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翁同龢临苏东坡中山松醪赋,笔法碑帖并用,力可扛鼎,坚实厚重

 暮云深 2019-12-24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别署瓶庐居士,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晚清政坛的重要人物。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先后担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传世书迹较多。着有《瓶庐之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等。

翁同龢,字叔平,号松禅,咸丰六年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先后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简历简单几句,但句句都够份量。

如果是圈外人士,可能更多的是在晚清宫廷剧中了解的翁同龢,一位影响到慈禧、光绪帝政治走向的清末重臣。

众所周知,清代状元无数,书法多囿于馆阁体之列。而翁同龢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东坡、米芾。其书法遒劲开张,一扫馆阁之风。当时的书法家对他的书法造诣之高十分敬佩。

翁同龢临苏东坡中山松醪赋,笔法碑帖并用,力可扛鼎,坚实厚重
翁同龢临苏东坡中山松醪赋,笔法碑帖并用,力可扛鼎,坚实厚重
翁同龢临苏东坡中山松醪赋,笔法碑帖并用,力可扛鼎,坚实厚重
翁同龢临苏东坡中山松醪赋,笔法碑帖并用,力可扛鼎,坚实厚重

参考释文:

始余宵济于衡漳,车徒涉而夜号。燧松明而识浅,散星宿于亭皋。郁风中之香雾,若诉予以不遭。岂千岁之妙质,而死斤斧于鸿毛。效区区之寸明,曾何异于束蒿。烂文章之纠缠,惊节解而流膏。嗟构厦其已远,尚药石之可曹。收薄用于桑榆,制中山之松醪。救尔灰烬之中,免尔萤爝之劳。取通明于盘错,出肪泽于烹熬。与黍麦而皆熟,沸舂声之嘈嘈。味甘余而小苦,叹幽姿之独高。

翁同龢临苏东坡中山松醪赋,笔法碑帖并用,力可扛鼎,坚实厚重

此四条屏为松醪晚年临苏东坡中山松醪赋之作,虽为临作,实为创作。苏字本扁平飘逸,此四条屏字形更加方正,笔法碑帖并用,力可扛鼎,坚实厚重,为翁氏上佳之作。

作品内容为苏公名篇,每幅单条的品相干净漂亮,加之清末民初原装旧裱,实为收藏佳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