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傻了,你问的问题,别人根本不想回答!送你一个万能提问套路~

 lawseraph 2019-12-23

又到了 万恶的 工作使我快乐的周一,我是小叮~

作为一枚初入职场半年不到的小萌新,经常免不了向职场老司机们请教问题。

但并不是每次提问,都能得到我想要的答案。

经过好几次反思后,我终于明白,是我问问题的方式不对!

前两天看到邹小强老师的一篇文章,从回答者的角度,分析了哪些问题是好问题,哪些看着就不想回答。

关键是,文章还给出了提问的套路,可以套模板了啊同学们!

差点忘了说,邹小强老师还是我们「秋叶时间管理训练营」的讲师、畅销书《小强升职记》《只管去做》的作者!(容我叉会儿腰~)

废话不多说,下面就把邹小强老师关于「如何提问」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作者:邹小强

来源:邹小强(ID:xiaoqianggtd)


我最近同时在好几个训练营为同学们解答问题,这个过程中我有一个发现:提问的质量决定了回答的质量。
下面这 3 类问题,我是不太想回答的。

👉 没有任何背景的问题:

「老师,我有拖延症,请问怎么才能战胜拖延啊?」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直接就宕机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我脑袋里会冒出上百个好奇的问题:
你所谓的拖延是指什么?你是在什么情况下拖延的?你自己对拖延怎么看?你以前用过什么战拖方法?哪些有效?哪些无效?你做什么工作?……

👉 把「回答」当做「答案」的问题:

「老师,我们老板处处针对我,我怎么才能摆脱这种状态?」

然后我给这位同学 1、2、3 条建议,同学回去一试,不灵啊,心想算了,再去找别人试试。

这种问题的背后是托付心态,希望我能替他解决问题。

可是,我只能从我的经验出发,给到你一些建议,一定不能把我的「回答」当做「答案」。

👉 能搜到答案的问题:

「老师,在滴答清单里怎么给任务添加标签啊?」

经常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我实在是不想回答,心里戏是:你去百度搜一下就知道了啊!

我们工作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比如:要不要跳槽?怎么高效准备考试?孩子学习不认真怎么办?

遇到这些难题我们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跟专家、老师们请教,但是如果你不会提问,那就很难得到对你特别有价值的回答。

这不能怪专家,因为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的问题。

那么,怎样提问,才能有助于解决你的问题呢?

01

给你一个套路:提问的 SPAH 原则,也就是:

❶ Situtation,背景。
❷ Problem,问题是什么。
❸ Action,你尝试过什么。
❹ Help,你想要获得的帮助是什么。

举个例子,有位同学这么问我,我就特别愿意回答,也知道该怎么回答:
老师,我想问一个关于如何战胜拖延的问题,我现在是一名大四学生,功课不多,我学习成绩也不错。

但是论文一直拖着没有下笔写,我觉得论文对我来说不难啊。

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在图书馆想要写论文,就不由自主地刷手机,看电视剧。

我也试过番茄工作法,刚开始还挺有效,后来就不行了;

也试过和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一起写论文,结果我总是拖后腿……

我希望您能帮我分析一下,我拖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谢谢!

我们来看看这个提问里的 SPAH 分别是什么。

Situtation,背景:

我现在是一名大四学生,功课不多,学习成绩也不错,但是论文一直拖着没有下笔写,我觉得论文对我来说不难啊。

Problem,问题是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在图书馆想要写论文,就不由自主刷手机,看电视剧。

Action,你尝试过什么:

我也试过番茄工作法,刚开始还挺有效,后来就不行了,也试过和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一起写论文,结果我总是拖后腿。

Help,你想要获得的帮助是什么:

我希望您能帮我分析一下我拖延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这样一下就很清晰了吧?

你问得有多清晰,就说明你对自己的问题梳理得有多清晰,往往把问题梳理清晰了,才更容易解决。

我们把 SPAH 展开聊一聊。


02


 您说的对,不过我的情况是这样的…… ◆

借用冰山模型来说,我们的提问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

如果你不把水面以下巨大的部分展示出来,那么对方没有办法完全 get 到你的问题出在哪里。

这时候他给出的回答可能就不适合你,所以你经常会给出这样的反应:

「您说的对,不过我的情况是这样的……」

整个提问又得重新开始。
1 对 1 专门的线下咨询,是有充足时间交代问题背景的,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没有足够时间,怎么办呢?
我们需要提炼关键背景。

通常关键背景包括这几个方面:

工作环境:新员工?骨干?基层管理?高管?自由职业?做哪个行业?

