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文长:半世癫狂孤独一生的传奇

 mengk4fz0yyf5h 2019-12-29

徐文长:半世癫狂孤独一生的传奇

徐文长超越了时代,开启和引 领了晚明“尚态”书风,把明代书法引向了新的高峰。陶望龄曾说过其书法“称为奇绝,谓有明一人” 。袁宏道则称:“予不能书,而谬谓文长书决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矣!”

徐文长死后,他的作品越来越为一些有识之士所赞赏。徐文长死后二十年,“公 安派”领 袖人物袁宏道偶于友人陶望龄家翻到一本徐文长的诗文稿,“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但在灯下读了几篇,不禁拍案叫绝,惊问此人是今人?还是古人?竟拉起陶望龄一起彻夜阅之,“读复叫,叫复读”,以致把童仆惊醒。而后袁宏道不遗余力地搜罗徐文长的文稿,研究徐文长,大力宣扬徐文长。袁宏道还写下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 名的人物小传——《徐文长传》。可以说他是徐文长第 一个知音者,而后来追随者不计其数,其中有八大山人朱耷、扬州八怪中李宗扬、李方膺。清代郑板桥曾以五百金换天池(徐文长)石榴一枝,并刻有一方印章,称“青藤门下走狗”。近代齐白石也说自己“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直到现代,徐文长的作品仍在不断地放射出耀人的光彩。

徐文长是元代的大书法家、大诗人、大文豪、剧作家和画家,才华横溢,见解独到,不随世俗,有强烈的叛逆性,也有个人的觉醒和反省能力。性格有严重缺陷,既放达不羁、恃才傲物,不入凡俗,又孤傲穷酸,懒惰散漫、悲观厌世、行为怪癖,对待权贵官吏及当地乡民均轻侮无礼,被视为异类,无人喜之。且酗酒过度,以致精神失常,终于73岁时在孤单、寂寞、潦倒、痛苦中死去。

在戏剧创作方面,徐文长创作杂剧集有《四声猿》。徐文长在创作杂剧时,都打破了原有的杂剧创作方式,徐文长更是开拓的新的创作杂剧的方式,使得杂剧的创作更加多样。徐文长在戏剧的创作,更加注重的是人物的本色,不提倡修饰过多,使得人物不符合他本身的身份,没有了本身的设定。徐文长还创作了《南词叙录》,这一部戏剧在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另外,相传杂剧《歌代啸》,小说《云合奇纵》也是徐文长的作品。在书法方面,徐文长的狂草尤为突出,自己也认为自己的书法是极好的。徐文长更是将明代的书法推向了另一个高潮。《代应制咏剑草书轴》和《代应制咏墨草书轴》就是徐文长在书法中,杰出的代表作。

徐文长的五言律诗《陈女度尼》:“青春正及笄,削发度为尼,别母留妆粉,参师歇画眉。幻真临镜现,生灭带花知,未必今来悟,前身受记谁。”表面上看着通俗,其实,内在丰满。徐文长用前两句描绘了情景,后四句将诗的内涵升华到了更高的境地,表达了自己此时此刻的心境:对佛教哲学的理解以及对自己人生的心灰意泠。徐文长的诗与他的人一样,不需要太多粉末修饰,以最自然的状态将世间的万事万物出现在他的笔下,将他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以此来发泄他心中的愤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