与三峡的情缘。

知府大人王十朋在夔州任职二年,其“政绩”若何,无从考察,也没谁刻意调研。但他的诗,则让我们感受到他的胸襟情怀与喜怒哀乐。

读王十朋的三峡诗,得有点讲究,因他是官身,是府台,并非落魄如杜甫、李白这样的文人,什么都放得开。

    品王十朋的三峡诗,还可考证史实,他去过的地方留下了诗,但旧址或曰遗迹,如今啥也找不着了。

                                             夔州古城

初到夔州

分甘易守不旁麾,梦已先予到古夔。

忏语端符楚东韵,忠怀雅合杜陵诗。

题诸葛武侯祠

八阵图旁垂相祠,风云惨淡会当时。

功成岂止三分汉,才大非惟十倍丕。

渭上忽传司马走,蜀中长止卧龙思。

我来再拜瞻遗像,泪满襟如老杜诗。

九日登卧龙山

老逢佳节强跻攀,兴绕东篱愧未还。

与客携壶登缥缈,寻僧对榻卧幽闲。

白盐照日一峰古,乌帽吹风双鬓斑。

坐上无非孟嘉辈,卧龙山却胜龙山。

昭烈庙

老臣苦欲争天下,嗣子何曾思蜀中。

古屋数橼犹庙食,伤心地近永安宫。

人日游碛

好遨蜀风俗,夔人贫亦遨。

今日日为人,倾城出江皋。

遨头老病守,呼宾酌春醪。

归来及初鼓,繁灯照霜毛。

呈同宫

樽前记得少陵诗,好向江头尽醉归。

此日风光真可惜,古来乐事巧相违。

细看八阵图犹在,欲问三分迹已非。

惟有年年古夔国,竹枝声里日晖晖。

易治堂

风俗无难易,治之端在人。

古夔尤易治,风俗本来淳。

           十贤赞

子美稷契志,空怀竟无用。

夔州三百篇,高配风雅颂。

                          夔州城

北宋安庆年间(1042-1048),瀼西建岁寒堂,祀前贤屈原、诸葛亮、严挺之、杜甫、陆贽、韦昭范、白居易、柳镇、寇准、唐介十人,各画像堂中,外栽修竹。后更名忠孝堂、十贤堂。王十朋写了《十贤赞》,这一首是赞杜甫的。

    乾道初年(1165-1167),王十朋任夔州,这里非但有《诗史堂》,还有祭祀杜甫的祠堂。王十朋的如下三首诗,堪为佐证也。

诗史堂

          谁镌堂上石,光焰少陵章。

          莫作诗人看,斯人似子长。

           杜工部祠二首

   宦游夔子两经年,未到东屯意歉然。

   端为先生旧吟处,不应容易上诗篇。

  忠不忘君句有神,当时无地可容身。

  草堂遗像英灵在,又见匙翻雪稻新。

夷陵之“至喜亭”,原址在今宜昌镇川门渡口,系宋景祜三年(1036年),由时任峡州知州朱庆基倡建,夷陵县令欧阳修撰记。

    朱庆基倡建“至喜亭”,乃因三峡滩多浪急,“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旋,顺流之舟,顷刻数百里,不及顾视,一失毫厘,则糜溃漂没,不见踪影”。而“夷陵为州,当峡口,江出峡,始漫为平流。故舟人至此者,必沥酒再拜相贺以为更生”(欧阳修:《峡州至喜亭记》)。

     至喜亭

 因了欧阳修的《峡州至喜亭记》,至喜亭便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里了。自宋之后,九百多年来,至喜亭建了毁,毁了建,三易其地,魅力长存。1983年,至喜亭在“三游洞”望夫台顶,再次修建。

宋乾道三年7月,王十朋卸任离夔出峡,先去至喜亭,后登楚塞搂,再乘舟东去。

“楚塞楼”,约建于宋绍圣初年(1094年),位于荆门(现宜昌虎牙滩附近)。次年,书法家黄庭坚因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被贬为涪州别驾,在途经夷陵时,为其书名,而成为夷陵胜景之一:“亭曰至喜,楼曰楚塞,洞曰三游”。由于战乱,楚塞楼多次被毁。1987年,重建于三游洞景区顶部。

至喜亭

归客来登至喜亭,喜归兼喜峡江清。

当时作记文章伯,不止文章得美名。

楚塞楼

南标桐柱北虎牙,天险城边古西塞

江山如故名尝存,形势虽强国何在。

水流三峡无古今,月照孤城几兴废。

吴蜀英雄空战争,屈宋风骚漫悲慨。

但愿时清塞不尘,楼上芳樽日相对。

宿灌子口

指晓出楚塞,中流望荆门。

江随铜柱转,舟过虎牙奔。

鸟渡南天阔,鱼翻秋水浑。

宜都转盼过,夜宿旧江村”。

诗人走也,踏上归途,出灌子口后,便再不写三峡诗了。

斯人去矣,杳无音讯,但千百年后,仍有人在读他的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