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镇《松泉图》:野逸苍松温雅泉,遗世独立心欢喜

 幽莲生梦 2019-12-30

拾画札记

吴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沧螺集》中说吴镇“抗简孤洁,高自标表”,而我更愿意用最为简单的“倔强”二字来评价吴镇。吴镇的倔强不是性格上的刚烈,亦不是不明事理的脾气,而是从“渔隐”思想中顿悟出来的生命自觉。《松泉图》是吴镇松树题材最为经典的代表作,画面构图借鉴了被世人所摈弃的南宋马夏院体画的程式,同时又因自己的独树一帜的草书和诗让这幅作品焕发出了泠泠的生命回响。作品中断枝的松树仍旧亭亭,这倔强的生命,在长空晴雪中舞出了野逸、温雅之态。


浩瀚的中国绘画史,“元四家”必是浓墨重笔的一章,黄子久、倪云林、王叔明、吴仲圭,四人各自花开灿烂。在元四家之中,吴镇对后世的影响程度显然不及黄公望、倪瓒,甚至于也不及王蒙。然而,对后世的影响程度不足以概括一个人的艺术成就。换一个角度来看,吴镇所构造的诗书画的协奏,在画史上亦是独树一帜。吴镇的作品题材相对而言并不庞大,但是也正因此,令吴镇的多数作品都具有一种超越凡尘的高度。而我始终认为,吴镇的超凡是其倔强生命的再现,而吴镇大概也是我心目中历代画家中最为倔强却又自信的一位。


吴镇生平多画三类题材:第一类是以渔隐为主题的山水,吴镇的渔隐主题作品在画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非常鲜明的个人语言,如同我们谈仙山楼阁就想到黄公望,谈到远山空亭就想到倪瓒,而谈到渔父渔隐就必然想到吴镇;第二类是墨竹,其墨竹直追以画墨竹盛名的北宋画家笑笑居士文与可;第三类则是松树。吴镇的山水体现的是其生命旷远野逸的清音,其墨竹则是抒发个人心境澄明的音符,而其松树则是孤洁的气概。


《松泉图》是吴镇第三类绘画题材的代表性作品。同时,这幅作品在诗书画上的协奏,也让这幅作品成为了画史上画松树作品中的一首遗世独立之作。在元代,文人画家们热衷于在绘画中题诗题字,而能够如同吴镇这般,将书法与作诗如此精巧地融入到绘画中的画家,在整个元代实在找不出第二个人,乃至从整个中国绘画史的纵横维度来看,大抵也只有后来的徐青藤才有资格与梅花道人吴镇相比。

吴镇《松泉图》:野逸苍松温雅泉,遗世独立心欢喜

吴镇《松泉图》

一、《松泉图》:苍松流泉话孤洁


《松泉图》纵105.6厘米,横31.7厘米,现藏南京省博物馆,为“元四家”之一吴镇的精品之作。《松泉图》并不似传统松树流泉题材的作品那般具有规严的笔墨气象,而是呈现出一份无与伦比的墨戏之色。在用墨上,吴仲圭在“元四家”中独树一帜。其余三家的用墨多有干墨,而吴仲圭的用墨则倾向于湿淡墨来呈现一种迷离水朦的物象。


吴仲圭擅画渔隐题材的作品,其渔父题材作品几乎成为了吴仲圭生平绘画的符号。大概是受到渔隐思想的影响,吴仲圭的绘画充满了“水禅”的艺术思想。吴镇大概也是历代画家中对“水”最为情有独钟的代表性画家。其曾在一首《渔父词》写道:“风揽长江浪揽风,鱼龙混杂一川中。藏深浦,系长松。只待云收月在空。”水不仅是其绘画中表达特别意义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其生命清谈的对象和载体。


这幅挂轴作品可分为三个部分。最上面部分的空白区域有一首吴仲圭的自题诗一首;中间部分画古松流泉;最下面一部分为草木丛中水汽萦绕。画面所划分的三个部分采用的分别是“空”、“实”、“虚”的节奏。同时作为主体部分的苍松与流泉,一静一动,正是尘世间生命的两种形态的体现。与黄公望、倪瓒、王蒙不同,吴镇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隐士。在他身上,所折射出来的隐士精神更是中国隐士文化的代表。黄、王二人曾有过对仕途的迷恋,倪是在特殊政治环境之下被迫做出漂泊的生命选择,而吴仲圭从始而终对于“隐”有着独特的生命感悟力。仲圭的野逸温雅之趣,不仅在渔父的舟楫上,也在峭壁枯石的苍松上。

吴镇《松泉图》:野逸苍松温雅泉,遗世独立心欢喜

吴镇《松泉图》局部1


作品上部分空白区域有吴镇自题诗一首:“长松兮亭亭,流泉兮泠冷。漱白石兮散晴雪,舞天风兮吟秋声,景幽佳兮足静赏,中有人兮眉常青。松兮桌兮何所拟,研池阴阴兮清彻底。挂高堂兮素壁间,夜半风云今急飞起。”款题:“至元四年夏至日奉为子渊戏作松泉,梅花道人书。”从题诗可以看出,长松、流泉构成了其野逸温雅生命中的象征。长松的亭亭,流泉的泠泠,不受世俗的羁绊,亦不在意人间的评说。


