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分扁,一分难|看古今名家最著名的虚扁之美

 apaol 2019-12-30

虚扁壶,亦称书扁、水扁。最早的经典传器,见于明代时大彬款调砂虚扁。

虚扁壶以其扁圆的器型,给人一种虚怀若谷,逍遥自在之感。个性鲜明,造型美观,令人玩味不尽。

行话“造型扁一分,成型难一分”,虚扁是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中最难得的器型。先从围身筒做成筒型,然后用泥拍子一下一下的拍成这么扁,力要匀,扁又不能塌,对于全手工操作技巧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1.时大彬

▲底款:源远堂藏大彬制

上海博物馆藏品

此壶为紫砂壶形制中少见的极扁造型,也是早期几何形造型的代表作品,艺趣盎然。

器形线面屈曲和谐,寓潇洒于纤巧中,形虽扁而气度却昂,刚柔相济,是时壶中的神品。

调砂泥质,粗而不糙,粗犷中豪气盎然,这种选料制品,乃时大彬偏师出奇之佳作,反映出紫砂的特有肌理效果。

小巧的嘴与小圆把,配置壶体,端庄而秀美,这样朴致、凝重的小壶,正是当年士大夫阶层自酌自饮和清赏的珍玩,被人们称之谓“神品”。

▲底款:大彬制

2015年北京东正552万元成交

2.陈鸣远


▲陈鸣远 虚扁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

▲陈鸣远 虚扁

底款:陈、鸣远

3.许龙文


此壶腹扁而大,胎浅而虚,泥呈梨皮状。形如趺坐,宛然有物我之貌。故号曰:“趺坐逃禅”

4.清 笨严款御制虚扁

此虚扁壶壶盖装饰模仿铜镜风格,两圈细密的回纹分饰壶盖的中部和底部,中间部分运用堆塑手法饰以几朵简单的折枝花纹样。

耳把、弯流和壶身如为一体,坚实而有分量。整体气度却端正饱满,将虚扁应有的书卷之气表现得极为精准。

壶身以回纹作为印文装饰,三条工整的回纹将整个壶体分为了上下两个部分。上部用篆书堆塑“御制‘学仙笑彼金盘妄,宜咏欣兹玉乳浮’”十六字,诗句选自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乾隆皇帝御笔诗《荷露烹茶》。

回纹下半部分两侧均堆绘花草纹样,一侧为荷花,与诗文呼应,即取荷露为引烹制香茗之意;另一侧为松竹梅岁寒三友,象征坚贞不屈的文人风骨。

5.清乾隆 堆泥山水虚扁

此壶壶身中部向外翻折,扁圆折腹挺俊灵秀。盖面饰一圈卷草纹,壶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均用堆泥绘制山水人物图案。

6.清 御赏款嵌金虚扁


此壶为扁宫灯式,扁腹径大,尤显下敦沉稳。壶盖嵌金做如意云纹,壶身亦用嵌金题诗“曾居无别物,邓尉一枝梅”

乾隆帝曾六下江南,每次必去邓尉山赏梅,并留下御题诗句,此句就是乾隆应景而题御笔。

壶身下部饰以本色堆泥,取祥云、蝙蝠图案,寓意吉祥安福。底钤长方章,楷书“御赏”二字,此为典型宫廷风格。

7.行有恒堂描金虚扁


▲底款:花边方印“权寅赦记”

此壶折腹飞把、圈足起圈线。壶盖、口沿,腰身均饰描金圈线。壶盖描金绘饰花纹,从上俯视,正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壶身一面绘饰蝙蝠、寿桃、以及金钱纹寓意福寿绵长,财源不断。

另一面则用篆书书:“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行有恒堂。”

8.清 若林制大虚扁


▲底钤“荆溪置”三大字篆书款,印内下方又钤“若林”二字。

9.王寅春


10.顾景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