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氏砭法 | 砭治乳腺增生病

 昵称51657969 2019-12-24
01
概述

乳腺增生病是指乳腺导管、乳腺小叶、腺泡上皮、纤维组织的单项或多项良性增生。以周期性加重的乳房胀痛和多发性乳房肿块为主要临床特点。

02
症状

乳腺增生的表现主要特点:生气、劳累过度、有时肩、上肢、背部也有酸胀、困痛。此病发生与内分泌紊乱、与月经期有关,月经来前,肿块增大,乳房胀痛,检查乳房时可摸到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包块,按压疼痛加重,肿块多发生在乳房外上侧,短期内迅速长大要考虑癌变的可能。

03
好发人群

国内报道其发病率在10%左右,且多发于30~50岁妇女,男子亦有发生。本病原因迄今尚未明确,主要认为与人体的内分泌功能紊乱,特别是与妇女的卵巢功能失调有关。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乳腺增生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

04
危害

①经期后延、经痛加剧、经量少、身倦无力、腰酸肢冷;

②肝郁气滞则会胸闷嗳气、精神抑郁、心烦易怒等不良症状;

③身体免疫力下降;

④乳房疾病影响女性的自信,重者影响夫妻感情等;

⑤癌变。尽管不是每一例乳腺增生都会恶变,但两者之间的诸多联系,提示人们积极保健与治疗。

05
注意事项

①保持好心情:心情好了,卵巢的正常排卵就不会被坏情绪阻挠;

②保持规律睡眠:睡眠给体内各种激素提供了均衡发挥健康的环境;

③低脂高纤饮食:多吃全麦食品、豆类和蔬菜,增加人体代谢途径。

中医将乳腺增生病称为'乳癖'。一般认为,乳癖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郁气滞或冲任失调造成,临床应予疏肝解郁,调摄冲任进行辨治。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散结。

案例分享
案例分享:

基本情况:

患者,女,40岁,颜面灰暗,舌白苔腻。

现病史:

胸闷、耳鸣、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痛经、乳房胀痛、子宫肌瘤2cm、肝血管瘤2cm。

病症分析:

本病人为肝郁气滞,肾阴虚证:一侧或两侧乳腺出现肿块和疼痛,肿块和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一般在经前加重,行经后减轻,伴有情志不舒,心烦易怒,胸闷嗳气,胸胁胀满,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为主要表现。

治疗方案思路

1.手肺经、心包经、心经、三焦经(化解肝脏气血瘀,重点穴位后溪,腰痛点,中渚)。

2.耳部一周,耳门直下(重点穴位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天容)。

3.颈部,风府、风池、颈百劳、肩井。

4.开四穴,大椎、大杼、膏肓、神堂,肝脾肾投影区。

5.四井排毒,胃经、胆经排毒,重点穴位行间、太冲。(太溪,复溜补肾气;公孙,太白补脾气;申脉,照海补一身之气。)

2019年6月18日,第一次刮痧,如下图:

痧像分析:

①痧像比较暗,背部淤堵严重。

②手臂痧像紫红色。

③四井排毒,手、脚黑痧不多。

第一次刮痧后反馈:

腿上痧退的慢些,6月19日刮痧后第二天,舌白腻苔加重。

2019年6月27日第二次刮痧,如下图:

第一次刮痧与第二次刮痧对比:

患者反馈:

2019年7月10日第四次刮痧,如下图:

患者反馈:

6月18日第一次刮痧至7月10日第四次刮痧反馈

①耳鸣频次明显减少。

②颈椎、背部轻松。

③舌苔恢复淡红舌薄白苔。

④腰部赘肉明显减少。

⑤第四次刮痧前来月经,未发生痛经,未发生乳房胀痛。

病案总结

中医里说肝主疏泄,主人体内分泌的疏泄,雌性激素荷尔蒙的分泌调节就是肝脏完成的。饮食不规律、压力、情绪低落、熬夜等等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影响肝脏功能,肝脏功能虚弱则疏泄不畅,致使内分泌紊乱,造成一系列的妇科问题,这是造成乳腺增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次就是肺燥,现代女性肺燥的患者百分之八十都有乳腺增生的现象。 

中医的整体论是李氏砭法的灵魂,也是实践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任何地方出问题,触一发而动全身,系统论的弱点是按系统的,其实中医的五行理论就把人连为一个整体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可把人的某一个器官独立对待。

“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健”,通达以后身体里的死气血变成了活气血,通达以后身体里成堆的垃圾就可以排出体外,通达以后机体的再生能力提高。

           ——节选《李氏砭法·通论、整体论》


文、图 :林春丹  编辑:方與

作者简介:林春丹,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师承弟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