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美国糖尿病年会:科学家认为这样的吃饭时间和顺序控糖最有效

 liying07852 2019-12-29

2019年6月7日至11日,在美国的旧金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召开,那就是美国第79届糖尿病年会。此次会议属于世界糖尿病领域顶级的大会,每年前来参会的人员来自全球各地,高达数万名专业人士,其中有学者、医生以及科学家等等,大家来到这里,主要是进行糖尿病的研究以及交流治疗的进展。当然,咱们国家也有不少的医生前往学习。看来治疗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应该怎么样吃饭呢?在这次的大会上就有这么一个专题板块,就是:时间生物学对体重、代谢、血糖控制的影响。如果翻译成常用语,意思是什么时候吃饭对身体最好?下面结合其中两位专家的报告,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教授Courtney Peterson:早中晚餐的比例为5:3:2

这位教授主要分析了与咱们生物钟相匹配的吃饭方法,是如何影响到咱们的血糖、血脂以及体重的?大概是以下几点:

1、一天要有一个大概12小时以上的不吃饭时间,要求吃饭尽量早点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间歇性断食”这个方法,它的意思是,经过研究,发现如果我们选择间断性不吃饭,可以让体重下降,并且控制血糖效果更好,降低氧化应激水平、让人们的寿命更长。而大家经常听到的辟谷就是其中一种方式。也就是说,如果晚上6点吃饭以后一直到第二天6 点再吃早饭,那这样的做法就属于间歇性断食。

根据教授的研究,如果两组研究对象在同一天内吃得一样多,其中有一个选择了间歇性断食的话,那体重就会保持一个合理的状态。同时研究发现,如果晚餐延迟到更晚的时间吃的话,那会令人发胖。教授认为,导致变肥,原因主要来自身体的生物钟。

2、建议下午3点前吃晚饭,或者降低晚餐的比例。

教授认为,如果下午3点之前将晚饭吃了最好(建议早餐在7点,午饭在11点,而晚饭在下午15点)。根据她的研究,发现早吃晚餐的话,会控制好血糖、而且血压降低明显,想控制体重的人可以考虑一下这种做法。

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选择在下午3点吃晚餐似乎不太可能。于是教授又提出另外一种操作方式,就是早餐吃大餐,晚餐尽量少吃,这样的话就不容易饿了,而且食量不算大。教授列举了很多的证据,说明早上如果吃大餐的话,则控制血糖效果最好。

根据教授的建议,与咱们经常所说的养生之术是非常吻合的,早餐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餐要吃少。看来这种方式适合大家,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二、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Alpana教授:告诉大家如何吃饭能够降低血糖。

对糖友进行科普的时候,我们建议大家:吃饭的时候,先喝汤吃菜,最后再吃肉,最后才吃主食。而这位教授曾经做了这么一个试验,告诉大家如何吃饭才能降低血糖。

她通过将三组糖尿病人选择不同的饮食方式进行比较,第一组是先吃主食再吃菜和肉,第二组是先吃菜和肉再吃主食;第三组是混合着吃。最后发现最后吃主食的朋友,血糖最好。对此,教授反复强调:想降低血糖效果好,一定要最后吃碳水化命物类食物。

对此,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比较一下选择不同的进餐时间以及顺序,就会知道它会不会影响到自己的血糖了。

内容来自新浪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