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 14

 舍得斋主 2020-01-02
2019年12月06日   14: 解放周末/言讲    


■佟新

近日,在第十二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佟新做了关于“北京市青少年发展现状调查报告”的主题演讲。

不久前,我们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一共回收了27000份问卷。在这个问卷的基础上,我和大家来分享三个问题。

孩子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青少年的自主性,最核心的表现是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看待未来。

那么,他们有没有人生的目标和理想?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常常遇到很多焦虑的家长,在他们的眼里,孩子就是孩子。但是事实上,大概有50%的中学生很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能按自己的想法做出决定。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约有33%的孩子表示他们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有了自主性,却不能做出选择,这是为什么?这需要我们家长、学校、社会去反思教育的环境。

另外,当家长和老师意见不同时,有接近一半的孩子表示:“我谁的都不听,我听我自己的。”所以,即便有的孩子在父母面前很乖,也不意味着他没有想法,他会有一套自己的方法来应对。

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51%的中学生有自己的理想,甚至有人生规划,但也有20%的孩子表示,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

我们的研究表明,一个有人生理想、有目标的孩子,他的学业成绩常常处在较高的水平。如果一个孩子能够树立人生目标,就代表着他的心智已经趋于成熟。当他的心智走向成熟的时候,他的学习也就有了动力。因此,让孩子从小立志,显得尤为重要。

孩子们的压力究竟有多大

从积极的角度来讲,压力不可怕,压力就是挑战。当我们敢于面对挑战时,就可以把压力变成动力。但是,对于一个青少年而言,他遇到压力的时候,能不能找到适当的解压方法,对于他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调查发现,高中学生的压力很大。有近85%的孩子都认为自己有压力,初中生相对好一点,这个比例约为60%。

压力来自哪里?数据告诉我们,95%的压力来自学业。

倾诉是青少年的解压方式之一。我们发现,有近60%的孩子面对学业压力,会去表达和倾诉。也有53%的学生在面对情感、情绪压力的时候,愿意去倾诉。但同时,更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有45%的学生认为自己有压力,但是不想倾诉,甚至会把这种压力内化,这是我们必须警惕的。

我们要学会去倾听孩子的声音。也许孩子告诉你“今天我没考好”的时候,他其实想得到倾诉、解压的机会,但是我们的家长常常会这样回应:“你说说你怎么考得这么差!”然后孩子就立刻闭嘴了,一个分解压力的途径就这样被关闭了。

所以,我建议家长要“听到”孩子的声音。听到,就是重复一遍。当你重复一遍孩子说的话的时候,你可能就听出了他的焦虑。

此外,运动也可以释放孩子的压力。有的家长曾经对我说:“我们家孩子明天就有一个重要的考试,可他居然还想去踢球,我都替他着急啊!”其实不用着急,有近70%的孩子认为运动是非常释放压力的。如果让他坐在屋子里一直闷头复习,他的压力可能反而更大。

上网究竟是福还是祸

2019年5月发布的《新媒体时代家庭媒介素养认知现状调查报告》指出,至2018年底,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69亿,其中,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7%,近九成的未成年网民会使用互联网从事学习等相关活动。

这就是年轻人的世界,他们出生在一个遍布网络的环境中。我们发现,每天上网已经成了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近五成的孩子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2~3个小时,个别孩子甚至超过了10个小时。

那么问题来了。几乎所有家长都提出了一个问题:孩子玩手机怎么办?

一方面,手机是孩子社交的一部分,是他学习的一部分,是他在朋友面前有面子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孩子还缺乏自控能力。所以家长很矛盾,一旦把手机给了孩子,父母们就开始焦虑:网上什么东西都有,他要是看到不良信息怎么办?网上有游戏,对游戏上瘾了怎么办?毫不夸张地说,手机已经成了亲子关系里的一个结。

怎样打开这个结?首先,我们要相信互联网。互联网的产生,它的主要方向是正向的,孩子们也通过互联网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更大的空间。其次,我们要相信孩子。我们要相信孩子有判断能力,如果用堵的方法,是堵不住不良信息的。堵不如疏,相信孩子是具有选择能力的。

只有当孩子具有自我成长的能力时,他们才会有一个更广阔的未来。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初一孩子说的话:“爸爸妈妈,我的确是逆反,我承认我逆反。我就想让你们知道,你们要尊重我,要听听我说的话,我希望得到你们的认可,而不是每件事情都在你们的安排下。”(本报记者 徐蓓 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