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经验整理(七)

 现在的您还好吗 2020-01-03

第一百零九节 升陷亦须重脾胃

引子

近治高某,男,65岁,体力劳动者。于2011年1月13日外出受寒后出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自服“去痛片”2片,“新康泰克”1粒,“罗红霉素”4粒,当晚汗出、热退、痛止,但突发眩晕,不敢少动。至次日下午眩晕渐止,但气短不足以吸,胸闷、乏力,时有咳嗽。于2011年1月15日至其家中诊治。诊见:面暗体瘦,语声无力,卧床懒动,动则气短,胸闷时咳,痰不多,脘腹无不适,知饥,进食尚可,大便少。无恶寒、发热,无明显汗出,头有昏沉感。口中和,不喜饮。舌质淡暗苍老,舌苔白,脉沉细缓。既往有咳嗽宿疾。综合起病、脉证,考虑过汗损伤胸中大气,辨证为大气下陷,肺气不利证。治以益气升陷,佐以通调肺气为法。方用升陷汤加减。肺气不利,且兼顾宿疾,加杏仁、陈皮;体弱无热,不用知母。处方:生黄芪30克,桔梗9克,升麻6克,柴胡6克,炒杏仁12克,陈皮9克。4剂,水煎服。上方服1剂则气短明显减轻。服4剂诸证俱失,恢复劳动。

  本案诊后,笔者突发奇想,如果李东垣遇到大气下陷证,该如何处方呢?果真如张锡纯所说“是以东垣于大气下陷证,亦多误认为中气下陷,故方中用白术以健补脾胃……”吗?

  升陷汤的由来

  “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语出《灵枢·五色篇》。张锡纯作解为:“以膈上之大气,入于膈下之脏腑,非下陷乎?大气既下陷,无气包举肺外以鼓动其闟辟之机,则呼吸顿停,所以不病而猝死也。”张氏基于“诚以医者以挽回人命,为孜孜当尽之天职,至遇难治之证,历试成方不效,不得不苦心经营,自拟治法”,在临证中发明大气下陷证,创立升陷汤方。

  《医学衷中参西录》:“升陷汤: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症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生箭芪六钱,知母三钱,柴胡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升麻一钱。”“气分虚极下陷者,酌加人参数钱,或再加山萸肉(去净核)数钱,以收敛气分之耗散,使升者不至复陷更佳。若大气下陷过甚,至少腹气坠,或更作疼者,宜将升麻改用钱半,或倍作两钱。”“至随时活泼加减,尤在临证者之善变通耳。”

  升陷汤所治,非由“内伤脾胃”而生

  理论上讲,张锡纯所讲“大气”也属于李东垣所讲的“胃气”范畴。《脾胃论》:“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又天气、人气、地气,乃三焦之气,分而言之则异,其实一也,不当作异名异论而观之。”李东垣著书立说,始终在“发明脾胃之病,不可一例而推之,不可一途而取之,欲人知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不可能会无视大气下陷病变。

  但粗检李东垣著作,书中并未见类似大气下陷证的表述和相应方治。难道大气下陷证不属于李东垣所说的“所生受病者”,不属于“肺之脾胃虚”?

  想到此,突然明白,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不属于。至少不完全属于。因为李东垣所说的“所生受病者”、“肺之脾胃虚”都是指病变由脾胃虚而生,由“内伤脾胃”而生,而张锡纯所说的“大气下陷证”并不是由“内伤脾胃”而生。

  尽管《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大气下陷证外感、内伤皆可引起,但以内伤为多见。“大气下陷之证,不必皆内伤也,外感证亦有之。”但此处内伤,并非内伤脾胃,或者说并非以内伤脾胃为主,而是内伤“胸中大气”,很多病例可以绝无脾胃不足见症。也就是说,大气下陷证是在李东垣“内伤脾胃学说”视野之外。

  正如上案,尽管患者素体脾胃并非强健,本次发病也与其体虚(气虚)不无关系。但诊治时,患者并没有相应脾胃病变症状,故绝不会想到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也许,升陷汤与补中益气汤二方证的主要区别即基于此理。当然,从二方证中我们也能看到医学的传承与发展。

  升陷汤与补中益气汤的区别

  锡纯作为一代大医,临证重视脾胃是其特色之一。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方剂篇内容,第一张方剂即为资生汤,取自“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之意,主药为健运脾胃之于术、生山药、生鸡内金,“方中以此三味为不可挪移之品”。从金元至民国,张锡纯应该受李东垣学说影响至深。

  从升陷汤的组方来看,方中“以黄芪为主者,因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与胸中大气有同气相求之妙用”;“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下陷者自右上升”。此三味用意与补中益气汤所用三味用意基本相同。应该说,升陷汤的组方思路来源于补中益气汤。所不同的是,升陷汤没有用人参、炙甘草、当归身、橘皮、白术,而是用了知母和桔梗。

  根据《脾胃论》内容,笔者认为,李东垣是在五脏用药法“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中去茯苓,加黄芪以补之”的基础上,结合升降浮沉补泻用药法,加入行春升之令的升麻、柴胡,以及和血脉之当归、导气之橘皮,从而组成补中益气汤。也就是说,尽管补中益气汤中君药是黄芪,但是基础用方是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和升陷汤方药组成上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使用了四君子汤。

  很显然,四君子汤是治疗脾胃气虚之方。在两个方证中,补中益气汤证应该有明显的脾胃气虚证,而升陷汤证则不应该有明显的脾胃气虚证。如后者兼夹有脾胃气虚,当如张锡纯所说“酌加人参数钱”,甚者改用或合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至于升陷汤方中桔梗,因病位在胸,“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故用之为向导也。”有如补中益气汤方中,因病位在脾胃,用橘皮流通脾胃之气。

  升陷汤方中用知母,是基于黄芪“性稍热”,“故以知母之凉润者济之。”与补中益气汤方中“和血脉”之当归皆为佐用之品,皆在随证加减去取之中。

  “升陷”亦须重视脾胃

  值得注意的是,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包括胸中大气在内的人身诸气,皆来源于脾胃生化或有赖于脾胃生化的补养。如大气下陷是基于内因或外因的过度伤损,则补胸中大气佐以升陷即可痊愈。倘大气下陷是基于日久生化补养不足,或有生化不足的因素在内,则治疗上必须重视脾胃生化,或益气升陷与健运脾胃同施,或先予益气升陷,继以健运脾胃。否则,取效容易,但难收全功。

细思升陷汤,以黄芪直补胸中大气为主,并未顾及大气不足和下陷之由。这种组方理念与传统四君子汤等方的组方理念有所不同,却与西医的“维生素疗法”似乎有所类同。或许,升陷汤也是“衷中参西”的产物?

第一百一十节 名老中医祝味菊:诊断提纲 善用验方

祝味菊(1884-1951年),晚年自号傲霜轩主。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先祖世代业医,童年随父入蜀,弱冠从其姑父裹理盐务于成都,其姑父先后请宿儒刘雨笙等授以医经。1917年进入四川军医学校,攻读二年,后随该校日籍教师石田东渡日本考察医学,翌年回国。曾任成都市政公所卫生科长,四川省立医院医务主任等职。1926年由川来沪后,曾任中国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神州医学总会执行委员,后任中国医学院附设新中国医学研究院院长和新中国医院院长等职。

《诊断提纲》

证候:证候云者,乃概括诸般之病状而言。种类颇多,范围至广,而于诊断上之关系,殊深密切。就中如舌苔之变化,寒热之真假,乃至神色声音之观察,皆为西医所不屑道。而国医则视为临床医典中之鸿秘焉。抑犹有言,国医之所以为国医者,亦于是乎在,舍此而欲他求,吾未见其有得也。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下例所举,不过全豹中之一斑耳。

  1验舌:前人验舌之法,系将整个的舌,划分数部,如前中后左右,以配脏腑。说近于鑿,殊不可信。吾人就临床上之经验,以为舌之诊察,应分舌本与舌苔。舌本者,即舌之体质,舌苔者,即附着于舌面之衣也。其它凿说,概不与焉。盖验舌本,可以辨气血之障碍。验舌苔,可以明胃肠之变。故本书于验舌,固重视其苔,而同时亦兼察其本也。试约略分述于下。 
  白苔:微白而润者,为表寒。白润中黑者,为里寒。白而滑者,为水邪。白而厚腻者,为中湿。白而干燥者,为津伤。白如积粉者,为疫疠。同时更宜兼察其舌本,如舌本淡红者,为阳气不足,红者为化热之渐。淡白者,为血虚。萎白者,为亡血。 
  黄苔:微黄而润者,表证失汗,热郁于里。纯黄而干者,为阳明府热。纯黄而腻者,为湿已热化。纯黄中黑而燥者,为热甚伤津。(以上苔色,皆属鲜明。若见晦暗者,多属假象。即前人水极似火之谓。临床家应加以郑重注意)舌本鲜绛者为里热已炽。余则可与上述之舌本互参。 
  灰苔:有寒热之别。如纯灰而润,舌本淡红,或暗紫者,为寒邪直中三阴,及伤生冷。(倘服药后,而苔转微黄色者,生。见灰缩者,死。是宜注意及之。)灰而腻,舌本淡红者,为寒湿,此属于寒者。灰而干燥,舌本深红,或鲜绛者,为里热已炽,胃液受伤,此属于热者。 
  黑苔:见之者皆属危候。亦有寒热之别。如纯黑而润,边底淡白,舌本不红者,为阳微寒甚。纯黑而干,舌本不红者,为脾阳将竭,水精不布,此属于寒者。纯黑而干,边底深黄,舌本红绛者,为府热亢甚,此属于热者。(即前人火极似水之谓。) 
  浊苔:其色驳杂,而姤腻如浆,凡胃有积滞时,多见之。但有寒热虚实之别。如浊而白滑者,为寒积。浊而黄燥者,为热滞。浊而拂之不去者,为邪实。浊而拂之剥离者,为正虚。舌本,可与首节白苔下参照之。 
  裂舌:苔中呈裂纹,如界划之状者。裂而干白者,为寒积胸中,脾津不布。裂而燥黄者,为热极伤津。裂而纯黑者,为胃阳将竭,津液枯涸。而舌本亦有见裂纹者,无论平时病时,皆为中气衰薄,饮邪内聚之征。其它舌本之诊候,与前互参可也。 
  剥苔:有全部与限局之分。凡剥之见于全部而润者,为中气虚寒。干者,(即前人所谓镜面舌。)为阴虚液竭。其剥之限局于一处,或在中心,或在左右,厥如钱如条者,皆为中有积饮。今人每视剥苔为阴虚者,殊与事实不符。其有腻苔中,兼见局部剥落者,亦以阴虚名之。几何而不杀人也。吁可慨哉。舌本之参证如前。 
  刺苔:乃因舌面乳头燥硬,扪之如芒刺也。(即俗所谓杨梅苔。)刺而深黄者,为热邪内陷。刺而灰者,为少阴热结。刺而黑者,为不治之候。舌本鲜而刺者,为热甚亡阴。余皆无刺可觅。

  按上述外,尚有其它多种之舌别。如卷舌、萎舌、硬舌等。前人言之綦详,恕不备载。又苔之生成,必由根达尖,故病重者,其苔满布,轻者,乃不及尖。而苔之化也,则与生成为反比。故病解时,必先化其尖,而后及其根,已成为临床上之公例。至前人所谓苔之在尖者,主某病,殊属非是。盖未有根无苔,而尖独见之者。此亟应纠正其谬误焉。 
  2察色:有苍、黄、赤、白、黑之分。例如色苍者,多属寒。黄者,多属湿。赤者,多属热。白者,多属血虚。黑者,多属水病。其详分隶于各该主证下,参照自明。兹不赘述。而其要点,在鲜泽与暗晦之间。色泽者,其病易差,色晦者,其病难已也。

恶寒:此为自觉证状。盖言病者自觉寒冷之可畏,但有真假虚实之分。例如抵抗不足,卫气衰弱之恶寒,惟遇寒时,始呈畏怯之状,此属于真者虚者。反之热被寒郁之恶寒,虽在夏月,亦有非御重棉不可之势。此属于假者实者。恶寒而限于局部者,如金匮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如掌大是也。大都恶寒,除由于阳虚者外,属表证者居多。 
  发热:此为自觉而兼他觉的证状。盖言病者医者,皆能感觉其热度之如何也。亦有真假虚实之分。例如壮热不减,烦渴便燥,脉数而实,小溲赤涩,发言壮厉,此属于真而实者。反之,热而不壮,且有起伏,燥渴不欲饮,便秘溲浊,脉大而虚,或细弱,语声低微,脚下不热,此属于假而虚者。其局部发热,而身有恶寒现象者,乃将发痈肿之征。他如疟疾、阳明府实、虚劳等,发热有定时者,名曰潮热,以其如潮之有信然。 
  大便:此种证候中,关于泄泻、滞下、便秘之寒热虚实,前人所言者,多有可取,无俟申说。惟于滞下便秘二端,尚有补充之意见,试略言之。滞下之属于湿热者,其初期,亦必因滥食生冷,或腹为寒侵所致,必无由纯热而成者,此应补充者,其一。便秘非仅由津血虚涸使然,而阳虚失化者亦有之,此应补充者,又其一也。 
  小溲:此种证候中,属于闭、癃、频、数、遗尿、淋浊等之寒热虚实。前人已辨之甚晰,二烦赘述。惟须加以说明者,仅在其色之清浊耳。通常皆认溲色黄而浊者,为热。殊不知凡患湿病者,其溲皆浊,于此而亦可谓之热乎。故其着眼处,应于清浊上辨之。如黄而清者,始属于热。白而清者,则属于寒。白而浊者,属于寒湿。黄而浊者,乃系阳为湿郁,故肾阳虚损失化者,亦多见之。 
  呕吐:有声无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但有寒热之不同。例如喜热、恶寒、苔白、肢冷、吐蛔、脉弦迟者,为寒。喜冷、恶热、烦渴、泛酸、苔滑、脉洪者,为热。又呕吐清水甚多,不生渴感,而胸中反觉舒畅者,盖缘夙欲所致。此又不可不知也。 
  呕逆:即古之所谓哕。喉胸间呃呃作声而无物也。但有虚实寒热之别。如伤寒发汗、吐、下后,下利日久,及妇人产后等,皆虚之例也。饮食停积,暴怒气逆,及阳明热结失下等,皆实之例也。然虚实中,又当脉苔参合,辨其寒热焉 
  嘈杂:其状似饥非饥、懊憹不宁,病经发汗吐下后,及小儿食积时,多见之。
  齘齿:齿牙相摩作声也。除痉厥外,多见于睡眠中。小儿胃有积滞时,每呈此种状态,成人则罕见之。 
  口渴:渴必喜饮。例如伤寒阳明病,温病、三消等,皆是。倘欲饮而不喜咽,如伤寒少阴病、湿病等,由于中寒脾津不布者,皆干而非渴他。设使喜热饮者,则亦中寒之类耳。 
  口靡:口腔舌面布,如糜粥之浑浊物也。多由中寒脾败所致。大概伤寒湿温,初病时为苦寒之剂所伤,或重用滋腻者,多呈此状。时师以为热邪伤阴,是认糜烂为口糜,殊不可从。 
  痞满:胸中气机阻滞,痹而不舒,按之濡软,为一种无形的障碍也。见之者,皆由脾胃虚寒,中阳失化之故。俗谓肝气横阻,良堪喷饭。即以旧说论,肝主疏泄,岂有不能泄其痞满,而反增其痞满者乎。盖亦不思之甚矣。 
  肿胀:肿由组织侵润而起之病变,故多见于全身,如水肿是。胀为水液蓄积而来之病变,故仅见于体腔。如胸水、腹水是。但有充血与郁血之分。大凡充血性者,皆属于热,郁血性者,皆属于寒。 
  积聚:有形固定而不散移者,为积。为形散在而非固定者,为聚。积之病变在形质,如瘀血癖块等是也。聚之病变在势力,如肝气胃气等是也。 
  咳嗽:无痰有声曰咳。有痰有声者曰嗽。皆有虚实之别。如肺劳则属于虚,痰饮则属于实。惟咳之中,寒热均有,而嗽则有寒无热也。 
  哮喘:哮与喘相类似,哮为呼吸紧迫,喉中如水鸡声。喘乃呼吸急促,息粗有音。但哮属于寒,喘属于热。故哮虽有寒包热者,而其原因究由于寒也。喘虽有积饮而致者,然其原因,究由于阳气上逆也。 
  上气:其状似喘,口张肩息。但觉气由脐下上冲,此缘肝肾下虚,不能潜纳使然。但须注意,上气固有兼痰喘者,惟痰喘非必由于上气耳。 
  短气:呼吸皆短。即仲景所谓,短气不足以息者是也。但有虚有实,如病后、产后、及高年正虚,皆虚之例也。如饮食壅滞,皆实之例也。 
  瘖哑:语言失声也。但有虚实之不同。虚者,如久病正虚,津血枯槁是也。实者,如寒邪外束,及先感而后食冷物者是也。惟无论虚之与实,皆系间接。他如白喉、喉痹、候头结核等,乃由直接伤其音带故耳。 
  鼻冷:鼻尖有他觉上之冷感也。此为中阳衰败,故虽表热甚者,亦当于解表中兼顾及之。
  鼻扇:呼吸时鼻孔扇动,为肺气将绝之征。凡病之末其,见此状态者,皆属危候。小儿麻疹时为尤甚。 
  鼻煤:鼻孔色黑,如着烟煤状。此为阳毒热极所致。见之者多属不治之证。
  颠狂:颠之为状,沉默寡言,失其常态。狂之为状,妄言诟詈,昏不识人。故颠系神经郁滞,多见于末其之忧郁病时。狂乃神经错乱,每显于极度之实热病时。盖前者为阴性,后者为阳性,即书所谓重阴为颠,重阳为狂是也。 
  失神:知觉迟钝,神志不清也。神经衰败者,每易见之。他如伤寒,湿温,滥用苦寒,真阳被伤者,亦多呈此状。 
  郑声谵语:郑声者,即郑重言之,语多重复,而其声低微。谵语者,即乱言无次,如见鬼状,而其声洪厉。郑声属虚,谵语属实。 
  头眩:头部昏晕,如坐舟中。例如脑贫血时见之,病痰饮者亦见之。 
  耳鸣:耳中作响,如闻风雨声。例如气虚、精损、肾衰、暴怒、及痰饮格拒等,皆见之。但有虚实之互异。凡手按之而响剧者,为实。按之不响,或微减者,为虚也。 
  惊悸:恐慌之由他动而起者,为惊。由自动而来者,为悸。而其原因,则皆为神虚。故惊悸多见于心肾不足之人。惟悸则有独见于水饮病者。 
  多寐失眠:多寐系嗜眠,失眠乃不寐也。前者为神经疲劳,后者为神经兴奋。但均有虚实之别,当与其它之证状,及色脉等参合自知。 
  项强脊强:皆为肌肉紧张,转侧不遂之状态也。例如伤寒中风之太阳病,及小儿痉病等皆见之。 
  拘挛:四肢搐搦,不能伸展也。凡病见此,皆为病邪入脑之征。证象殊恶。例如伤寒、温病、痨瘵之末期。中风、及小儿惊痫等,均呈此态。 
  麻痹:筋肉疲滞,麻木不仁,此末梢神经之为病,而虚实皆有。虚者言其正虚,例如营养不足,气血衰败是也。寒者言其邪实,例如风、寒、湿、三气交阻是也。 
  痿废:组织坏死,肢体废而不用也。例如偏枯、瘫、痪等,皆是。 
  战栗:战为振振动摇,栗系皮肤粟起。例如伤寒、温病欲解时,则作战,此乃正与邪争也。暴感寒邪,则见栗,此因卫气郁闭也。 
  厥逆:谓四肢寒冷。与内经之大厥、颠厥,由脑出血与充血而成者迥异。但二者有别。寒及肢膝者,为厥。寒在四末者,为逆。厥系阳伏,逆乃阳虚。故伤寒厥阴病,多见肢厥。而少阴病,多见四逆也。 
  自汗盗汗:醒时汗出,曰自汗。寝时汗出,曰盗汗。但自汗有虚有实,而盗汗则仅有虚之一种。例如伤寒阳明病、中风、温病之自汗出者,为实。亡阳、卫虚之自汗出者,为虚。而盗汗皆系无意识神经之虚性兴奋所致。故有虚无实也。
  上视歧视:上视系眼球上戴,歧视乃视线分歧,前者多见于痉厥,后者多见于虚损。盖一则目系紧张,一则神经衰惫故也。 
  散瞳缩瞳:瞳孔之散大缩小,其病变在交感与副交感神经。例如小儿痉病、虚脱,及热病之热已入脑时,(即前人所谓热入心包。)皆见散瞳。小儿痫病、中寒、及各种痹证等,皆见缩瞳。 
  露睛:睡眠时目睛显露,由于脑力衰微,神不内敛。例如老人、气衰、小儿慢惊,及病后正虚等,皆见之。 
  阴缩囊缩:阴茎肾囊收缩也。但须知者,上述两种证状,多有连带关系。不能截然划分。盖阴缩时,每并见囊缩,而囊缩时,亦每并见阴缩焉。例如伤寒脏结之入阴筋者(即阴缩之谓)寒疝、及温病之热入厥阴等,皆呈此状。而其原因,则多属于寒。 
  肌肤甲错:肌肤枯糙,扪之如鳞甲错逆,此系内有干血之征。例如血痹、虚劳等末期,多见之。 
  癍疹:癍则成片,发由肌肉。疹则为粒,出自皮肤。例如伤寒、温病之已至阳明者,多发癍。风湿多出疹。但于此有须加以说明者,普通所谓麻、瘄、痧、瘖等,皆疹之类也。 
  诸痛:皆属血郁气滞使然。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也。大都为寒证。个中虽有阳气被郁而痛者,然其原因毕竟属于寒也。世固有明系痛证,清散之而反得愈者,此盖由阳郁热化而来,时间性有不同耳。 
  诸血:凡血证之来,皆由血管破裂而招致之。但有寒热虚实之区别。例如肺病之咳血,下虚上盛之咯血、吐血,及脾肾不足之下血、尿血等,皆属于寒者、虚者。伤寒太阳病之衄血,厥阴病之下血,及内经热移膀胱之溺血等,皆属于热者实者。

《善用验方》

1、附子小青龙汤:[组成]黄厚附片(先煎)15g 麻黄9g 姜半夏15g 桂枝9g 白芍15g 细辛3g 干姜6g 五味子9g(上二味同打),炙甘草9g。水煎服。[功效]扶阳温肺,祛寒化饮。[临床应用]主治素患痰饮,气阳不足,复因感受风寒而诱发咳嗽痰喘者,方中主用附子一药,辛热善走,大助阳气而驱阴寒之邪;且合用仲景小青龙汤方,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其中麻黄、桂枝能宣肺解表,重用桂枝配白芍以调和营卫;干姜、细辛可温化寒饮、而干姜、五味子合用,散中有收,功能开合肺气;甘草调和诸药,且与附子、干姜合用,具辛甘化阳之效。又重用姜半夏以燥湿化痰,加白芥子以豁痰利气,其效益彰。

2、温阳逐饮四子汤:[组成]熟附子(先煎)12~15g 白芥子、莱菔子、苏子(包煎)、桂枝、陈皮各9g 姜半夏12~15g 磁石(先煎)30g。水煎服。[功效]温扶中阳,化痰逐饮。[主治]病久阳微,痰饮内留胸胁者。饮邪停留,遇寒则聚,得温则行。故方用附子为君,配以桂枝,磁石,以扶阳纳气,辅以三子养亲汤、半夏、陈皮以温化痰饮。加味法:根据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吞服适量的控涎丹,以助逐饮之力;或加柴胡作为引经之药。

3、温潜强心治虚脱方:[组成]附片24g 别直参12g 肉桂(研冲)3g 炮姜炭6g 生龙齿30g 灵磁石60g 酸枣仁45g 朱茯神18g 枸杞、龙眼肉各15g。水煎服。[功效]温里潜阳,强心救脱。[主治]伤寒气阳大伤,邪恋不退,元阳欲脱者。方中附子、别直参,大温大补,回阳益气,配以肉桂、炮姜,助阳消阴;伍用枸杞子,以滋阴壮阳。附子合龙齿、磁石、酸枣仁、茯神、龙眼肉等以潜镇浮阳,养心安神,共奏强心固脱之功。

4、温经通络治鹤膝风重症方:[组成]黄厚附片(先煎)24g 黄芪60g 人参(先煎)9g 熟地24克(砂仁3克拌),当归、丹参、牛膝各12g 麻黄、炮姜各9g 鸡血藤18g 鹿角9g。水煎服。[功效]补阳益阴,温养气血。[主治]鹤膝风阳气衰弱,寒湿内侵,气血凝滞为患。祝氏谓:治重症鹤膝风,首当重用附子以振奋阳气,配人参、黄芪以补气,熟地养阴与鹿角之温养为主,再配麻黄、炮姜等,相辅相成,疗效极好。昔贤有“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正此之谓。

5、潜阳豁痰治狂症方:[组成]黄厚附片15g 磁石45g 生龙齿30g 瓦楞子30克(上四味均先煎),炙甘草9g 酸枣仁24g 朱茯神12g 石菖蒲、天竹黄、柏子仁、陈胆星各9g。水煎服。[功效]潜镇浮阳,豁痰宣窍。[主治]郁怒之后,情志怫郁不伸,心悸不宁,狂走喧扰之症。祝氏根据前人所谓“阳气虚者为狂”之理,认为阳气虚则虚阳必浮。故方中重用附子配磁石、龙齿等以温潜浮阳。陈胆星、天竹黄,合瓦楞子以清涤痰积。石菖蒲、朱茯神、酸枣仁、炙甘草等以宣窍养心安神。

第一百一十一节 朱良春用药经验

1.附子温五脏之阳,要善用,不可滥用:四大主药:人参、大黄、附子、石膏(药中四维)。全真一气汤:人参、附子、麦冬、熟地、怀牛膝(冯氏锦囊)。热病用附子:舌淡润嫩胖,口渴不欲饮,或但饮热汤;面色苍白;汗出,四肢欠温;小便色清。泌尿系结石,方中稍佐附子3-5克,有增强排石之功。诸多慢性炎症,如慢性阑尾炎、肾炎、盆腔炎、支气管炎

2、苦参性苦寒沉降,调心律,抗菌止痢:急性菌痢,症见痢下赤白、发热腹痛、里急后重,温热壅滞,苦参香连丸。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搏、延缓房性传导以及自律性等作用;心律不齐用量大,约15-20克。用于湿疹,配赤芍、丹皮、紫草、黄柏、土茯苓、蝉衣、白鲜皮、徐长卿、甘草;渗出物多,甚至黄水淋漓,加苍术、苡仁;食鱼虾海鲜而发者加苏叶、芦根;无渗出物,干燥者加生地;用于外阴湿痒,配黄柏、紫草、白芷、蛇床子、威灵仙、白矾、花椒、防风、生艾叶、雄黄作浸洗剂,日一次,10分钟。用于梦遗,湿热相火,上扰心君,心君不宁,下扰精室,精关难固;用于乳糜尿,初起配煅白螺丝壳、牡蛎、半夏、葛根、柴胡、黄柏(孙一奎-赤水玄珠医案-端本丸;病久脾肾两亏,配芡实、金樱子、石菖蒲、萆薢、益智仁、山药、熟地、山萸肉。

