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涟河纤夫 | 颜平权

 谦谦书生 2020-01-02

本文来源于中共涟源市委、涟源市人民政府编著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集《走向辉煌》。


我的故乡在真正的湘之中。故乡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涟水河。故乡河的水清澈明亮、甘甜爽口,昼夜不停地向东流去,从湘潭灌入湘江。

涟水发源于斯,贯流于斯。故此,上游一座崭新的城市取涟水发源之意,名曰涟源。

涟源的县城蓝田,历史悠久,俗有“小南京”之称。集周边安化、邵阳、新化、湘乡数县之货源、财源,日进四方宝,时招万里财,热闹非凡。墟市的山货、煤炭、木材要运出去,外地的棉布、油盐、日常用品要运进来,靠的就是涟水河这条水上交通线。牵连不断的乌蓬船在涟水河中穿梭,承受着巨大的运输任务,给蓝田的市场带来了无限的繁荣。

图片来自网络

我家住在涟水河边,儿时,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纤夫的呻吟,看惯了逆水行舟的艰辛、顺水推舟的一帆风顺。

路,是人踩出来的。在两岸的悬崖峭壁上,险滩淤泥中,茅草灌木里,都会有一条常人不敢走的险路,当地人将这种路叫做纤道,是纤夫们脚手并用踩出来的,爬出来的。纤夫们拉逆水纤时,嫩竹簇编成的纤绳深深地勒进古铜色的肩膀里,手脚并用,前弓后箭,整个人就像老牛负辕匍匐在地上。发达的肌肉一块块地鼓出来,汗珠子满身的淌,大颗的汗珠滴在地上,和着灰尘变成一颗颗滚圆的灰珍珠。

纤夫们不时地腾出一只手来,快捷地从脖子上扯下那块黑不溜秋的洗澡布在脸上抹一把,抹掉了进入口角与眼眶里的汗水。擦汗的手又死劲地抓住路边的小草或灌木,一寸寸,一步步地前进。

纤夫们拉着纤,逢山过山,逢水涉水。在两岸是悬崖的险滩上,不论春夏秋冬,人在水中拉着纤绳,咳呀,咳呀地行进,全然顾不上身上衣裤的干湿。

在一个叫老虎崖的地方,纤夫们像壁虎贴墙一样,紧紧地贴在几十丈高的峭壁上,双手抓着岩缝,步步为营地爬过去,人吊在空中,背上背着纤绳,好似从天上落下的风筝,一飘一飘的。一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惊险极了。


据传此崖上还摔死过一个纤夫,从此名冠老虎崖,还传下一首悲伤的歌谣:

船到老虎崖,

河中水一潭,

两崖无路走,

如入鬼门关。


但来来往往的船只,顽强勇敢的纤夫并没有被天险吓退过。纤夫们前赴后继,年复年、月复月的从这鬼门关中走过。走向生活,走向未来。

每当见到逆水行舟的纤夫,小孩子们打心底里同情,但体小力微,只好拍着手为纤夫们唱起儿歌解苦闷:

乌蓬船,乌蓬船,

两头尖尖去蓝田,

下水载的煤和炭,

上水拖的布和盐。

乌蓬船,乌蓬船,

下经湘潭上涟源,

船上货物满满载,

纤夫辛苦汗连连。


纤夫都是沿河两岸临时雇来的脚力,孩子们对纤夫为赚辛苦钱糊口很同情,但对船家,认为他们好玩,坐在船上有人拖着玩,心境总是有点不平衡。见到船已过了自己的玩耍领地时,总是会唱着儿歌挖苦漫骂船老大:

船挂长,篙子响,
家有娇妻只妄想,
夜里点灯河边湾,
长嘴蚊子把你咬。

船挂长,篙子响,
纤夫拉纤做牛用。
花花票子成把进,
山珍海味独自享。


小孩子对纤夫是有好感的,也有怕惧。对纤夫是不会骂,也不敢骂的。纤夫在岸上走,若是骂急了会放掉纤绳把你抓起来痛打一顿,所以大家相处也很好。纤夫拉到人多的地方,水缓可以松劲时,也会唱出一些粗扩感人的纤歌:

咳呀,咳呀,拉纤夫,
家无田土仓无谷,
起早贪黑拉纤去,
一人辛苦全家喝。

咳呀,咳呀,拉纤夫,
浑身是劲如牛帖,
客船拉动快快跑,
赶到码头把酒沽。

是纤夫,把涟源的第一辆汽车从湘潭拉到了涟源,从此改变了原始落后的交通运输面貌,废弃了沿河两岸的水上码头,建立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发展了涟源的工农业生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到如今,涟水河上游再也见不到那两头尖尖中间拱蓬的乌篷船了,再也没有人会去体惜那时候的纤夫的艰辛了,但为达到目的地,一寸寸、一步步毫不松懈,顽强地前进的纤夫精神却还在继续鼓舞人们迎着困难勇往直前,永不停息地前进,前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