题诗所占据的部分为苍茫不可见的远山,如果细细分辨,依稀可见远山的痕迹,只不过吴镇并不特备想要在这里将远山的形象刻画得分明些。即便是现藏北京故宫的《松石图》中,远山亦是“逸笔草草”,他所着重的从来就不是远方远山,作为隐士的吴仲圭,更在意的是当下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象。或者也可以说是通过“自觉而觉他”,藉由身边的物象来“自觉”,而后在绘画中强调自己的生命觉悟实现“觉他”。远山太远,终究只在生命的边缘。

吴镇《松泉图》:野逸苍松温雅泉,遗世独立心欢喜

吴镇《松泉图》局部2


题诗的下面画山坡上一棵歪脖子苍松。松树的姿态显得非常怪异,以淡墨湿墨画松树的枝干,而后在枝干的边缘部位点染浓墨,表现出松树苍老而雄浑的气势。松针采用浓墨来表现出遒劲的势头,与整个画面所饱含的“水汽”形成非常强烈的对比。零落稀疏的松针,是混沌迷蒙的空间中唯一让人感觉到清晰可辨的物象,松针的锋芒,仿佛有中刺破迷蒙空间的力量。


松树右边有一根枝干如同被折断一般倒生于流泉上。倒生的枝干尾部的松针依旧有着向上生长的趋势。这分明就是一根被大风折断的枝干,然而,其生命却并未“折断”,而是依旧顽强地生长,并努力地向着天空的方向生长。这总会让人想到吴仲圭的倔强。因为倔强,断枝的松树仍旧在长风中亭亭而立,仍旧听着泠泠的泉水而生。

吴镇《松泉图》:野逸苍松温雅泉,遗世独立心欢喜

吴镇《松泉图》局部3


余读此画,读到此处常常感觉到不可思议。这幅作品的题诗中吴镇提到的“子渊”为何人?余猜测可能是元代诗人张仲深。张仲深,字子渊,史料中对其记载很少,但是张与吴基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彼此之间想必有所交集。张仲深同样终身不仕,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这样的文人大多生活窘迫,而吴镇作此画,想必也是在激励自己的好友。


苍松之下,是山坡和流泉。整个山坡都仿佛是浸润在水中一般湿润而透彻,湿笔染出基本形态,不作更多的山石肌理的表现。而三道流泉从山坡上向下倾泻流出,从流出刹那的实,再到流泉下方水潭处的虚。深不可见的水潭,如同生命的归处,我们只知道来时的路,却看不清去往的路。但是,吴仲圭对于未知的水潭,并不是恐惧,而是一种豁达与接受。


吴仲圭曾有诗道:“极浦遥看两岸斜,碧波微影弄晴霞。孤舟小,去无涯。那个汀洲不是家。”生命的这叶孤舟漂泊在无涯的江波上,生命去往之地是无涯的,既然是无涯的,又何必执着于一个固定的“家”,“那个汀洲不是家”。吴仲圭是一个生命、性格倔强的人。他的倔强与其说是对这个时代的抗争,不若说是其生命超越的终极目标。因为倔强,吴仲圭也由此活成了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吴镇《松泉图》:野逸苍松温雅泉,遗世独立心欢喜

吴镇《松泉图》局部4

吴镇《松泉图》:野逸苍松温雅泉,遗世独立心欢喜

吴镇《松泉图》局部5

二、倔强生命里的野逸与温雅


吴镇《松泉图》中有一种生命的倔强,而倔强中又包含着野逸与温雅两个生命主题。在这幅作品中,苍松代表着野逸的生命,而流泉象征着温雅的生命。吴镇的野逸与温雅是相生相和的,共同构成了其倔强的生命乐章。无论是诗词、书法还是绘画,在此都仿佛倔强生命艺术的宣言。如果要将这种倔强的生命具体到某个我们熟知的形象中,我想大概是“中国隐士”。


美国作家比尔·波特曾在一本书中谈到中国隐士时写道:“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生命的。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

吴镇《松泉图》:野逸苍松温雅泉,遗世独立心欢喜

吴镇《松泉图》局部6

吴镇《松泉图》:野逸苍松温雅泉,遗世独立心欢喜

吴镇《松泉图》局部7


吴镇的确是一个与时代脱节的人。《沧螺集》卷三记载:“(吴镇)为人抗简孤洁,高自标表,号梅花道人。从其取画,虽势力不能夺,惟以佳纸笔投之案格,需其自至,欣然就几,随所欲为,乃可得也。”即便是穷困潦倒,吴镇也不卖画,而是选择卖卜为生。同时,吴镇也是“元四家”中唯一与另外几家绝少来往的人。整个元代,流行文人之间互相在画中题诗题款,以此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而吴镇似乎是一个例外。这种倔强的性格,在某种程度上让吴镇在同时代的文人画家中显得特立独行。