3、白芥子利气豁痰、搜剔内外:本草经疏: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效。朱老指出:白芥子含有脂肪油、白芥子苷、杏仁酶等成分,除作为祛痰平喘咳之剂(三子养亲汤)外,对机体组织中不正常的渗出物之吸收,尤有殊功。控涎丹(子龙丸):白芥子、甘遂、大戟。治疗慢性淋巴腺炎、湿性胸膜炎、胸水、腹水、气管炎或肺炎痰涎壅盛者,以及瘰疠、流注等;结节病渗出性胸膜炎多为结核性,也有风湿性、红斑儿狼疮所致,中医与悬饮近似,用甘遂(去心制)、大戟(煮透去骨晒干)白芥子(炒)各等份,研极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3克,每日一次,服后当畅泻,隔半日仍不泻,加服一次,剧泻减量。结节病,原因不明,非干酪性上皮样慢性肉芽病变,常用:配生半夏、紫背天葵、僵蚕、苡仁、海藻、昆布、夏枯草、生牡蛎、葎草等,夹瘀加赤芍、炮山甲、当归、地必虫、蜂房,夹气滞加青陈皮、姜黄,阴虚加麦冬、天冬、百合、功劳叶;肾阳虚加鹿角、仙灵脾、熟地、巴戟天;病程长须坚持。痹证,久痹疼痛,未有不因停痰留瘀阻于经隧者;肩周炎,配姜黄、海桐皮、南星、桂枝、蜂房、赤芍、鹿角、仙灵脾、附片、当归。

4、白附子祛风定痛,兼疗室早:口眼歪斜,牵正散(白附子、僵蚕、全蝎);痰厥头痛,三生丸(白附子、半夏、天南星);角弓反张,玉真散(羌活、防风、南星、天麻、白附子、白芷)。病毒性心肌炎引发的室性早搏,于辨治方中加入白附子5-8克,配黄芪、党参、桂枝(剂量宜小,3)、丹参、炒枣仁、柏子仁、僵蚕、琥珀、炙甘草;阴虚加麦冬、玉竹;汗多加煅牡蛎、浮小麦。三叉神经痛,合白芍、全蝎、蜈蚣、僵蚕等分研细末,每6克,日二次。银屑病,白附子、白花蛇各20、白夕利、白芍、白僵蚕各40,为五白散,日二次

5、黄药子降火消瘤、止咳止血:确为甲状腺肿瘤、甲亢卓效药。配夏枯草、生半夏、僵蚕、橘络、海藻、昆布、牡蛎、青陈皮、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土茯苓等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之品,治疗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瘤,2-3个月,甲亢,不可用海藻、昆布、海带,含碘多药物,多伍用滋阴降火药,玄参、生地、麦冬、黄连、丹皮、夏枯草、牡蛎(不含碘),再合赤白芍、桃仁、红花、浙贝、僵蚕、香附、蒺藜、珍珠母等活血化瘀、理气舒郁

6、路路通行气活血、利水消肿(又名九空子)通利。

7、茜草止血活血,兼能利水:常配伍生地、大黄、白芍、丹皮、炒栀子、侧柏叶。清带汤(生山药、生龙骨、生牡蛎、海螵蛸、茜草)治疗妇女赤白带下(少量子宫出血)。固冲汤(黄芪、白术、龙骨、牡蛎、山萸肉、白芍、海螵蛸、棕炭、五倍子、茜草)治疗妇女血崩、宫血、茜草行血,其效最著者为妇女血滞经闭,单用此味30克,黄酒与水各半煎服。月经困难,经水中夹有血块,腹痛,血瘀气滞痛经配当归、川芎、桃仁、赤芍、益母草、泽兰、香附、延胡、青木香、茯苓、威灵仙、丹参。肝着,旋复花汤,新絳配桃仁、柏子仁、归须、泽兰、旋复花。血不利则为水,瘀血导致水肿的病机,茜草配益母草、泽兰、鬼箭羽、丹参、牛膝、车前子、猪茯苓、桂枝

8、泽泻利大小便、轻身减肥:用量大于30克(汤剂),亦可通大便。降脂减肥汤(制苍术、黄芪、泽泻、仙灵脾、苡仁、冬瓜皮、冬瓜仁、干荷叶、草决明、丹参、半夏、山楂、枳壳),治疗高脂血症、单纯性肥胖、脂肪肝。

9、桑寄生降压平肝、兼疗胸痹:寿胎丸(菟丝子、桑寄生、川断、阿胶),习惯性流产。高血压病,有显著降压作用,30克,配钩藤、赭石、夏枯草、牛膝、地龙、希莶草、野菊花、山楂、黄芩、臭梧桐、决明子。降压饮,桑寄生、生杜仲、葛根、野菊花、夏枯草。冠心病,配葛根、丹参、川芎、桃仁、赤芍、红花、郁金、全瓜蒌、玉竹、麦冬、山楂、徐长卿、黄芪(心绞痛、胸部憋闷、期前收缩、心律不齐)。多种病毒性疾患,病毒性肝炎及单项HBSAG(+),配僵蚕、山药、茯苓、板兰根、蜂房、蛇舌草、希莶草、生麦芽、柴胡、甘草;病毒性心肌炎,配太子参、合欢皮、麦冬、甘草、丹参、黄芪、玉竹、生地、苦参、玄参)。

10、牵牛子泻水逐痰、消积通便:小儿肺炎,痰热壅肺,配大黄、黄芩、桑白皮、连翘、鱼腥草、僵蚕、瓜蒌,服后大便畅通,约泻下3-4次,喘促痰鸣即平。水肿腹水,禹功散(黑牵牛头末、茴香、姜汁)、导水丸(大黄、黑牵牛、黄芩滑石)、神芎丸(导水丸加黄连、薄荷、川芎)。便秘腹胀,饮食积滞,腹胀腹痛、便闭、泻下不爽,章次公灵丑散(黑牵牛、五灵脂等分研末,每服3-6克,日二次。老年癃闭,前列腺肥大,东垣天真丹(巴戟天、肉桂、葫芦巴、补骨脂、杜仲、牵牛子、琥珀、萆薢、沉香、茴香)(入丸散1-1.5克,汤剂6-15克)。

11、生栀子为主治疗胰腺炎有特效:配生大黄、蒲公英、郁金、败酱草、生苡仁、桃仁、痛甚加延胡、赤白芍、胀甚加广木香、枳壳、厚朴、呕加半夏、生姜(禁食者可作滴点灌肠)。

12、人参、五灵脂同用效佳而无弊:慢性蒌缩性胃炎,安胃散,莪术50、红参45(党参)、生黄芪、怀山药、蒲公英、甘杞子各90、鸡内金、炮刺猬皮、生蒲黄、五灵脂、徐长卿各60、炮山甲、玉蝴蝶、凤凰衣各45、甘草30,共研极细末,4克,日三次,饭前服(病理报告有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亦有显著作用),阴虚加生地、麦冬、白芍,阳虚加炒白术、荜茇、良姜。

13、台乌药解痉排石、又疗清稀涕涎:指出:乌药性温气雄,对于客寒冷痛,气滞血瘀、胸腹胀满,或四肢胀麻,或肾经虚寒,小便滑数者,用之最为合拍。肾及膀胱结石之绞痛,用乌药30、金钱草90,效佳,乌药常用量10克。慎斋遗书,香附散,乌药与香附,治疗浑身胀痛,气滞血瘀者效佳。本草纲目,乌药配川芎治疗妇人气厥头痛及产后头痛。妇人良方,缩泉丸,肾经虚寒、小便滑数,移治肺寒或肾阳虚之涕多如稀水,或咽际时渗清涎者。

14、油松节固卫生血,亦治痹嗽不眠:发现本品有补虚固本之长,对诸般羸损沉疴,大有恢复之功。能提高免疫功能,对体虚易感冒,每取油松节30克、红枣7枚煎服,连用一个月。慢支咳嗽,久久不愈,痰涎稀薄,舌质不红,加用本品20-30克于辨治方中,有增强宁嗽止咳之功。慢性肾炎尿蛋白长期不消,而体气偏阳虚者,用本品30克配生黄芪30-60克、党参、菝葜各15、菟丝子、金樱子各12、扦扦活30、制附片8、甘草6。贫血,三系减少,或仅血小板减少者,油松节、鸡血藤、牛角骨思、仙鹤草各30、补骨脂15,加于辨治方中。心脾两虚、血不养心而致失眠,于归脾汤中加用油松节30克,多可增强宁神安眠之功。

15、香甘松醒脾、解郁安神:脾胃病要药,行滞配香附、乌药、砂仁、藿香、莪术,温中配肉桂、干姜。胸襟拂逆,肝失条达,自觉腹内有气冲逆,胸闷如窒,或妇女经期乳胀,喜太息,无端悲伤流泪者,常用甘松,一般6-12克,汤剂后下。

16、马钱子健胃,宣痹疗瘫:其味极苦,却能开胃进食;其性至寒,却能宣通经脉,振颓起废。开胃进食,配白术、鸡内金、陈皮、怀山药,马钱子用量以每次0.03克,日二次,每日总量不超过0.1为度。宣痹止痛,慢性腰腿痛、风湿性肌炎、慢性肌肉劳损、坐骨神经痛、陈旧性外伤性关节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在补益气血、补肾壮督、活血通络、虫蚁搜剔基础上加马钱子。振颓疗瘫,配合化瘀通络药。外伤性截瘫,龙马起废丹,制马钱子0.15、鹿角片0.4、乌梢蛇、炙地必虫各1、地龙、蜂房各1.5克,每片0.25克,以上为一日量,分3次服。格林-巴利综合症(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苍白术、土茯苓、萆薢、苡仁、黄柏、牛膝、希莶草、益母草、车前草、葎草、路路通、丹参、红花、赤芍,加吞马钱子0.1克,日2次。面瘫,外治,马钱子、白附子按2:1研细末,均匀撒布于半张伤湿止痛膏上,贴于地仓穴上,24小时一换,一周左右可痊癒。行瘀疗伤,正骨心法要旨,散瘀和伤汤,即马钱子与红花、生半夏、骨碎补、甘草、葱白须同用;消瘀丸,配麻黄、地必虫、自然铜、没药、红花、骨碎补、泽兰、五灵脂、蒲黄、赤芍;外伤致脑震荡后遗症,亦可用马钱子。

17、六神丸之妙用:牛黄、蟾酥、麝香、冰片、珍珠、雄黄。急性热性引起的休克及心衰、早期呼吸衰竭、哮喘,冠心病,癌症、白血病(一般每次10-15粒,成人)。

18、天花粉的五用:生津止渴,化痰热,清暑解毒,用于痱子(夏季皮炎)、疮疖、湿疹,配银花、连翘、淡竹叶、滑石、生甘草、蒲公英、绿豆。糖尿病,重用天花粉,30克,玉液汤(黄芪、山药、天花粉、知母、葛根、五味子、鸡内金。仙方活命饮,“痈肿之处,必有伏阳”;如意金黄散,抗早孕。

19、天南星善止骨痛:局方小活络丹,配川草乌、地龙、乳香、没药,痹症风痰阻于经络。天南星功能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尤善止骨痛,包括类风关在内的各种骨痛,盖久痛多瘀,亦多痰,采用透骨走络、涤痰化瘀之品,如蜈蚣、僵蚕全蝎、水蛭、蜂房、天南星、的芥子。姜矾浸泡的制南星,汤剂用量10-20克。

20、鬼箭羽活血降糖:卫矛味苦善于坚阴,性寒入血,又擅清解阴分之燥热,对糖尿病之阴虚燥热者,每于辨治方中加30克,效佳。凡湿热夹瘀之痹,用20-30克于辨治方中.对妇女经闭腹痛,配五灵脂、红花、延胡、当归、川芎,用量一般为10-15克,消渴、痹证可用至20-30克,孕妇禁用.

21、乌梅性虽酸涩亦主暴痢:天行下痢,黄连1升、乌梅20枚同捣为末.梅占春先,得生发之气最早,味虽至酸,然与兜涩之品不可同日而语,且痢疾杆菌在酸性环境中不易繁殖;黄连配乌梅,乌梅配木香。

22、玉米茎心及须叶均入药:即茎部去掉粗皮后的白色髓心,具有良好止汗作用,约60厘米许,煎汤代茶,或配其他中药。玉米须,利尿、利胆、降压、降血糖,还有促进血液凝固,增加血小板数;慢性肾炎,干品100克,加水1200毫升,小火煎半小时,约得500毫升,为一日量,坚持3-6个月;本品作为肾炎、高血压、糖尿病、肝胆疾患、部分血液病人自备常用饮料。玉米之叶及穗、轴,含具有抗癌。

第一百一十三节 名医手迹

何 任: 1920年出生于中医世家,1941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曾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何任对张仲景学说研究造诣精深,于国内国际作过多次学术交流,被日本学者誉为“中国研究《金匮要略》第一人"临床长于内、妇、肿瘤及疑难杂证,常以“经方”取效;善以江南温病学派治则,治愈时病。

蔡女士,32岁。 自述:流产以后未有瘀血排出,小腹痛满难忍,大便4日未下,身热37.8摄氏度,近日阴道出血色黯。查:目赤口干,舌紫红,脉涩。诊断:素体壮健,瘀滞于下,郁而为热,当下瘀为先。生地黄9克,桃仁9克,生甘草5克,银花12克,牛膝6克,丹皮6克,蟅虫(微炒焦)5克,制香附9克。两剂。前药服一剂后,大便解两次,身热已平,续服一剂后,大便又下极多,小腹胀满尽解,阴道出血亦渐少,续予调理。桃仁5克,当归6克,赤白芍各6克,银花12克,生甘草5克,桂枝5克,丹皮6克,茯苓12克,制香附9克,蜂蜜30克(冲)。三剂。[分析] 下瘀血汤为《金匮要略》方,原方用大黄3两,桃仁12个,蟅虫20枚。此方功能破血下瘀,治产妇干血内结,腹痛或有痞块,或血瘀月经不通者。桂枝茯苓丸亦为《金匮要略》方,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各等分蜜丸,功能活血化瘀,缓消癥瘕。治妇人宿有癥痼,漏下不止或瘀血所致之痛经、经闭、痞块等。

史常永  全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辽宁省中医学院医史教研组组长.

张先生,1998年来辽宁省中医研究院就诊。平素健康,唯近来饥饿时或夜间胃痛,当日做钡餐透视,十二指肠球部变形,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稍便秘,小便如常,舌苔白略厚,右关弦,乃中焦失和,胃失升降,宜六君子汤加减。党参30克,白术15克,甘草15克,首乌15克,半夏15克,陈皮10克,大贝20克,牡蛎20克,元胡15克,郁金15克。六剂。

周仲瑛: 1928年生,江苏人。世代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其对流行性出血热的系列研究,使病死率从当时的7.66%下降到1.11%,取得突破性进展,显示了中医药的优势.
王先生65岁。两下肢肿胀20余年,久治不愈,按触明显凹陷,紧胀而有硬结,皮色黯紫,内踝上瘀斑成片,手胀麻木,尿量尚可,大便日二三行,质软不实,晨起口苦,舌苔薄黄腻质黯,脉细。证属湿热下注,气血失调,络瘀水停。炒苍术10克,川黄柏10克,生苡仁15克,川牛膝10克,汉防己10克,泽兰15克,炮山甲6克,鸡血藤15克,天仙藤15克,路路通10克,片姜黄10克,泽泻15克,茯苓10克。日服一剂。药后浮肿渐消,阏斑转淡,经月告愈。

颜正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内科杂病,善于运用古方化裁和创制新方;主张按中医理论辨证、立法、处方、用药,以保证临床疗效。

王某某,男,66岁。近来血压偏高,自觉头痛眩晕,耳鸣如蝉,腰膝酸软,夜寐欠安,口苦咽干,大便干燥,脉弦细数,舌质红,苔薄黄,属肾阴不足,肝阳偏亢。治以滋阴益肾,平肝潜阳。大生地15克,钩藤20克(后下),黄芩9克,桑寄生30克,杭白芍15克,石决明30克,(先下),炒杜仲12克,决明子30克(打),明天麻9克,炒山栀9克,川牛膝15克,益母草30克,茯神15克,夜交藤30克。七剂,水煎服。

【分析】 方中生地滋补肾阴,白芍敛阴平肝,为主药。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阳,息肝风;山栀、黄芩清热,共为辅药。杜仲、牛膝、寄生补肝肾、强腰膝,牛膝引血下行;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益母草清热利尿、活血化瘀,茯神、夜交藤安神,均为佐使。药证相当,故有效。

张兆云: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主任医师;北京中医学院任应秋教授首届研究生.

俄罗斯,娜迪娅,女,21岁,乙酉年4月5日诊。2003年协和医院妇科诊患卵巢囊肿,来中都,先后投少腹逐瘀汤六周次,痛经瘥,经期准,血色、量皆转正常。2月13日月经后,至今未潮。六脉细滑乃为喜象,经协和妊免试验为阳性。然咳嗽、便涩且先硬后溏,证属脾运差,肺失宣肃。拟:白术30克,香附20克,苏叶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生地20克,桔梗10克,炙草10克,日一剂。六剂后,咳嗽愈,便畅日1行。

【分析】 少腹逐瘀汤乃王清任在妇科临床上常用“去疾、种子、安胎”的验方。愚曾用该方治疗证属寒凝血瘀之肠结核、泌尿系结石、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盆腔炎等,效果良好。妊娠妇女,用药当慎,而其有咳嗽、便涩疾苦,中医药安全有效。方中白术健脾而运枢机,升清降浊,得归芎芍地养血润肠之助,而便畅;香附理气,苏叶桔梗利肺,而咳嗽瘥;炙草调和诸药,助白术健脾,帮四物补血安胎,协桔梗、苏叶止咳利咽。

韩冰: 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妇科委员会会长. 他主持的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课题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女士,36岁,已婚。缘经候衍期,经行涩少,绝色黯淡已三年余,伴有面颊黧斑、胸胁胀满、腰膝酸软等症状,脉来弦细,舌质紫黯。此乃肝郁血滞、肾精虚损之证。治以疏肝滋肾,化瘀调经之品。柴胡9克,路路通9克,当归9克,白芍9克,丹参5克,补骨脂9克,黄精30克,益母草15克,月季花9克,甘草5克。[分析] 该处方系个人多年临床经验方,具有疏肝滋肾、化瘀调经之功。适用于妇女肝郁血滞、肾经不足之月经不调、经行涩少、经色紫黯、面色黧斑、头晕神疲、胸胁胀满、腰膝酸软、性欲淡漠等症状。方中柴胡善条达肝气,宣畅气血而疏肝解郁;路路通既能疏肝理气,又可祛瘀通经;当归、白芍、柴胡以养血柔肝,调和气机;黄精、补骨脂乃补肾填精之品,黄精长于滋肾阴,补骨脂功擅助肾气,一阴一阳,化生精血,滋补肾精;丹参、益母草、月季花乃有化瘀调经之力。全方共奏疏肝解郁、滋补肾精、化瘀调经之效。

赵树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1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全军中医学会常务理事。

陈先生 ,湖北武汉人。素禀阴虚之本,复因应酬繁多,饮食无节,频进醇酒厚味,兼以嗜食辛辣,渐至腹胀纳减,胃脘灼热,渴喜冷饮,苔黄,显系脾虚胃热之明证。近来境遇不遂,心境愁郁,肝木横克脾土,又添胁胀、脘痛、口苦、脉弦等症,拟培土疏肝,清热育阴为治,但药宜甘平慎用苦寒,以防苦燥伤阴之弊,方用平肝健胃汤加减。丹参15克,党参15克,郁金10克,白术10克,白芍15克,云苓15克,鸡金12克,茅根50克,柴胡15克,黄芩12克,连翘15克,炒谷麦芽各15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30克为引,3剂,每日一剂。复诊,自云腹胀胃痛减轻,食纳增多,仍有胁胀口苦,照上方加川楝子10克以疏泄肝气,五剂。【分析】本方是小柴胡汤、逍遥散、鸡金茅根汤化裁而来,在其基础上进行灵活加减可适用于多种脾胃病,尤其适用于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球炎等属脾虚胃热、肝胃不和等,症见胃痛胃胀,嘈杂灼热,烦渴思饮,纳呆食少,大便干结,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或数。功能健脾和胃,疏肝养阴,清热活血。方中党参、白术、云苓、甘草益气健脾;柴胡性平,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白芍柔肝,与甘草相伍,酸甘化阴,缓急止痛;鸡金健胃消食;丹参、郁金性凉,活血通络,祛瘀生新;黄芩清肝胃郁热;茅根甘淡微寒,清热渗湿而不伤阴;生姜、大枣益胃生津。诸药合用,疏肝而无温燥伤阴之弊,清热活血而无阴柔呆滞腻胃之碍,共奏健胃消食、疏肝养阴、清热活血之功,对于溃疡的修复、幽门螺杆菌的杀灭均有较好的作用。

徐景藩:主任中医师、教授,全国500名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侧重于脾胃(消化系统)病症的治疗,对食管、胃、肠、肝胆疾患的证治有较丰富的经验。

王某某,女,56岁。三年前行胆囊手术,术后三个月时右上腹痛复发尤重,屡治未效。痛及后背,脘痞食少,超声检查见胆总管结石。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细弦。胃痞胁痛,气滞血瘀,肝胆湿热。治以理气行瘀,清利散结。醋柴胡10克,清炙草5克,炙内金15克,制军5克,炒枳壳10克,橘皮络各6克,佛手片10克,金钱草20克,杭白芍15克,法半夏6克,炒归须10克,海金沙20克,王不留行10克,路路通15克。七剂,每日一剂,分两次服。[分析] 方以四逆散、三金汤为基础,疏肝和胃而清利行胆。加陈皮、半夏化湿而兼和胃。佛手入肝胃二经,理气消胀而和胃,橘络宣通气机,配以路路通以疏通。当归须与制军活血行瘀,复加王不留行,通而且导。鸡内金与金钱草、海金沙为常用利胆消石药。柴胡、枳壳、白芍、甘草、疏肝和胃、缓急定痛。诸药相伍,尤能针对此证。

邓铁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医近70年。主持“重症肌无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姚少辛先生 ,76岁。经检查确诊为腹腔大动脉瘤,瘤如鸭蛋大,不能手术。诊见腹部时觉不适余无所苦。诊其舌胖嫩、苔薄白,脉虚,此乃气虚痰瘀之证。以益气除痰稍加活血之法为治。党参24克,云苓15克,白术15克,法夏10克,陈皮3克,丹参15克,积壳6克,北芪15克,炙甘草6克。半年后姚先生之女告知,姚先生一直服该方至今,其腹腔大动脉瘤已由鸭蛋大缩小至鸡蛋大,求为改方。北芪30克,云苓15克,白术15克,法夏10克,橘红5克,橘络10克,枳壳6克,丹参15克,炙草6克,浙贝15克,大刺3枚去核。

干祖望: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干祖望用药有“价贱、味少、量轻”三个特点。

刘铁华,男,15岁,海南海口市人。 初诊见上颌、前额、筛、蝶全窦之炎,于兹四年。症状典型,傍证X线显示,殊符脑漏诊断,即《素问》之鼻渊。 考败津腐液之脓性分泌浊涕潴积窦腔者,正是中医目为痰也脓也。治当化之消之排之泄之,应取全生二陈汤。同时宗胆热移脑学说,更需龙胆泻肝汤以资助其力。
方从两汤中选撷。药似苦寒,但接受者纯阳童子,何虑之有。柴胡3克,白芥子3克,苍耳子10克,龙胆草 3克,陈皮6克,辛荑6克,黄芩3克,法半夏6克,白芷6克。

杨少山: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行医60余载,擅长内科疑难杂证,尤精于脾胃病、老年病和肺癌的治疗。推崇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遵循“脾胃为后天之本”的观点,遣方运药处处顾护脾胃之气,用药轻灵,精纯不杂,平淡中富有哲理。他提出的养阴清热和胃法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卓著,深得病家颂扬。

李女士,50岁。患胃病10年,反复发作,中脘隐痛,嘈杂不舒,嗳气纳呆,口干不欲饮,脉弦细,舌红苔少。胃镜报告萎缩性胃炎,中度肠化。证属胃阴不足,挟有郁热,治宜养阴清热和胃。太子参15克,吴萸2克,川楝子10克,绿梅10克,炒白芍15克,炒川连3克,佩兰10克,川石斛15克,生甘草5克,炒延胡10克,蒲公英15克,炒鸡金10克。

刘祖贻:湖南人,著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辨治》等10部著作,研制新药5个。为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

黄女士,43岁,近两月来眩晕不已,其症状颇于异常,卧床闭眼即加重,起坐张目反可稍安,深以为苦。刻下面色无华,神疲肢倦,心神、寐不安,纳少便溏,舌淡苔白,此为《内经》所谓“上虚则眩”之证。属气血两虚,不能濡养元神之府所致。治宜健脾益气,养血安神。西党参20克,北黄芪30克,焦白术10克,仙鹤草50克,龙眼肉30克,炒枣仁10克,抱茯神10克,广陈皮7克,炙甘草7克,共7剂。复诊,眩晕已止,心宁寐安,纳增便实,唯乃稍感乏力,不耐劳作,予归脾养心丸以竟全功。【分析】 本方以参术、芪草健脾益气,仙鹤草、龙眼肉、炒枣仁、茯神以养血安神,佐陈皮助化升清。气血既充,元神得养,则眩晕自宁。

费开扬:1925年3月生于上海。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顾问,曾任广安门医院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临证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认为“证”的动态研究,最能集中体现中医的诊治特色。遣方经时并用,喜用“对药”。

王女士,54岁。脘腹胀满早轻暮重已年余,放松腰带或排矢气仍如故。纳尚可,大便先干后软,有排不尽感。久服香砂理气之品乏效。细寻病由生闷气而得。脉弦而细,舌淡红苔薄腻,口不渴。证属肝强脾弱,木横侮土。拟仿叶天士抑木扶土治之。生白术20克,炒白芍12克,木瓜9克,香橼15克,麸枳壳15克 ,吴茱萸6克,青皮10克, 麦芽15克。服七剂后,胀满减轻,排便爽畅,继服七剂,腹胀明显消失,嘱其调整心态,勿生闷气,要学会难得糊涂,病可告愈。【处方分析】按肝病的证治,我最钦佩清代名医王旭高所著《西溪书屋夜话录》中残存的“肝病证治”一篇,可谓探幽发微,论述精详。一般肝失条达,多用逍遥散柴胡配归芍。肝阴不足肝火上炎之胁痛,多用魏玉璜一贯煎川楝子配滋肝阴之品。肝火犯胃之吞酸胁痛,多用丹溪左归丸黄连配吴茱萸法。此患者属于肝气横逆,木横侮土,故其腹胀久服香砂理气之剂乏效。仿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扶土抑木旨意,用对药白术配枳壳,即洁古枳术丸健脾以助运,每用对药吴茱萸配白芍、青皮配木瓜,辛泄酸软以抑木而扶土,香橼入肝经理气消长为佐,再加炒麦芽者,乃仿张锡纯《衷中参西录》中所述,麦芽不仅有消食作用,还有疏泄肝气之功也。我自己愧无高招,到老才知自己是中医的小学生。仅偷前贤之点滴学术经验,加以心悟化裁,组成“对药”而获效,深叹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企盼后来者居上,青出于蓝,继承发扬,加以提高,是老翁之心愿也。

任继学:生于1926年,吉林省扶余人,长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历任长春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专业教材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1990年被国家确认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白求恩奖章获得者。

  临床以急诊为主,兼顾内科疑难杂证。“六五”期间,在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建立中医急诊科室和脑病疗区。“六五”至“九五”,先后承担了国家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临床及实验研究”、“中医药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临床及实验研究”等重大攻关课题;曾应邀赴朝鲜、泰国、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和澳门、香港地区讲学及学术交流;共培养内科硕士25名,博士3名,师带徒8名;主编我国第1部规划教材《中医急诊学》,并主编《全国名老中医经验集萃》、《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建国四十年中医药科技成就》等,著有《悬壶漫录》、《任继学经验集》等专著;“七五”获国家科委三等奖,“八五”获国家科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证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等奖。