家庭情况:成家了吗?有孩子了吗?

和问题相关的经验:之前学过什么相关方法?

性格:比较内向还是外向?比较喜欢做事还是喜欢跟人沟通?

提这个问题是因为什么:当时发生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你把这几个部分简单扼要地说明一下,非常有助于对方解决你的问题。

 你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有次我在几百人的场子做分享,到了答疑环节,有个女孩很积极地举手,拿到话筒后就开始很兴奋地说:
老师,我看过您的书,写得非常棒……我认为时间管理就是……我也看到周围很多人……

竟然说了足足 2 分钟。
作为被提问的人来说,我内心期待是这样的:

首先想知道你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了解你的背景;

了解背景的时候,我就已经找到解决办法了;

这时候你说出了自己曾经尝试过的方法,那么我会迅速取舍出更适合你的办法;

最后根据你想获得的帮助,寻找合适的角度给到你。
所以你完全可以先说问题是什么,再做陈述。

很多时候,往往表面的问题,都不是真正的问题。

比如说看上去,是自己的目标实现不了,其实是跟老婆孩子沟通的问题;

看上去是孩子写作业拖延的问题,其实是他上课没有听懂的问题……

你只需要提出表面问题,作为回答者来说,是会帮你一步步深挖的。

但如果你连表面问题都提不出来,回答者就不知道怎么下手了。

 「你说的我都知道」 ◆

回答别人问题的时候,最常见的反馈是:
老师,你说的我都知道,也试过,但是……
好吧,你怎么不早说!
而且你知道吗?

「你说的我都知道……」这句话这会很打击回答者的积极性,因为他会认为:

你已经是满瓶水,再倒不进去了;

习得性无助,已经认为任何方法都无效了;

你不信任我,质疑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难题是你自己的,你遇到了难题,一定要先自己尝试去解决。
不需要担心你把尝试过的方法说出来,会影响对方的判断。

能称得上专家的人,是不会那么容易被你带偏的,他会去判断:
你的尝试过程中有疏漏吗?
如果尝试了但没有效果,那说明什么?
你还有哪些方法没尝试?
人常说「点拨点拨」,你没有足够的行动经验,怎么点,怎么拨,都是动不了的。

 说出你需要的帮助 ◆


对于一个比较有界限的回答者来说,如果你没有提出帮助,他是不会越界帮你的。

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小孩在路上跑着,不小心摔倒了,有些人见状会立刻去把他扶起来,甚至帮着拍拍身上的灰尘,询问几句:你妈妈做什么去了?

有些人会觉得这是越界,因为孩子并没有要求你的帮助,你就自作主张扶他起来,而且他妈妈做什么去了,这完全是隐私啊。

所以你会看到有些人是这么做的:

孩子摔倒了,他会过去问孩子是否需要帮助。如果孩子说需要,他才会把孩子扶起来。

所以提问的最后,建议你发出请求,说出你需要的帮助。
你可能会困惑:

前面不是说了问题是什么吗?这时候还要说需要什么帮助?

不一样!

问题是你现在遇到的问题;

帮助是你已经有解决方案了,但是需要一些协助。


比如你要向老板申请资源,那么项目遇到的问题是「无法按期完成」,你需要的帮助是「希望加大资金投入」。

我们现在往往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就当做需要别人提供的帮助;

中间缺少了自己的独立分析和判断,相当于直接把问题转抛给别人,而自己没有拿出解决方案。

对方不一定有耐心帮你解决问题(其实也没有这个义务),你要明确的提出自己希望得到的帮助是什么,他们提供支持就好。

03


处处留心皆学问,下次用 SPAH 原则提问,会更容易得到「优质回答」哦。

以前我们都是站在提问者的角度思考,今天从回答者的角度看问题,是不是有不一样的收获!

你最近一次印象深刻的提问/回答经历是什么呢?





本文作者:邹小强,12 年时间管理实践者,著有《小强升职记》、《只管去做》,公众号「邹小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