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的动静之机

 tjboyue 2019-12-21

太极拳的动静之机

阳动阴静

阳动阴静,是太极学说中的一个哲学概念,也是修炼太极拳时刻碰到的富有哲理性的理法之一。

由于太极的动静才产生了阴阳,这至少还告诉我们三点:

一、太极的动静是内部自身的动静。无论动因和静因,都是内部固有的,是互为其根、互为条件的。正因为如此,才能动极而静,静极复动,无动不成静,无静不成动。所以太极的动静是宇宙万物生发的基础。

二、动静即阴阳。拳术中的阴阳、虚实、开合等等,都是动静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反映。所谓“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也可以理解为静不离动,动不离静,动静相济,方为懂劲。

三、阴阳气也。由太极动静产生的阴阳,就其自身而言,即是阴阳二气。因为太极是混元一气,一气当然生二气了,因此所谓懂劲,既要懂得动静的变化,又要懂得二气的动、变、合、生及相融相济,以及阴阳二气的修炼。

主静为本

主静的原理来自太极学说。周敦顾在《太极图说》中,从太极、动静、阴阳、化生万物,一直说到“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这是人生论的总纲,“中正仁义”是人生修养的核心内容,“主静”是人生论的最高原则。

流行于太极拳界的《四性归原歌》说:“世人不知己之性,何能得之人之性?物性亦如人之性,至如天地亦此性。我赖天地以存身,天地赖我以致局。若能先求知我性,天地授我偏独灵。”

可见,练拳先修性,是练好太极拳的首要问题。事实上,不少拳友都有这方面的体会,有的改变了浮躁,有的变得温和了,有的遇事沉静了。这些体会虽然浅显,但它充分表明,太极拳可以陶冶性情,进而更能完善人生。

太极拳的动静之机

心贵静

太极拳的主静原理,在行功走架时首先体现在“身虽动,心贵静”这一心法的贯彻上。这是武禹襄对王宗岳拳论的进一步发挥。王宗岳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反复指出要'势势存心”“刻刻留心”“仔细留心”。所以武禹襄又说:“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先在心,后在身。”表明一切身法动作皆由心中主静所驱使。

因此在盘架子时,自始至终应心中寂静,抱元守一,神气相合于心,在轻柔缓慢的过程中,细心体味“神”的动静那种意境,逐渐神而明之。

静中触动

太极拳的一切招式,都是在“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机势中发展提高的。这动分静合如何具体把握?

最有效的心法就是王宗岳的“静中触动动犹静”这句名言,它把主静为本的原理具体化了。在长期实践中,这句名言又演绎成为“静中之动为之真动,动中之静为之真静”两句精彩的拳谚,变得更为具体、更可操作了。

这句名言可以从“静中触动”及“虽动犹静”两方面分析。现在先从“静中触动”即“静中之动谓之真动”谈起。静中触动,顾名思义,太极拳架是由无极桩这个静态中开始的,这容易理解。问题是在行拳过程中如何静中触动?主要的还是“心贵静”。有智者说,静为“性”,动为“意”。因此一切要在虚静中讨消息,否则不知“性”之所在,也不知“意”在哪里,极易沦为妄动,徒劳无益。

修炼静中之真动,还要在静功中求得,即要练习无极桩、混元桩、三才桩等等静站功法,以及太极静坐法等功法。

虽动犹静

说到虽动犹静,先要分清两种“动”,一是拳术形体动作的“动”,这是形动;二是上述静中之动的“动”,这是动意。约略说有下列几点:

一、虚静为本

行功时应以虚静为本,才合太极之道。具体讲,一招一式,举手投足,均应从静而来,而且要把招式看成是变化中的静,刻刻不离静,静如天地未分,精气神不溢于六合之外,逐步达到“虚则无所不容,静则无所不应'的境界。

二、动分静合

任何拳招姿势,都是一动一静,一开一合,一阴一阳,互为其根。一般说,拳招的过程是动,定式之际是静,然而有两点不可忽略,一是即使动的过程中也有静,二是这种静是有痕迹可寻的,而阴阳虚实都在其中了,这才是真静。

三、得意忘形

我们借用这句成语,是为了说明练太极拳也应透过形式而得其精髓,在动静问题上,应寻求真动真静。有位练家徐树民先生说得好:“得意忘形,是一种精神的升华,是灵感的进发,是悟性的产生。”

四、心静气合

动中之静,贵在心静。拳家历来有“外三合”“内三合”之说,其中就有“意与气合”一条。意即是心,心即是意,或者说心是意之主,意是心之从。行功时,心动则意起,意生即气生。戚继光指出:“人在此身,先有此心。气发于外,根源于心。”

因此,心静则气正,心乱则意散,意散即气浮,故而行功时,须心、意、气三者相连相合于丹田,循环往复,清平和合,和则静,静则成,不断升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