高女士,48岁,已婚, 长春市人。患感冒20余日,经西医抗生素治疗效罔。接诊时,咳嗽频仍,痰色黄白相间而少,咽喉赤痛、咽干喉痒,痒即作咳,胸腔内干涩燥热,舌质淡少津,苔薄黄,六脉虚数。此病系因表邪未除暑湿未解,由皮毛经络之道内浸于肺络于咽喉,致使营气不从,陷于肺之腠理,腠理障碍则肺之玄府气液代谢失常,则肺燥,咽喉毛脉,血络内瘀生红肿、疼痛。法宜宣肺清热、散结解毒,佐以渗湿化浊。药用:金银花30克(后下),连翘15克,桑白皮10克,炒枳壳15克,苦杏仁15克,桔梗10克,金荞麦25克,紫荆皮15克,大力子15克,扁豆花15克,广藿香15克。四剂。每日一剂,6小时一次,饭后服之。二诊:用药后,咳呛咽痒十减有六,咽中有润,胸中已舒,时有喉痒干咳、少痰。舌质淡红,苔薄白,六脉虚数沉取肺部之脉有涩之象,邪经上法之药,证候已缓,但上焦仍有伏邪未净。法宜清上,通宣利肺,通络解毒为要。药用:桑白皮15克,炒枳壳15克,糖瓜蒌15克,甜杏仁15克,桔梗10克,平地木15克,天冬15克,柿霜5克,金荞麦25克,生地15克,防风3克,藿香梗15克。四剂获愈。

李振华:1924年生于河南,曾任河南中医学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终身理事,卫生部教材编委会委员,首批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等。临床长于治疗温病、脾胃病及内科杂病。他负责研究的“乙脑病”、“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本质研究”等,曾获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专著有《流脑的治疗》、《常见病辨证治疗》,主编《中国传统脾胃病学》等。

李某某,64岁。患臌胀病、湿热蕴结证,转入昏迷。西医诊断为肝硬变后期,腹水,肝昏迷,已下病危通知。

[处方分析]据病机转变,共分四个阶段。一、患者原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肝炎病史,长期服药未痊愈,导致肝郁脾虚日久,湿阻气机化热,湿热蕴结中下焦,以致出现腹水、黄疸、大小便不通、舌苔黄腻缺津,甚至12天未大便,两天未小便,湿热更盛,蒙蔽清窍,转入昏迷。治疗须荡涤热结,理气活血以急下存阴,故用加味桃仁承气汤。本方为《伤寒论》经方加发挥。方中大黄荡涤肠胃为主药,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湿热结甚,腑气不通,用枳实、厚朴、桃仁行气散结,活血消痞除满;茵陈清肝利疸除黄。故服后3小时左右而大小便解。但本方为峻泻药,非湿热互结之实证,不宜应用。大便通亦不可再用。二、上方服后大小便通,神志清醒。根据腹水胀满有黄疸,舌苔腻而微黄,舌体胖大,舌质偏红,证系肝郁气滞化热未尽,脾虚较甚,故用加味茵陈四苓散以健脾利水,疏肝清热治之。本方为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经方加发挥。方中以苦、甘、温之白术健脾燥湿以绝化生水湿之源;云苓、猪苓、泽泻、玉米须甘淡渗湿,白蔻仁芳香祛湿共达健脾利尿;柴胡、炒香附、醋郁金、茵陈,疏肝解郁、行气利疸清热,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利水、清热利疸之作用而收效。三、上方服7剂后,腹水、黄疸大减,大小便正常,饮食好转、脉统滑不数、舌苔白腻、舌质淡红,显然热象已清,故加辛温之桂枝,温命门火而助膀胱之气化,以便温阳化气、通阳利水,祛湿务尽而达消除腹水与黄疸。四、上方又服7剂,据腹水、黄疸消失,饮食可,脾胃好转,脉象统细,舌苔薄白,质淡红,证已转为肝阴不足,肝脾失调,以养肝疏肝健脾,理气活血法用加味逍遥散。本方据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验方发挥。该方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营血之功用。方中当归、白芍、鳖甲滋阴养肝、疏肝散结;柴胡、炒香附、醋郁金入肝后行气解郁,以达理气活血;太子参、炒白术、云苓、炒苡仁、砂仁、厘升朴,健脾和胃,促使气血生化有源;甘草调和诸药,故本方标本兼治以收功。

[总结]臌胀病湿热蕴结证为难治之重病。湿热互结以致昏迷实证,除急救可用苦寒之大黄,芒硝荡涤热结,急下存阴外,一般宜慎用。热结解可按病机之变化,辨证用药。危症解后以疏肝健脾为主,尤以健脾为要。健脾利湿当以温药和之,忌用苦寒之品以防伤脾,同时切勿局限一方而失辨证用药。上方均为临床常用之名方,据证加减,常收满意之效果。

朱良春:生于1917年,江苏镇江人。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事章次公。历任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暨江苏省分会副会长,南通市中医院首席技术顾问、主任医师。198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杰出高级专家”,同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被国家确认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朱良春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研制了“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新药。主要学术著作有《虫类药的应用》、《章次公医案》、《现代中医临床新选》等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曾先后应邀赴日本、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等国作学术演讲。

[处方]夏先生,45岁,素嗜杜康,形体丰腴,三年前左足拇趾内侧经常肿痛,因工作繁忙未曾介意。嗣后每于饮酒或劳累受寒,即在夜间突然发作,肿痛剧烈难以忍受,服药可以缓解,迄未根治。血尿酸高,苔黄腻,脉弦数。此浊之瘀阻络之痛风也。治宜泄化浊瘀,蠲痹通络,并应戒酒慎食为是。土茯苓60克,萆薢20克,泽兰、泽泻各20克,生苡仁40克,虎杖20克,地鳖虫10克,威灵仙30克,葎草20克,广地龙15克,三妙丸10克,包入煎,七帖,每日一帖煎服。药后肿痛即行缓解,连续间日服一帖,以巩固之。三周后复查,血尿正常,观察半年,未曾复发。

张 琪:1922年12月生,成长于中医世家,曾任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副所长,黑龙江省中医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兼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张琪从事中医临床研究教学60余年,为黑龙江省中医肾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主持完成慢性肾功能不全及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成果奖多项。其代表著作有《脉学刍议》、《临床经验集》、《张琪临床经验荟要》、《张琪临床经验辑要》、《著名中医临床家张琪》等。

[处方]谷某,男,52岁。体素健康,嗜烟酒。近年来由于事务繁冗,身心过劳,出现全身倦怠,精力不振,性欲减退,尤以性交精中带血,两年余不愈。经京哈有关医院系统检查,诊断为精囊炎,治疗无效,来本院门诊求治。除上述症状外,观其面容疲惫,舌质红苔薄,脉象沉细数。证属肾阴亏耗,相火妄动,精室血络为之所扰,妄行外溢。宜大补肾阴,清相火,宁络止血法治疗。熟地30克,山芋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丹皮15克,泽泻15克,盐柏10克,知母10克,龟板15克,女贞15克,旱莲15克,茜草15克,地榆15克,侧柏叶15克,甘草10克,阿胶10克(冲),水煎,日服二次。病人后来三次复诊,共服药28剂。药后自感精力明显好转,腰脊痛减轻,精液经医院二次镜检红细胞全无,脉象沉滑,舌正红薄苔,从而痊愈。(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

李今庸:湖北枣阳人,湖北中医学院教授。幼承家业,在家乡行医,通晓中医内、外、妇、儿及五官等科,尤以治疗内、妇科疾病见长。后调至湖北中医学院任教,讲授中医经典著作。临床医疗中,李今庸主张用药不尚稀奇贵重,他说“方不在大,对证则效;药不在贵,中病即灵”。著作有《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和《古医书研究》等。199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9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医楷模”奖牌,2003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并被聘为“终身理事”。

[处方]李女士,38岁,已婚。两年前发病,居处伤湿,湿流关节,阻遏阳气,郁而化热,四肢关节疼痛重滞,口渴,尿黄,舌苔薄白,脉濡数,每以气候变化发作,此热痹也,治宜祛湿清热,通痹止痛。茅山苍术10克,粉黄柏10克,川牛膝10克,薏苡仁15克,川木瓜15克,嫩桑枝15克,老鹳草10克,黄射干10克,川升麻10克,威灵仙10克。水煎服,7剂。

第一百一十三节 施今墨对药浅识 转贴

吾父杨浩观悬壶60余年,早年从师于当代名医施今墨先辈门下,聆听教诲,受益非浅。

  杨老曾言:“施老师淳淳告诫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用药之配伍颇具技巧,身为医者应如司令员之熟习将士特点,临阵调配兵种,指挥自如,始克顽敌。”“治病如作战,药之配伍如将兵之调配。运筹惟幄、决策千里。医者必须熟习药性,精研配伍,亦是同理也。”杨老尊从师教,七十余年来熟读药理,精研配伍,在临证用药及药物之调配上颇具心得。现仅将杨老“对药”在临床运用的体会简述一、二。

  杨老言“施老师善于用药人所众知,但他更精于辨证,他曾告诫我们必须明辨证候,才能灵活用药,不知医理,即难辨证,辨证不明则无从立法,致堆砌药味,杂乱无章。故此精确的用药要建立在精确的辨证之基础上,不得忽视。

施老临床处方常常双药并书,两味药一组。其常用于临床者达两百余组。究其深含,每组药配伍不外以下四种目的。

1 对药配伍目的

1.1 相互协助,增强药力。即所用对药功用大致相同,配伍以增药效。如:杏仁伍川贝。两药同用共增化痰止咳之力。青皮伍陈皮。两药均可理气,青皮行于左;陈皮善走右。二药伍用理气止痛,调中快膈。鳖甲伍龟板。鳖甲滋阴潜阳退热;龟板滋阴潜阳散结。两药伍用滋阴清热治疗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发热症力洪。又如:平肝潜阳之磁石伍石决明等等。此类对药在施老惯用“对药”中占绝大比例。

1.2 相互制约而展其长。即所用对药性味相异,同用相互制约其副作用,更好的发挥其治疗作用。如:熟地伍砂仁。熟地益肾补血,砂仁辛散醒脾,以砂仁辛散之性去熟地腻胃之弊。二药同用补血开胃。鹿角胶伍龟板胶。两者一补肾阳,一补阴血,一阴一阳,取其“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之义,阴阳双补。吴茱萸配黄连。吴茱萸温中散寒止痛,黄连清热燥湿,以吴茱萸之辛热制黄连之苦寒。两药同用和胃制酸,治疗肠胃病的呕吐、吞酸、腹痛、泻痢等。枳实伍白术。枳实破气消积;白术健脾和中。两者一补一泻相伍而用可达健脾消痞的功效。治疗心下痞满、胃下垂、脱肛等内脏弛缓无力之证。又如:赤芍伍白芍。赤芍活血通络;白芍敛阴养血。两者一活一敛共达养血止疼,凉血清热的作用。此类对药在施老常用对药中所占比例仅次于上一类。

1.3 两药合用,另生新用。此类药系施老总结多年临床治疗经验所创。如:苍术配元参。苍术健脾燥湿;元参滋肾养阴,以元参之润制苍术之燥。两药伍用敛脾精而健中更强。消除糖尿病之过高血糖,其功益彰。瓦楞子伍鱼枕骨。瓦楞子能行血散结化痰;鱼枕骨可软坚散结。两者伍用治疗各种结石症。卧蛋草伍仙鹤草。卧蛋草在本草纲目中名地锦具有强心活血之功;仙鹤草止血、凉血。两者合用可强心和血治疗心跳过速其效甚显。又如:以蝉衣伍凤凰衣。治疗声嘶、音哑。菖蒲伍蝉衣治疗耳鸣、头响等皆属此类。

1.4 两药合用有沟通导引作用。此类对药为数最少。如细辛伍石膏。以细辛之辛散引石膏之甘寒直达上焦以清其热。僵蚕伍白芷。僵蚕祛风通络;白芷祛风止痛。以白芷之辛散引僵蚕真达头面,祛风通络止痛。治疗风热痰浊瘀阻上焦所致头痛或面部肌肉痉挛效果颇佳。又如:羌活伍独活。二活同用,羌活引独活走上,独活又可引羌活走下,一上一下直通足太阳膀胱经,以祛风通络止痛。治疗风痹的周身串痛。

2对药临床运用

现仅举外感病,糖尿病为例浅谈杨老在临床上运用对药的临床应用。

2.1 外感病:四季皆有不正之气故四季均有外感病。《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外因——六淫之邪通过内因始生致病作用。确为至理名言。杨老在治疗外感病时定要审表里之比重及正邪虚实之程度而后定治法。着重辨别表里、虚实。外邪侵入的部位不同所致的症状不同治法各异。辨表里即为分层次,论虚实即考虑邪、正关系。在治疗上杨老认为外邪入侵要予以出路,万不可闭门缉盗。祛邪之路有三,为汗、为二便。邪在表以汗解,在里多从大便而除。因此分清表里,邪之部位最为重要。施老当年曾创下,“七解之清”;“六解四清”;“半解半清”;及“四解六清”……等表里同治之法。这就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精确的辨证、准确的用药才能达到如此精确的治疗。临床中过汗则伤津,致阴虚而邪不去。过下则正衰而气下陷,致旧邪未除新邪又侵。汗之、下之恰到好处实为初学者较难掌握之事。若引邪由膀胱水道外出则较为要贴。外感发热初期邪偏表可以芦根伍浮萍则外邪可从汗、尿两途而去。外感二、三、日不解可用芦根伍茅根。芦根生津偏清气分之热,而茅根则偏清血分之热,可引热从小便而去又可透疹。当邪热已偏里,可用竹叶伍滑石清里热利小便。以上对药即不伤津又可清热,邪从汗尿而解。临床验之确有卓效。

  临证中纯属外感风寒,风寒束表者较之风热感冒(流感多属此型)者为少,故以临证麻桂相伍远不如桑菊相伍用的多。桑叶辛凉疏风清热;菊花辛凉解表明目。合用以治风热为患头昏目眩流涕等。杨老治疗流感每在施老桑菊对药基础上加用双花配连翘。再根据辨证适当配伍有关药品,取效甚捷。双花、连翘辛凉解表清热。据现代药理研究分析两者均有抗菌消炎及抗流感病毒作用。

  外感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其表症未解者,杨老每用白前伍前胡。白前降气化痰止咳;前胡散风清热降气去痰。两者合用治表症未解,肺气不宣,咳嗽初起,痰吐不爽,咽痒气逆之症。外感数日,上呼吸道感染表邪甚少,肺热已见,咳嗽吐痰加重,每以百部配白前合用以润肺清热降气除痰。或以海浮石伍旋复花。海浮石清热化痰;旋复花去痰止咳。两者一化一宣以治痰热咳嗽,痰吐不易,胸闷不舒诸症。紫苑伍橘红。化痰止咳对痰阻胸膈所致咳嗽吐痰者亦为常用。见咳嗽痰粘稠,肺阴受伤,大便干燥者,杏仁伍川贝两者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对上呼吸道感染日久不愈,已无表症,咳嗽喘有痰者每以紫苑伍苏子。紫苑止咳逆上气去痰;苏子止咳平喘下气消痰。两者一润一降,止咳平喘。对久喘不愈者常用麻黄配熟地或麻黄伍胡桃仁治之。偏肾阴亏者熟地补肝滋胃;麻黄宣肺平喘。麻黄辛散去熟地之腻,熟地又制麻黄之燥散。一肺一肾可治久喘。如若偏肾阳亏者以胡桃补肾阳以纳气,伍麻黄共治久喘。

外感不宜过早使用寒凉粘腻之品,如生地、寸冬、三黄、石膏、川军等常致引邪入里,邪无出路必伤正气,则邪愈盛热愈炽。病不愈反加重,此即谓闭门缉盗也。但是临证常见表未解而里热已炽,此时可用栀子伍豆豉;石膏伍薄荷;黄芩伍芥穗。既可解表又可清热,相互为用效果亦彰。

2.2 糖尿病糖尿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依据临床检测指标,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大致可分为:

  2.2.1 餐前高血糖型。现代医学证实,空腹血糖水平与肝糖输出数多相关。空腹高血糖的原因主要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临床多见口干、口渴、多饮、烦躁、舌红、脉数等阴虚热淫症象。治疗以生地伍石斛。生地清热凉血生津;石斛养阴生津益胃,两者相互协同更增养阴生津清热之效。施老在治疗上消口渴多饮为主证患者时,又加用绿豆衣伍薏米,以益脾胃清热解毒。杨老在治疗本型糖尿病时,在施老对药的基础上加用黄连伍元参。黄连苦寒增强其清热之力,但苦寒而化燥伤津,故配元参清热生津,两者取其长而抑其短,共凑其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连具有明显降血糖作用。

  2.2.2 餐后高血糖型。由于胰岛素分泌迟缓,而胰腺乃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大致不减,所以出现餐后高血糖。部分病人甚则出现餐前低血糖现象。患者常表现身疲乏力、口干渴、痞满、苔厚、脉濡滑等脾虚不运、精微不布之候。临床治疗常运用施老治消渴的两组对药。即黄芪配山药与苍术伍元参。黄芪甘温补中气,升阳健运而止渴;山药甘平益脾阴固肾而涩精,两药相配气阴兼顾,健脾益气生津,相得益彰。苍术辛温入脾胃二经,能燥湿健脾益精,元参甘苦咸寒入肺肾二经,能滋阴降火、清热解毒,两药相互,具有健脾敛精以助运化之功效,又能滋阴清热以降血中伏火,使水升火降、中焦健旺、气复津回,血糖自降。以上对药一阴一阳一脾一肾,降血糖,除尿糖其效非凡。

  2.2.3 高胰岛素血症。此类患者因体内胰岛素抵抗因素增强,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患者常形体肥胖,乏力神疲,口渴但不甚饮水,脉虚少力、舌质瘀暗等脾虚血瘀征象。此类型病人因高胰岛素血症常导致不同程度高脂血症,高粘血症,故常并见瘀血内阻现象。常可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表现头痛,胸痛、肢麻;甚至出现偏瘫等。此型糖尿病,病机关键在于脾虚不运、血瘀痰阻。治疗除运用施老黄芪伍山药之对药外,多加用丹参伍葛根对药。葛根轻杨升发,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降低血糖;丹参活血化瘀、去瘀生新、凉血安神、降低血糖,二药并用,相互促进其降糖力量增强。如见心脑血管合并症时可加用施老之活血化瘀对药,如:当归伍川芎;桃仁伍红花等。

2.2.4 低胰岛素血症。此类糖尿病患者多与自身免疫及遗传因素有关,有临床多见于Ⅰ型糖尿病,与以上三型患者相比为数较少,在治疗方面,中药疗效亦不十分理想,目前尚在探索中,在此亦不多赘述。

第一百一十四节 朱进忠经验用方四题

所谓经验方,多是医者于临床中千锤百炼用之屡效的方剂,临床与证大合者多原方用之,少有加减,观朱氏用方,多本于此,先看以下数案:

1.沈××,女,29岁。2年多来,食管灼痛,吞咽困难。医诊反流性食管炎。。细审其证,除食管疼痛,吞咽困难之外,并见头晕头痛,胸满心烦,胸胁窜痛,纳呆食减,失眠健忘,口苦咽干,手足心烦热,腰背酸痛,舌质嫩红,苔净,脉沉细弦数,。治用补气养阴,理气活血。处方:沙参30克,麦冬10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柴胡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薄荷3克,夜交藤30克。服药4剂,食管灼痛竟然大减;继服25剂,诸证大减,食管灼痛消失;服药20剂,诸证消失,果愈。

2.郝××,女,64岁。3年多来,胃脘、食管、胸胁疼痛。医诊食管憩室、反流性食管炎、溃疡病。特别是近7~8个月以来,病情更加严重,几乎无时无刻的疼痛,细查其证,除胃脘、食管、胸胁疼痛之外,并见其头晕头痛,失眠心烦,胸胁苦满,胃脘胀痛,纳呆食减,口干咽燥,昼轻夜剧,心悸时作,舌苔黄白,舌质红,脉弦大数,右脉大于左脉,面色萎黄。综合脉证,此乃气阴两虚,湿热内郁,肝木失达。因拟养阴益气,燥湿清热,疏肝活血。处方:西洋参10克,沙参20克,麦冬10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柴胡10克,薄荷3克,夜交藤30克。服药4剂,食管、胃脘、胸胁疼痛均减,宗效不更方之旨,继服药2月多,愈。

3.吴××,男,32岁。吞咽困难,食管疼痛2年多。医诊反流性食管炎。特别是近3个月来,疼痛尤为严重,不吃东西时仅仅隐隐作痛,吃东西时则灼痛难忍,有时咽唾液亦感疼痛。细审其证,除上证外,并见面色皓白无华,呈痛苦忧郁状,失眠心烦,头晕头痛,胸及食管均痛,夜间口干,舌苔白,脉虚弦滑。综合脉证,,乃气阴俱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湿不化为标。治宜补气养阴以培本,疏肝理气,活血化痰以治标。处方:党参30克,麦冬15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柴胡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薄荷3克,夜交藤30克。服药4剂,食管及胸骨疼痛明显好转,其他诸证亦有所改善。继用上方1个月,诸证消失。

4.戈××,男,40岁。胃脘胀痛,纳呆食减,日渐消瘦3年多。医诊慢性胃炎、胃窦部溃疡。细审其证,胃脘满痛,烦热嘈杂,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头晕头痛,心烦失眠,口燥咽干,形体瘦削,体重35千克,面色皓白,舌质嫩红,舌苔薄白,脉弦紧而重按无力。综合脉证,思之:此气阴两虚为本,气滞血瘀,脾湿不化为标。治以补气养阴以培本,理气活血,健脾燥湿以治标。处方:党参30克,麦冬12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柴胡10克,薄荷3克,夜交藤30克?
服药6剂,胃脘胀痛,烧心嘈杂,心烦心悸.头晕失眠均减;继服上方26剂,诸证消失,体重增加。

5.郭××,男,成,胃脘胀痛,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日渐消瘦3年多。医诊慢性胃炎、胃窦部溃疡。细审其证,除胃脘满痛,烦热嘈杂,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外,并见其头晕头痛,心烦失眠,口燥咽干,体瘦如柴(35千克),面色皓白,舌质红,舌苔自,脉弦大紧重按无力。综合脉证,思之:面色皓白者,气阴两虚也;久痛胀满者,气滞血瘀也;脉弦大紧者,气阴俱虚,肝木失达,寒湿不化也。治宜补气养阴以治其本,理气活血,健脾燥湿以治其标。处方:党参30克,麦冬12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柴胡10克,薄荷3克,夜交藤30克。服药6剂,胃脘胀痛,烧心嘈杂,心烦心悸好转,继服24剂,诸证消失。

6.张××,女,52岁。腹泻20年左右。医诊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细审其证见大便一日10余次,粪质稀溏呈不消化状,胸胁时痛,胃脘痞满,胸闷心烦,舌苔白,脉弦而大,左脉大于右脉。综合脉证,因拟补气养阴以扶正,疏肝抑肝以祛邪。处方:党参30克,麦冬10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柴胡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薄荷3克,夜交藤30克。服药3剂,大便转为1日2行,他证亦减;继服上方10剂,不但大便转为1日1次,且他证亦大部消失。

7.梁××,男,65岁。食管癌手术后3个多月来,食欲一直不振,吞咽困难。医诊食管狭窄。食管扩张术后,虽然吞咽较前顺利,但却出现严重的食欲不振,胃脘持续的疼痛,胸满心烦,昼夜不能人睡。细审其证,面色皓白无华,神疲乏力,形销骨立(体重31千克),食纳极差,胃脘满痛,胸胁满痛,心烦失眠,按其胃脘部有明显压痛,舌质红,舌苔黄白,脉虚大弦滑。综合脉证,诊为气阴两虚为本,气滞瘀,实滞不化为标。治拟补气养阴以培本,理气活血,消食导滞以治标。人参10克,麦冬15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柴胡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薄荷3克,夜交藤30克。服药6剂,胃脘胀痛,食欲不振好转;继服30剂,痛消失,食欲增加,精神好转,体重增加4千克,血色素增至13克。

以上七案,年令不同(29~65岁),病种不同,(有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腹泻。胃癌术后并发症),症状有异,治则除益气养阴相同外,又有理气活血(1案),燥湿清热,疏肝活血(2案)疏肝理气,活血化痰(3案)理气活血,健脾燥湿(4,5案)疏肝抑肝(6案)理气活血,消食导滞(7案)之不同。然皆同用一方,即:人参10克,麦冬15克,生地30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柴胡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薄荷3克,夜交藤30克。除人参一味。或易为党参,沙参西参外,其它药味药量皆未作丝毫变动。据此可知,此当朱氏经验用方,笔者曾用此原方治一反流性食管炎病者,取得极好之疗效。

诀曰:

二术参麦地青陈。棱莪柴荷夜交藤,气阴不足血气滞。原方投之效自宏。

芪归丹精汤 六案共一方

朱进忠经验用方之二:上文说到朱氏用方之经验,(朱氏又称加减一贯煎)此文再说其经验方芪归丹精汤。还是先看几则案例吧。
案1.薛××,男,65岁.冠心病,心房纤颤8年多。细询其近半年来,心悸心烦尤甚,有时心跳有暂停之感,有时心前区刺痛,有时胸微满,精神、食欲正常。舌苔薄白,舌质微暗,脉虚弦涩结或数促兼见。综合脉证,诊为气血俱虚为本,气滞血瘀,湿郁不化为标。拟用补气养血以培本,理气活血,燥湿健脾以治标。处方:黄芪30克,当归10克,丹参30克,党参10克,黄精10克,生地10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柴胡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薄荷3克,夜交藤30克。服药6剂后,心悸胸满胸痛等证明显好转,继服上方18剂心悸胸痛未作,继服15剂,心电图复查3次未见异常。为巩固疗效,以上方为丸,每日3次,每次9克,服药4个月,愈。

案2.葛××,女,25岁 3年前,在学校一次上体育课的过程中,突然呼吸极度困难,难于维持而住院治疗。住院后,诊为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3个月,浮肿消失,气短好转而自动出院。出院后,除继续服用西药外,并开始邀请中医进行治疗,至今一直不见好转。审其除气短心烦,胸满胸痛外,并见其尚有头晕头胀,纳呆食减,脘腹胀痛,口苦咽干,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沉。综合脉证,思之:脉沉者郁也;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者,气血俱虚也。因拟补气养血以培本,理气活血,燥湿健脾以治标。处方:黄芪30克,当归10克,丹参30克,党参10克,黄精10克,生地10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柴胡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薄荷3克,夜交藤30克。
服药4剂,胸脘满痛,气短心悸均好转。

案3.贺××,女,50岁。1964年生第二胎后不久即经常感到气短乏力,但没有引起注意,其后即经常感冒,有时发现咯血数日,于是才到医院检查。诊为肥厚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心源性肝硬化。住院治疗1年多,虽然感冒、咯血等症已经消失,但腹胀、浮肿、心悸、气短、纳呆食减却不但不减反而加重。审其瘦削神乏,颜面、手足、唇舌均紫黯,下肢可凹性浮肿,腹大脐突,气短心悸,尿赤尿少,舌苔黄白,脉虚数促兼见结涩弦紧。综合脉证,当为气血大衰,气滞血瘀,水湿停聚。乃拟补气养血以培本,理气活血,除湿行水以治标。处方:黄芪30克,当归10克,人参10克,丹参30克,生地10克,黄精10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柴胡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薄荷3克,夜交藤30克,大腹皮10克,香附10克,莱菔子10克,砂仁10克。服药7剂后,腹满、心悸、气短、浮肿均好转。继服上方60剂,腹胀腹水消失,精神、食欲大增,紫绀明显改善;又连续服药3个月,进药约70剂,精神、食欲几近正常,体重增加7.5千克,肺部瘀血消失,心脏扩大改善,并上班工作

案4.和××,女,48岁。5年多来,右上肢酸痛麻木,头晕头痛,健忘,时而突然昏厥。近3年来,视力日差。某医在普查身体时,突然发现右上肢血压不能测出,桡动脉不见跳动。其后又经呼和浩特,大同、北京等多个医院进行检查,确诊为多发性大动脉炎,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诸证均有所减轻,但半年以后,情况又复如前。。细审其证,除头晕头痛,右臂酸痛麻木,视力下降,健忘之外,并见胸满胸痛,心烦心悸,肩背酸痛,下肢麻木,手足厥冷,舌苔白,脉右侧全无,左虚大。。综合脉证论之,乃气血俱虚为本,气滞血瘀,湿郁不化,为标也。治拟补气养血以培本,理气活血,燥湿和胃以治标。处方:黄芪30克,当归10克,丹参30克,党参10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生地10克,黄精10克,柴胡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薄荷3克,夜交藤30克。服药10剂,诸证均减;又服药20剂,诸证大部消失,右脉沉细,左脉弦大;服药40剂,两侧血压均可测出,惟右脉仍较左脉为小。

