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受慈禧太后宠爱的两种山西面食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0-01-02






山西面食是我国面食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在山西,有据可查的面食就有280种之多,其中有两样连仓皇西逃途中的慈禧太后都赞不绝口。

黄米面油糕

吃油糕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山西做油糕,特指是用蒸熟的黄米面,包了馅料之后炸出来的。这种黄米面是用黍磨出的面粉、山西很多地方称黍为大黄米或者软米。黍,乃是五谷之首,在山西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相传是炎帝在长治羊头山鞭百草时所得。

商周时有“角黍”粽:秦汉时,便有了黍糕;到了唐代,更是有了油炸糕。唐朝的北方地区,小麦并不常见,人们吃的主食基本是黄米面黍子、小米(粟,通称谷子)、荞麦、莜麦。尤其是黄米面(黍子),最为常见。直到今天,山西大同、忻州、吕梁一带,黍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粮食品种,可以在五月初五端午节时包粽子,可以做黄米蒸糕,还可以磨成黄米面,做油炸糕。

这里招待贵客时,喜欢做鸡肉蘸糕,这糕就是用黍米面制成。把黍子去皮,磨成面粉,用水拌成粉团状,然后在锅里蒸制,再用手揉成块儿状,最后可在糕块儿上面涂点食用油,黄糕就做好了。客来的时候,把黄糕蘸上肉汤配上肉吃,尤其是用鸡肉蘸黄糕,是最讲究的吃法。孟浩然诗中说的:“故人具鸡黍”中的鸡黍,实际上就是鸡肉蘸黄糕。

到了清代时,油糕因其有“寿意”入满汉全席。有一道油炸糕叫太后泡泡糕,深得慈禧太后欢心。制作前,需用人参、党参、黄芪等泡水和面,用玫瑰、青梅、樱桃、核桃仁、白糖等调馅,当包好的油糕入锅之后,便会膨胀开花,故而被称为“泡泡糕”。当年慈禧西逃时,随驾备膳的御厨许德盛半路生病,无法与大队人马继续西行,便留在了山西侯马地区,病好了之后就做起了饮食买卖,将这门手艺传了出去,如今成了侯马地方名吃。

荞面碗团

西晋初年,匈奴人内迁,受到西晋统治者压迫。匈奴贵族刘渊打起了反晋旗号,派兵进驻山西柳林地区。由于军粮不足只能就地筹粮,但购回的粮食不多,且多为荞麦,兵士们只能把荞麦磨碎熬粥喝。一次几个士兵外出晚归,荞面粥已冷却成块,饥饿的士兵把荞面粥块切成条,随便撒了些盐,感觉味道还不错。

这个意外发现迅速在军中传开,越来越多的士兵喜欢把荞面切成长条,调以盐、醋、蒜泥当作军食,柔韧筋滑、香辣爽口。这种吃法也很快被当地百姓所模仿,吃过以后果然味道不俗,于是代代流传,从此柳林碗团千年不衰。

除了柳林碗团久负盛名外,平遥碗团、保德碗团也都非常有名,其中平遥碗团多以白面为料。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西逃途经平遥时,就吃过平遥碗团,赞不绝口,当场赐予重赏,使得平遥碗团在京城名声大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