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困顿时,想想曾国藩

 冲霄3e8ixadnpn 2019-12-26


1990 年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开启了最近 20 多年来席卷整个华人文化圈的“曾国藩热”。

其实,从清末开始,中国人就存在一种挥之不去的“曾国藩情结”。例如青年毛泽东就曾经评论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01

“曾国藩情结”是怎么来的?

晚清以来,民间流传一种说法:整部中国历史一共出过两个半圣人,两个是孔子和王阳明,半个就是曾国藩。论学问,曾国藩自然不能和孔孟、程朱相比,但他能把学问用于实践,既能传道,又能做事,这一点就非常可贵了。

虽被称为圣人,但曾国藩的先天条件非常一般。他出身农家,早年既不懂军事,也没有留过洋,只是个旧式读书人。这样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竟然能做到“平定内乱”和“倡导洋务”两件大事,非常惊人

 “成事”之外,曾国藩始终不曾放弃修身功夫,依靠内在的不懈努力,达成了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的境界,这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矢志以求的终身目标。因此曾国藩在近代中国风云激荡的局面中,成为精英阶层眼中的成功学典范,曾国藩情结由此出现。

曾国藩之所以在劣势中,仍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还是因为他独特的处世哲学。

02

曾国藩的处世哲学

传统儒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每个人在诞生之际都是天性本善、纯洁无瑕的,只要你坚持不懈地自我磨炼,朝着完满的道德目标去努力,最终总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实际上这是一个神话,它是不可能实现的。


作为传统读书人,曾国藩在青年时代,也立下了“学做圣人”之志。但在经历了一系列官场挫折的阵痛之后,曾国藩开始对他的道德哲学进行调整,产生了对“圣人”标准以及“成圣”可能性的新看法,这在当时都是相当深刻的见解。

比如,他意识到一众同僚虽然各怀私心,但行事立身同样不无可取之处,应当宽容待人,不应该把自己的道德标准强加于人。

另外,欲成大事,必须做出妥协。所以当他成为一方大员之后,也请客吃饭,也送礼行贿,也建小金库,可以说同样有“作伪”之举。但他维持了外圆内方的本色。

到去世为止,曾国藩的小金库主要拿来,作为官场应酬打点之用。和理学家的不近人情相比,这种“圣人观”变得包容多了。

晚年曾国藩曾经感慨:没有人能做到一辈子从生至死都是圣人;如孔子所言,“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也可”。一时能行圣人之迹,即是进入了圣人状态,便可以称为“成圣”。

曾国藩的这种处世哲学,包含了对人性固有弱点的认知和接纳,又有着人在困境中的无奈与转圜,能触发人多方面的思考。

今天,现代人所追求的目标或许早已不是“成圣”,但不变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我成就。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其实和曾国藩一样,是天资平平的普通人,但我们往往对自己仍然有很高的要求与期待,希望可以满足许多社会与周围环境设置的标准:比如希望处理好职场中的复杂关系,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家庭和睦,也希望自身能够不断完善。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借鉴“普通人”曾国藩的处世哲学,帮助生活在快速变化世界中的我们,理解人性弱点、学会自我管理、谨守出处大节,实现自我超越。

重要的是,尽管生活中常常处处不顺,充满了沮丧,但曾国藩在 43 岁以后,仍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说明一个人即便到了中年,也仍然可以改变自己。

从上世纪 90 年代曾国藩大火以来,关于曾国藩的出版物数不胜数。今天到任何一家书店去看,关于曾国藩的书,可能有整整一两架那么多。但大部分都是粗制滥造甚至互相抄袭的速成品。

在这些作品里,曾国藩时而被刻画成厚黑学的代表,时而被当作庸俗成功学的范例,许多描述和附会与真实历史完全相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