案5.要××,男,59岁。2年多来,右臂麻木酸痛,头晕头痛,失眠健忘,胸满心悸,视力下降,右手桡动脉搏动日益减弱。某院诊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特别是近3个月来,不但上证不见减轻,而且日渐发现呼吸困难,胸满腹胀,甚至夜间突因呼吸困难而不得不坐起两三个小时才能继续平卧睡眠。经某院检查诊断为左心增大,左心衰竭。治疗1个多月后,呼吸困难明显好转,而其他症状却不见改善。审其除上述诸证外,并见两脉沉伏而涩,舌苔薄白。综合脉证,诊为气血俱虚为本,气滞血瘀,湿郁不化为标。治以补气养血以培本,理气活血,燥湿和胃,以治标。黄芪30克,当归10克,丹参30克,人参10克,生地10克,黄精10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柴胡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薄荷3克,夜交藤30克,莱菔子10克,砂仁10克。服药4剂后,头晕头痛,胸满腹胀,心悸气短等证均好转,继服上方4个月,药近110剂,诸证消失,双侧血压均能明显测出。

案6. 姚××,女,52岁。阵发性汗出3年多。医诊自发性多汗症。。细审其证,每次汗出之前先感心烦心悸,继而烦热上冲,冲至头项则汗出,其汗或仅出于左,或仅出于右,很少出现全身汗出,此外尚见下肢轻度浮肿,失眠,舌苔薄白,脉虚而弦细。综合脉证,思之:脉虚者,气血俱虚也;弦者,肝脉也,寒也;细者,血虚也。合之于症,乃气血俱虚为本,气滞血瘀,湿郁不化为标。治拟补气养血以培本,理气活血,燥湿化痰以治标。处方:黄芪30克,党参10克,丹参30克,当归10克,黄精10克,生地10克,柴胡10克,苍术15克,白术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薄荷3克,夜交藤30克。服药2剂,汗出减少,继服10剂,汗出消失,失眠、浮肿俱解。

以上六案,除3,5案略作加味外。余四案之药味剂量完全相同,未因各案之差异而调整药味药量。方中夜交藤一味,多为失眠一证而设,案中有些并无失眠见证,而仍照用不误,足见其为经验用方无疑。细审本方,所谓芪归丹精汤实即黄芪当归丹参黄精与一方(加减一贯煎)合方而成(减麦冬)且药量不变。二方之区别在于,一方为气阴两虚而兼气血郁滞者,此则为气血两虚而兼气血郁滞者,以此为辨。

诀曰:芪归丹精汤名标,加减一贯去麦调。

朱进忠经验用方之三:何谓痰核?朱丹溪说:“结核或在项、在颈、在臂、在身皮里膜外,不红不肿不硬不作痛,多是痰注作核不散。”刘河间说:“结核火气热甚则郁结坚硬如果中核也,不须溃发,但热气散则自消。”二者阐明了痰核流注的表现和原因是因火气热甚郁结,,结核不散形成的如核状物,发生的部位在颈、项、臂、身之皮里膜外,无明显的红、肿、热、痛。治疗原则是消散痰热。朱氏据此理论。创制一方,试用于颈、项、腋下的淋巴结核,慢性炎症和臂部、下肢、躯干的脂膜炎,风湿结节、脂肪瘤等无红肿热痛的核状物,常常使结核好转或消退。有病例为证。

案1.雷××,女,成。半年来两肩、臂发现20多个黄豆大的结节,两臂酸痛,持续低热不退,疲乏无力。经北京某医院病理切片确诊为脂膜炎。先用氯奎等治疗3个多月不效。诊时除上述主诉症状外,察其结核皮色不变,按压时有轻微疼痛感,手心热,神色无异常,舌苔薄白,脉弦滑。证脉合参,诊断为痰热阻滞经络,凝结为核,方拟清热化痰,软坚通络:钩藤30克,地龙13克,香橼10克,佛手10克,枳壳10克,木瓜10克,连翘10克,赤芍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30克。连进4剂,结核有的开始缩小,上肢疼痛明显减轻,又继服20剂后,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明显缩小,又服30剂,以上症状及结核全部消失,数年来一直没有复发。

案2.周XX,女,成。3年多来,两小腿特别是踝关节附近,反复发生结节,开始为紫红色,以后紫红色逐渐消退,形成皮色不变的如杏仁或黄豆大的疼痛性结节,数个医院病理切片检查均为风湿结节。经泼尼松(强的松)、青霉素和中药凉血解毒、祛风除湿清热之剂等反复治疗无效,察其舌苔薄白,脉象弦滑。综合脉证,诊为风痰入络,凝结为核。乃拟上方7剂,10个月后来诊云:结核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明显缩小。乃续服用原方20剂,结节竟大部消失,又连续服用40剂而愈。

案3.麻××,女,成。数月来低烧不退,下肢出现广泛的出血点和结节,关节肌肉酸痛。××医院病理检查诊为嗜酸性肉芽肿。通过激素治疗已经基本控制,但停药后又复发如前,某医以祛风除湿清热的中药治之非但无效,反而症状更加严重。经察舌苔薄白,舌尖红,脉象弦滑。余云:痰热阻滞,凝结成核之证。乃拟清热化痰,软坚通络之剂,上方递进,10剂后身痛、结节、出血点、低烧等竟明显改善,又续服20剂而症状消失。停药20天后,患者恐怕以上症状复发,又请某医以祛风除湿,清热凉血之剂治之,以上症状又复出现,但较前为轻,乃改为清热化痰.软坚通络之剂两月而愈。

以上三案均用同一方治愈,即:由钩藤30克,地龙13克,香橼10克,佛手10克,枳壳10克,木瓜10克,连翘10克,赤芍10克,丝瓜络10克,桑枝30克10味药组成,惜作者未定方名。为便记忆,不妨以消核汤名之,痰热阻滞,脉象弦滑,为本病辨证要点。

诀曰:

消核勾桑量最多,龙橼佛枳木瓜芍。丝络连翘十克共。弦滑痰热细斟酌。

朱进忠妙用痛风方——朱进忠经验用方之四: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乃朱丹溪所创,由苍术,黄柏,防已,胆草。桃,红,芎。南星,灵仙,桂枝,羌,芷,曲十三味药组成,原治痹证之一身尽痛兼寒,湿,热,痰,血之错杂者,朱氏善用此方而用于多种疾病。兹略举数例证之。

1.心肌炎:邹某,女,25岁,原患心肌炎,经治症除,近因感冒又现胸满胸痛,心悸气短,关节痛,痰多,经治感冒愈而上证不减,脉滑数促结并见。用上中下通用痛风原方:苍术,黄柏,防已,桃,红,南星,桂枝,胆草,川芎,灵仙,曲,羌,芷各10。服药12剂,愈。

2.蛛网膜下腔出血:苏某,男,59岁,突感全身不适,说话困难,继而昏迷,半身不遂,医诊蛛网膜下腔出血。经治有好转,现证半身发僵,曲伸不利,口眼歪斜,失语,舌偏,饮水即呛,舌苔黄白厚腻,脉弦紧滑数。用上中下通用痛风原方各10。服药四剂,口眼歪斜及肢体活动几近恢复,继服40剂,愈。

3.面神经炎:贺某,男,40岁,右侧口眼歪斜5月余。医诊面神经炎,并见口苦口干,舌苔黄白,脉弦滑,寸脉尤甚,用上中下通用痛风原方各10。服药四剂,口眼歪斜明显好转,眼口亦能闭合,继以东垣清暑益气汤善后。

4.结节痛:郝某,女,59岁。10年来,常感疲乏无力,口干汗多,近四月疲乏无力日重,且伴咳嗽吐痰,平卧呼吸困难,胸满心 烦,纳呆食减,右臂浅静脉炎,结节性红斑,肺门淋巴结与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医诊结节病,现证并见咳而遗尿,头晕脑胀,舌苔白,脉虚大弦滑,先以补气养阴以扶正,理气化痰养阴止咳以除邪,药用生脉散十柴归芍味青陈夏芩菀。药尽四剂,胸满心烦,咳而遗尿证减,而咳嗽平卧呼吸困难,身痛,静脉炎依然,脉转弦滑稍紧,用上中下通用痛风原方减曲:苍术,黄柏,防已,桃,红,南星,桂枝,胆草,川芎各10,灵仙,羌,芷各3。服药12剂,除汗出口渴外,诸证均失。

5.淋巴管炎:索某,女,60岁,左上肢内侧输液感染后发现一条红线一月,医诊淋巴管炎,并见左前臂内侧约如苹果大一片红肿疼痛,从腕至腋有一红线。按之痛,身微热,腋下,肘窝,颈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口干口苦,咳嗽,舌苔薄白,脉滑。用上中下通用痛风原方减羌芷曲,余各10。服药四剂,证减,继服6剂愈。

6.深静脉血栓形成:高某,男,55岁,左下肢肿胀疼痛一月。医诊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左下肢从腹股沟至足部均肿胀疼痛。按压腹股沟至小腿内侧皆痛,左腿较右腿为热。且身热,(38,4度)舌苔白腻,脉弦紧滑数。用上中下通用痛风原方减羌芷,余各10。外涂牛黄解毒片。服药一周,肿痛消失,继服四剂,愈。

7,丹毒:郑某,女,29岁,10天前,突然出现两足大趾。小趾红肿热痛,医诊为丹毒。审其除两足大趾。小趾红肿热痛外按之有可凹性浮肿,身热,全身酸痛,舌苔白,脉滑数,用上中下通用痛风原方减曲余各10。同时配用外涂牛黄解毒片。服药三剂后,两足肿痛明显好转,体湿也降至正常。继服10剂愈。
以上数案,病种症状舌脉各有差异,皆用此方而愈,上三案全用原方,用量皆同。均为10克。后四案仅略为加减而已。

诀曰:

苍柏已胆桃红芎。羌芷桂灵曲南星,寒湿热痰血杂错。一方兼治妙法呈。

第一百一十五节 李家庚治痹证经验

“痹”首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痹论》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经历代医家归纳总结,凡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均属痹证范畴。湖北省中医院李家庚教授从事临床30余载,尤善诊治疑难杂症。现将其治疗痹证的经验略述如下。

  痹证病因多为外邪侵袭,脏器亏虚,气血不和。外邪是指风寒湿(热)之邪,袭于肌腠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风寒湿(热)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素问·痹论》)。风邪不能独伤于人,湿邪黏滞,风湿之邪易与他邪相合侵犯人体。

  痹证患者多有肝肾脾亏虚。脾主肌肉四肢,为气血生化之源,乃后天之本;肝主筋,主血乃罴极之本;肾主骨,内舍元阴元阳,乃先天之本。肝肾脾三脏的亏虚乃痹证的发病根本,三脏受累更易超成气血亏虚,肌肉筋骨失养,如此甚者肌肉萎缩,关节肿大变形。

  《类证治裁》曰:“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侵,正气为邪气所阻,不能宣泄,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弊。”气血不和可从两方面来谈:一是气血不畅,痹证初起,风寒湿邪阻滞经脉,气血瘀阻,运行不畅;二是气血亏虚,痹证日久,邪气耗损人体正气,导致气血亏虚,同时正气亏耗,气血运行更为不畅,进一步影响正气,导致气血更为亏损,如此恶性循环。

  祛风散寒 邪正兼顾

  久病虚者,肝肾不足,筋骨不健,气血两虚,筋骨失养,肢体关节屈伸不利,但这并不意味患者仅是虚证,因为此时痹证既可因外邪侵袭,日久致虚,也可因素体亏虚,外邪侵入致病,该病患者多是虚实夹杂。则可酌用经方附子汤、防己黄芪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时方验方如独活寄生汤、活络效灵丹、四妙散、四藤汤、止痉散化裁。既益气血以治其虚,又可祛风散寒以治其实,邪正兼顾。

  活络通痹 用藤类药

  李家庚教授在治疗痹证时使用藤类药颇有经验。他认为藤类药有通经活络、祛风除痹的作用,在痹证的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疗效,处方用药中必不可少。李老师最常用的藤类药有四味,即:海风藤、络石藤、忍冬藤、鸡血藤。海风藤辛苦微温,祛风湿,通络止痛,为治疗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的常用药;络石藤苦微温,祛风通络,凉血消肿,治风湿痹痛有热象者,且散风通络,善走后背、多治肩背痛,《要药分剂》曰:“络石之功,专于舒筋活络,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伸屈者,服之无不获效”;忍冬藤味甘性寒,有清热疏风,通络止痛之功,常用于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者;鸡血藤味苦性温,行血补血,舒筋活络。上述药物用于治疗有瘀血阻络的肢体关节痛,为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李老师一般是将四藤合用,剂量一般10克~15克。李老师有时也会加上夜交藤,我认为是根据患者的睡眠情况而言,但夜交藤除安神的作用外,还有通经络、除痹痛之功效,可用于风寒湿痹。

  痹证阻络 用虫类药

  痹证者,风寒湿热瘀交阻,营卫气血受阻不通,疼痛难忍,一般草木祛风除湿之品,均难奏效,必须用虫类药。虫类的特性是行走攻窜,用以通经达络、舒逐搜剔,胜于草木植物之品。叶天士创立了“久病入络”之说,提出了“久则邪正混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通逐邪。”李教授治疗痹证时也体现了这一学术思想,强调虫类药不可取代。李老师常用的几味虫类药有:全蝎、僵蚕、蜈蚣、制水蛭、蜈蚣、炒地龙等,其中全蝎和僵蚕最为常用。全蝎善于通络止痛,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筋脉拘挛的顽痹作用颇佳;僵蚕味辛行散,能祛风化痰、通络止痛。在虫类药中李老师以该两味药为主,百病多由痰作祟,痰常与他邪互结,瘀阻脉络,全蝎与僵蚕合用,可加强通络止痛的作用;蜈蚣搜风定痉,走窜通达,也为治疗痹证的要药;地龙性为便寒,有通经活络,清热利水之功,对于风湿热痹或下肢痹痛者尤为适宜;水蛭咸苦入血,破血逐瘀力强。临床上若痹证日久疼痛尤甚者,加用蜈蚣以增强走窜之力;瘀血剧痛者,与水蛭合用加强逐瘀之力。虫类药不仅具有搜剔之性,而且还含有异体蛋白,对机体的补益调整有独特作用。

  调和气血贯穿始终

  痹证以气血运行不畅为主,“不通则痛”,须行气活血;后期邪气耗损正气,以气血亏虚为主,“不荣则痛”,须补益气血。在痹证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各个环节均可见气血不和的表现,因此,李老师在治疗痹证的全程均强调气血的调和。李老师临床上常用的调和气血的药物有:丹参、赤白芍、当归、乳香、没药、炒枳壳、香附、桃仁、红花,鸡血藤等,而且这其中有些药物常以对药的形式出现。

  丹参是李老师治疗痹证的贯用药物,《本草便读》曰:“丹参,功同四物,能祛瘀生新,善疗风而散结,性平和而走血……补血之力不足,活血之力有余,为调理血分之首药”常用剂量一般为15克,赤芍与白芍多以对药的形式出现,二药的主治略同,但白芍有敛阴益营之功,赤芍则有散邪行血之功,二者相配,补中有泻、泻中有补、散中有敛、敛中有泻、祛邪而不伤正,对于痹证治疗极为有效。李老师用量一般为15克~20克。炒枳壳和制香附也是李老师调理气血的常用对药,枳壳有破气消积之功,其性寒,经炒后可制约其寒性;制香附,气香而能窜,味辛而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性平而无寒热之弊,炒枳壳与制香附可平和行气、利气,为李老师最为常用的调理气机的药对。

  我国清代活血化瘀名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一书中首创“痹证有瘀血说”。活血化瘀既能通经活络、除痹止痛:又能令血行风自灭,血活湿亦行,是治疗痹证的重要法则。

  注重顾护脾胃

处方用药均不忘顾护脾胃是李教授诊治疾病的又一大特色,这一特点也贯穿于痹症的诊疗始终。一方面,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健则五脏皆荣,脾胃弱则五脏俱损,加入顾护脾胃的药物有利于脾胃的健全,而脾胃的健全则有利于疾病的治愈;另一方面,脾胃是接受药物的重要转输脏器,在用药过程中,因药物本身副作用或患者本身对药物的耐受情况,或多或少会损害到脾胃,加入顾护脾胃的药物则可免去后顾之忧。李老师常用的顾护脾胃的药物有:砂仁、炒山楂、炒神曲、炒鸡内金、茯苓等。

第一百一十六节 周玉朱教授外科临证用药经验撷取

关键词:辨证论治;麻黄;葶苈子;水蛭;苦参
  周玉朱教授、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导师,从事中医外科临床30多年,学验俱丰,临证用药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随周老临诊,受诲颇深,兹将周老临证擅用之药经验撷取一二,介绍如下。

1.寒痹脱疽 重用麻黄
  周老用麻黄治疗外科病症多为颈、肩、腰腿痛及脱疽等属风寒湿邪痹阻之证。临床多表现为局部白肿、疼痛,喜温而恶寒,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缓或沉迟或细。常用炙麻黄,用量在30~60g,小儿酌减量,配威灵仙30~50g,干姜、肉桂各15~30g,乌梢蛇10~15g,炙蜈蚣3~5条,治疗颈、肩、腰腿痛;配威灵仙30~50g,肉桂10~15g,炙黄芪、穿山甲各20~30g,炙全蝎6~8g,治疗脱疽。周老认为风寒湿痹痛及脱疽多为沉痼顽疾,非重用温散之品不足以祛邪,故重用麻黄取其温散寒邪、祛风化湿的作用;炙用以减其发汗作用,以免伤津;加威灵仙以增)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效。其用量宜逐渐递增,用药期间宜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而酌情调整用药,若口不干、舌不红、苔不黄、脉不数,则用之无误。若属热痹或有化热伤津之象者,则不宜使用。
  例1.张某,男,32岁,1998年2月6日初诊。多关节肿痛4月余。曾用过消炎痛、强的松等药肿痛可减轻,但停药后则如故。面色白 光白,指(趾)、腕、踝及膝关节白肿,疼痛拒按,喜温恶寒,关节活动不利以晨起为甚,舌淡苔薄白,脉弦而缓。证属风寒入络。治宜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方用炙麻黄40g,威灵仙、怀牛膝、炙甘草各30g,干姜、肉桂各15g,乌梢蛇10g,蜈蚣3条。服用14剂后,关节肿痛略减,余症如故。上方炙麻黄增为60g,威灵仙50g,乌梢蛇15g继进14剂,肿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较前便利。续以原方改制丸药服用,以固疗效。

2.痰饮诸证 擅用葶苈子
  周老临证用葶苈子多以治疗鼓胀、大脚风、缩窄性心包炎等外科病症属痰饮实证或虚实夹杂之证。临床多表现为胸闷,腹胀,胸腹积水,肢肿,或有便秘,尿少,苔厚滑腻,脉弦滑有力。常用量为30~70g,配商陆15~30g,炙黄芪、炒薏苡仁、茯苓、生姜皮各30~50g,治疗鼓胀,多为门脉高压症腹水较甚者;配商陆、泽兰、三棱、莪术各20~30g,桂枝15~30g,治疗大脚风(淋巴水肿);配南沙参、山药、炙紫菀各20~30g,苦杏仁、川贝母各6~10g,治疗缩窄性心包炎或本病的术前用药。周老认为葶苈子是一味标本同治、攻中寓补的利水消肿药物,能通调三焦,对胸腹、肢体水湿痰饮停聚皆有效,临床大剂量应用极少有不良反应和毒性,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较强的强心、抗菌等作用。临证常以其配伍商陆,能通利二便,对水肿胀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者,疗效更佳。但商陆有毒,以干品毒性较强,经长时间煎煮,或反复蒸晒、醋制用可减弱其毒性。葶苈子味苦、性大寒,对纯属虚证水肿不宜用之,以免犯虚之戒。
  例2.郭某,女,42岁,1997年11月12日初诊。腹胀、纳少半年余。曾在外院经超声等检查诊为肝硬化、脾肿大、中等量腹水,服用双氢克尿塞等药疗效不显。腹胀大如鼓,便秘尿少,舌淡苔白,脉弦而细。证属脾失运化,水湿内停。治宜利水消肿,攻补兼施。方用葶苈子、炙黄芪、炒薏苡仁各40g,商陆20g,茯苓、生姜皮各30g,党参、炒白术、桂枝、陈皮各10g,服用14剂后,诸症改善,大便3日一行,尿量略增多。继用10剂后,纳食香,腹胀减轻,二便自调。原方酌减量续服。

3.攻坚破瘀 水蛭为君
  周老用水蛭治疗外科病症主要有硬化性胆管炎、脱疽、硬皮病、甲状腺腺瘤等属血瘀证者。临床表现常有患处变硬、凹陷,或为肿块,或有条索状物,皮色紫暗或苍白,伴有疼痛,痛有定处,舌质暗,脉涩,或结代,或细弱。常用炙水蛭20~60g,配土鳖虫6~8g,泽兰、刘寄奴、苏木、红花各20~30g,治疗硬化性胆管炎;配威灵仙、三棱、莪术、穿山甲、皂角刺各20~30g,治疗脱疽、硬皮病;配白附子5~10g,旋覆花、牡蛎各20~30g,制半夏、陈皮各6~10g,治疗甲状腺腺瘤。周老认为,血瘀为患,轻者表现为瘀斑、紫癜、血肿,宜活血散瘀,以当归、芍药、丹参等活血之品即可;重者则表现为硬化、萎陷、梗塞或血管闭塞、曲张,或结块成瘤,当破血逐瘀,宜用水蛭、虻虫、血竭等破血之药方可奏效。水蛭破中有补,即使对因虚致瘀或血瘀体弱者也可应用,或配伍补养气血之药为助。水蛭多以粉装胶囊或制成粗制剂,既能保存药效,又便于使用。
  例3.李某,男,42岁,1998年3月12日初诊。右足疼痛20d,右足趾变紫3d。有长期吸烟史,从事野外筑路工作。右足第1、2趾微肿,色紫暗,触痛明显,皮温较低,趺阳脉弱欲绝,舌紫暗,苔薄白,脉弦涩。证属血瘀脉络。治宜破血逐瘀,通络止痛。方用水蛭、三棱、莪术各20g,穿山甲、皂角刺各25g,威灵仙30g,肉桂10g,血竭3g。服用10剂后,疼痛稍减,足趾紫肿略退。继用10剂后,疼痛显减,足趾紫肿范围缩小,趺阳脉弱较前有力,皮温恢复较正常。续服10剂后,诸症已消。续服丸药,以固疗效。

4.清热利湿 苦参为先
  周老用苦参治疗外科病症主要有急性皮炎、湿疹、痤疮、脂溢性皮炎、急性胆道感染、丹毒等属湿热实证。临床表现多有患处红肿热痛或痒,或起丘疹、红斑、水疱、渗液,或有腹痛以胁肋为甚,伴发热及身目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常用量为10~50g,配黄柏、蒲公英、莶草、冬葵子各20~30g,治疗急性皮炎、湿疹;伍黄芩、黄连、柴胡、茵陈、连翘各20~30g,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管炎;入紫草、生薏苡仁、赤芍、泽漆、丹皮各10~15g,治疗丹毒、脂溢性皮炎。周老认为,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临证适用范围较广,对外科病症为上、中、下三焦湿热证者皆可应用,尤对各类皮肤病疗效较好,可为首选之药,既可煎服,又可外用,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痒、祛风利水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炎、抗病原微生物、安定镇痛等作用。常配伍清热解毒化湿之药以助其效。但对脾胃虚弱或阴液不足者不宜用之,以免苦寒伤胃或利水伤津。
  例4.张某,男,27岁,1998年7月8日初诊。两小腿肿痒、渗液1W,红疹密布,抓痕累累,左足底长满水疱,触之灼热、渗液较多。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证属湿热下注。法当清热利湿。方用苦参50g,黄柏、蒲公英、莶草、泽漆、地肤子、冬葵子、生薏苡仁、茵陈各30g,每日煎服头剂,二煎水外洗。1W后,小腿红疹已退,渗液明显减少。宗原方继用10剂,其足底皮损已消,干燥而愈。
  此外,周老临证所用药量大多超过古典药籍方书所载之剂量,这是周老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而摸索积累的经验。盖因古今人之体质强弱不同,所耐药量不一,此其三也;现今药物多为人工种植,采集、贮存时间较久,与古时天然野生,即采即用相比药效有所下降,此其二也;邪盛之实证,药轻则邪难祛,只要辨证准确,药重而祛邪力强,邪祛则病退,此其三也。其他,尚须结合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病位深浅、病程缓急等情况不同而全面考虑,分清主次,区别对待。一般需由小至大,逐渐加量,并仔细观察用药后反应而酌情调整用药。初涉医道者,切勿草率从事。

作者简介:侯勇(1963-),男,副主任医师,全国第二批名老。作者单位:侯勇(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合肥 230031)

第一百一十七节 高树中教授的临床经验

高树中,男,1962年出生,山东省临朐县人。1985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获针灸专业硕士学位。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外治杂志》、《针灸临床国际杂志》、《陕西中医药研究》杂志编委。 
  我临证近三十年来,宗扁鹊“医之所病病道少”和孙思邈“针灸而不药,药不针灸,皆非良医”之训,当针则针,当灸则灸,当药则药,且每针药并用以祛疾,内外合治以疗病,临床疗效满意,今不揣浅陋,介绍数病的治疗经验于下,以供同道参考。

  1.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俗称“面瘫”,古人多以风痰阻络立论,常用牵正散治疗,但临证用之,疗效并不令人满意。现代医学根据面神经的发病部位,将其分为颅外型与颅内型(后者有同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有的还兼有听觉过敏和泪腺分泌异常),一般颅外型容易恢复,对颅内型病人,西医多主张加用激素治疗,我个人的经验体会是:西医书中所言此病发病一周内不能针灸纯属“本本主义”,并无临床依据,误人不浅,最应破除;只要针药得当,完全可以不用激素治疗,加用激素治疗,反而会延长痊愈时间。对本病的辨证治疗,第一要辨经络脏腑,第二要辨外感内伤。《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颊则下少阳,中于项则下太阳。”颅外型面瘫多属外邪客犯经络,只有口眼歪斜者为邪客阳明,兼有耳后疼痛者为邪犯阳明少阳二经。颅内型面瘫情况较为复杂,只有味觉减退或消失者(临床发现,部分病人是双侧味觉减退或消失)证属外邪已由胃经影响到胃腑,因为舌能知味全赖舌苔,而舌苔乃胃气熏蒸而成,《内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证之临床,此类病人多属胃气素虚而复感外邪者。颅内型兼有听觉过敏或泪腺分泌异常者证属外感内伤相兼为病,证之临床,此类病人发病前除有感受外邪的病史外,多在发病前数天有生气发怒的病史,实属外邪兼肝胆郁火为患,这是因为少阳胆经入耳中,厥阴肝经“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的缘故。根据以上认识,针药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明显提高,治疗发病在一周之内者,一般10天左右即可痊愈,经治数十例至今尚未见不愈者。针灸基本处方是:阳白透鱼腰、太阳透下关、四白透颧liao骨、地仓透颊车、颊车透地仓、翳风,合谷(取双侧),余穴均取患侧,留针30min,可加TDP照射,每日1次,翳风针后可加用艾条灸20min~30min。有味觉改变者必加足三里,有耳后疼痛或听觉过敏者必加阳陵泉,有泪腺分泌异常者必加太冲。颅内型者应配合中药内服,以杨粟山《寒温条辨》升降散合小柴胡汤加双花、连翘、公英、蜈蚣、防风、荆芥;面瘫用升降散治疗,是已故恩师张殿民教授的独到经验,其中大黄宜用酒大黄,用量6g~9g,以大便每日畅行1次~2次为度。

