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珍:档案中的王国维清华园印迹

 昵称815848 2019-12-23

档案中的王国维清华园印迹

李珍

清华大学校史馆

1925 年2月至1926年6月, 《研究院大事记》   

王国维(1877.12-1927.06),初名国祯,字静庵(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人间、永观,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在王国维短暂的五十载人生中,其最后两年多时间曾任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他以渊博精深的学识、科学缜密的研究方法、求新务实的治学学风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杰出的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而其自身学术造诣更趋成熟。他汇聚凝练早年研究成果之余,更于西北地理、辽金蒙元史等方面开拓、蘖发学术新枝,做出开创性贡献,达学术之巅峰。笔者拟通过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王国维相关文献,借以管窥、追寻先生在清华园的行迹,弘扬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大师风范。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伴随着国内“改大(改办大学)潮”和“整理国故运动”的兴起,当时清华作为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屡遭社会人士谴责。为提升办学程度、推进国家教育独立,清华学校于1925年设立大学部,并积极筹办研究院,因经费所限先设国学一科,拟请王国维担任主任。但王国维推而不就,仅任教职。1925年4月18日,王国维举家迁入清华西院。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的《研究院大事记》,采用编年体,简要记述了研究院聘请教授等重要事件,其中即有王国维到校等相关事宜。

早在王国维来校之前,吴宓就曾多次入城拜谒,商讨研究院章程、入学考试命题等。到校后,王国维对国学研究院的筹办更为尽心竭力。馆藏的两册《研究院教务会议纪(记)录》,详细记录了研究院入学考试命题、拟定录取标准、制定规章制度等讨论事项。如1925年9月8日,国学研究院召开第一次教务会议,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及李济到会,由主任吴宓主持会议,商定普通演讲讲题时间和各教授指导学科范围等。再如1926年1月7日,国学研究院召开第六次教务会议,此次会议纪录中载有王国维给校务会议的一份书面意见,提出不应减收学生及取消津贴用于扩充研究院事业等。

1925 年9月8日至1928年6月12日, 《研究院教务会议纪 (记) 录》

国学研究院非常重视图书购置,《研究院教务会议纪(记)录》中多有记载。如1926年6月2日,研究院举行本学年第二次教务会议,由梅贻琦主持,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席,其中关于购书,议定“书局自由送来书单以后,专请王静安先生审查决定购买及批价审定后,交办公室照购”;关于历史古物陈列室,议定“拓本之审查取舍,请王静安先生主持”。9月14日,国学研究院召开本学年第三次教务会议,关于购置图书一事,“议决:以后买书不必开会,中文书即请王先生审查决定,英文书请陈先生审查,以免错过机会而利进行”。

国学研究院教学方式分为普通演讲和专题研究。普通演讲即课堂讲授,王国维为经史小学导师,讲授有《古史新证》《说文》《尚书》等课程。“学生眼中的静安先生,学问笃实,拙于言词,截然不同于梁启超、赵元任授课新活奔放的风格,但他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深刻的传授之道,无不在学界获得高山仰止的威望。他的学生、史学家姜亮夫回忆,他授课之专深,‘要到毕业出来教书研究后,才越来越感到帮助很大’。”其子王登明亦回忆说:“他主讲的几门课程如说文、尚书、古史新证等课的研究生,学后都说受益匪浅。特别是《古史新证》是父亲改订《殷先公先王考》《续考》《三代地理小记》《殷周制度论》等论文而成,传授了他的治学与研究方法和他自己的研究心得。他还直接指导许多研究生进行专题研究。因此受他专业指导及受到他的牖诲而成才的,不下数十人,后来大都成为古文字学、史学、考古学诸方面有高深造诣的人才。”

1925 年至1927年4月, 《清华学校研究院讲义 (王静安先生) 》 

清华档案馆馆藏有《清华学校研究院讲义(王静安先生)》,该份讲义为油印本,收录了《古史新证》《中国历代之尺度》《毛公鼎铭考释》等28篇。在《古史新证》中,王国维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主张将“地下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互相释证,考证古史,开辟出古史研究的新领域,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和考据学的重大革新。1994年,王国维讲义作为《清华文丛》之五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行世,书名为《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除原《讲义》外,并辑录吴其昌、刘盼遂等学生的听课笔记,“对进一步研究王国维后期的学术与思想也有参考价值”。

任教清华国学研究院,是王国维人生的最后一个时段,也是他学术上的辉煌时期,其学术方向由之前的经史考据转向了蒙元史及西北地理。中国边疆地区民族所留存史料极为匮乏,王国维广泛查阅汉文史籍中的相关记载,参考中外学者著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完成《西辽都城虎思斡耳朵考》《宋代之金石学》《鞑靼考》等著述近40篇。据其子王登明回忆:“他的性格内向,不善交际,而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做学问上。除了去琉璃厂看书购书外,他极少进城。他的爱好就是读书。父亲每天上午去研究院,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几乎都消磨在书房中,读书和写作。常见学生三五成群来就教于他,也常有国内外学者友人来访。在书房中南窗下放一书桌,三面墙壁都是书架,放满线装书。书房在十六号西屋,我们家都住十八号,所以那里是安静的,父亲就在书房里潜心工作。在这里写了蒙古史、西北地理等方面的许多论文,校批不少书籍。”

