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百年前的中国古代冬天有多冷? 明清小冰期是什么?

 扬眉剑客 2020-01-01

何为地质史上的冰期?

所谓冰期,是指在地质史上曾出现过的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时期。广义上的冰期指的就是大冰期,其特点是地球上气候寒冷,极地冰盖广泛增厚。

大冰期中气候较寒冷的时期被称为冰期,较温暖的时期被称为间冰期。地球在数十亿年间,已出现过前寒武纪晚期、石炭纪-二叠纪和第四纪三次大冰期。

而小冰期是指中世纪温暖时期之后冰川中等规模复活的寒冷时期。当今学界对小冰期定义是,中世纪暖期和二十世纪暖期间的大约持续六百年的寒冷期。

这次全球范围的小冰期,在中国被称为“明清小冰期”,时间约从1550年至1851年,也就是明嘉靖年间至清道光年间,这三百年间中国出现了极寒天气。

“明清小冰期”有多冷?

在“明清小冰期”期间,中国气温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不仅北方寒冷加剧、降雪增多,就连一向温暖的南方,也出现了大范围的降雪,河流也罕见结冰。

众所周知,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零度等温线,这条线以南地区的河流在冬季通常不会结冰,但在明清小冰期,长江曾结冰一个月,洞庭湖冰厚达一尺。

据史料记载,大明景泰四年(1453年)农历十一月,山东的大雪厚度有数尺,出现了大范围的人畜冻死现象,树木都被压断,野外的飞禽走兽大量死亡。

据广东通志记载,明正德四年(1506年),广东琼州府万州地区(今海南万宁县)普降雨雪。万宁位于热带地区,竟然冬季降雨雪,可见气候之寒冷。

据云南通志记载,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初夏,云南临安大风倒冻,有很多百姓被冻死,鸟兽也冻死不少。六月的临安等冷成这样,可谓史上极罕见。

“明清小冰期”影响范围之广,实属罕见。在广东境内,出现了大范围多次冷冻灾害天气。这种灾害天气主要表现为降雪,雨夹雪和霜冻天气紧随其后。

这一时期,广州有直接记载的降雪达十多次,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海南岛记载的降雪次数竟然比广州还要多。到了明崇祯年间,寒冷气候达到了顶峰。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冬,太湖的结冰厚度达到厚二尺。这一年南方河流的冰一直结到浙江温岭,使得船不能行。福建一带同样有降雪和结冰的记载。

清顺治十二年正月,福州的大雪深度已经达到五尺。河流大范围结冰,人可以在冰面上行走,这是福州有史以来仅有的河流结冰记载,可见温度之低。

在康熙九年(1670年),浙江及江苏常州一带的积雪深度达三米。这一年降雪地区最难到达广东南部,没有越过琼州海峡,海南的琼山仅出现寒风霜冻。

“明清小冰期”的危害

从竺可桢的气象史资料可知,我国史上曾出现过四次小冰河时期,每一次都与社会动荡相伴而行。第一次小冰河期出现在商朝末年到西周初年这一时期。

第二次小冰期出现在魏晋时期,第三次小冰期出现在唐末五代时期,最后一次就是“明清小冰期”,这次小冰期最直接影响,就是灾害频发与人口锐减。

随着气温的下降,次生灾害频发,旱灾、蝗灾、瘟疫接踵而至,这些灾害一起聚集到了明末清初之时。明崇祯年间,黄河流域连年干旱,河北十河九枯。

河南的旱灾,导致了黄河的断流。明亡的前两年,浙江也出现连年旱灾。干旱导致庄稼绝收,人吃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大灾后必有大疫,瘟疫开始爆发。

在山西、河北、河南、陕西等地,鼠疫大规模爆发,在天灾人祸的摧毁下,,明末出现了人口锐减现象,大量流民四处逃窜,农民为填饱肚子揭竿而起。

寒冷的天气,对华北和江南的种植业影响巨大,东北的耕地衰退明显,导致游牧民族逐渐向南迁徙。再加上灾害与战乱,使得明末的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明清小冰期一直影响到道光年间,直到光绪年间,全球气温才逐渐回升。明清小冰期影响了明清两朝的社会经济,清朝后期出现了与明末时相同的情况。

“明清小冰期”的原因

明清小冰期,对中国最大的影响就是人口锐减。从世界范围来看,小冰期也影响了欧洲人口的增长。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明清小冰期?目前仍然未知。

有人认为,天体的运动变化导致了明清小冰期的到来。也有人认为,印第安人的大量减少,使得烧垦活动骤减,导致温室效应消失,引起了明清小冰期。

但无论怎样,明清小冰期引起了气温的大范围下降,带来了诸多次生灾害,导致了人口大量锐减,使得中国的寒冷期持续了三百年,促使明朝加速灭亡。

结论:三百年明清小冰期的冬天是相当冷的,完全是一种灾害性气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