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谈孱弱东晋的“四大门阀家族”,以及南北朝的最终统一

 思明居士 2019-12-30

两晋总共不足155年的历史,东晋通常被认为是西晋的延续,东晋王朝的建立过程其实就预示着这个王朝注定是一个孱弱的朝廷,与历史上绝大多数王朝通过武力或战争的建立不同,东晋是司马睿在江南氏族大姓(主要是以王导为代表的王氏家族)的鼎力支持下没有费多大周章,没有打仗,没有流血的情况下,利用王氏在江南的声望和影响力建立这个偏安一隅的小朝廷的,因王导的功劳大,故世人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正是这个原因,司马睿没有自己的军队,此后朝政一直控制在氏族大姓手里,纵观东晋103年的历史,其朝政一直被“王、谢、庾、桓”四大家族所掌控。因为“王氏和谢氏”对东晋的建立和统治起过正面且较大的贡献,在这里特别值得说一下:

王氏的代表人物是王导,众所周知,大书法家王羲之即是王导侄子,其侄孙王献之不仅是书法家、画家,还是诗人。特别要说的是,王导堂弟王敦后来谋反,王导不仅未受牵连,还被司马睿派去与王敦作战,可见司马睿对他的信任;而淝水之战的大胜,谢安是居功至伟的,此役与三国时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彻底阻断了符坚统一全国的美梦,此战前,符坚的“前秦”王朝基本统一了北方,此战后,“前秦”陷入了四分五裂,北方又开始了长期动乱。而另两大家族终,庾氏则昏庸无道,桓氏(桓温、桓玄)父子俩则狼子野心,桓温虽有篡晋之心,也有能力,但还没行动就病死了,后来桓玄反叛,攻进都城健康,逼晋安帝禅位与他,其称帝三个月后,刘裕遂纠集“北府兵”旧将讨桓玄,在灭桓玄后,刘裕先后平叛乱、攻南燕、讨司马休之、西定西蜀、北伐后秦,南征北战无往不利,可说是锋芒所向,敌莫敢当。公元420年,独孤求败的刘裕代晋自立,建立“刘宋”王朝,历史进入崭新的一页,迎来传统意义上第一南朝国家。

虽然北方有少数民族建立的多个政权,但只有司马睿建立的这个东晋一直被视为“中原正统”,不仅他是汉人建立的政权,更重要的是他延续着司马家的血脉(三国演义中罗贯中视刘备为“汉室”的正统匡扶者,而曹操被视为为篡汉的奸雄,就是刘备自称“刘邦”的后代,自己身上“流着刘家的血”)。而所谓的南朝是东晋灭亡后,先后承继取代的四个朝代,他们分别是“宋、齐、梁、陈”,有意思的是,刘裕是晋的旧臣,代晋自立后建“宋”,而“ 齐、梁、陈 ”的创建人都是“前朝”的大臣,都是用的类似的手法(要么政变、要么被“禅位”)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而北方在“前秦”暂时统一后,因“淝水之战”大败后分裂,陷入若干年动乱后,最终被北魏归为一统,北魏后来又分裂成东魏、西魏,两魏存续时间都不长(在二三十年左右),西魏后来被“北周”所替代(为了与五代十国时得“后周”做区别,此时的“周”称为“北周”),杨坚为北周外戚,并被任命为丞相, 公元581年,杨坚受禅代周称帝,国号“隋”,为隋文帝,后来就是他统一了南北方,结束了南北朝,使全国又重新归为“一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