除了性格上的独立独行之外,在绘画中,吴镇同样是“倔强”的。我们知道在元朝基本上是摈弃了南宋院体画的画法,但是吴镇却并不以为然,他在许多作品中都直接借鉴了南宋马夏传统。这幅《松泉图》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我们所看到的山坡苍松流泉为整个山景中的一角,这种“逆时代”的尝试,并未让作品陷入俗套,反倒是藉由吴镇独有的笔墨语言,让马夏传统在此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这种新的生命力除了笔墨语言之外,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其诗书画的协奏。

吴镇《松泉图》:野逸苍松温雅泉,遗世独立心欢喜

吴镇《松泉图》局部8


元代文人多喜欢在画上题诗,元四家中五不例外,但是能够做到像吴仲圭这般能够将书法和诗成为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却没有。我们看这幅《松泉图》上方的题诗,首先是诗的内容,主题、意境和画面内容高度契合。而吴仲圭的草书书法,其线条仿佛是从画面中的苍松上“拿出来”的。书法的墨色与绘画的墨色,也达到了完美的融合。从整个题诗的布局来看,也令画面产生了草书本身所具备的节奏感。如果这幅作品中的题诗多一行或者少一行,画的意境便破了;如果书法是用楷书写成,画的意境同样破了。如此这般,刚刚好。题外话,吴仲圭的草书,真正可与历代草书名家媲美。如果不是其山水画太负盛名,吴仲圭当首先列为元代草书大家之列。其草书代表作品《草书心经卷》为其传世的唯一草书书法作品,笔风野逸成趣,古澹温雅遒劲,堪称“炉火纯青”的草书上品(见文末图)。


这种书风也是吴仲圭倔强生命的呈现,不入俗,随遇而往,如苍松俯瞰天地,不因天地宇宙而改变自己生长的姿态,任风雨,任雪霜,任尘世千年,依旧孤洁不移。他没有黄公望、王蒙那般对功名的孜孜以求,也不同于云林那般对孤寂生命的极尽抒发,吴仲圭的生命,是充满自我自信的,是充满野趣情味的,也是充满真实倔强的。


要读懂《松泉图》,离不开吴仲圭“赖以成名”的渔隐思想艺术。他的隐,不是藏,而是于藏处不藏;他的隐,也不是逃避,而是主动选择。在江湖风波中,吴仲圭体悟到的生命的野逸放达。在他身上,既有江湖的野逸,亦有文人的温雅。他的野逸与温雅是不可分割的。从他的题画诗中,我们大抵可以读到这种将两种生命精神融合于一体的生命风味。“孤舟小,去无涯。那个汀洲不是家。”这各种的野逸与温雅,便是我们读懂吴镇的关键。

吴镇《松泉图》:野逸苍松温雅泉,遗世独立心欢喜

吴镇《松泉图》局部9

吴镇《松泉图》:野逸苍松温雅泉,遗世独立心欢喜

吴镇《松泉图》局部10

三、守一份倔强,留一份欢喜


谈中国隐士精神,我想“倔强”大概是隐士精神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倔强,隐士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才孕育了独特的精神之根。这个世界,总有一些人在做出一些令周遭人不解的选择。有些人放弃城市优渥的生活,而选择乡村清贫的生活;有些人放弃稳定的工作,而选择朝不保夕的创业;有些人选择人人口中的趋势潮流,而选择逆风飞扬。这份倔强,总能让我们看到奇迹。


遗憾的是,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似乎被安排好了所有的人生选择。总有人告诉你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就像吴镇所处的时代,所有人都会告诉一名出入绘画之门的孩子,不要学南宋马夏,不要学院体画风,要承袭董巨。如果吴镇接受了人们的谆谆教导,或许,今天我们所谈论的“元四家”也便没有了吴镇这位建构了诗书画共生共和的一代画坛巨匠。就像当年与盛懋比邻而居之时,世人都争相购买盛懋的作品,却少有人问询吴镇的作品时。吴镇却依旧倔强地坚持自己的方向,一句“二十年后不复耳”是吴镇对“潮流”铿锵有力地一次回绝。


人生短短不过百年。放到千万年的宇宙自然中,不过转眼瞬间。刹那间,沧海桑田;一转眼,已是千年。放眼宇宙,总是感到惶恐,唯有努力倔强地让生命绽放出一朵沙漠之花,才不虚百年走一遭。这一遭,活得欢喜。

吴镇《松泉图》:野逸苍松温雅泉,遗世独立心欢喜

吴镇《松石图》

吴镇《松泉图》:野逸苍松温雅泉,遗世独立心欢喜

吴镇《渔父图》

吴镇《松泉图》:野逸苍松温雅泉,遗世独立心欢喜

吴镇《草书心经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