  2.牙痛 
  我对牙痛的认识与治疗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认识到牙痛有火牙、虫牙(即龋齿)之分,许多书籍认为,针灸对火牙疼痛有较好效果,常有针入痛止之效,常用穴位有下关、颊车、合谷,被称为牙痛三要穴。风火牙痛,可针翳风,单用即有良效,胃火牙痛,宜针内庭,虚火牙痛必加太溪,而对龋齿牙痛针灸疗效则不理想;此外,因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所以下牙痛可针合谷、三间等大肠经穴,上牙痛可针内庭等胃经穴;至于三焦郁火引起的牙痛,可针“耳门丝竹空,住牙痛于片刻”。第二阶段受叶天士“龈为胃之络,齿为骨之余”的启发,认识到治疗牙痛还应分清是牙龈痛还是牙齿痛,前者应治胃,后者应治肾;前者针取牙痛三要穴加内庭,药用清胃散;后者针取太溪、大杼(齿为骨之余,骨会大杼),药用玉女煎(必用生地),可针可药,皆可应手取效。同时认识到,古代书籍中尚有许多宝贵经验待发掘,如治一牙痛病人,针之不效,用《惠直堂经验方》所载之“哭来笑去散”(川芎、雄黄、乳香、没药、生石膏各6g,火硝15g)研末吹鼻牙痛立止;十年前我自己患龋齿牙痛,遍用上穴针之不效,后用古书记载的睡前阳溪穴贴大蒜,晨起揭去,使之起泡的天灸疗法一次即愈,后用数人多效,方知龋齿不是针药适应症的说法不确。第三阶段,发现了一个治疗牙痛的特效穴位――偏历穴。据《灵枢?经脉》记载:手阳明络脉遍历齿中,偏历为手阳明大肠经络穴,“龋”为其主病之一,近年来受此启发,发现牙痛病人偏历穴处多条索状物,且压痛明显,试治各种牙痛病人,尤其是龋齿病人,以双手拇指按压偏历穴,用力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皆能疼痛立止;若按揉后再行针刺,其效更佳。至此益信《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诚属至理名言。此外,还治疗近十例每入暮时分(酉时,17时~19时)牙痛病人,只针太溪一穴,疼痛前半小时针之,留针2h,皆一次疼止。此因酉时属肾经主时,《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故也。明此理,凡酉时病症(已经治疗酉时腹痛、酉时头痛、酉时痹痛等病人数十例),针太溪皆得痊愈。

  3.麦粒肿 
  一般多在太阳、耳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有一定效果。我遵循中医经络理论,凡上眼睑发病者病在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肩胛区足太阳经循行部位可见数个到数十个小红点,可用三棱针挑刺出血,以血变为度;下眼睑发病者病在足阳明胃经,可在足中趾趾腹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以血变为度。用此法治疗麦粒肿一般1次~2次即愈,不必用药。

  4.鼻炎 
  针灸可取鼻通、迎香、印堂、通天、合谷,过敏性鼻炎可加飞扬;此外,我发现凡鼻炎病人,第五颈椎有明显压痛或有条索状物,常用斑蝥研末贴于此穴,4h~6h取下发泡,10d贴1次,连贴3次为1疗程。如此针药并用常收佳效。

  5.复发性口腔溃疡 
  外治方法有二:一是用吴茱萸10g,研末,醋调成膏状,贴双足心涌泉穴,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1d~2d换药1次;二是用细辛3g,研末,醋调成膏状,贴于神阙穴,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2d~3d换药1次。内服中药可用《金匮要略》甘草泻心汤加减,(《伤寒论》、《金匮要略》均有甘草泻心汤,一用炙甘草,一用生甘草,此其区别)药用生甘草10g,人参6g,炮姜3g,肉桂3g,黄芩6g,黄连9g,公英15g,水煎服,连服20付~30付,也可用生黄芪30g,黄连9g,水煎服,或研末口服,每服3g,每日服2次~3次。

  6.落枕 
  宜分经论治。疼痛部位和压痛点在后项部者,病在督脉或太阳经,可针取双侧后溪穴,随咳进针,同时令患者活动颈项部;疼痛部位或压痛点在颈项一侧者,病在少阳经,可针取同侧悬钟穴,随咳进针,同时令患者活动颈项部。此法的关键有二:一是随咳进针,此法见于窦默《针经指南》,其作用既可转移病人注意力,减轻进针时的疼痛,预防晕针,又可宣散经络气血,提高临床疗效;二是进针后一定要活动颈项部,否则疗效不佳。应用上法一般1次~2次即可缓解,若配合颈项部位的推拿或刮痧、拔罐,疗效会更好,不必用药。

7.肩周炎 
  我对肩周炎的认识和治疗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为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以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为外感风寒之症,针灸常取肩三针等局部穴位为主,再加TDP照射或拔罐,中药内服则以祛风散寒止痛类中药为主,但验之临床,疗效并不理想。 
  第二阶段参考古今其他医家的经验,配合三间、条口透承山、阳陵泉等远端腧穴,或运用全息理论取第二掌骨侧之肩穴,随咳进针,同时令患者活动肩部,临床疗效有了明显提高,部分病人可有立杆见影之效,但仍有部分病人疗效欠满意。 
  第三阶段是近年来通过苦读《内经》,结合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又有了两点新的认识与体会。经言:“年过四十,阴气自半。”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多在五十岁左右发病,实属肝肾阴血亏虚,筋失所养,又复感风寒之邪所致,为本虚标实之证,纯以实证论治自然疗效欠佳,此新认识之一。 
  肩周炎属中医“痹证”范畴,针灸治痹之法,《灵枢?周痹》也有论述:“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经,视其虚实,及大络血结而不通,及虚而脉陷空者而调之,熨而通之,其瘛结,转引而行之。”细读《灵枢》,始悟肩周炎之治法已详于“经脉篇”。综合《内经》所述,方知肩周炎之治首宜辨经,次宜审穴。当今临床许多针灸医生不分经络而漫治之,无怪乎其效不佳,所谓“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此新认识之二。 
  根据以上体会,我现在治疗肩周炎先以针灸止其疼痛,其功能障碍治其标,继以中药内服巩固疗效治其本,每能应手取效,方知肩周炎决非难治之疾。针灸方法是经络理论与全息理论结合,只取一穴,若疼痛部位在肩前侧为甚者,病在手太阴肺经循行线上,针鱼肩穴(穴在鱼际穴下约0 5寸,第一掌骨侧赤白肉际,按全息理论对应于肩部穴处,可找到一针柄大小的条索状物,压痛十分明显); 
  若疼痛部位以肩骨禺穴处为甚者,病在手阳阴大肠经循行线上,可针三间穴处条缩状物和压痛点(第二掌骨侧肩穴处); 
  若疼痛部位以肩后侧为甚者,病在手太阳小肠经循行线上,可针后溪穴处条缩状物和压痛点(第五掌骨侧肩穴处); 
  若以活动障碍为主者其病在筋,可独取筋会阳陵泉穴,多取对侧,压痛点多在阳陵泉下0 5寸左右稍后方。取效的关键除随咳进针和活动肩部外,取穴准确和进针手法也非常重要,条缩状物和压痛点仅有针柄大小,一定要扎准;进针手法宜先直刺(针柄与掌骨侧成90度角)穿透条缩状物至掌骨,然后将针柄立起将针尖刺入条缩状物与掌骨侧之间,此时针感最强。以上方法只要用之得当,皆能针入痛缓或肩部活动立刻改善,一般针3次~10次即可。 
  针后若配合局部阿是穴针刺拔罐,其效更佳。针数次疼痛缓解后可加用中药内服,药用山萸肉30g~45g,酌配桑枝、桂枝、姜黄、细辛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品,但配用药物只1味~3味即可,药量也不宜过大,以免喧宾夺主,反而影响疗效。考山萸肉一药,《本经》言其主风寒湿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补益之中大有条畅之性”,并创曲直汤治疗肝虚腿痛,即以山萸肉为主药,证之临床,不论肩痛、腿痛,凡属阴血不足、筋失所养而痛者重用山萸肉皆有良效。

第一百一十八 夏洪生教授治咳经验

夏洪生(1939~),男,吉林省怀德县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历任长春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副教授、教授、副院长,深圳市中医院副院长、教授,现为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党委书记、第一副院长兼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所长。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独立编著及主篇《伤寒论训解》、《伤寒论析要》、《温病析要》、《中医临证指南》、《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学》等专业学术论著43部;科研成果4项,其中1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针灸CAI系统研究,居国内先进水平;临床擅长于外感热病、心血管病、呼吸病、内分泌病等疑难病的诊治。
  夏教授从事中医医疗、科研及临床工作40余年,精通岐黄,博采百家,学验俱丰。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获益匪浅。现撷其临床治咳经验一二,以飨同道

1.辨证治咳,“温、化、宣、敛”,四法参详。

1.1 “温”,即温化、温润 夏教授认为咳嗽一病,不论新咳久咳、寒咳热咳、实咳虚咳,致病之邪莫不以“痰”为首。痰为阴邪,其性粘滞,易伤阳气,痰之形成,总为本虚标实之证。治咳首先应治痰,而治痰首宗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为大法,指出非温热助阳之药不能温通气机,逐散痰饮,即如《临证指南医案》所云:“驱阴邪以助阳”之理,是以阳通则气机得畅,三焦得通,水津循环无滞,痰饮得散,则咳嗽自平。临床运用:温化寒饮用小青龙汤加减,寒甚加附子;温润止咳多用止嗽散;遇痰热咳嗽,也多于清热化痰药中加入1~2味温散药以助消除痰液,如干姜、细辛等;遇燥热咳嗽,则于清润方中加入紫菀、款冬花、百部、当归等温润药,尤其是当归,认为是一味很好的温润理肺止咳药,对久咳虚咳、或夹凉燥或寒凝者,效果颇佳。同时指出,临床上纯寒宜温的有,温而兼清的也有,而纯热宜清的却较少。即使在南方气候炎热,多不喜用温热,但只要临床辨证准确,配伍恰当,即可大胆选用温化或温润药。

1.2 “化”,即化痰浊、化痰血 化痰浊:包括燥湿化痰、芳香化湿及清化湿热。燥湿化痰用二陈汤或三子养亲汤加减,其中半夏一味,每方必用,夏教授认为其“消痰、下肺气,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为治咳嗽之必用药,无论寒痰、热痰、湿痰均可应用,主要选用法半夏,其用量宜大,一般用18g,不能少于15 g,无需先煎,与其他药同用,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且配伍不同,取效亦异,如配苍术、茯苓治湿痰;配桑白皮、鱼腥草、黄芩治热痰;配瓜蒌、贝母治燥痰;配紫苏子、白芥子、干姜治寒痰。南方气候潮湿,多易夹湿,临床每见咳嗽痰粘少难咯,伴脘闷纳呆,肢体倦怠,舌苔厚腻等征象,此乃痰湿胶粘、阻遏气机所致,此时宜用芳香化湿法,可用三仁汤加减或辨证加入苍术、藿香、佩兰、薏苡仁等;清热化痰,用于痰热较盛,咳痰粘稠色黄,胸满闷,或发热,或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等症,用桑白皮汤或清肺汤加减,并指出:咳嗽一症,纯热者少,或外寒内热,或夹湿夹饮,故用清热化痰法时,多加入温化宣通药如麻黄、细辛、桂枝,或温润止咳药如紫菀、款冬花、百部等,辛温以行痰,润降以肃肺,从而达到痰去咳止的目的。
  化瘀血:夏教授认为,咳嗽一症,不论新咳久咳、内伤咳嗽或外感咳嗽,均有不同程度的瘀血症状存在。外感咳嗽者,因于外邪袭于肺络,肺失宣达,气机不畅,势必引起血脉凝滞不通;内伤咳嗽者,因于肺气虚弱,无力运血,血运不行,或阴虚血脉涩滞,或痰浊水饮内盛,阻遏气机,脉络瘀阻。正如《血证论》说:“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因而夏教授指出活血法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尤其在痰涎阻塞肺络的情况下,若单用行气祛痰之品,势必难以推动,加上活血药可使血活气动,再配以宣肺的药物,可使气血畅行,肺络宣达,外邪随之而出,痰浊随之而泄,邪去正复,咳喘而愈。

1.3 “宣”,即宣疏肺气、升脾肃肺 外感咳嗽,必须宣通肺气,以疏达外邪;痰浊咳嗽,必致肺脾气机升降失常,“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宜升,肺宜降,调理肺脾气机可从根本上杜绝生痰之源,即所谓“见痰休治痰,而治其生痰之源”、“善治痰者,不治痰而先治其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温宣者,多用麻黄、桂枝、细辛、荆芥等,清宣则用桑叶、薄荷、桔梗、前胡等,肃肺理脾则用法半夏、枇杷叶、白前、莱菔子、紫菀、款冬花。夏教授用药,多宣散与肃降同用,肺脾同治,一升一降,使气机畅达,津液循环无滞,邪有出路。

1.4 “敛”,即酸收敛肺 《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补之,以辛泄之”,《嵩崖尊生书》曰:“肺喜清敛,以酸收之,以酸补之”。夏教授认为,不但久咳虚咳须用收敛法,以收敛肺脏真元兼益肾归原,且新咳、外感咳嗽也可酌加敛法,盖因咳嗽新起,多用宣散开达之法,唯恐开散过度,耗气伤津,临床上多见有辛散过度,过用桂枝、麻黄、细辛、薄荷者,虽使邪气外泄,但正气也损,而致咳虽缓却久不愈,或病后易于复发,故夏教授对初咳新咳,在宣肺祛邪的基础上,少佐酸收之药如百合、白芍、诃子等;而久咳顽咳,更应酌加收敛药如五味子等。取效如何,关键在于配伍灵活。并指出敛法必与其他治法相伍为用,不能单独使用,方中必须有散有收,开合有度,方能使邪有出路,气机调畅,病乃告愈。

2.顽咳久咳,寒温并用,攻补兼施
  久咳顽咳,邪气仍实,而正气已虚;因寒致病,郁久化热;因热致病,复感风寒,故势必形成寒热并存,虚实夹杂之势;而痰浊阻滞,气机不畅,则多有瘀血见证。临床治疗颇为棘手。夏教授认为:对此类咳嗽,治疗不能拘泥于一法,而应辨证分析,虚则补,实则泻,热者宜清,寒者宜温,邪郁当散,气耗宜收,处方遣药,多攻补兼施,寒温并用,辛收同投。攻者,或清热,或散寒,或逐痰,或化瘀。补则以健脾益肺为主,如党参、黄芪、茯苓、白术、山药等。寒温并用如温肺散寒之干姜、炮姜配清热解毒之鱼腥草、黄芩、连翘等;温润肃肺之紫菀、款冬花配清肺化痰之桑白皮、马兜铃;清宣肺气之前胡、桔梗配肃降肺气之白前、苦杏仁、枇杷叶;辛温开达之麻黄、细辛配酸收敛阴之五味子、白芍、百合等。如治疗常见的迁延性咳嗽,该病多见于深秋、初冬,每由外感而起,但表证已解而咳嗽绵延不愈,呈干咳无痰,咽喉作痒则咳,晨起或夜间甚,遇寒则发,遇暖则舒,咳甚时尿自遗,胸胁震痛,口不干,或口干喜热饮,舌苔薄白、或白而不干,脉弦细。治疗不易,每每可迁延2~3个月而不愈,此乃凉燥咳嗽,治以辛温理肺润降法。处方:麻黄9g,苦杏仁12 g,干姜、甘草各6 g,桔梗、枇杷叶、紫菀、款冬花、牛蒡子、百合、当归各15g。方中以麻黄、干姜辛温以散寒;紫菀、款冬花温润以降气;配以桔梗、牛蒡子利咽宣肺;枇杷叶利咽肃肺;当归活血辛温理肺;百合养阴酸收敛肺,使其辛温而不过燥,润降而不碍邪,邪有出路,肺气归原,而咳嗽自平。

3.治病求本,培补脾肾,法宗东垣
  夏教授认为咳嗽之发生与迁延,必因正气内虚,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正气虚弱乃本病的根本,而“追本求源,审因论治”,主要从调理脾胃入手,认为脾胃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生命所系。《脾胃论》云:“脾胃之气既伤,而正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外感咳嗽久咳不愈而见虚象或内伤咳嗽反复发作,乃脾肺气虚、元气耗损之征;其次,脾胃位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津液转输之要道,脾主升,胃主降,人体之气机畅行无阻、津液循环无滞,全赖脾胃功能协调。若脾胃失健,不能调畅气机而气滞气逆,不能运化水谷津液而聚湿生痰,上渍于肺,均可致咳致喘。治病求本,须健脾益气,培土生金,应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脾胃虚寒、寒饮内盛者则加炮姜或干姜等,见肾虚补肾时,亦应在补脾基础上加补肾药,使其中土旺盛,方能资助肾脏元气,同时注意调理脾胃气机升降,使水津循环无滞,常用行气理脾药如:厚朴、枳壳、莱菔子、苍术、法半夏、陈皮等。

4.病案举例
  赵某,男,56岁,1999年3月5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嗽3个多月。患者自去年12月因气候反常,感邪而咳嗽,呈干咳无痰,咽喉刺痒则咳,晨起及夜间、遇风寒咳甚,稍受风则发,呈阵发性呛咳,伴胸膺震痛,口不干,怕冷,夜不能寐,舌淡黯、苔薄白而润,脉沉弦。夏教授诊为凉燥咳嗽,治以辛温润降法。处方:麻黄10g,苦杏仁12 g,干姜8 g,甘草6 g,桔梗、枇杷叶、紫菀、款冬花、牛蒡子、百合、当归各15g。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5剂,症状大减,无咽喉刺痒、畏寒怕冷等,守上方去牛蒡子,加茯苓30g,继用3剂而愈。
  按:本例病起于初冬,感受秋凉之邪,外束肺气,肺不宣畅,气机上逆而咳。虽干咳但口不干,舌无津伤化热之象,可见并非燥热为患。治应辛温以外散凉邪,润降以内降肺气,取麻黄、干姜辛温散寒,桔梗、枇杷叶、牛蒡子宣肺利咽,当归、紫菀、款冬花温润肃肺,配百合养阴敛肺、安神止咳,共制麻、姜之辛温疏散,刚柔相济,则散不过猛,温不过燥,而取良效。

作者单位:林育华(广东省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一门诊中医科,深圳市(518031))

第一百一十九节 陈可冀教授治疗心脏经验方

一、愈梗通瘀汤
组成:生晒人参10~15克,生黄芪15克、紫丹参15克、全当归10克、玄胡索10克、川芎10克、广藿香12克、佩兰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生大黄6~10克。
功能:急性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心梗)急性期及康复期应用促进愈合,清瘀抗栓,改善心功能,改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分2~3次口服。也可制丸剂供康复期应用,1日3次,1次口服3克。
方解:心梗塞为心脉痹阻病证,属内科急症。临床常表现为气虚气滞,血瘀浊阻,或气阴两虚,气滞血瘀浊阻,证情复杂而险恶。通常应采用标本并治、通补兼施的治法,据此以选用扶正益气生肌、行气活血定痛、化瘀抗栓通脉及通腑化浊降逆的方药。
愈梗通瘀汤为治疗心梗之基本方剂。方中人参、黄芪并用,扶正益气生肌。因心梗时心之气血骤然受阻,需有效应用益气行气、活血通瘀、抗栓生肌疗法。人参以用生晒参或红参为好,津液亏短者可用西洋参。薛立斋云人参为“气中血药”,帅气之力既强,血之运行当可改善,并言党参亦可用,但个人经验以为党参平补和缓,似不能与生晒参等温补益气之效同日而语。张洁古称黄芪乃“疮家圣药”,《名医别录》亦谓可“逐五脏间恶血”,确具补气生肌之功。现代研究证明本方具有改善心肌细胞活力,改善心肌微循环,修复损伤心肌,缩小梗塞面积之作用。
本方当归、丹参并用,调气养血活血,使气血各有所归,即所谓“归所当归”者。当归的有效成分阿魏酸钠更有改善红细胞变形性能力及清除超氧自由基的功用。徐灵胎《本经百种录》称当归为“补营之圣药”,根据“损其心者调其营卫”的理论,血虚当得补,血滞当能通。丹参补血之力虽逊于当归,但通瘀之力强于后者,前者宜于偏热,后者宜于偏寒,而相配伍,可得通治。
玄胡、川芎并用,可增强理气定痛、化瘀抗栓通脉之功。玄胡苦辛,性温无毒,入肝经,兼入心包、肾、脾、肺四经。《雷公炮炙论》有“心痛欲死,速觅玄胡”之论,李时珍也有“妙不可言”之喻。川芎为气中血药,理气定痛而活血通瘀,抗血小板功能亢进尤好,玄胡得此,效用更彰。心梗时由于气血骤阻,脾失健运,气机不畅,升降失司,湿浊上泛,苔腻脉滑,纳呆呕恶,大便干结。本方大黄之用,可以通瘀、化浊阻而推陈致新。或谓心梗已有虚象,不可虚虚;临床应用表明,盲瞽不明,则不见秋毫,张仲景于“五劳虚热羸弱”之用大黄蛰虫丸的范例足以佐证临床经验之科学合理性,盖胃气和顺则五脏也得以安和。藿香辛微温无毒,通常认为系清暑药,实际上醒脾和胃,辟恶止吐,四时皆可用,《局方》论藿香正气散时就提出可治“四时不正之气”。佩兰苦辛温无毒,化湿浊而定痛。至于方中半夏之用,张仲景早有“呕加半夏”之古典医训;配以陈皮理气和中,治疗浊阻尤好,况且《本草纲目》对陈皮本有可治“途中心痛”之语。
加减运用:低血压状态甚而休克阳脱者,可同时服用生脉四逆汤加肉桂;舌红口干五心烦热者,可加石斛30克、玄参15克、麦冬12克、沙参10克、生地10克;汗出较多者可加山萸肉12克、五味子10克,黄芪加至30克;七情不畅、胸闷胁胀者,可以四逆散、柴胡疏肝散进退应用;心痛剧时,可噙服苏合香丸,或于方中加细辛3~6克,三七粉3克冲服;大便不畅或干结者,可加桃仁泥10克、大麻仁10克,已通畅者,可改用番泻叶10克泡当茶饮;舌暗瘀血重者,可加莪术10克、水蛭12克、赤芍12克;脉结代者,可与复脉汤或保元汤进退;心功能不全者,可温阳利水,加北五加皮3~6克;卧不安者,可加枣仁30克、夜交藤30克。

二、温通复脉汤
组成:党参10~15克,黄芪10~15克,柴胡10克、干姜10克、升麻10克,肉桂1,5~3克(后下),白术10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净麻黄3克,细辛3~6克,制附子10克、炙甘草10克。
功能:益气补阳,温经散寒,提高脉率。
主治: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以心动过缓为表现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以加速传导,提高脉率,改善虚寒证候。
用法:水煎法,1日1剂。也可制成丸剂缓图,1日3次,1次口服3克。
方解:缓慢性心律失常和以心动过缓为主要表现的病态窦房结综合证,实属“脉迟证”范畴,多由冠心病、各类心肌炎或心肌病等导致窦房结供血不足,或窦房结动脉血栓形成,窦房结的激动形成或传出发生障碍所致。脉象多迟而无力,舌以淡居多,常见肢体发凉、喜暖恶风之虚证、寒证特点。重者感足心如有风吹,夏仍厚衣重被,背腹亦凉,以“阴盛则寒”、“阳虚则阳气不达四末”而遇寒骨节酸痛。平素则乏力肢重,胸闷气短,时作眩晕,甚则晕厥。本方由保元汤、补中益气汤及麻黄附子细辛汤三方合方组成,旨在针对上述心、脾、肾之气虚、阳虚特点,温通心阳,温运脾阳,温补肾阳以使脏腑阳气及血脉运行复常,起到劳者温之、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功效。保元汤出《景岳全书》,由参、芪、桂、草组成,温补阳气。重者可用人参,轻者可用党参。参、芪补肺脾之气,甘草补胃气,肉桂温肾气,补命门,四药相伍,可使内外上下之气皆得温补,对于虚劳损怯,自是好方。补中益气汤出李东垣之《脾胃论》及《内外伤辨惑论》,本方补气升阳,对于脉迟亦佳,方中参、芪、草固在保元汤中亦备,方中又有升麻、柴胡,升腾清阳之气;当归补血,陈皮理气,白术健脾,配伍应用,对于乏力肢重懒倦和中气不足尤好。麻黄附子细辛汤出《伤寒论》,原治少阴病初起而脉沉或脉微细但欲寐者,此等患者平素肾阳虚,附子助阳温肾,细辛温经散寒,麻黄原为散表寒,此则借助其辛苦温药性,鼓动心脉,提高脉率。以上三方,均有助阳益气、消散阴寒、补虚纠偏之功用,故疗阳气不足,脉迟不及,可以取效。本方加干姜者,盖取干姜辛热之性,入心、肺、脾、肾诸经,加强温中逐寒、回阳通脉力量,治疗脉迟、脉沉、脉微及肢冷、喜暖等症均有佐助。《医学入门》保元汤中有生姜,以其温里力弱而改取干姜。
加减运用:温而化燥,口干者可伍石斛30克、知母、黄柏各6~10克,以制其燥,欲其温阳益气而不助火;有血瘀症象者,可加鸡血藤30克、川芎10克以活血通瘀;有咽干、牙痛“上火”症象,不宜用大辛大热药者,药量酌减。或以巴戟天10克、仙灵脾30克、补骨脂12克温润药取代肉桂、附子及麻黄。尤其久服者,更应注意阴阳寒热消长情况。
眩晕或晕厥发作,心率减慢,可以“生脉四逆浓缩煎剂”30ml服用(相当于常用量中药一剂);畏冷明显,脉沉者,肉桂末1 5克冲服,1日2~3次;恶心、心悸等痰饮现象,可伍用苓桂术甘汤;血压高且有头晕、头痛、肢麻症状者,可酌加珍珠母30克、葛根12克、菊花12克;心悸、腹胀者,可配合灸上脘、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第一百二十节 马云翔先生学术经验---温热病

对急性热病的诊治,在祖国医学中,自从后汉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著述《伤寒杂病论》以后,后世都用他六经分型的辨治方法于临床,到金、元、明、清之间,始又有刘完素、吴有性,及清的叶、薛、吴、王:等从内难论述中,发展创立了用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的温病学说。从此对热性病的临床辨治,就有三套分型方法,这对热病虽丰富了诊治手段,但同时也给临床辨证增加了迷惑,特別是对初学的同志,可能会带来无所适从的困难。我觉得伤寒与温病,虽然在传变上各家有各种的说法,但主要只是初起表证表现的不同;表证重的,从外因主要属寒的推断中定名为伤寒,表证轻的,从病因主要属伏气的认识中,定它为温病,或者说前者重外因立名后者重内因立法罢了。据我个人的认识,热病当病势发展以后,并不容易分清伤寒与温病的界限,因为伤寒讲外感,温病也讲外感,所以王孟英有《叶香岩外感温热篇》、《陈平伯外感热病篇》等的论述,温病讲伏气,伤寒也有讲伏气,如仲景有“伏气之病以意候之”等,王孟英并把《伤寒论》中阳明少阳篇内许多章节,甚至连太阳篇中的风温中暍等,亦都划入他订的《仲景伏气温病篇》与《仲景伏气热病篇》之中。同时我也认为没有多大必要去分清它们归属,理由是它对临床指导并无很大意义。病在表的时候,可以根据风寒风热的不同、分别用辛温和辛凉解表的方法去处理;入里以后,也不必拘泥于分六经还是分卫气营血或三焦去辨治,不妨根据临床表现特点,认证定法立方施药。因为所有各种辨治方法,都是为临床服务的,时代在变迁,认识在发展,以过去叶氏提出卫气营血辨证为例,现在由于有两医的经常补水,入营入血的酸中毒现象,就很少见及;因此我在热性病的临床辨治中,放弃了传统的许多方法,当表罢入里以后,主要只抓住三个证型进行处理,并都比较应手,这虽是我的敝屣,但确也似有它的可取之处,不但认证方便,疗效也较可靠,尽管它的对象,仅是热病入里后的偏实证,不能解决其全部病症,但勉强也可说是热病入里治疗的三个大纲,纲举目亦张矣,故不揣愚陋,把它们罗列于后,就有道而正焉。

