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 【公元425年】北魏始光二年 王愔撰《古今文字志》。 【公元385—433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宋文帝元嘉十年 谢灵运书《王子晋赞》《古诗帖》《翻经台记》等。 【公元439年】北魏太延五年 立《大代华岳庙碑》。 【公元370—422年】东晋废帝太和五年—宋文帝元嘉十九年 羊欣(敬元)书《笔精帖》。又奉勅进《采古来能书人名》。 【公元?年】薄绍之(敬叔)书《日寒帖》《千丈帖》等。 【公元406—455年】晋安帝羲熙二年—宋孝武帝孝建二年 萧思话书《奏事帖》《一月三日帖》。 【公元456年】北魏太安二年 寇谦之书《中岳嵩高灵庙碑》。 【公元457—464年】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八年 宋孝武帝(刘骏)好二王书,诏徐爰等治护臣民所进,以数十纸为卷。 【公元458年】大明二年 立《爨龙颜碑》。 【公元464年】大明八年 刻《刘怀民墓志》。 【公元414—466年】晋安帝羲熙十年—宋明帝泰始二年 鲍照撰《飞白书势铭》。 【公元467年】泰始三年宋 明帝(刘彧)诏使虞和、巢尚之、徐希秀、孙奉伯等检理二王书迹,评其品题。 【公元470年】泰始六年 虞和奉进《论书表》。 【公元426—485年】宋文帝元嘉三年—齐武帝永明三年 王僧虔书《王琰帖》《御史帖》《陈情帖》等。王僧虔撰《论书》《笔意赞》。 【公元488年】北魏太和十二年 刻《晖福寺碑》。 【公元451—491年】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齐武帝永明九年 王慈(伯宝)书《柏酒帖》《汝比可也帖》《尊体安和帖》。 【公元460—494年】宋孝武帝大明八年—齐郁林王隆昌元年 萧子良(云英)著《古今篆隶文体》。 【公元494年】隆昌元年 刻《孝文帝吊比干墓文》。 【公元495年以后】北魏太和十九年 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行拓拔改元。尚佛教、伽蓝,造龙门石窟佛像,碑、记由是大兴。 【公元496年】太和二十年 刻《姚伯多兄弟造像记》。 【公元498年】太和二十二年 刻《始平公造像记》。 【公元501年】景明二年 刻《郑长猷造像记》《元澄妃李氏墓志》。 【公元502年】景明三年 刻《孙秋生造像记》。 【公元502—536年】南朝梁天监元年—大同二年 梁武帝(萧衍)即位,与陶宏景信启往远论书。著《观钟繇笔法十二意》《草书状》《与陶隐居论书》。 【公元456—536年】宋孝武帝孝建三年—梁大同二年 陶宏景(通明)撰《与梁武帝论书启》。 【公元507年】北魏正始四年 刻《元鉴墓志》《元思墓志》。 【公元508年】永平元年 刻《元祥墓志》《元继妃石婉墓志》。 【公元509年】永平二年 王远书摩崖《石门铭》。 【公元511年】永平四年 刻《司马绍墓志》《杨范墓志》《元悦墓志》。郑道昭(僖伯)书《郑羲摩崖》(上、下)、《论经书诗》。 【公元512年】北魏延昌元年 刻《元诠墓志》。 【公元441—513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八年—梁武帝天监十二年 沈约(休文)书《草书帖》。 【公元514年】天监十三年 传陶宏景书《瘗鹤铭》。 【公元515年】北魏延昌四年 刻《王祯墓志》。 【公元516年】北魏熙平元年 刻《刘颜墓志》。郑道昭卒。生前尚有《云峰》《大基》其它刻石书迹名之于世。 【公元517年】熙平二年 刻《元怀墓志》《刁遵墓志》《崔敬邕墓志》。 【公元519年】神龟二年 刻《元佑墓志》。 【公元522年】正光三年 立《张猛龙碑》。 【公元523年】正光四年 刻《马鸣寺碑》《姬伯度墓志》《王基墓志》《鞠彦云墓志》《高贞碑》《元秀墓志》。 【公元523年】梁武帝普通四年 袁昻(千里)奉敕撰《古今书评》,首以意象批评论及书家风格。 【公元525年】北魏孝昌元年 刻《李超墓志》。 【公元526年】孝昌二年 刻《元朗墓志》。 【公元531年】普泰元年 刻《元弼墓志》《张黑女墓志》。 【公元533年】永熙二年 刻《贾景等七人造玉像记》《元爽墓志》。 【公元535年】东魏天平二年 刻《司马升墓志》。 【公元539年】元象二年 刻《高湛墓志》。 【公元540年】兴和二年 刻《刘懿墓志》。 【公元541年】兴和三年 立《李仲璇修孔子庙碑》。 【公元543年】武定元年 刻《道俗九十人造像记》。 【公元486—548年】南朝齐武帝永明四年—梁武帝太清二年 萧子云(景乔)书草书《千字文》、章草《史孝山出师颂》、正书《进写古启》《颜回问孝》等。 【公元481—549年】南朝齐高帝建元三年—梁武帝太清三年 王筠(元礼)书《至节帖》。 【公元487—551年】南朝齐武帝永明五年—梁简文帝大宝二年 庚肩吾(子慎)撰《书品》,次第书家高下。 【公元?年】梁武帝时 贝羲渊书《梁始兴忠武王萧憺碑》 【公元550年】东魏武定八年 穆子容书《太公吕望表》。 【公元552年】梁元帝承圣元年 梁元帝(萧绎)撰《碑英》。 【公元555年】北齐天保六年 刻《王怜妻赵氏墓志》。 【公元557年】南朝陈武帝永定元年 欧阳询(信本)生。 【公元558年】永定二年 虞世南(伯施)生。 【公元560年】北齐皇建元年 立《乡老举孝羲隽敬碑》。 【公元562年】北齐太宁二年 刻《法勤禅师墓铭》。 【公元?年】南朝陈 陈伯智(策之)书《习读帖》。 【公元564年】北齐河清三年 摩崖书《重登云峰山记》刻成。 ·北周 保定四年刻《贺屯植墓志》。 【公元560—565年】南朝陈天嘉年间 传人盗郗昙墓,获王羲之及诸名贤书迹,文帝以赐始兴王伯茂。有得《乐毅论》献文帝,后归余杭公主。 【公元567年】北周天和二年 刻《华岳颂》。 【公元568年】北齐天统四年 刻《法朗造像》。 【公元571年】北齐武平二年 刻《僧道略等三百余人造神碑记》,《刘忻墓志》。 【公元573年】武平四年 刻《高僧护墓志》。 【公元514—577年】南朝梁天监十三年—北周武帝建德六年 王褒(子渊)于西魏灭梁之时(554)被掠入长安,为周太祖所重,贵游等翕然并学褒书。此为南北书风汇合之始。刻《马天祥造像记》。 【公元578年】北周宣政元年 刻《高妙仪墓志》。 【公元579年】宣政二年 刻《寇峤妻薛氏墓志》。 【公元580年】大象二年 刻《李雄墓志》。 【公元?年】北周时 赵文深(本名文渊)为周书博士,天和元年(566)以题榜之功增邑二百户。天和二年(567)修《华岳碑》,由赵文渊隶书。 【公元?年】南朝陈—隋 僧智永书《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布施浙东诸寺。 【公元531—590年】南朝梁武帝中大通三年—隋文帝开皇十年 颜之推(介)仕齐,齐亡入周,后臣隋。著《论书》(即《颜氏家训·杂艺》)、《笔墨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