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懒散、粗心、没毅力——孩子缺少内驱力怎么办?

 朝华读书 2019-12-31


在我们的后台收到的留言中,关于询问影响孩子学习成绩、学习表现的因素的问题非常多。

我们都知道,除了智商,努力、专心、持之以恒、目标明确……这些都会实实在在的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而且,对于中小学生来讲,这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远远大于智商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以中小学知识难度来讲,还用不着拼智商来决定成败。

但现实却是,很多时候都是家长催着、哄着、威胁着孩子学习,孩子不情不愿,家长起急冒火。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很多家长听过这句话:学习其实是逆人性的。这句话放到成年人中也适用,因为职场也需要不断学习,也需要主动自觉。如果努力得不到任何回报或者鼓励,大多数人很快会想要放弃学习这个“苦差事”。那么换做孩子就更是这样。所以说,什么努力呀,专心呀,坚持呀,都是建立在“我愿意做”的前提下,“我愿意做”有个专用名词,叫“内驱动力”。

换句话说内驱力不足才是孩子学习懒散拖拉的主要原因

影响孩子学习的内驱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

孩子需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需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需要对自己认可、有信心,需要有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奖励,还需要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一起努力,等等。

要想长时间学习而不产生疲劳感,需要有足够的内驱力来给自己提供动力来源,倘若没有内驱力来支撑,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容易半途而废。

那么孩子的内驱力为什么不足呢?比较重要的原因有两点:

首先,大多数人(包括家长和孩子)往往对短期学习能带来的成效给予了过高的预期,一旦短期内不见效果,就很容易丧失信心。家长容易指责孩子,孩子容易心灰意冷。

我们常常讲,要给孩子肯定、表扬。很多家长就问了,总不能天天表扬吧?表扬那几句话,我都说得快没词儿了。其实,表扬并不一定就是干巴巴的几句“很棒”、“真不错”,你欣慰的笑容,肯定的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手势,拍拍孩子的肩膀,甚至,给孩子倒一杯温水,这些都可以表达你对孩子努力的肯定。

关键不是你以什么方式表达肯定,而是,你真的能够去看到孩子的进步,你能做到不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你愿意发自内心的去相信孩子。如此,你才能把你对孩子的信任和肯定传递给孩子。

肯定和表扬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发自内心

第二个重要的原因,不断用物质奖励试图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杭州有一位爸爸,边辅导作业边把自己的手反绑起来的照片走红网络。原来这位爸爸是怕自己忍不住发脾气,甚至动手打孩子,于是就把自己绑起来。而据这位爸爸透露,他的疯狂举动还不止绑手,为了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他还自制了超详细《奖惩表》。

早起学习半小时一次奖励1元,各科单元考试95分以上一门奖励5元、满分10元,期中考试加1倍,期末考试加2倍。对应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一次扣10元,各科单元考试90分以下一门扣10元,期中考试加扣4倍,期末考试加扣9倍……

不过可惜的是,这张奖惩表对激励孩子学习一点作用都没有。就像这位爸爸自己所说:“各种方法都用遍了,孩子还是没啥改变。

为什么给孩子物质奖励没有用?其实不仅没用,还可能适得其反。

心理学上有个非常著名的“德西效应”。

著名的心理学家德西召集了一批大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题。第一轮,每一位答题者都没有报酬。第二轮,一组有报酬,答一题可获得1美元。另一组没有报酬。第三轮,研究者让答题者可以休息,也可以继续答题。

结果,没有报酬的那一组答题的积极性越来越大,大部分人都在继续答题,而有报酬的那一组答题的积极性在减弱,几乎没有人继续答题。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不要滥用物质奖励。本来孩子是为了学到新鲜有趣的知识主动学习,但是如果父母把孩子的成绩和物质奖励挂钩,孩子就会从“为了学知识而学”变成了“为了奖励而学”。

那么,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呢?

1、你永远是看到孩子进步的人。

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做的事情与成果有直接关系。即,能看到自己努力后有进步或有成果,这样孩子才有努力和前进的动力。

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哪怕孩子成绩暂时落后,也要做“唯一相信孩子”的那个人,及时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帮助孩子看到努力学习后的成果。千万不要去打击孩子,那样做只会降低孩子的成就感,让孩子越发的不喜欢学习。

2、用目标牵引孩子往前走。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霍尔沃森在《成功,动机与目标》中说:“一个人最强的动机和最大的满足感来自自己选择的目标。”

因此,父母要懂得帮孩子寻找长远的人生目标和设置合理的阶段性的学习目标。

帮助孩子设置一个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学习目标,然后再和孩子讨论要达到这个目标要怎么做,接着每天监督和鼓励孩子向目标迈进。要注意的是,这个目标要符合孩子的能力和现有水平,是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到的目标,如果目标设置过高,反倒容易伤害孩子的积极性,所以设置目标时候要充分的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

3、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

有很多家长来和我们的指导师们抱怨孩子每天学习如何的拖拉磨蹭但是在我们的老师进一步的了解之后就会发现孩子每天的任务真的是很繁重比如很多学前班的孩子每天放学回来就要接着去学画画跳舞英语书法回到家就要晚上7点了,紧接着,就要写老师留的作业,完成作业后,还要阅读,英语打卡,数学打卡,等等。家长觉得每天给孩子安排的任务不重啊如果不磨蹭很快就能完成,不理解孩子为什么磨磨蹭蹭到很晚。

其实我们想一想,如果我们上了一天班,下班了老板还要求你回到家接着工作,即便你可能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但是占用的是你个人的时间,你会愿意做吗?如果你不愿意,那么孩子也是一样的。

每个人都希望可以对自己的生活做主孩子也需要这样的感觉哪怕他们每天能做主的时间并不多但是这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可以安排的时间他们想玩就能玩想休息就能休息

所以,我们在安排孩子的时间的时候,要真正的听取孩子的意见,给孩子一定范围内可以自由安排自己时间的权利。这样,孩子才会有动力去积极完成自己的任务,从而给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去玩和休息。

写在最后:

内驱力是什么?其实就是人成长加速度。

学过初中物理的人都知道,起步的速度不重要,加速度才会让我们越来越快,拥有强大的发展后劲。

很多家长都在谈“起跑线”,但我想,我们也许更需要静下来想一想,这条起跑线到底是什么?我们给孩子的这些外力对于孩子接下来的发展加速度来说,到底是助力还是阻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