一、表证渐罢,即须主用大黄以荡涤肠胃

患者得汗以后,恶寒头痛体痛等表证改善或已解除,而发热仍不解或不清,这说明它不是一般的感冒病症,应当预计到病势很可能还要向前发展。这时就应仿照凉膈散法,一面清解其肌表无形之热邪,一面清导其胃肠有形之积滞,免得邪全入里,胶结不化,酿成难解难分的后患,如能及时清理其腑,即使外邪感受较重,其势亦必孤矣。我在过去的临症实践中,往往不问伤寒温病,都掌握这一原则处理,除一起病就伴有大便水泄的以外,都用凉膈散法(大黄必用)进行治疗,如便下色深而臭味重的,即使大便不实,亦按处理热结旁流的办法,照常应用此法,而且常连续通下二天才停止使用。对现代传染病学中的伤寒,不但这法照用,而且通导的次数还要多些(一股连续三天),如第一天通便后,体温不但不见下降,有的反会稍稍上升一些,这说明肠中积粪较多,且已被细菌所利用,不必疑虑动摇,更应继续通导,一般2~3天后发热即可逐步下降,服药7~10天后晨起检温,往往降到正常(午后仍将上升一些)。大黄要生用,煎时要后下,剂量一般6~10克,同时根据表证多少,配用霍香、佩兰、青蒿、连翘、防风之属。有人认为现代传染病学中的伤寒,病灶在肠,病发以后,小肠内往往会产生各种溃疡面,因而最怕并发肠出血、肠穿孔等症,现在不好好去保护它,反而用通便药去刺激它,不是会欲益反损吗?我的看法是清导积滞,就是清洁肠道,就是防止出现肠出血肠穿孔并发症的一项积极措施,这和外科医生为了促使伤口早日愈合,必先清洁创面的道理一样。而且医生治病,和军事指挥员指挥战争一样,不能老是消极防卸,必须采取积极防卸,才能争取主动,才能真正或更好的发挥其防卸作用。何况根据近人的实验研究,大黄对肠蠕动的影响,主要在结肠而不在空回肠呢!因此没有必要顾虑。不过病程已长,即发热持续已半月以上的,用大黄时也要适当注意,不能过于孟浪罢了。

二、里热已盛,即须主用生石膏以泄热救阴

表证已罢,里热炽盛,有汗不解,烦躁渴饮,脉洪大而苔舌俱干,这时就应用大剂白虎汤清其气分。大便不通或不甚通畅的,再酌与承气汤同用,否则就单用本方,因本方服后,也有一些通便作用。一般说,病人出现以上症状(目前这一证型亦已减少)服用本方后,疗效较好。它的用量及配伍是:生石膏30~90克,知母1o~15克,生甘草3~10克,生山药(代粳米)12克,再根据具体情况,酌加黄芩、连翘、山栀等味。如因汗多引起卫阳不足而恶寒的,再加桂枝3克左右,舌干绛有较明显伤津的,就加麦冬、生地,见咳的生地改沙参。在这一证型中,发热有汗不解而又复烦躁渴饮脉大等,是其主症,处理时只要掌握这一特点即可。

三、湿重于热即须主用附子以扶阳逐湿

表证解后,往往先向两个方面转变,一是化热化火(或热重于湿),发展成为前条的白虎汤证,一是湿重于热,发展成为薛雪《湿热病篇》第一条所说的“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的湿热证,和吴瑭《温病条辨上焦篇》43条所记的的湿温证,这就是本节所要讨论的对象。它的临床特点,就是上面薛氏湿热证所描述的一些,除他所述的以外,还有客观上检查体温虽高(39摄氏度或以上),但病人自己只觉胸痞而渴不引饮,並不知道有高热,也无烦躁。对这一证型的治法,前辈定的治疗总原则是化湿清热,用湿热分利以解其胶结,也就是叶氏所谓“渗湿于热外”的办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的不同,又分出淡渗利湿、芳香化湿、苦辛燥湿等等,所有这些方法,在实践中都不能迅速奏效,往往依旧反复淹缠,所以前人对它有“如抽丝剥茧,层出不穷”之喻。我在初期的临床实践中,也用上述这些方法进行治疗,疗效的确如吴氏所说“病难速己’。后来自己患了这病,在用尽前述方法,病仍不见明显转机的情况下,才试用以附子为主的扶阳逐湿法进行治疗,不料竟收到意外的效果,不但毫无不良反应,并且退热快而稳定。于是后来就对凡是发热不烦躁,口不渴或口渴不多饮的病人,都用附子。舌苔腻的程度,略作为用量多少的根据,脉搏一般只作参考,不作是否能用附子的标准,用后疗效都较好。从此过去对此证型作的“抽丝剥茧”譬喻,也就不再符合实际了。这一治湿方法我所以杜撰定它为扶阳逐湿,因认阳被湿困,无以透发,才致病情淹缠,若阳得援而振奋,湿也自然就被逐走了。这实际也是王太仆“益火之源,以消阴霾”的一种具体运用。吴瑭《温病条辨》四十九条“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脉拘束”,用桂枝姜附汤。其实不一定寒湿才会伤阳,湿是阴邪,湿温湿热证,只要湿重于热,同样可以伤阳,通过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同道们以后在临中,如遇到这类证型,不妨大胆试试。我对附子的用量,主要看口不渴和舌腻的轻重(口渴不多饮的也用),和困倦及精神萎靡不烦躁的程度而定,每次处方,由6~12克不等,另外再配些蔻仁,陈皮、苍术、佩兰、青蒿之属,药味总数,一般不超过九味,因药味太多,不但不易观察疗效,而且也因结合是否有机,心中无数,怕相互掣肘,反起干扰。

附:附子在温热病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医药学的天人相应学说是在中国医药学的相似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这一学说认为客观存在的繁多的自然现象,不仅是繁多的自然现象,而且是引发人体生理、病因、病机、症状改变的条件,因此医务工作者在考虑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症状时必须注意自然现象的改变,并将其纳入到辨证论治的范畴。一、应用天人相应学说于辨证论治时的思维方法由于天人相应学说是在中国医药学的相似论的指导下形成的,所以它的思维方法也基本上是相似-附子在急性热病的治疗中,我认为它是一味大有前途的药物,用得适当,而且还是一味立竿见影的圣药,现先温习一下汉末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和清代叶、薛、吴、王在治温中的意见,然后再谈谈我个人和他们不同的临床实践体会,因为他们的认识,禁锢了一千几百年来中医前辈的思想,限制了人们在热病治疗中的视界,为了使自己的这些看法.能在今后振兴中医的工作中,在解放思想发展中医事业的实践中,起一些微薄的动力,故不揣翦陋,敢冒此大不韪。

一、仲景用附子子热性病的标准

仲景在《伤寒论》里用附子的目的,从其应用的一十九方二十五法(不包括《金匮》)的方证中,与干姜同用的,共八方十四条(注一),在这十四条中,除323条四逆汤证,仲景未具体描述症状,但从“急温之”的要求中,可以看出共为阳气大虚阴寒内盛之证外,其余十三条均有“下”或“吐利”之症(注二)而在179条“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主之”(《金匮痉湿暍篇》白术附子汤证所说与《伤寒论》本条所记全同)仅“大便硬”作大便坚”而已),于此可见仲景治下利是以干姜为君,附子为臣的,故在药味的排列上,亦把干姜放在附子前面,以故我们不能仅从四逆辈的处方中去体认附子在下利中的作用。那末仲景在伤寒热病中主用附子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就论(指《伤寒论》中运用附子以组方的条文分析,主要治的是里寒阳虚和亡阳之证,除前与干姜同用各方,都突出反映这一病理机制外,再从其余十一方十三法中归纳,亦复如是。其临床反应为:

1.脉搏微、弱、迟。如(1)179条《伤寒论》下同)桂枝附子汤证:“脉浮虚而涩者”。(2)228条四逆汤证:“脉浮而迟”。(3)315条白通汤证,384条四逆加人参汤证:“脉微”。(4)301条麻黄附子细辛汤证,323条四逆汤证“脉沉者”。(5)61条干姜附子汤证:“脉沉微”。(6)386条四逆汤证,389条通脉四逆汤证,“脉微欲绝”。除上所引外,317条的通脉四逆汤证,还有“脉不出者”呢。于此可见脉搏反应的微弱或虚浮无力,乃是仲景用附子的一大指标.

2.汗出(1)21条桂枝附子汤证:“发汗遂漏不止”。(2)61条干姜附子汤证;“下之后复发汗”。(3)69条茯苓四逆汤证;“发汗若下之”。(4)68条芍药甘草附子汤证:“发汗病不解’。(5)84条真武汤证:“发汗汗出不解”。(6)160条附子泻心汤证:‘恶寒汗出者”。(注三)(7)352,353,388条四逆汤证:“大汗出”。(8)389条通脉四逆加猪胆冲汤证:“汗出而厥”。 (《金匮,呕吐,哕、下利病篇》与本条所记全同)。

3.恶风寒。(1)21条桂枝加附子汤证:“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2)22条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若微恶寒者”。(3)68条芍药甘草附子汤证:“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4)160条附子泻心汤证:“心下痞而恶寒汙出者”。(5)304条附子汤证:“少阴病口中和,……其背恶寒者”。(6)384条四逆加人参汤证:“恶寒脉微”。

按恶寒恶风,主要是阳虚的一种表现,就是表证见此,亦是病邪初感,表(卫)阳不足,不及适应的反映, 上面所引,当然都是些由元阳虚衰而出现的证候,故都宜主用或佐用附子来调整了。

4.厥冷、厥逆。(1)305条附子汤证;“手足寒”。(2)353条四逆汤证:“厥冷”。(3)387条四逆汤证,“手足厥冷”。(4)352条四逆汤证:“厥逆”。(5)317条通脉四逆汤证手足厥逆。(6)389条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汗出而厥”。

按“厥冷”、“厥逆”(或逆冷”症,病久见此,除热深厥深者外,主要都是阳气消亡,不能外出温煦四末的反映,故仲景主四逆辈用干姜止利以防阳气进一步的消亡,用附子以救垂竭之阳气。

从上《伤寒论》中应用附子方证分析,仲景用它的标准,在病机上都属阳虚阳微或伤阳亡阳之证,在临床表现上都为脉沉迟微弱,误汗、大汗漏汗,以及恶寒肢厥之症,在吾吴湿邪害人最广的湿热证、湿温证,特別是湿重于热缠绵不解的证候中,仲景书中好像还没有用附子的证据。

二、溫病家叶薛吴王等对附子的畏惧

有清以来,叶薛吴王等温病大师,根据吾省及周围邻近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发病特点,把温病从《伤寒论》中分出,另创了温病学派。在这一学派中,鞠通吴瑭氏在其所著《温病条辨》中虽曾用过不少有附子的配方,但无一用在热病的进行中者,且都非直接为温病而设。如上焦篇49条:“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淡滑不渴,经络拘束,桂枝姜附汤主之”,中焦篇94条:“自利腹满,小便清长,肠濡而小,病在太阴,法当温脏,勿事通腑,加减附子理中汤主之”,94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甚則哕,冲气上逆,急救土败,附子粳米汤主之”,和下焦篇43条以后为了治疗“类及于四时杂感”,而在湿久、痢久、疟久、寒疝等病中,用过含有附子配方的鹿附汤r43条)安肾汤(44条)、黄土汤(46条)、大黄附子汤(53条、术附汤(57条)、理阴煎(65条)、扶阳汤(61条)、 参茸汤(71条)、乌梅丸(72条)、参芍汤(73条)等,那就更与温病无涉了。

陈平伯《外惑温病篇》25条虽然小心谨慎地提出“湿热证身冷脉细汗出胸痞,口渴舌白,湿中少阴之阳,宜人参、白术、附子、茯苓、益智等味”,却也立即就被王士雄所否定。认为它仅是湿热之类证,乃寒湿也,故伤人之阳气,或湿热治不如法,但与清热、失于化湿”的变证,不承认真正的湿热证,有用温药的可能,不要说被人喻为辛热有毒的附子了。因此举“吴本无此条”来表示其怀疑。《湿热篇》45条“上吐下泻”,46条“肠痈下利、脉大而空”两条,陈氏在大顺散、冷香饮子中配用附子,完全和吴氏《温病条辨中焦篇》94。95两条一样,属于下利伤阳急症用附,並非专为温病而设,即此,王氏亦伯后人误解而举“《医师秘笈》仅载前三十五条,江白仙本与《温热赘言》于三十五条止采二十条”等来表达其异议。

在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犀角羚羊白虎等清解方药用得不少,却不见有用附子的条文。不仅如此,而且叶氏还谆谆提出用温之戒,如他篇中第九章虽指出“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但仍说“法应清凉’,不过教人清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耳,明知“湿热一去,阳亦微也”, 还认为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阳)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 如此小心冀冀,不敢稍用附子以扶阳气,难怪吾吴湿邪害人广而湿温之证,常如抽丝剠茧层出不穷,有如吴瑭所谓“病难速已”了。章虚谷在诠释中对此稍加补充,提出“面白阳虚之人,其人体丰者,本多痰湿,若受寒湿之邪,非姜、附、参苓不能去”时,对附子等药畏如蛇蝎的王孟英,立即跳出来斥责说,“至面白体丰之人,即病湿热,应用清凉,本文(即叶氏外感湿热篇)业已明言但病去六七,不可过用寒凉耳,非谓病未去之初,不可用凉。今云与面苍形瘦之人正相反,但非病去六七之前,亦当如治寒湿之用姜、附、参、术矣。阳奉阴违,殊乖诠释之体”云云。由于叶薛吴王等温病大师们对温病用温的顾忌,特別是叶氏篇中上引条文,影响更是深远,致三百多年来附子一药,长期被排斥于湿热病的治方之外,无复敢一试于临床,听任患此症者,缠绵难愈,良可慨也!

三、我在湿温湿热证中对附子的应用

我在上海学习时,曾随祝味菊老师临症实习过一段时期,因而消除了对附子的一些畏惧,为我以后敢于用附子于临床,打下心理上的基础,但当时在祝老师处所接触到的,还只是些非热性病例,对如何和能否在温病中应用,尚缺乏理性及感性知识,因此在医校毕业自己开业之初,一直未敢在急性热病的进行中应用。大概在四十年代初吧,自己患了湿温证,初起请人诊治,用尽淡渗芳化之剂不效后,自己乃改用苍术厚朴等辛燥之品以进,服了依然如故,但也没什么燥渴反应。最后于霍、佩、青、蒿等芳化剂中,加入附子试服,一剂即见到明显效果,中午服药后即昏昏睡去,醒来检温下降华氏度一度,后乃在別的病员身上进一步试用,都收到同样的效果。偶然的尝试,意外的收获,使我喜出望外,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秘方,一直不肯轻易告人,现在当然没有这个必要了。

湿热病表解以后,往往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热重于湿,发展成为阳明经证或腑证(入气),一是湿重于热,发展成为发热淹缠,昏沉困倦,胸痞纳呆,四肢烦疼,口不渴或渴不多饮,如薛雪《湿热病篇》首章所举“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的湿温证,吴氏辨条43条所记,亦属此类。这一证型目前出现的特多,它的特点,除前述口不渴或渴不多饮等以外,就是体检时客观上测得的体温虽高(39或39以上摄氏度),但病人自己只觉昏沉瞀闷,並不知道有这样的高热,並且也无烦躁不安现象。

对这一证型的治法,历来前辈定的原则,总的是清热化湿,或者是化湿清热,用湿热分利解其胶结,亦即是叶氏所谓“渗湿于热外”的办法。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分清其湿热的比重,在临床具体运用时,又有淡渗利湿、芳香化湿、苦辛燥湿等等,但在实践中,所有这些利湿化湿燥湿之法,疗效都不快,病证往往依旧反复稽留,淹缠不解,所以前人对它有如抽丝剥茧层出不穷之喻。我在初期的临床实践中,也用这些方法进行治疗,疗效的确並不理想,自从用附子为君以后,情况才有较大甚至可说很大的改观,服后不但毫无不良反应,並且退热快而稳定。凡是发热不烦躁,口渴不欲饮或不多饮的病人,都可君以附子,舌苔腻的程度,只作为附子用量多少的标准,凡是具备以上临床特点的,即使舌苔不腻,亦可应用。至于脉搏,一般只作参考,並不把它作为是否可用附子的根据。用附子治疗此等证候以后,以前抽丝剥茧的比喻,可以说已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

这一治湿热方法,我杜撰称它为扶阳逐湿法。因为阳被湿困,无以透发,才致病情淹缠,阳得援而振奋,湿浊自然就易被逐走了。这实际也是王太仆“益火之源,以消阴霾”的一种具体应用。吴瑭《温病条辨》上焦篇条“寒湿伤阳”,曾用桂枝姜附汤,我的看法,不一定寒湿才会伤阳,湿既是阴邪,湿温湿热证只要湿重于热,同样可以伤阳,通过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同志们以后在临症中,如遇到这一证型,不妨试试。我对附子的用量,根据分析湿的比重(主要看苔腻口渴与精神困倦等的程度),每次处方量,从5~10克不等,另外配用青蒿、藿香、佩兰、陈皮、蔻仁、苍术之属,总药数一般不超过九味,因药味过多,不但不易观察药效,而且也由于心中无数,伯相互掣肘,反起干扰。总之,湿热病只要如前所说:发热不烦躁,口渴不欲饮,精神困倦,舌不太燥脉不太快的(特別第一二两症),都可主用附子以图治,不但疗效可靠,而且毫无不良反应,放胆用之可也。

注一:干姜附子汤一条,四逆汤六条,四逆加人参汤一条,茯苓四逆汤一条,通脉四逆汤二条,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一条,白通汤和白通加猪胆汁汤二条。

注二:《伤寒论》61条干姜附子汤证的“下之后复发汗”,69条茯苓四逆汤证的“发汗若下之”;389条通脉四逆加渚胆汁汤证的”吐已下断”一一(病人当 时吐下虽已断,病理影响仍在)。其余明言“下利清谷”的有228,388条四逆汤证,317、369的通脉四逆汤证,但云“下利”的,有352、353的四逆汤证,云“吐利”的,有387条的四逆汤证, 云“复利”的有384条四逆加人参汤证;云“少阴病下利”和“利不止”的。有314、315条白通汤和白通加渚胆汁汤 证。

注三:《伤寒论》中以泻心名方者五,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中亦有“复发汗”,生姜泻心汤证中亦有“汗解后”等的记录,何以见得附子泻心汤证的汗出,就与附子有关呢?

考致痞的主妥原因是“下”而不是“汗”,观仲景对五泻心方的举证即可明白:大黄黄连泻心汤是“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半夏泻心汤是“柴胡证具而以他药下之”, 甘草泻心是“伤寒中风, 医反下之”,生姜泻心汤所主则是“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而下利者”,而且大黄黄连泻心 与生姜泻心两汤证的“汗”,是过去病史中的事,附子泻心汤证的“汗出”是现症。情况不同,所以鄙意认为仲景 附子泻心汤中的附子,和“汗出”有关。

一百二十一节 徐小圃先生经验

先生对桂枝的应用,解肌透表必加生姜,有汗发热均伍芍药,无汗表实伍麻黄,项强伍葛根,太少合病用柴胡,清心泻火合黄连,烦渴除热加石膏,肺热,肠热合黄芩,里实腹痛合大黄,与附同用以温阳,与参、芪同用以益气,与甘、枣同用以补心脾,与饴糖同用以建中,与苓、术同用以利水,与五味于同用以纳气,与龙骨、牡蛎同用以潜阳镇惊。且常喜与磁石共投,加强其潜阳宁心的协同作用。他还常使用羌活与桂枝合伍,对风寒入络,头身体痛之寒痹证,效果卓著。他对麻黄的应用尤多,凡有肺经见证者多用之。认为麻黄作用在于开肺气之闭郁,故喘咳之属实者,佐杏仁以化痰,虽无表证,均可用之,反之,表实无汗而无喘咳者,却并不采用麻黄,因麻黄之发汗解表,需赖桂枝之行血和营,若徒恃麻黄之发汗解表则无益也。以小青龙汤为例,外感风寒、内挟水气者固必用,虽无表证而见喘咳者亦常用,随证加减,尤为灵活。如无汗表实者,用生麻黄去芍药,表虚有汗者用水炙 麻黄,但喘咳不发热者用蜜炙麻黄,并去桂枝、芍药;表解但咳不喘者并去麻黄、桂枝。治咳嗽时用五味子,取其五味俱备,非只酸收纳气而已。新咳、暴咳喜用干姜散寒,不宜见咳治咳;久咳不止,则重用五味子;若咳不畅快者,乃邪恋肺经,五味于则在禁用之列。痰多加白芥子;顽痰喘咳,历久不化者加竹节、白附。

小圃先生在临证之暇,常谆谆教诲我们:药不论寒温,要在审辨证情,正确掌握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桂、麻、附于等虽性温力猛,易以化热助火,亡阴劫液,但使用确当,能收奇效。不然,即桑、菊、荆、防亦足偾事。关键在于用之得当与否,世无明知温热偏胜而妄施温药者。若确系风寒表证,因其壮热而不敢及时投以辛温发散,反以轻清宣透或苦寒抑热,则难免贻误病情。殊不知发热者乃正邪相争之反映,邪气盛,正气尚旺,则发热愈壮,如能及时应用麻、桂,使寒邪得以外拗,不使病邪由表及里,由阳及阴,祛其邪,亦即扶其正也。徐老的教导对我们过去畏麻、桂等辛温药如蛇蝎的疑窦,豁然如释。

先生对望诊,确有独特之处。对婴幼儿呼吸道疾病,凡属啼哭无涕泪而鼻翼扇动者,为肺气闭郁,应首先开宣肺气。同时注意口唇舌苔之润燥,并结合其他各项症候,以辨别其寒热之真假,然后决定治疗决策。例如肺闭证,咳不扬声,呼吸气促,面呈晄白,舌苔淡黄质润,脉细数少力,四肢欠温者,有汗用炙麻黄,无汗生麻黄与桂枝同用,并加紫菀、款冬、天浆壳佐利肺气,附子、龙骨、牡蛎、磁石温阳潜阳,防其阳气之暴脱。使用这一开闭救逆之法则,确实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经常运用此法治疗先后天不足的重症肺炎,特别在某些病例中出现心力衰竭或早期心衰的患儿,尤感满意。用药后如能听到咳声爽利,啼哭时有眼泪流出者,表示肺气已宣,病情可望由重转轻,转危为安。

过去在徐老处实习时,冬春季节所见麻疹合并肺类者最多,求诊者皆为后期危重患儿。很多病儿除持续发热并常兼有气喘痰鸣、喘息抬肩外,舌苔黄腻或灰黑,舌质淡红有刺,口唇干燥皲裂,饮水则呛咳作恶的一系列毒热炽盛之化火症侯,清热解毒,保津护阴,固在所必须。但徐老只要诊得脉来细软,扪得舌苔尚有潮润,四肢末端欠温者,则以清温并用,祛邪扶正之法为治,用药如黄连、石膏、鲜生地、 大黄、天竺黄、乌附块、龙骨、牡蛎,磁石等。徐老认为麻疹为阳毒,化火最速,清热解毒,养阴护津,固属温毒证的治疗常法;热乃火化,炼液成痰,阻于气道,导致肺闭,关键在于“火”之作祟,故虽肺闭,必佐大黄,通达腑气,导火下行。此时如用一般宣肺定喘等法,已非所宜。盖肺与大肠为表里,泻利大肠,乃“上病下取”之意,所谓“扬汤止沸”不及“釜底抽薪”。乌附块性温而不燥,龙、牡、磁石扶正潜阳,证虽属实热,而舌唇尚润,脉呈细软,肢末欠温,按小儿病理特点,易虚易实,最易出现厥脱。夫阴之所生,必赖阳气之旋运,故少佐温阳者,取其阳生则阴长之意。方虽复杂,但主次分明,配伍灵活,对麻疹肺炎毒重正气将溃的重症病例,颇能见功。我在以后临证中,对某些麻疹肺炎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者,常用此法加重生大黄之量,常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说明徐老之使用温阳药和清温并用之法,确是胸有成竹的。

先生应用附子的指征是;精神萎靡,面色晄白,四肢末端不温,脉息细而软弱,或大便见溏泻,小便清等,只需抓住其一、二主证,即可放手应用。特别出现小便清长者,常重用附子,如小便少者,则改用肉桂。他指出:阳气者,人身之大宝也,无阳则阴无以生。在临证时,如阳虚证端倪初露,即须及时注意,若必待气阳虚衰,阴证毕具而后用之,往往贻噬脐莫及之悔矣!介绍几个常用治则的例案,昔日先生诊病,医案均有留底,余亦积累颇多,惜在日军侵华时,散佚大半,所存者又经十年浩劫,残留无几,因此无法整理其全貌。幸仲才学兄曾在先生逝世后一年,撰有《徐小圃儿科经验简介》一文,以资参考。这里,结合我的回忆,略述梗概,以飨后学。

(一)解表擅用辛温 外感风邪者,邪客于肺,导致肺气闭塞。证见壮热无汗,咳不扬声,胸高气急,鼻翼扇动,喉间痰声漉漉,神识欠慧,啼哭无泪,舌苔白,脉紧而浮,治从辛温开泄。药用:生麻黄,川桂枝,大杏仁、白芥子,制南星,象贝母、竹半夏、橘红、远志、生姜汁(冲),苏合香丸(研细), 用鲜石菖蒲煎汤化服。本证虽由外感风邪所引起,但已成“肺风痰喘”之重症。痰阻气道,肺气闭塞,痰随气逆,则喉间漉漉鸣响,肺开窍于鼻,肺闭则鼻翼扇动,咳不畅利;身虽壮热,但无汗泄,苔白、脉紧而浮,病机为风寒郁于肌表,痰湿内阻肺络。因病在初起,正气尚盛,所以使用麻,桂辛温发散以开肺气,使邪从外撤,南星,半夏,姜汁温化痰湿;苏合香丸、菖蒲温开泄浊。以上防治结合,祛其邪实,亦即保其正气。若因其壮 热而用清凉,徒滋邪机充斥,变证迭起,坐失良机,乃医之过也。此证多见于冬春季节的婴幼儿,体质肥胖,病来急暴,以喘咳痰鸣、发热为主证,临床多见者为毛细支气管肺炎。如其有上述症侯者,均可参考斟酌使用。

(二)重视扶正达邪:麻疹初透患儿,鼻准未显,透而即隐,壮热有汗,咳呛不畅,涕泪俱无,鼻扇气急,面呈青灰,精神萎靡,作恶便溏,肢凉不温,小便不黄,辄见痉厥,苔白不黄,口干不多饮,脉虽数而软,药用水炙麻黄、白杏仁、黄厚附块、活磁石,青龙齿、蝎尾,二味黑锚丹、鲜石菖蒲。
其病机为正气不支,邪陷肺闭,内风蠢动,属麻疹之变证。夫一般麻疹因毒热内闭者固多见,而因正气不足,气阳式微而致疹难透达者亦复不少。此证面色青灰,便溏、溺色清,脉软肢冷,虽有壮热,而见有汗,痧子见而即隐,且频见抽搐,与毒热内陷生风者显属不同。故先生以温阳扶正同宣透并用,止痉不用羚羊而参以潜阳;气喘、汗出不温,当非实邪之喘,所以用二味黑锚丹以温阳镇纳,不用葶苈泻肺以免犯虚虚之戒。且黑锡丹能温纳肾气,凡真阳欲脱之虚喘,先生最善用之。在透疹剂中加用附子以温阳,发中有补,确能达到扶正却邪之目的。此外,先生对麻疹之出透与否,不以全身四肢密 布为凭,而以鼻准有无为标志。因此,他诊视麻疹患儿,必细察鼻准处有无布露,虽周身痧子密布,鼻准未见者,仍以透为主,若鼻准部已有三、五点粒,全身稀疏不多者,即表示痧子已透达向外,无需再用透发。余验之临床,确如其言。附此,以记先生诊视麻疹之卓见。

