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竹,一身都是药 之二:痰家圣剂、无处不达之鲜竹沥

 mjx1234图书馆 2020-01-02
原创 平心医话 2019-10-26 23:43:09

竹沥,是新鲜的竹子杆经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淡黄色澄清汁液。《神农本草经》在论“竹叶”药效时,提及的“汁:主风痓”,说的就是竹沥。到了《名医别录》才有了“沥”的名称。

其沥,大寒,治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

——《名医别录· 中品·卷第二·淡竹叶》

“沥”,顾名思义,沥出而来。怎么沥出的呢?

君子竹,一身都是药 之二:痰家圣剂、无处不达之鲜竹沥

法一:砍取翠绿的大竹,取竹节,对劈开,横截段,竹片仰放,两头用砖石等物架起,中节间用猛火烘逼,沥便从两头流了出来,用容器接盛即得。

为了保证竹沥的产量和新鲜的质量,竹节砍下来后,需要尽快炮制取沥。

君子竹,一身都是药 之二:痰家圣剂、无处不达之鲜竹沥

君子竹,一身都是药 之二:痰家圣剂、无处不达之鲜竹沥

君子竹,一身都是药 之二:痰家圣剂、无处不达之鲜竹沥

法二:将鲜竹茎截成小段,劈开洗净,装入坛内,装满后坛口朝下,架起,坛的底面和四周用锯末和劈柴围严,坛口下置一盛器,点燃锯末和劈柴,竹片受热后即有汁液流出,滴注于盛器内。

竹沥液,传统方法是随制随用,不宜久存。现代中成药以安瓿密封装,可以久藏2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效果的差距应该还是有的,差距多大就不好说了。

竹沥怎么用呢?

冲入汤药内服,或纯用沥,或者以之糊丸药。临床上,也常与姜汁合用以祛痰。

卢之颐说:“竹沥行中有节,直达之力居多,须佐以姜汁,便可横遍”。

君子竹,一身都是药 之二:痰家圣剂、无处不达之鲜竹沥

竹沥,主要的功效就是行痰,有“痰家圣剂”的美誉。为什么有这样的美名?因为它通经走络、通达上下,四肢百骸、脏腑毛窍、皮里膜外,无处不达。

君子竹,一身都是药 之二:痰家圣剂、无处不达之鲜竹沥

图中的这段精辟的论述,倪朱谟在《本草汇言》中说“《本草衍义》云”,不知是倪先生出了差错,还是现今版本的原因,在《本草衍义》中并没有看到这段文字。来处在这里就不做追究了,这么精辟的论述,还是值得借鉴的。

痰在巅顶、胸膈、四肢、脏腑经络、皮里膜外,痰蒙、痰闭、痰厥……都用的上竹沥。难不成,竹沥一身之痰都能管?

竹沥为什么这么大本事?

君子竹,一身都是药 之二:痰家圣剂、无处不达之鲜竹沥

竹:生长迅速,“破土凌云节节高”——行。

竹身:空通直达,文理如腠,而界节似经——达。

竹身之液:甘寒而润,性滑而利,开关窍,走经络,搜剔一切痰火、痰气为病——豁痰。

可不要小看竹沥治痰的功效,它用途十分的广。因为,中医讲的“痰”,绝不是咳吐之痰这么简单。痰随气行,流注周身,外而皮、肉、筋、骨,内而脏腑、经络、血脉,无处不到,致病多端,症候复杂,病症几乎涉及到了临床各科。

另外,需要知道的是,竹沥的应用,大多时候是需要配伍的,独用的时候少。竹沥配伍在诸药中,一是自身的行痰祛痰作用,一是引诸药入病所(引经)以化痰的作用。

说竹沥一身各处都能到,没有问题,说它一身之痰都能管,就有点夸张了。比如寒痰、湿痰,及一切饮食停滞生痰,就不是竹沥所能了。

君子竹,一身都是药 之二:痰家圣剂、无处不达之鲜竹沥

鲜竹沥现在有了成药,取用很方便,不再像古代一样,受地域的限制,南方便取,北方难得。但是,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竹沥的应用范围没有那么广了,大都用在痰热咳嗽上,只有为数很少的医生遇到痰热中风危急症还会想到用竹沥。

