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医学堂丨教义分释之道

 为什么73 2020-01-03

 道医 今天

《道德经》中所说的“道”是道教的理论基础,《云笈七签》以《道德部》为第一部,《道教义枢》也以《道德义》作为宗明义第一义。道教为什幺要以“道”名教呢?就是因为教徒对于老子之道,一要研究,二要信仰,三要继承,四要发扬,所以《道典论》中说,道士者,要“以道为事”。

“道”字通常当“道理”讲,但老子所说的“道”并不同于 一般的道理,他自己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又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 用。”相反地,他说:保此道者不欲盈。”又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概括地说来,老子的“道”是以“清静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一种“道”。 

他所谓“道”就是他的宇宙观,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又是“宇宙的原动力”,也是“大自然的规律”。《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淮南子·原道训》引申了老子的这一意思说:“夫道者,复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受无形。”将“道”说成为天地万物的本源;《清静经》根据了老子以上的话,解释“道”字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唐吴筠在《玄纲论》中也说:“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万象以之生, 五行以之成。”则将“道”说成了宇宙的原动力;老子又说:“道 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玄纲论》从而解释说:“生生成成,今古不移谓之道。”将“道”又说成为大自然的规律。

“道”是老子的宇宙观,又是他的方法论,他将“道”运用 在许多不同方面;如他的社会思想主张“无为而治”;他的人生观是“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他的修养方法是要“深权固蒂,长生久视”,他认为以“道”为准则,通过一定的修炼,人就可以返本还原,和大自然之“道”同一体性,而处于永恒不变的境地。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谷神不死”。后来的仙学就是在他这一思想基础上成长起来的。

道教的根本信仰就是老子的“道”;他们说修道,所修的也是这个“道”,所以在后来道教中,“道”字还当做“导”字 或“通”字讲:河上公在《道德经》注中说,“道”就是“导执令忘,引凡入圣”的意思;《自然经》中则说,“道”是“导末归本”的意思,他们皆训“道”为“导”。《消魔经》中说,“道”能“通生万法,变通无容。”又训“道”为“通”,不论训“导” 训“通”,他们的目的则是为了要“令忘”“入圣”“归 本”“生法”;更彻底说,也就是希望取得间老子一样的和“遗” 同一体性的后果。

“道”在道教中既是他们的理论基础,也是他们的根本信仰,他们将大自然现象的“道”予以人格化,变成了“老君”,在葛仙翁(葛玄)《五千文经序》中说:“老君体自然而然,生乎太无之先,起乎无因,经历天地,始终不可称载,穷乎无穷,极乎无极也,与大道而轮化,为天地而立根,布气于十方,抱道德之至纯。”“老君”后来又变成道教中的三清尊神“无始天尊、汞宝天尊、遵德天尊”成为他们信仰中的高尊神,所以道教中有“太上老君一炁化三清”之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