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膝痹消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温针灸配拔罐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大爱无疆寻易堂 2019-12-25

第 1085 期

作者 / 1马善治 2于川 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

编辑 / 许红 ⊙ 校对 / 张芊芊

1膝痹消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多患于中老年人群,其症状多表现为膝盖红肿痛、上下楼梯痛、坐起立行时膝部酸痛不适等。也会有患者表现肿胀、弹响、积液等,如不及时治疗,则会引起关节畸形,残废。在膝关节部位还常患有膝关节滑膜炎、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膝关节游离体、腘窝囊肿、髌骨软化、鹅足滑囊炎、膝内/外翻等关节疾病。

病因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生一般由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外伤、过度劳累等因素引起。膝关节骨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是引起老年人腿疼的主要原因。另外,体重过重、不正确的走路姿势、长时间下蹲、膝关节的受凉受寒也是导致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原因。

临床表现

多数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初期症状较轻,若不接受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主要症状有膝部酸痛、膝关节肿胀、膝关节弹响等症状。膝关节僵硬、发冷也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症状之一,以僵硬为主、劳累、受凉或轻微外伤而加剧,严重者会发生活动受限。

郭剑华,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筋伤中心主任,主任中医师,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针灸学会常务副会长,重庆市政协、科协委员,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出版中医著作5本,完成市局级科研31项,对研究和治疗筋伤病有丰富的经验。

组成:川牛膝30克,独活20克,三棱20克,莪术20克,海桐皮3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土鳖虫15克,制川乌10克,威灵仙30克,红花15克,舒筋草30克。

功能:活血化瘀、通调气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主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用法:每日1剂,加水3000毫升先浸泡20分钟,然后煎20分钟,趁热熏洗并热敷患膝关节20分钟,早晚各熏洗、热敷1次,10剂为1疗程,疗程间隔2天。

方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中医“骨痹”范畴。人到中年,肝肾不足,气血失调,加之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痰瘀内停,脉络不通,筋骨失养而发生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中药熏洗疗法是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它通过药力和热力的有机结合,从皮到肉,从筋到骨,层层渗透。方中川牛膝能强筋壮骨、逐瘀通经、通利关节、祛风利湿;独活功善祛风湿、止痹通,为治风湿痹要药;红花散瘀血;土鳖虫搜风活络;三棱、莪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海桐皮、舒筋草、威灵仙能祛风湿、通经络;乳香可消瘀血、通心窍、通经络、舒筋骨;没药可通可散,能散瘀血、消宿血、通经脉、散血热、止疼痛;制川乌可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全方共奏活血化瘀、通畅气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功。

加减运用:风寒偏重加防风20克、细辛15克;偏气血虚加黄芪30克、当归20克;肝肾不足偏肾阳虚加杜仲20克、淫羊藿20克、肉苁蓉20克;偏阴虚加女贞子20克、菟丝子20克;偏血瘀加桃仁20克、红花加重为20克;痰湿偏重者加法半夏20克、地龙20克;湿热偏重加土茯苓30克、薏苡仁30克、蜂房30克。

注意事项:患处皮肤溃烂者禁用,关节红肿发热者易将煎汤放置温凉后洗敷患膝,制川乌有毒,切勿进口。

2温针灸配拔罐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因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所引起的以骨质增生为主要表现的关节病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膝部的肌肉、韧带会有不同程度的松弛,半月板也逐渐失去弹性,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功能,出现应力不均衡的情况,骨质增生逐渐产生,增生的骨质会使骨头的面积增大,压强减小,以免骨与骨之间因压强过大而导致损伤,这是人体为了对抗老化而产生的保护性变化,但如果这种变化超出人体的适应范围,增生的骨质长期牵拉、刺激附着其上的肌肉、韧带,致使关节囊扩张,就会出现膝关节僵硬、肿胀、疼痛、变形,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针灸治疗本病有很多的方法,在减轻症状、调整体质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以下介绍温针灸配合拔罐法:

取穴:内外膝眼、血海、梁丘、足三里、中脘、肾俞、阿是穴。

操作:令患者下肢伸直,膝下垫一枕头,使整个膝关节放松,穴位皮肤消毒后,常规针刺内、外膝眼,血海,梁丘,局部疼痛部位,足三里,中脘,以患者觉酸胀感为度。在足三里和中脘穴针柄上套置一段两厘米长的艾条,从上端点燃,进行温针灸,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起针后,在肾俞穴拔火罐,留罐10分钟,一周两次。

此病属中医“痹证”范畴,多由体质虚寒,阳气不固,感受风寒湿邪后,经络痹阻,气血运行不畅而致筋骨、关节、肌肉酸痛麻木,甚至屈伸不利,活动功能受限。内外膝眼、血海、梁丘为局部取穴,针刺此四穴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之功,可疏导局部气血运行而止痹痛;《素问·厥论》曰:“阴气起于足五指之里,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趾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内”主要指中焦脾胃,若饮食不节,贪食生冷,损伤脾胃,中焦生化气血的功能减退,则易与湿寒之邪相感而发本病。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为强壮保健要穴,中脘是胃募穴,有和胃健脾之功,温针足三里、中脘,可益气养血,扶正培元,补益后天之气;肾俞有补益肾气、益肾固精之功,在此处拔火罐,利用温热和负压的作用可温壮肾阳,强壮腰膝,缓解疼痛。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1《中国中医药报》2017-03-17,2《中国中医药报》2010-09-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