举两个典型的例子。

案1:清代名医王孟英治疗瘫痪

清朝道光年间,有一个叫赵秋舲的进士,在秋天患了左半身不遂。请来医生,用了清热蠲痰的方药,却没有明显的效果。于是,请来名医王孟英诊治。王孟英见他的脉迟缓、苔极黄腻、便秘、多言,知药方无误,只是药力不及。于是令病家于药中和入竹沥一碗,另外又用了泻火通便的龙荟丸、泻火逐痰的滚痰丸各一丸,与汤方相间服用。用了一段时间,丸药各用了一斤左右,病证开始向愈了。到了第二年春天,行动已自如,睡眠饮食也恢复如初了。然而,赵进士饮食习惯却并不好,特别喜欢吃肥甘厚味,病好了后,也没有忌口。这就埋下了隐患。初入夏,又突然的中风半身不遂了。又请来王孟英,诊得“脉形滑驶如蛇”,诊断为不治之证。果然,到了秋初就去世了。

肥甘厚味酿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用竹沥祛痰治疗中风也就不难理解了。

案2:当代名医江尔逊用竹沥自治痰热疾病

江老40年前,向有痰饮宿疾,初则咳嗽、胁痛、寒热如疟,服香附旋覆花汤而愈。不久,又受外感复发,外证不彰,唯咳嗽痰多,胸部牵掣作痛,用六安煎不效,改用香附旋覆花汤亦不效。又数次更医,皆不中窾。病益剧,呼吸、转侧均牵掣胸部作痛,仰卧于床,稍动气喘痰鸣,痰浊稠黏,有如饴糖成筋丝状,咯至口边而不出,须用手捞之,7日之间,饮食不进,口干欲饮,入水则呛,势近垂危。他的老师陈鼎三先生说:“使用豁痰丸。”因夜深无竹沥,权用莱菔汁代之,连服2煎病无进退,其师亦束手。恰外地来人延请初诊,其师匆匆而去。天明,江老的师兄师弟多人会诊,忧心如焚,连拟数方,江老皆不首肯,且曰:“本是豁痰丸证,毋事更张。”乃嘱人急砍竹子,多备竹沥,仍煎豁痰丸,兑入竹沥3碗(约500ml)下午3时服头煎,黄昏服二煎。至半夜,感觉痰浊已减少,气喘胸痛亦减轻,竟可翻身;又服三煎,次晨诸证大减。其痰浊既未吐出,亦未泻下,于不知不觉中逐渐消失,且知饥索食。守方再服1剂,便可扶床走动,2日后即可出门。改用气阴两补方药调理半月,身体康复如初。(余国俊等著. 《名师垂教》)

此例豁痰丸,取得卓效的关键是重用竹沥。竹沥一味去痰热,非重用不可。“重用”是多少量?没有标准,因为它很安全,可以根据病情病势、病人年龄、体质,“便宜行事”。以上实例用量以“碗”来量,只能仅供参考。一般用到100-200ml量就不小了。

君子竹,一身都是药 之二:痰家圣剂、无处不达之鲜竹沥

复方鲜竹沥液,与鲜竹沥功效相类似,不同的是“复方”制剂。复方和单方的差别不只是药味数量上的差别:

首先,药味多了,清热化痰的力量增强了。与此同时,用药【注意事项】【用量】上也有了一定的限制,不能像鲜竹沥一样可以用“碗”来量,儿童、孕妇也不是随便就可以用了。

其次,药味多了,但治疗范围确是窄了,它只适用于肺热痰嗽一类的病症。

【药物组成】鲜竹沥、鱼腥草、枇杷叶、桔梗、生半夏、生姜、薄荷素油。

【功能】清热化痰,止咳。

【主治】痰热咳嗽,痰黄黏稠。

【方义简释】方中鲜竹沥甘寒滑利,善清肺降火、化痰止咳,故为君药。鱼腥草辛散微寒,善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枇杷叶苦微寒而泄降,善清热化痰、下气止咳。二者合用,可增君药清热化痰止咳之功,故为臣药。桔梗苦泄辛散性平,善宣肺利咽,祛痰止咳;生半夏辛温燥散,善燥湿化痰;生姜辛散微温,能燥湿而化痰;薄荷素油辛香凉散,善疏散风热、清利咽喉。四药相合,除增君臣药化痰止咳之力外,生姜又可制生半夏之毒性,薄荷又防半夏、生姜温燥太过,故共为佐药。全方配伍,苦寒清热降泄,共奏清热化痰、止咳之功,故善治痰热咳嗽、痰黄黏稠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ml,一日2~3次。

【注意事项】孕妇、寒嗽及脾虚便溏者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