(三)及时温培脾肾:久泻婴儿,屡经治疗,仍泄泻不止,粪色淡黄,挟有粘液乳瓣,小便清长,吮乳作恶,神情萎软,刚匡凹陷,面色萎黄,四肢欠温,寐则露睛,舌净少苔,脉濡细,呼吸浅促。处方用黄厚附块、上安肉桂、茯苓、淮山药,煨肉果、煨益智、破故纸、青龙齿、活磁石。此为久泻伤脾,脾伤及肾,乃脾肾两伤之证,气阳不足之征毕露,故放手使用温培脾肾之阳,即助火生土之意。小儿泄泻,夏秋季尤多,湿热泻固属多见,而婴幼儿时期的脾虚泻亦常见及。先生常以钱氏七味白术散为主方,中寒者加炮姜,阳虚者加附子,对脾伤及肾者常用四神。对泄泻病中具有舌干口渴者,必详辨其伤阴与伤阳之别。伤阴当见舌光色绛,甚则口舌生糜,伤阳舌苔虽净而不干或糙而质润,且多伴小便清长,口虽干而不多饮,饮则作恶(此非阴伤,而是脾不健运,液不上承之故)。肾阳不振,气失摄纳,所以小便虽多,而泻仍不止也。此类病儿临床极为多见, 若不及时投以温培脾肾之阳,则必土败木乘,可致虚风暗动,导致慢脾风危候。婴幼儿泄泻之死亡于此者,比比皆是。我在治疗婴幼儿久泻不止,进食进水即泻的脾寒泻时,亦常喜用附子理中汤加生白芍,炙诃子温中安肠,鼓舞脾阳,使之清阳上升,阴霾自散。这与补中益气之升提法具有不同的含义。

(四)潜阳兼顾育阴:小儿在夏秋之交,发热缠绵已将一月,热来起伏,身有微汗,口渴喜饮,尿多色清。近来烦躁不宁,彻夜不寐,咬啮手指,时伴惊搐,面色有时潮红,两足清冷,舌光无苔,脉细数而软。处方为黄厚附片、上川连、磁石、青龙齿、天花粉、蛤粉、覆盆子,莲子心、阿胶、鸡子黄(冲)。
本证已显气阴两虚,属于各种温病范围的后期病症,乃温病之坏证。余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恢复期,伏暑、湿温病的后期,凡出现此类症候,均宗先生施以潜阳育阴之法治之。盖阴与阳,虽属不同的两个属性,然互有联系,互为制约,阴平则阳秘,偏胜则病,所谓“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君火之下,阴精承之”;“阳不独立,必得阴而后成,阴不自专,必得阳而后行”。此水火阴阳制约的生化规律。故潜其阳,必育其阴。潜阳育阴之法,虽非先生独创,但运用自如,足证先生治法灵活,无固执一法的偏见。从儿科领域中,很多疾病由于邪热消烁真阴,产生水火阴阳制化失常,从而导致肾水的亏损,鸱张了心火的亢盛。诸如出现阴虚阳越的临床症候,若片面育阴,亦难奏效。所谓:“孤阳不生,独阴不长”;“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张介宾尝云;“有形之火不可纵,无形之火不可残。”先生以黄连阿胶汤、定风珠立方,佐以温下潜阳之品,化裁出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其可谓临机应变,深得要旨。

徐先生的药法接近祝味菊先生,跟滇派和川派不同。

第一百二十二节 刘继祖妙用四逆散

随师多年,刘师以《伤寒论》四逆散方治愈不少顽疾,如阳为阴郁在里不得宣达四末而致热厥以及对肝脾失调或气机阻滞的多种疾患,常可应手奏效,一方化生多变,堪称有益,有下述病例佐证验之。

1 解郁泄热

张××,女,42岁,2001年9月10日初诊。又冷又热,气窜、呃逆、烦躁、脚灼热,上肢厥冷,口干苦而渴,舌红,脉弦。用四逆散加味,处方: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各10g,木香、菖蒲、郁金各10g、合欢皮12g、青蒿20g。服用七剂,热退人安。后加用补肾药物杜仲20g、补骨脂10g、台乌10g、内金10g,而精神渐起。

按:先生说:“患者口干苦而渴、烦躁、舌红、脉弦,此与阳虚之厥有别,系阳气内郁,不能荣达所致”。更引张锡纯所言:“《内经》谓肝主疏泄,肾主闭藏。夫肝之疏泄,原以济肾之闭藏,故二便之通行,相火之萌动,皆与肝气有关”。又曰“肝虚不能疏泄,相火即不能消遥流行于周身,以致郁于经络之间,与气血凝而作热作痛”。肝气郁滞,肝中所寄相火不能下达,所以四末凉,因不能敷布而烦躁。本桉辨证为肝郁热厥。肝气郁滞,肝中所寄相火不能下达,所以四末凉,阳郁在内实不敷布而烦躁。由于阴阳格拒,又表现为内外格拒、上下格拒两证,故均可以四逆散疏通阴阳。

《内经》谓“升降出入,无回不有”,说明人体的气无处不到,但分化为阴阳、营卫、清浊之气,应各行其道,不能相悖。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只要辨明寒热两证,虽见症有表里、上下之分,均可异证同治。

2 疏肝和血

张××,女,34岁,2001年8月10日就诊。患双下肢静脉炎1年,双下肢肿,月经期甚,经少,少腹胀痛,舌淡、脉弦。以四逆散加味,处方:柴胡、白芍、枳实、炙甘草各10g、泽泻20g、牡蛎15g、香附10g、猪茯苓各15g。七剂肿消,腹胀减,调治1月后失访。

按:先生说:“本案经少而少腹胀痛,为木不条达所致,水肿则次之,治病必求于本,非开泄肝胆之郁结则病不能除。故以四逆散疏理肝气,脾失承侮,生气自然,然脾有言主“信”,信而有约,脾健而信水适期而致。”又加牡蛎泽泻散,猪茯苓、香附协同理气行水,虽未遗活血之品,而充任得畅,且水肿亦消,一举两得之功。

3 疏肝和胃

李××,女,52岁,2001年8月20日就诊。慢性胆囊炎五年,常感右胁下不适,胃中灼,饥不纳食,口苦,舌胖裂纹,挟有腻苔。求医遍访多家,向医均以胃阴虚有热加玄参、知母等清热养阴之品均无效。刘师以四逆散加保和汤,方中炒麦芽30g、炒山楂10g、莱菔子10g、神曲10g、陈皮6g、茯苓10g、炙甘草6g、连翘20g、加半夏6g、炒内金15g,7剂纳谷而舒。

按:师曰:“火郁宜散之,且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土疏泄,苍气达’。苍气者,木气也,达即通达,意谓土气(指六腑之气)而能疏通排泄无阻,必在于肝木之气的通达不息,如是则升降出入之机而各行其是。”向因纳差,但家人劝其多食,以强体质故有积滞。前医因见舌裂而养阴,把积滞误为实火,故不效。本案口苦、胁痛、胃灼,为肝气横逆以犯胃。此方以四逆散疏肝理气,加保和汤以消胃中积滞。胃气通畅,肝木调达。直捣病因,一蹴而成。

4 条达冲任

陈××,女,34岁,月经少,经前胸肋胀痛,心烦热,口苦,面疹多,手脚凉,四肢厥冷,舌红,质暗,脉细弦。方以四逆散加内金15g、香附10g、元胡10g、党参15g、坤草15g、桃仁8g、菟丝子10g、丹皮10g、焦栀子10g。7剂后诸症减轻,随症加减,调理一月后月经如期而至。

按:患者经少,心烦,口苦,经前胸胁痛胀,木不条达所致。师曰:“肝胆气郁,久而化热,古人云‘气有余便是火’,四末厥冷为郁热在内不能宣散之故,又因厚味多食生热上循面疹。应宗‘火郁发之,木郁达之’之旨而用开郁疏肝之法。”该方以四逆散疏肝理气,解郁泄热,加用内金消食积,丹栀清泄肝热,坤草、桃仁、元胡活血散瘀理气,全方共奏,经调疹消。

5 和解泻下

沈××,女,33岁,2001年11月17日就诊。患慢性胆囊炎2年,食欲不佳,恶心厌油,胁肋胀痛牵连肩背,腹部胀满,胃脘感凉,口苦口干,大便秘结,登厕努责,舌红,脉细弦。方以四逆散加台乌15g、公英30g、制木黄6g。7剂后症状大减,续服7剂后失访。

按:少阳循胁过肋,胁肋胀痛,恶心,为热郁少阳,腹胀便秘,为阳明腑实症,宜和解泻下并施。调胆气用四逆散,泻下用大黄。配公英,清热解毒。用台乌,行气散结止痛,引经直入腰背部,药后胸胁满除,便爽而下,日解有度,此谓“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师遇胆囊炎常以四逆散加减而无不效验。

6 平肝健脾

丁××,女,43岁。2003年2月10日初诊。因急性胰腺炎出院方一月,肝功、血淀粉酶仍高,子宫五年前行全切术,乳腺多处增生,两胁胀痛,纳呆,胃脘不适,肠鸣,舌红,脉弦。方用四逆散加元胡15g、香附20g、川楝子15g、台乌10g、川朴10g、白叩仁10g。7剂后诸症减,但因食两粒花生米腹感不适。又上方加太子参30g、黄芪30g、山楂10g、砂仁10g。后继调理一月诸症减,肝功、淀粉酶恢复正常,后失访。

按:肝疏泄失常,阳气郁而不达,克犯脾胃,脾土壅滞生化不及。张锡纯曾有:“肝气不升则先天之气化不能由肝上达,胃气不降则后天饮食不能由胃下输”。治疗用四逆散疏肝理脾,冀其肝郁而伸,生阳外达,枢机转而气机升降复,脾胃不受其制,生化有权。本案为肝气犯脾,方中柴胡、白芍同用平肝解郁敛阴止痛。白芍、枳实同用,据张隐庵说:“泻肝阳法,治胁下支满,牵引少腹。”枳实收缩内脏平滑肌,芍药弛缓内脏平滑肌,驰收协合,调节有用。另芍药配甘草名曰芍药甘草乃为近人缓解神经性疼痛及平滑肌痉挛性疼痛之案方。

7 疏肝宽胸

郁××,女,61岁,2003年2月24日初诊。患者左胸部阵发性疼痛一周,时间十几分钟至几小时不等,含服硝酸甘油后无效,每日发作数次。既往慢性胆囊炎两年,常感右胁背部胀痛,近日因情志不畅诱发,食后中脘胀闷,门诊查心电图示:S-T轻度异常改变,舌红苔薄黄,脉弦。方用:四逆散加砂仁3g、广木香10g、台乌10g、丹参15g、远志10g、鸡内金10g、炒枣仁30g。7剂后诸症减,后复诊,再诊后失访。

按:足少阳胆经在外眦部支脉走行为:“从目外眦处分出,下走大迎,会合手少阴经到达目眶下,……然后向下进入胸中,通过横膈,络于肝、属于胆,沿胁肋出……。”经脉走行决定胆与胸有密切关系。本例因情志不畅肝气横逆,肝胆相照,胆热内郁,母病及子,心脉受累,必发胸痛,故以四逆散疏肝宣散郁热,缓急止痛,加用丹参、远志、炒枣仁使心神安宁。

8 胆胃不和

杨××,女,60岁,2004年2月9日初诊。症见右上腹不适,放射至肩背,胸闷,纳呆,口苦,欲呕,中医辨证属胆热扰胃,胃失和降。胆胃、膀胱、心诸病经身,遍服中药罔效。舌暗红,苔黄腻,右脉弦,左脉弱。治拟疏泄胆火,和胃降腻。方以四逆散加苍术10g、川朴12g、陈皮6g、藿香15g、法半夏6g、砂仁10g、焦三仙各10g、炒鸡内金20g。7剂诸症渐平,续调理一月而愈。

按:《灵枢?本输篇》云:“胆者中精之府。”赵献可《医贯》曰:“饮食入胃,犹水谷在釜中,非火不熟,脾能化食,全赖少阳相火之无形者。”张锡纯在《医学衷参西录》中也说:“为其寄生相火也,可借火以生土,脾胃之饮食更赖其腐熟。”可知胆内藏“精汁”寄寓相火,作用于中土脾胃,能助消化。四逆散疏泄胆火,使壅滞之相火得以疏达以助脾土,更加健脾祛湿、和胃消食之品,致脾运胃和而中焦得舒。

9 解郁疏通

陈××,女,61岁,2003年10月27日就诊。胆囊术后症见脘腹胀痛,纳呆,查胃镜示:十二指肠水肿,萎缩性胃炎。舌淡红,脉弦。方用四逆散加党参20g、炒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陈皮6g、法半夏10g、广木香10g、白叩仁10g。治疗一月诸症消。

按:师曰:“胆为少阳生发之气,且为五脏六腑中心,凡附有胆囊不佳者,均可用四逆散为主以调理。”人身之气机喜通达而忌抑郁不伸。所以肝胆之气疏泄调畅,则六腑之气通达无阻。若肝胆之气疏泄不利,则六腑化物不畅,势必应生者不生,应化者不化,应排泄者不得排泄,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四逆散擅开肝胆之郁,故能推动气机使六腑通畅,五脏安和,阴阳平衡,气血调谐,故其功甚捷,而其治又甚妙。“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合”,因胆在枢位,其有条通八达作用,故欲五脏气血调和,必备少阳枢机正常,临证中多有因胆囊术后出现腹痛、腹泻、胆怯、黄疸等多种并发症,因此在胆囊手术问题上需慎之又慎。

10 疏肝止泻

王××,女,52岁,2003年4月3日就诊。结肠炎,小腹不适,每日便血2~3次,大便成形,舌红,脉弦。最后方用四逆散痛泻要方加干姜6g、薤白25g、当归6g、广木香10g。7剂而效,便血消失。

按:师诊脉后述其病前必大气一场,病家首肯。辨证为肝胆气郁,疏泄不利,雾、沤、渎不调节器,是以胸胁发满,大便不调,左小腹疼痛。此证以气郁为主,腹痛便血是次之。治病求本,非开泄肝胆之郁结,则病不能愈。故取四逆散调和肝脾,疏肝解郁,加痛泻要方泻肝补脾。正如吴鹤皋所云:“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泄。”加之干姜温中,木香、当归调气和血,薤白量大以泻下秽浊之积,以通代补。7剂后倘满解,大便调畅。

11 疏肝理气

李××,男,37岁,2004年1月19日就诊。因生气后气窜作痛。胸脘胀满,纳呆,舌淡红暗,脉沉细弦。方用四逆散各12g加元胡12g、香附12g、砂仁12g、台乌12g。

按:脉沉而弦,因忧恚之事而生此病,此乃肝胆气郁,抑而不伸,阳气受阻,所谓“阳微结”。气郁应疏之达之,无处宣泄而致气窜作痛。诊其左关脉沉弦,几触不得,知系肝阳不振,遂投四逆散加元胡、香附、台乌之剂,疏肝和气,解郁止痛,二诊后疼痛消失。

临证中师尚有用本方治疗如硬皮病、肝癌、胆管癌、乳癌、雷诺氏症等疑难病症,凡有胆囊疾病或肝失疏泄者,均以四逆散化裁。师常说:“只要胆气一通,全身枢机即开,经络通畅,不迹,其形,而独治其因,郁开气活,其病可愈。”幸有恩师指点,略有所得,书于纸间,还望同道指正。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高血压科 830000) (安乐君潘晓涛)

第一百二十三节 四逆散新用

《伤寒论》中的四逆散,是一首常用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有一些新的思路,写出来供同道参考。

1 方意新解

四逆散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4味药组成。本方出自《伤寒论》少阴病篇,多数医家对“四逆”的理解,均认为是“阳郁四逆”,而非少阴阳虚的四肢厥逆,此说可从。因为少阴四逆阳虚,绝无用柴胡剂之理,唯有阳郁不宣,才能用四逆散宣郁达外。所以,有的医家认为此间“四逆”当是与少阴的鉴别之处,并认为四逆是四肢不温,这种说法与临床相符,有实际意义。

四逆散的功用,准确地说,应当是“疏肝理气,调和脾胃”。方中4味药,可分解为几个部分:一是柴胡、芍药为肝药;枳实、甘草为脾胃药,所以能疏肝理气,调和脾胃。一是芍药、甘草相伍,可以除血痹,缓挛痛,有缓急止痛之功;一是枳实、芍药相合,为《金匮》枳实芍药散,是妇人病方,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之症。合而论之,本方具有疏肝理脾、和营消满的功效。后世的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实际都是由四逆散化裁而来,是临床常用的有效之方。

凡临床符合从肝论治的疾病,笔者习用四逆散化裁治疗,诸如颈颌下淋巴结核、乳房小叶增生、肋间神经痛、胃脘痛、胆囊炎、胆道蛔虫、肝炎胁痛、腹痛、泄泻等常以四逆散为基本方加减求治。有的医者还运用于阳萎、不射精、头痛等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软组织挫伤,民间说的“老伤”,用四逆散加味(如郁金、川芎、香附、桃仁、青皮之类),既安全,又有效,无须动则以三棱、莪术、血竭等活血化瘀重剂,耗气伤血,不为有益,反而有害,久服三棱、莪术以及虫类药,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故以四逆散加味,缓治图功,实为稳妥。

2 临床验案

2.1 胃脘痛 黄某某,男,25岁,工人。1983年3月12日就诊。

病者胃脘部胀痛,多年不已。经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自述1周前,因饮酒引起胃脘胀痛,且痛及两胁,并觉胃中疼热烧灼,不能进食,食之则胀痞更甚,嗳气咽中热,口苦,舌黄腻,脉弦实。拟用四逆散合小陷胸汤主治。处方:柴胡10g,白芍10g,枳壳10g,川黄连10g,瓜蒌壳15g,法半夏10g,佛手15g,炙甘草5g。服3剂后,胃痛烧灼感消失,嗳气平,能进食,大便通畅,舌仍黄腻,脉弦缓。嘱再进前方10剂,隔日1剂,以巩固疗效。1年后随访,病未复发。

按:胃病影响及肝,肝胃相连,其痛以胃院及两胁为甚,故以疏肝理气的四逆散为主方,临床上因肝胃不和,肝郁化火,又多见湿热中阻,故合小陷胸汤,以清热化痰,宽胸理气。若肝郁气滞,胃痛波及两胁,加郁金、香附,增强其疏肝行气之功。如此施治,近期疗效满意。

2.2 淋巴结肿 龚某某,男,26岁,工人。1983年4月20日就诊。

病者颌下、腋下、腹股沟淋巴结均肿大,如饮酒及辛热食物,则肿胀更甚。病史已半年多,未作任何治疗。无低热,除外肺结核,其他无发现。临床诊断为淋巴结肿。脉缓弦实,舌苔白润。拟四逆散加味:柴胡6g,赤白芍各10g,枳壳10g,炙甘草5g,夏枯草10g,浙贝母10g,郁金10g,生龙牡各15g。日1剂。

二诊(6月20日):自述服上方40余剂后,颌下、腹股沟淋巴结基本消退,腋窝处仍能触及。面部有疮疖数处。脉弦缓,舌红、苔薄润。守方加蒲公英15g、银花15g,30剂。后随访淋巴结肿全消,一切正常。

按:淋巴结肿,除外结核的病因,应从中医的瘰疬结核论治。《类证治裁》说:“瘰疬生于耳前后项腋间,与结核相似,初起小块,渐大如梅核,皮色不变……。”《外台》谓肝肾虚热所生,气郁所致。古人皆从疏肝理气化痰求治。本案用四逆散加夏枯草、郁金软坚散结、渐消渐散,祛邪而不伤正,可达到预期的疗效。

2.3 乳房小叶增生 朱某某,女,47岁,干部。1982年5月10日就诊。

病者左乳房小叶增生,有两个核桃大的活动性硬结,经切片检查为小叶增生。自述每于经前肿块增大,肿痛明显,牵引胁痛,经后痛势减轻,夜寐多梦,烦躁易怒,大便偏结。脉弦而缓,舌苔白润。拟用:柴胡6g,白芍12g,枳壳10g,炙甘草6g,猫爪草15g,郁金10g,橘核30g(打碎,冷水浸一宿),酸枣仁15g,浙贝10g(研末冲服)。日1剂,凉服。

二诊(6月20日):服20余剂,乳房肿块明显缩小,经前乳房胀痛减轻,烦燥失眠等症亦有所改善,脉弦缓,舌苔薄润。守方加青皮10g、生牡蛎15g。

三诊(8月25日):服上方20余剂,乳房肿块基本消失,经前无明显反应,月经正常,食纳睡眠均如常人。除偶尔月经前稍有胀感,肿块未再增大,遂停药观察。至今已数年,未复发病。

按:乳房为肝脉所循行之处,小叶增生乃属肝郁气滞之症。并多伴有情绪郁闷,如脏躁症。若除外占位性病变,且肿块不超过核桃大,用上方疏肝理气,加橘核、浙贝软坚散结,加青皮或川楝之类理气药,可以获效。治疗不能求速效,欲其渐消缓散,服药当持之以恒,必待乳核消散之后,方可停药。

2.4 肋间神经痛 刘某某,男,55岁,教师,1986年3月31日就诊。

病者自述右肋间边缘疼痛,已病多时,痛处不移。检查肝功能正常。右胸正侧位片亦未发现实性病变。若嗜酒或气候变化,其痛随之加重。右肾下垂,但无肾病自觉症状。胃纳尚可,大便稍结,血压正常,脉缓弦实,舌苔薄润,拟诊为肋间神经痛。处方:柴胡6g,赤白芍各6g,炙甘草6g,丹参15g,香附10g,旋覆花10g,枳壳10g。服20剂后,疼痛若失。2年后访视,一切正常。

按:肋间神经痛属“胁痛”范畴,其病因肝郁气滞所致,故用四逆散稍佐行气活血药,可获疗效。若久痛不已,是为久痛气滞血瘀,病入于络,则应加川芎、桃仁、红花之属,加强行气活血之功。必须指出,活血化瘀药,以桃仁、川芎之属,间断使用,以免过剂,更无须用三棱、莪术、血竭、水蛭之类大破气血,于病无益,于体有害。

2.5 睾丸鞘膜积液 许某某,男,9岁,学生。1983年10月4日就诊。

患孩近半月来,左侧睾丸肿大、无痛苦,偶有胀感,溺黄,大便正常,脉缓稍弦,舌苔白润。处方:柴胡5g,青皮6g,赤芍10g,枳壳5g,川楝6g,橘核15g(打碎,先用冷水浸一宿),炒小茴5g,生甘草3g,生牡蛎10g。

二诊(1983年10月15日):服上药10剂,睾丸肿胀消退,恢复如初,症状基本消失。唯用手抚摸时略有胀感,其他一切正常。嘱再服10剂,以资巩固。后于1984年3月追访,未复发病。

按:肝脉绕阴器,睾丸疾患,理应从肝议治。故以四逆散疏肝理气,佐以行气之小茴,软散之橘核、青皮、牡蛎等,总以疏肝理气,软坚散结为主旨,一般可以取效。

2.6 慢性肠炎 周某某,女,28岁,干部,1984年4月2日就诊。

病者腹痛泄泻已近半年。现症:腹痛,左下腹部痛甚,便后尤剧,大便初硬后溏,并有里急后重感,有时大便有粘液泡沫,间或有不消化食物渣滓。脉缓而弦,舌苔薄润。拟用:柴胡10g,白芍10g,枳壳10g,广木香10g,神曲10g,炙甘草5g。7剂。

二诊(1984年4月9日):腹痛消失,大便软而成形,食纳增加,脉缓而软,舌苔薄润,继进5剂。8月间因月经不调来诊,询及旧病未复发。

按:本案泄泻,当是木强侮土,肝木失于疏泄,贼害脾土,以致肝脾不和而泄泻,故取四逆散原方以调和肝脾,加广木香、神曲温以行气止泄,收到近期的疗效。

2.7 腹痛 吴某某,男,13岁,学生,1978年5月10日就诊。

患孩因腹痛,在当地用驱蛔药未效,后来省城就医。在某医院门诊治疗已20多天,继之拟诊为结核性腹膜炎,改用链霉素抗结核治疗亦罔效,随后考虑慢性阑尾炎,用青霉素治疗亦未取效。最后只得以腹痛待查,转中医治疗。询其腹痛隐隐,时而扰脐腹痛,时而脐下两侧不适,大便不畅,2~3日一行,便软不硬,食纳量少,脸色淡而少华,舌苔薄白而润,脉弦缓有力。细思其用驱蛔、抗炎、抗结核治疗均未取效,病势并不急,痛又不能消失,无任何阳性体征,仍属肝脾不和,姑以四逆散加味:柴胡5g,枳壳9g,白芍9g,炙甘草5g,淮山12g,扁豆10g,广木香3g,神曲10g。

二诊(5月12日):病孩服2剂药后,腹痛已罢,食纳大增,无任何不适,家长要求当天回去,因药只进2剂,病情虽缓解,恐不能痊愈,挽留其再进2剂,以期巩固疗效。后又服原方2剂,腹痛未有起伏,遂返回县里。半个月后来信告之,病孩一切良好。

按:本案虽几经周折,仍只能以腹痛待查,以期观察。从辨证的角度,病机仍为肝脾不和,气机阻滞。四逆散中的柴胡、枳壳有升有降,芍药、甘草缓急和中,加入淮山、扁豆以健脾,木香、神曲以顺气和胃,使之肝脾得调,胃气得顺,故可获效。

2.8 睾丸肿胀 袁某某,男,32岁,技术员,1994年7月20日就诊。

患者述:右侧睾丸肿如鸽子蛋大,肿胀发硬,附睾精索均有肿胀,手不可近,并牵及少腹肿胀不舒,两便正常。查血象属正常范围。脉象弦缓,舌苔薄白稍润。拟用四逆散加味:柴胡10g,赤芍15g,枳壳10g,炙甘草5g,青皮10g,橘核15g(打碎),荔枝核15g(打碎),香附10g,台乌10g,生牡蛎15g,滑石15g(包煎)。7剂。

二诊(8月3日):睾丸肿胀明显好转,局部用手触及有轻微痛感,少腹坠胀感已消失。脉缓稍弦,舌苔薄润,仍守原方加花粉15g、忍冬藤20g,继服7剂。8月底,病者告之,二诊后服7剂,病告痊愈。

按:本病之所以从肝论治,实即据“肝脉绕阴器”这一理论。因病者血象不高,故未用清热解毒药。但因其睾丸硬结胀痛明显,故在原方中加青皮、橘核、荔枝核、郁金、香附以疏肝理气,又配合牡蛎、台乌行气软坚,加滑石是合甘草取六一散意,清暑泄热,既是时令药,又可以忍冬藤配伍,起到清泄下焦湿热的功效。

2.9 淋巴结炎 贾某某,男,43岁,工人,1994年4月5日就诊。

病者形体消瘦、发热不退(T 37.5℃~39℃)持续2个多月。全身淋巴肿、两胁淋巴大如鸡蛋,颈颌下两边有两个如蚕豆大,腹股沟右侧有一个如鸽蛋大,其它部位大小不等多个,头部前额左侧有一个为核桃大,经某附院住院切片检查为淋巴结炎,除外肿瘤。经用抗炎药、抗结核药治疗,发热不退,饮食减少,日见消瘦。两便正常,夜寐不宁。脉弦数,舌苔薄黄略腻。拟和解表里,透达少阳。处方:柴胡10g,党参15g,条芩10g,法半夏10g,青蒿10g,葛根15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忍冬藤20g,5剂。

