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理解《道德经》“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峨眉佛光 2019-12-27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上章言“生”,生有大德,有大德然不可见,故曰玄德玄德常存,故曰常德,虽不可见,存存不灭。眼不可见,心则可见。世人用眼不用心,老子棒喝之。老子言“玄德”,感世人眼不见生之大德,故心无感恩。冀望世人心生智慧,玄览觉照“生”之玄德,生起感恩之情。

有生则有子,有子则有母。有子有母,万物乃昌。世人知子忘母,岂人子之德乎?故人子应”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此为本章要旨。知子守母,不忘本也。

此章的重要性是提出了“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的认识论,这也是修道士的根本修法。修道士要真正见道,必须遵循老子提出的知子守母的修法,这是证道的妙法。王弼在《老子指略》中说:“功不可取,美不可用,故必取其为功之母而已矣。篇云,既知其子,而必复守其母。寻斯理也,何往而不畅哉!”

如何理解《道德经》“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后世有“失败乃成功之母”的格言,从成功中寻找成功的道理不如从失败中寻找成功的道理。华人重视历史,希望从历史中寻找失败的教训,从而避免失败,不要在同一个地方第二次跌倒。老子把知子守母表达为一个普遍的真理,远远超出史官的智慧。

王弼说:“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以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道德经》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崇本息末”。崇本息末是《道德经》传给世人的法音。王弼说:“母,本也;子,末也。”知子守母是崇本息末的精髓所在。

如何理解《道德经》“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第五十二章

第一段: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第二段: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没身不殆。

第三段: 塞(sè)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第四段: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第五段: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wèi)身殃,是为袭常。

此章经文分为五段。第一段经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河上公注:“始,有道也。道为天下万物之母。”人的追溯力极为重要,因为有了人的追溯力,就知道“天下有始”,如果没有追溯力,则岂能知“天下有始”?既知天下有始,则天下有道就无可争辩了。可见,追溯力是人从事科学研究的必要工具,更是见道的必要工具。

科学研究是见道的初级阶段,见道是追溯力的终极阶段。见道与科学研究是不相违的,所以道家思想成为中华传统医学的基石,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更能发现健康的心流,从而促进心灵的健康。身体健康是子,健康的心流是母。

如何理解《道德经》“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也是养生思想保养身体是养生,保养心流是养生主,养生主就是养生母(养生之母)庄子不提倡养生而提倡养生主,就是老子知子守母思想的演化。茫茫人海中,没有一个人因为养生而成功的,但确实有因养生主而成功的。

天下母”是天地的创造者,“道生之”(道生万物)已经宣说道就是天地的创造者。不认识道,就不认识“天下母”,按儒家教法就是不孝,按道家教法就是无明。明是《道德经》对最高智慧的称呼,相当于佛教的般若,大圆镜智,妙如来藏。

如何理解《道德经》“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佛教无明一词正是从《道德经》中吸收过来。神明一词也是从道家的明演化而来,成为华人信仰的主神。儒家要世人认识母亲,老子此段经文同样要世人认识母亲。老子宣说,不认识道这位“天下母”就是最大的愚痴,最大的不孝。初学者以为道家不讲孝道,也不懂孝道,这是对道家的误解。

华人思想家中,最懂孝道的不是“孝行第一”的曾子(《孝经》的作者),而是庄子。庄子《天运篇》孝道六句真言令孝子永世难忘。“(养孝易,以敬孝难)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而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比较而言,以食物奉养双亲是容易的,以心存敬意孝养双亲是很难的;比较而言,以心存敬意孝养双亲是容易的,而心里真正忘记双亲是很难的;比较而言,我作为儿子忘记双亲还是容易的,但使双亲忘记我这位儿子是万难的;比较而言,使双亲忘记我这位儿子是容易的,使双亲既忘记我这位儿子又忘记天下的存在是万难的。

如何理解《道德经》“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比较而言,使双亲既忘记我这位儿子又忘记天下是容易的,使天下把我这位(父母的和天地的)儿子忘记的一干二净是万难万难的;即使我已经把天地的大恩大德忘记的一干二净,但天地还是继续供养我这位天地之子以阳光、空气、水、食物等养生之物,同时还让我双脚踩在大地上,不至于坠落。

曾子也说不出这样深刻的孝道真言。“母”不仅用来喻道,同时也是弘扬孝道,弘扬华人的核心信仰。五十四章宣说“子孙以祭祀不辍”的妙理,使家族血脉传于无穷。老子深刻宣说“身、家、乡、国、天下”之间的关系。《道德经》中隐含了深深的孝道情怀,只是被初学者轻轻放过了。

如何理解《道德经》“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王弼注:“善始之,则善养畜之矣。故天下有始,可以为天下母矣。”由于人的追溯力,道显形了,万物的种子(胚胎)孕育而成。按华人古老的常识,父亲提供种子,母亲提供孕育。按现代生物学知识,父亲和母亲各自提供种子,神圣结合后,父精母血形成胚胎,母亲又提供孕育之所。“道生之,德畜之”暗指这个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