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内篇之德充符》5.7

 峨眉佛光 2020-01-02

<5.7>

闉跂支离无赈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瓮㼜大瘿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 。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故圣人有所游,而知为孽,约为胶,德为接,工为商。圣人不谋,恶用知?不斲,恶用胶?无丧,恶用德?不货,恶用商?四者,天鬻也。天鬻者,天食也。既受食于天,又恶用人!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謷乎大哉,独成其天。

<白话>

有一个人叫做闉跂支离无赈(跛脚、驼背、兔唇),前去游说卫灵公;卫灵公很喜欢他,而看到正常人,反而觉得他们的脖子太瘦长了 。另有一个人叫做瓮大瘿(脖子上长了大瘤),前去游说齐桓公;齐桓公很喜欢他,而看到正常人,反而觉得他们的脖子太瘦长了。所以,只要德行上有过人之处,形体上就会被人遗忘。人如果不仅忘记容易的形体,还能忘记不容易忘记的德行,那就叫做“真忘”。因此,圣人有遨游的本事,就会把智力视为祸根,把约法视为胶漆,把取得当作争斗,把技巧当作图利。圣人不设谋,哪里用得到智力?不散乱,哪里用得胶漆?不丧失,哪里用得到取得?不售货,哪里用得到图利?做到这四者,就是天育。天育就是由自然来养育。既然由自然来养育,又哪里用得到人为的手段呢!他有人的形体,而没有人的情感。有人的形体,所以与人群共处;没有人的情感,所以是非不能影响他。渺小啊,就是那使他属于人的部分!伟大啊,唯有那使他保全自然的部分。

<解读>

苏格拉底有点像庄子笔下形不全而德全之人。虽然他的外表乏善可陈,但一开口说话,就充满智慧而吸引人跟随他。

庄子的“德”,并非儒家所指的道德仁义之类;当然,他批评儒家时,也会采取儒家的用法。在道家看来,“德”是万物“得之于道”者,因此万物皆有其德(得也),人也不例外。因此,人的“德”是指其天生的自然状态而言。如此看来,人的形体也是自然状态,但是“品头论足”就有问题了,而世人如何可能不启动心念去妄议是非长短呢?因此,“德”就超过形的层次,转到心的状态了。换言之,保持心的自然状态,才是德。在白话翻译时,虽使用“德行”一词,但不可忘记这个根本的意思。

“诚忘”是指真忘。由本段可知庄子对“忘”的肯定,才说忘形之后还要能忘德,才是真忘,譬如卫灵公与齐桓公之所以忘形,是因为他们遇到两位忘德的人。

庄子《内篇之德充符》5.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