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的《研究院公务报告》,记录了研究院招考事务、购书出版及拓本、装订并整理讲义、各地及校内来往信件及年度经费支出决算等内容。其中关于丛书出版一事记曰:“第一种丛书为王静安先生著之《蒙古史料四种(附鞑靼考)》。一、预算价目作成比较,连同拟出之办法数条呈请校长批准,同时调查式样及封面纸张(盖此为第一种丛书,此后当以此为依据),当蒙校长批出(四月二十六日)中国毛边印五百部。二、接洽付印:接洽者有数家,其中的售品公社及公记为最适当,而二者比较售品所又较为合宜,每页价目上较廉而校对上极便利,盖售品所每日可以送来校对一次也,故决定由售品所承印,于四月二十八日付印,大约七月内可以出书。”另在本年度应付未付之款项下又记载:“王静安教授丛书,此三百页计约六〇〇.〇〇。”1926年4月,清华学校校长曹云祥批拨专款,将王国维的《蒙古史料校注四种》列为《清华研究院丛书》第一种刊行。《蒙古史料校注四种》包括《圣武亲征录校注》一卷、《长春真人西游记注》二卷、《蒙鞑备录笺证》一卷、《黑鞑事略笺证》一卷,附《鞑靼考》一卷、《辽金时蒙古考》一卷,是王国维研治蒙古史的重要著作。

1926 年3月12日至6月30日, 《研究院公务报告》

国学研究院的招收对象为“(甲)国内外大学毕业生,或具有相当之程度者。(乙)各校教员或学术机关服务人员,具有学识及经验者。(丙)各地自修之士,经史小学等具有根柢(底)者”。1925年8月,国学研究院首届研究生正取30名、备取2名,其中3人因病未准注册但保留考取资格。1926年6月,29名毕业生中有15位申请留校继续研究一年,获教务处批准,后到校注册继续研究者7人。档案馆馆藏的《国学研究院第一届毕业生名单》中附有一份“成绩甲乙评定(王静安先生评定)”,旁边注“亲笔”二字,内容记录了王国维评定的黄淬伯、赵邦彦、王力、朱芳圃、姜寅清、戴家祥、冯国瑞、刘盼遂等学生成绩。评定时间为1927年4月,均手书于白纸之上。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因国内政治变革、长子英年病亡等的沉重打击,1927年6月2日,王国维怀揣遗书在颐和园鱼藻轩投昆明湖自尽,令学界极感震惊和哀痛。6月16日,王国维悼祭大会在北京下斜街全浙会馆举行,共收得哀挽诗联数百幅。档案馆馆藏有一幅陈寅恪悼念王国维的挽联:“十七年家国久魂销,犹馀(余)賸(胜)水残山,留与纍(累)臣供一死;五千卷牙籖(签)新手触,待检幺(玄)文奇字,谬承遗命倍伤神。”落款上款“观堂先生灵鉴”,下款“后学陈寅恪拜挽”。该联写于清华学校研究院用笺之上,文中陈寅恪用圈注出“賸(胜)水”为昆明湖,“残山”指万寿山,并于联后附注:“请大笔一书为感,字傍加圈者有累及幺(玄)两字,若写作累,恐人读仄声。若写作玄,则犯庙讳故也。求书时注意及之。礼拜三日下午会来取此联。囗囗叩”。陈寅恪与王国维交情颇深,他在这幅挽联中述及了辛亥革命后王国维的艰涩心境,以及接受逝者托命的悲痛之情,“被誉为挽联中最佳之作,是一件无论在思想和艺术上都有深刻价值的作品”。

王国维海纳百川、西学中用、独辟蹊径,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生平著译达62种,手批手校之书192种。作为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留下了大量学术著作,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1927年9月20日,梁启超率全体学生到王国维墓前拜奠,发表了著名的《王静安先生墓前悼辞》,其评价曰:“若说起王先生在学问上的贡献,那是不为中国所有而是全世界的。”1929年夏,清华国学研究院停办,为纪念王国维,师生集资于园内科学馆南土山东麓立“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之本身,约高七尺,挺立于四尺许高之碑基上,色呈淡黑,颇足表现出哀思之意”。纪念碑由陈寅恪撰文,林志钧书丹,马衡篆额,梁思成设计。碑文中记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 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 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 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 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 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 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 先生之著述, 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 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历千万祀, 与天壤而同久, 共三光而永光。”一代学术巨擘虽已划过历史的长空, 但王国维所追求的“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却永存于此、鼓舞后人。

1927 年, 陈寅恪悼念王国维的挽联

本文原载《北京档案 》2019(08) 。引用请参考原文及出处。

学 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