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药调治肝郁脾虚纳呆,效如桴鼓

 jfjzyya038 2020-01-01

朋友带着同事到深圳梧桐山中医学堂看病。她觉得患者如此年轻,二十多岁,竟然只有她这大十几岁人的胃口的三分之一,觉得很不正常。

患者,二十多岁,女。

证候:患者胃口差,不会饿,性格相对内向,口气大,运动量虽大肌肉却不结实,梦多,月经有血块,经前躁热,月经四天干净,月经期间腰酸,一到两天一次大便,大便溏软,脸上常长痘,头发油,舌苔黄腻,脉细弦,尺脉沉。

中医辩证:肝气郁滞证。

中医治法:疏肝健脾补血。

中医方药:柴胡疏肝散合桂枝茯苓丸。汤药:龙胆草、柴胡、川芎、香附、枳壳各6g,黄芩、连翘、焦麦芽、焦神曲、焦山楂、川楝子、芍药各10g,丹参、茯苓各20g、甘草()3g。中成药:桂枝茯苓丸,别买胶囊,按说明服用。月经期间停药。

针灸:取穴:上、中、下三脘,足三里、内关、天枢、内关、太溪、太冲、期门、章门、小海。

穴解:上脘属胃络脾,为足阳明、手太阳、任脉之会。中脘,为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六腑之会、胃之募穴。下脘,足太阳、任脉之会。气海,为气之海,生发元气通调任脉温固下元。天枢,胃经腧穴,大肠募穴,腹气之街。内关,心包络穴,别走少阳三焦。足三里,胃经合穴,为作用广泛之穴。太溪补肾,太冲、期门、章门、小海解肝郁。

下针5分钟,肚子开始咕噜咕噜叫。留针40分钟。患者的同事也一起扎针。

出针她们就感觉肚子很饿,开车去吃东西了。患者一个下午肚子都咕噜咕噜叫。晚上也很开胃,恢复到正常胃口。一直到现在胃口都很好。

就扎了这么一次针,竟然有这样疗效,患者和她同事体会到中医的针灸的神奇疗效。当日尚未喝汤药,就已经有如此疗效,如果仅仅只是汤药,未必有如此之快和神奇的疗效。

本医案方药、针灸须在中医指导下加减使用,切勿自行套方,免出意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