二诊(4月23日):服上药后,大热已罢,精神好转,饮食倍增,诉全身淋巴肿胀感有所减轻,要求继续予以诊治。视其全身情况尚好,脉缓略弦,舌淡红、苔薄润。改用四逆散加味:柴胡10g,赤芍15g,枳壳10g,青皮10g,郁金10g,夏枯草15g,生牡蛎15g,浙贝10g(研末冲服),猫爪草15g,天花粉15g,香附10g,嘱服10剂。

病者经两次诊疗,发热退净,精神好转,饮食倍增,诸身淋巴已明显消退,除腋窝部、前额部的淋巴结还有鸽蛋大,其他消退如黄豆大或消失,脉缓有力,舌淡红、少苔,前方加橘核20g(打碎)、淮山20g、扁豆15g。

三诊(5月20日):病者服上药20多剂,形体恢复正常,体重增加,饮食正常,全身淋巴(除腋窝部还有一两个如绿豆大,按之无痛胀外)全部消退,无任何不适,脉缓有力,舌淡润。守上方加生黄芪15g、太子参20g,以图益气养阴。嘱其隔日1剂,服20剂以巩固之。

7月中旬,病者来访,告谓淋巴结全部消失,一切正常。嘱停药观察,约国庆节期间,病者来咨询,无任何不舒,是否需进补调理。当即告之,此病为肝郁气滞,不宜峻补,且饮食宜清淡,将息调摄为是。

按:前医诊断与治疗都是正确的。唯发热不退,人形消瘦,应是淋巴结的炎症所导致的消耗性发热,使之气虚体弱,正气不足的缘故。从辨证思维来看,病者是肝郁气滞,表里不和,营卫不调,故发热反复发作,因无明显的表证,亦无里热结实之证,所以用小柴胡汤原方,加葛根、青蒿,取其透达于表,药后热退,全身情况缓解。热退后,精神心态均得以恢复和稳定,继以四逆散疏肝理气,加软坚散结的郁金、夏枯草、牡蛎、猫爪草、浙贝、橘核等,旨在使其渐消渐散,缓缓图功。经3个月的调治,守方进50余剂,病告痊愈,治疗中未见波折,停药后亦未反复,前后两易其方,可以认为辨证用药是稳妥的。

2.10 十二指肠溃疡 何某某,男,49岁,干部。1995年12月10日就诊。

病者经胃镜检查为:十二指肠溃疡。自觉胃脘及脐以上满胀不舒,腹中雷鸣,大便稀溏,食纳少,食之则胀甚,形体消瘦,脉细弱,舌淡苔薄润,拟以四逆散合良附丸加味:柴胡10g,白芍10g,枳壳10g,炙甘草5g,良姜10g,香附10g,神曲15g,厚朴10g,日1剂,分2次温服。

二诊(12月18日):7剂后,满闷胀痞的感觉全消失,肠鸣亦显著减轻,大便成形偏软,食欲增强,食量增加,脉缓有力,舌淡红,苔薄润,原方加白术10g。

三诊(12月26日):7剂后,病者自谓其病如失,胃脘舒畅,食量倍增,精神好转,脉缓有力,舌淡润如常。上方加淮山15g、扁豆15g。嘱服10剂,以资巩固。

元旦后随访,症状消失,遂以柴芍六君汤加味调冶。

按:十二指肠溃疡属于肝脾不和,虚寒气滞者屡见不鲜,何缘不用六君补益,而先用四逆散合良附丸。因为胀闷不舒,理应先调肝脾,兼佐温运行气,俟肝气舒,脾胃调,再议补,这样先调理肝脾,再补益脾胃,不致于壅滞气机,失于偏颇。临床上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肠炎等胃肠功能失调的疾患,先从肝论治,再议脾胃用药,体现标本先后治法的层次,颇有临床指导意义。

2.11 咳嗽 熊某某,男,36岁。1995年10月5日就诊。

患者胸闷胁胀痛,咳嗽咽痒,痰少而粘,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缓。处方以四逆散加味:柴胡10g,枳壳10g,白芍10g,前胡10g,桔梗10g,全瓜蒌15g,苏叶10g,虎杖15g,北沙参15g,炙甘草5g。服4剂后,咳嗽止,胁痛平,大便通畅,一切正常而停药。

按:咳嗽本属肺疾,然有“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之说,且四逆散的或然症中亦有咳,所以排除肺之寒郁,从肝郁气滞上逆为咳,而用四逆散疏肝理气,稍佐前胡、桔梗、瓜蒌之属,使肺气通利,三焦宣畅,咳嗽自止,因而,用四逆散治咳嗽,是属常理常法,并非旁门左道。

2.12 肝硬化 杨某某,男,45岁,教师。1993年4月10日就诊。

病者有慢性肝病史,除外血吸虫病因。B超提示:肝硬化伴中度腹水,胆囊壁粗糙,脾脏肿大。自觉症状:腹胀气滞,食之腹胀更甚,肝区隐痛,大便时干时稀,小便偏少。面色晦暗,形体偏瘦,精神疲惫,腹部脐周有青筋暴露,双手肝掌明显,颈下有两粒蜘蛛痣,两下肢轻度浮肿,脉细弱,舌淡润。病属中医的臌胀。缘由肝郁气滞血瘀,脾胃不足所致。方拟四逆散加味:柴胡10g,赤白芍各10g,枳壳10g,炙甘草3g,淮山15g,扁豆15g,郁金10g,鸡内金10g,大腹皮10g,海桐皮20g,茯苓皮15g,益母草15g,旱莲草15g,青陈皮各10g。日1剂。

二诊(5月4日):服15剂后,腹胀明显减轻,食量增加,能食能化,食后无胀痞,大便偏软。精神好转,睡眠安静,脉缓有力,舌淡润。B超复查:腹水消退。守原方去大腹皮、海桐皮,加三棱、莪术各6g,白术10g。另服健脾益气冲剂(本院自制药品,以参苓白术散加味组成),每日1包,(含生药15g)早间白开水冲服。

三诊(7月10日):上方40剂,病者精神好转,食欲正常,睡眠安宁,形体略胖,腹无所苦,腹水未反复,大便正常,小便每日24小时量2千多ml。自觉病去七八,并能上班工作,脉缓有力,舌淡苔润。仍守上方加减:柴胡10g, 赤白芍各10g,枳壳10g,炙甘草3g,淮山15g,扁豆15g,郁金10g,炒鸡内金10g,生黄芪15g,益母草15g,旱莲草15g,青陈皮各10g,白术10g,香附10g,炒谷麦芽各10g。另每日服健脾益气冲剂1包。同时,嘱每半个月吃一次甲鱼(将甲鱼切细,文火炖8~10小时服用)旨在滋阴软坚,辅助治疗。

四诊(9月10日):服上药30余剂,B超复查,肝硬化未见腹水,脾脏缩小。偶尔有精神疲乏,四肢软倦,其他正常,脉缓不弦,舌苔薄润。守上方再进。

五诊(12月10日):病者先后服上方40多剂,自觉身体状况正常,无腹胀,腹部青筋暴露减少,不浮肿,面色有泽润,脉缓不弦,舌苔淡润。拟以四逆散合五味异功散加味:柴胡10g,白芍10g,赤芍10g,枳壳10g,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5g,淮山15g,炒内金10g,炒谷麦芽各10g,旱莲草15g,益母草15g,生黄芪15g,青陈皮各10g,郁金10g,三棱、莪术各5g。

六诊(1995年2月10日):服上方30余剂,自觉身体较前壮实,少有感冒,守上方长期服用,隔日1剂,以资巩固。1996年1月10日获知,病者仍坚持服上药,病情稳定,能坚持工作。

按:本例肝硬化的治则,始终本着疏肝理气、健脾和胃、软坚散结、缓缓图治的治法。并遵《金匮》肝病实脾之旨,用药着力保护和补益脾胃,使消化吸收功能保持良好状态是稳定肝硬化的重要措施。至于软坚散结药,除用小量三棱、莪术外,它如郁金、青皮、内金等,均取其柔中有刚。全方虽加味药稍多,突出调治肝脾,总以不伤正气,缓治图功的方法,前后共服两百余剂,未见脾胃损伤,肝阴不足。因而达到了消除腹水,脾脏缩小,肝硬化稳定,临床痊愈的目的。

3 结语

如上各案所述,若从历史文献看,仅不过是苍海一粟。临床医家用四逆散者,还更广泛。笔者体会:一是用本方必须从疏肝理气,调和脾胃为主旨,确立其治疗大法;二是应有肝郁气滞、脾胃不和的病机,而无须拘泥于病名病种;三是应从肝与脾胃的相互关系,增加相应的药物,以辅佐四逆散的功效,而不受“经方”不能加减的约束。若能严格辨证,抓住病机,掌握治法,灵活加减,还有更多的病种都可以异病同治,取得预期的疗效。 (陈瑞春)

第一百二十四节 医方真谛------一张小柴胡汤打天下

此文为四川名医马有度的妙文,先借来推荐给大家:笔者从医40余年,运用得最多的一张古方就是小柴胡汤。我的体会,在医门八法之中,和法的应用最广,而小柴胡汤又是和法中最精炼的代表方。药物虽仅7味,却是寒热并用、补泻合剂的组方典范,不仅对外病可收表里双解之功,而且对内伤杂病也有协调和解之效。如能适当加减变通,则适应证候更广,治疗效果更佳。笔者最常用的变通用法有如下14种:

1·荆防小柴胡:小柴胡汤加荆芥l0g、防风l0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证而怕风、鼻塞、清涕等表寒症状较为明显者。

2·二活小柴胡:小柴胡汤加羌活12g、独活12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证而腰膝肢节疼痛明显者。

3·杏苏小柴胡:小柴胡汤加杏:仁12g、苏叶12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证兼见轻度咳嗽者。

4·止嗽小柴胡:小柴胡汤与止嗽散两方合用,治疗外感半表半里证而咳嗽明显咯痰不畅者。

5·藿苏小柴胡:小柴胡汤加藿香12g、苏叶lOg,用于暑天感寒而见半表半里证者。

6·楂曲小柴胡:小柴胡汤加焦楂20g、神曲15g,用于柴胡证而胃胀、食少者。

7·银翘小柴胡:小柴胡汤加金银花30g、连翘30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证而发热、痰黄、尿黄等热象较显者。

8·四金小柴胡:小柴胡汤加金银花30g、金钱草30g海金沙30g、鸡内金12g,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

9·四君小柴胡:小柴胡汤加白术15g、茯苓15g,主治肝脾不调,胁胀隐痛,脘胀食少,大便稀溏,倦怠乏力。适用于迁延型肝炎、慢性肝炎有上述见证者。

10·二陈小柴胡:小柴胡汤加陈皮12g、茯苓15g,主治肝胃不和,胸胁发胀,恶心嗳气,食少吐涎。适用于慢性胃炎、妊娠恶阻有上述见证者。

11·归芍小柴胡:小柴胡汤加当归15g、白芍30g,主治肝脾不调,胸胁痛,心烦食少,大便不畅,适用于迁延型肝炎、慢性肝炎有上述见证者。

12·四物小柴胡:小柴胡汤与四物汤两方配合,用于妇女经期外感半表半里证、肝血不足的月经不调证以及更年期综合征。

13·枣仁小柴胡:小柴胡汤与酸枣仁汤两方配合,用于肝气不舒、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症。

14·龙牡小柴胡:小柴胡汤加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用于肝气不舒,胸满烦惊,失眠多梦。

运用小柴胡汤,既要善于加减配伍,又要注意各药剂量的比例。仲景原方的剂量是:柴胡八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

笔者运用小柴胡方治疗外感病证,除宗仲景之意,重用柴胡30g之外,还加大黄芩剂量至20g。治疗内伤杂病,则柴胡、黄芩均用15g。无论外感内伤,均用党参代人参,治外感用10 –15g即可,治内伤则加大为20—30。

第一百二十五节 金国荣老中医临证指要(薛东庆整理)

根据其读书手札摘录

1 整体失调,多为虚和郁两类病机病变。慢性疾病,多虚亦多郁,常虚郁互見。

2 凡有郁者,必当疏郁为先,而后言补。

3 两感者,本表里之同病,今見有少阴溃于内,而太阳继之于外,即纵肆情欲之两感也。太阴受伤于里,而阳明重感于表者,即劳倦竭力,饮食不调之两感也。厥阴气逆于脏,少阳复病于府者,即七情不慎,筋疲敗血之两感也。

4 善于解表,可成名医。慢性疾患,不忘解表。

5 凡久治不效,反复发作的重病,頑症,痼疾或交节病作等疾病,必有六涇外邪深伏。凡病色苍白,蒌黄欠华者,当温养脾肺。

6 抓两本,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重三枢,脾胃为中枢,少阳为阳枢,少阴为阴枢。

7 世人认为阳痿火衰者十居八九,其实本症由阴虚者十居八九。多因平素过食肥甘,奉养太厚,或嗜烟好酒,恣欲无度,脾胃受损,水湿得不到正常运化,凝聚为痰,痰浊随气升降,流注下焦,痰火互结,壅踞精室,使气化不利,泌别功能失常清静之地被扰,真阴之地暗耗,铄灼日久則精热而厚,粘稠如胶。前人论求子之法,女莫重于调经,男莫重于养精。

8 对慢性疾病的治疗,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要注意照顾脾胃,往往先辅以芳香醒脾,淡渗利湿。清热燥湿等法。在后期,则着重辅以健脾化湿。温肾补脾。抑肝扶脾等方法,将这个方法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冠心病。红斑狼疮的治疗,获得很好的疗效。

9 平素形体胖盛,喜食肥甘厚味酒肉者,多易成湿热之质,患病则易成痰湿郁热之证。

10 耳聋症,有因诸经之火,壅塞清道,。有因恚怒扰郁,肝胆气逆。。有因风寒外感,乱其营卫。有因惊损窍闭。或患聤耳,溃脓不止,而坏其窍者。。有因年衰,或因病后,或劳倦过度者,辨其在经在脏,暴聋久聋,在经者,暴聋易治。。在脏久聋者,难治。

11 要善于抓主症,在众多的矛盾中,解决主要矛盾。

12 三消之症虽有不同,但皆須补,清,固兼頋。上消以补阴为主,略佐固涩之品,中消宜清补兼施,下消宜补固结合。治疗体会是症状典型的,较为易治,症状不明显的,辨证分型困难的,较为难治。再有便是不依赖胰岛素的,较为易冶,要依赖胰岛素才能控制的,則较为难治。

13 治以甘温除热,调动体内免疫机制,效如桴瑟。

14 脾胃湿热症状明显,黄腻之苔,弦滑之脉,均难接受滋补之品。方用温胆汤加味,清其中焦湿热,转输正常,津液四布,胆热得清,更有益于肝。

15 营卫不足,特别是卫外之气不足,就易于感冒,或动则气短出汗,临床上均可治以补益中气之法。

16 在病痼疾加以卒病的情况下,由于卒病易治,痼疾难拔,故一般应先治卒病,后治痼疾。痼疾多病情沉重,证候复杂,非旦夕可图。痼疾势缓,变化较少

17 口腔疾大凡病,看来虽在上部,但实际上却由肠胃积热引起,故肠胃积热是本,口腔疾病是标。野萈治舌裂症,有清热滑肠作用,符合中医上病下取的方法,标本兼治,所以它治口腔疾病是有效的。

18 余治小儿疳积,紧紧掌握脾肺二脏,由于脾胃相表里,扶脾阳,固胃液,资肺阴,佐以养肝和血诸法,疗效甚佳。

19 许多疾病过程,尤其是慢性疾病,脾胃功能通常是其病情好转与恶化,预后善恶的标志。

20治病有隔一隔二治法。婴儿体质娇嫩,应用尤多。如小儿咳嗽,同时又泄泻频频,审其火盛,投以清肺热之剂,原属不误,惟患者服药之后,咳嗽未去,而泄泻更频矣。盖肺与大肠相表里,清其肺,火热一見此证,知肺之所以热,乃因心火上迫之故,所谓火刑肺金是也。不治肺而治心,心与小肠相表里,使热从小便而去,不犯大肠,心火既戢,肺金不受火迫,泄泻止而咳嗽亦愈。若見肺治肺,末尝見其效也。

21 乳中结核犹男子之睪丸,溃破即囊痈之属。

22 地中海贫血,用附子,干姜之类,加鹿茸效果良好。足征骨蒸痨热,乃气血大虚,阳失统束之假热,绝不可見热投凉,見蒸退蒸。自此以后,余终生不用清骨散之类治骨蒸痨热之套方。

23 自汗不第属阳虚,盜汗不第属阴虚,验之儿科临床,则无论自汗盜汗,实从气阳不足,卫外不固者居多。

24 肝气条达,阳刚之势解除,经络畅通,诸症皆除。肝肾精血亏損,骨髓失养是内因,而颈椎上連头项,下接躯干,为活动之枢机,最易損伤,且是处乃
太阳。督脉所过之地,至虚之处,乃是容邪之所,极易为风寒湿邪所峉,久之则邪气遏阻,影响太阳经气之畅通,肾精之上达,气血之荣润,督阳之宣行,致使颈椎骨质失荣而发生退行性病变,成为骨痹一证。

25 紫斑病,脉見芤数,凭经验,此病脉形细弱,多易治愈。浮芤而数之脉,每陷死亡。

26 脑血栓形成,其病变部位在脑,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因虚致痰致瘀。阻塞脑络,气血不通,筋脉失养所致。而阻塞是其关键所在。

27 甲亢患者往往交错出现肝郁痰结与阴虛火旺两型。

28 痈疽未破,毒攻脏腑,一毫热药不敢用。。巳溃脏腑既亏,饮食减少,一毫凉药不敢用,此为要诀。

第一百二十六节 薛盟运用黄芪配方的经验

主题词 黄芪 治疗应用薛盟 名医经验
  薛盟系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医师,从医50余载,擅治各种疑难重症。他尝指出:古有“百病皆生于气”之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无论先天之元气,或后天之胃气,必须随时顾护。因此,凡杂病虽虚实兼夹之症,组方十九亦不离黄芪。认为本品能升能降,能通能补,且补而不腻,运用得法,正犹舟之有楫,车之有轮,成为鼓舞脏腑经络的原动力,以增强全方药效。
  薛师临证常用黄芪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系病变、肺结核、萎缩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糖尿病、急慢性肾炎,或妇科疾患等。所用剂量,一般为30~40g,重则高达120g。实践证明,服后并未见有偏颇壅滞之弊。且与他药配对,因势利导,尤收到相辅相承的疗效。如配附子可回阳救逆治疗心衰;配三七以活血通脉防治早搏;配党参甘温除热或健脾和中;配防己利水散肿而治肾炎。现举例介绍于后。

1 冠心病常用黄芪、三七
  大凡冠心病虚证居多,实证较少。常见有心痛、早搏、心悸怔忡、胸闷气促等症,甚则出现心功能衰竭,亦即心阳和心阴失养之候。薛师以扶正益气为主法,改变多数医者片面强调活血化瘀的常法,采用大剂补气药黄芪与血药三七配对,治疗心痛早搏或心房纤颤等,效果满意。盖气为血帅,气行血行,血与百脉相通,若机体无气之斡旋鼓动,血行受阻,又何以濡养全身?而血流的通畅与否,反应于心率及脉象的强弱。三七的功用,李时珍谓其有“止血、散血、定痛”三大功能,与黄芪相伍,气血双调,一补一通,从而使阳微得复,心律正常。
  病例1:缪某某,女,62岁,退休工人。患冠心病,症见血压不稳定,胸膈窒闷痹痛,室性早搏(二、三联律),短气不足以息,偶有房颤,全身乏力,失眠,头晕,脉细弱,时有结代。治予温阳补气,养心通脉。药用:生黄芪30g,三七7g,桂枝、甘松各9g,赤芍、白芍、炒枣仁、北沙参、莪术各15g,薤白、柏子仁、炙甘草各10g,丹参、党参各20g,朱茯神12g,龙齿(先煎)18g。投药15剂,胸痹、室早、房颤均次第消失。其后随访,未见反复。

2 胃病常用黄芪、党参、白芍、甘草
  薛师对胃病,如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汁返流,或消化道出血、胃下垂等,临证时必兼顾肝脾和重视胃气之养护,以甘温和中、甘酸化阴二法联用,颇能得心应手。前者以黄芪、党参为主体,其柔润甘缓共奏补气生津、升阳益胃之功。后者即以芍药甘草汤化裁,因甘能缓急,酸能敛阴,“甘酸相合,用补阴血”。
  病例2:祝某某,女,46岁,税务干部。患有慢性结肠炎,腹泻(日行5~6次),服中西成药罔效。继感中脘胀痛不适,经某医院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症见HP(+),肠化(+++),口苦而干,不思饮食,嘈杂,胸中如焚,形瘦,寐少,脉细涩。治拟益气养胃,清热健脾。药用:生黄芪40g,党参、红藤、蒲公英各30g,炒白芍、白术、枸橘李、败酱草、白头翁、石榴皮各15g,炙甘草、乌梅各7g,炒苍术、刺猬皮、木香各9g,八月札12g,炒黄连6g,丹参20g。服14剂后,大便成形,HP、肠化均呈(-),胃萎缩由重度转为轻度,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仍循原方略事增减,续服半月,基本痊愈。

3 肾炎常用黄芪、防己
  肾炎,早期常有表证,如寒热、四肢酸痛、小便不利、咳嗽等,继则跗肿面浮、尿蛋白反复出现,或腰膝酸重。薛师治本证,不论急性或慢性期,从益肾阳以消阴翳、升脾阳以制内湿立法,概以黄芪配防己组方。方中防己辛温利水散肿之力独专,《珍珠囊》谓其“去下焦湿肿及痛,并泄膀胱火邪,必用汉防己……”,对脾虚湿困、高度浮肿者,非此莫属。其蛋白长期丢失、腰痛或血压增高者,肾气虚损可知。黄芪补中益气,固摄下焦,深合景岳“治水先治气”的宗旨。有人误以为急性肾炎属实邪不能用补,是不明正本清源之理。伏湿在下,得黄芪加强气化作用,可因势利导;防己利湿祛浊,湿邪除则尿蛋白、浮肿亦即消失。
  病例3:周某,女,46岁。患急性肾炎,下肢及颜面轻度浮肿,咽喉干痛,小溲欠畅,腰背酸楚,形寒乏力。化验: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少许。脉细涩,苔薄腻。证属风水为患。拟方益气滋肾,祛风散肿。药用:生黄芪、白茅根、六月雪、?草、苏叶各30g,防己、石韦各20g、紫草、菟丝子、生熟地黄、乌梅炭、蝉蜕各15g,防风9g。服药15剂,浮肿渐退,尿蛋白(+),红细胞(-),症状明显好转,治疗2个月,基本获愈。

储水鑫(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中医科,嘉兴市环城北路169号 314000)

第一百二十七节 90年代全国中医治胃病十大名医方

1.胃神经管能症: 慢性胃炎,胃痛而伴胃脘灼热胁嗳气纳呆等,肝郁气滞,湿浊阻痹者。

R: 佩兰10g 延胡10g 普洱茶5g 厚朴5g 炙甘草5g 素馨花12g。功效: 有芳香解郁,行气止痛之功.

2.胃痛胃胀嘈杂灼热,口干苦等肺虚肝热胃阴不足型萎缩性胃炎:

R:北沙参30g 石斛20g 怀山药130g 焦山查30g 桑寄生20g 玉竹20g 青代10g 白勺 10g 浙贝10g 。功效:有养阴建中之效.用法: 在服法上要求冷水浸过药面浸泡10分钟煮沸后改用文火15分钟服取药液约400ml。

3.萎缩性胃炎或溃疡并发胃炎久治不愈,胃酸缺乏者,尤以胃脘隐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便秘为主症。

R:乌梅肉6g 炒白勺10g 北沙参10g 大麦冬10g 金钗石斛10g 丹参10g 生麦芽10g 炙内金5g 炙甘草3g 玫瑰花3g。功效: 有滋养胃阴,舒肝柔肝之效。此方为经验方,方似不出奇,确含妙理,复胃阴者,莫若苦寒;复酸味者,酸甘化阴,足 资吾等效法。

4.慢性胃炎之脾不建运者,有增进食欲之效:(为脾胃良方,对胃炎有卓效)

R:麦芽30g 谷芽30g 内金15g 山药15g 党参10g甘草5g。用法:加清水超过药面一寸,浸泡一小时,沸后继沸5分钟即服,不宜久煎。功效:有健脾和胃,复元益气之功。

5.适应于各种慢性胃炎之属脾胃阴虚者:

R: 沙参20g 白芍20g 麦冬15g 山楂15g 石斛15g 知母12g 花粉12g 内金10g 丹皮 10g 乌梅10g 陈皮10g 生甘草3g。功效: 养阴和胃,理气清热。

6.适应于浅表性,反流性和萎缩性胃炎:

R: 党参15g 丹参15g 蒲公英15g 白芍15g 制半夏10g 黄连3g 甘姜3g 炙甘草6g功效:有益气健胃,辛开苦降,和中开痞之功(此方溶古方三首为一炉,适用于寒热错杂证)

7.凡急慢性胃炎,胃十二肠溃疡,胃N官能症,慢性肠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胰腺炎, 内脏植物N功能紊乱等所致之痛属气血不调者均可服用:

R: 延胡索9g 川楝子9g 生甘草9g 乌贼骨9g 制香附9g 沉香曲9g 白芍12g 蒲公英 20g 台片6g。功效:有缓解脘腹疼痛之效。

8.适用于胃胀痛为主之胃炎患者:

R:苏梗6g 香附6g 陈皮6g 毕澄茄6g 枳壳10g 大腹皮10g 香橼皮10g 佛手6g 。功效:有理气和胃通降之功。

9.适用于胃炎有脘部胀满疼痛,口苦,食欲减退或伴嗳气泛酸等症有可随证加减。

R: 柴胡6g 苏梗6g 六曲6g 炒黄芩9g 炒白术9g 香扁豆9g 炒白芍9g 制香附9g 炙延胡9g炙甘草3g 八月扎15g 香谷芽12g。功效: 有调肝和胃,健脾安中之功;故明“安中汤”。

10. 适用于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胃窦炎属痰热中困胃失和降者可随证加减。

R: 陈皮6g 枳实6g 竹茹6g 黄连2g 姜半夏10g 茯苓12g 甘草3g。功效: 有苦降辛通,化湿和中之效,1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并可随证加减。

一百二十八 李克绍临证经验(一)

李克绍,字君复,1910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龙泉乡东汤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父是农民,兼有蒸茧技术,每年秋收完毕,便赴东北缫丝厂工作,翌年春暖回家,从事田间劳动,勤劳朴实,生活俭约。先生一生,勤勤恳恳,朴实无华,与幼年的家庭熏陶是分不开的。

先生七岁入学,读四年制国民小学,又升入高等小学勉强读了三年后,因生活所迫,毕业后已无力继续深造。但适值山东当局提倡读经,东汤村西头的龙泉小学,也办起了读经补习班,这个班近在咫尺,才使先生得以勉强就读。在补习班攻读了五年,主要课程是四书、五经、左传、古文、古诗等。这些课程,奠定了先生雄厚的文学基础,也为先生以后自学中医,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

先生在19岁时当上了小学教师,接连作了十年的教学工作。十年中,先生广面教学,一面学医。利用课余、晚间、假日、星期日的时间,口不绝吟,手不停抄,终于在无师自学的情况下,粗通了《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经》等经典著作,阅读和背诵了部分后世各家有关方药、杂病等医籍,于是在1935年底,在参加烟台组织的全专区中医考试时,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

先生有了合法的行医执照后,便弃儒业医。曾在原藉自设药房开业,在当地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此后,也曾在烟台、大连等地挂牌行医,但由于那时社会秩序混乱,所以时间都不太长。至全国解放以后,先生在威海市联合诊所工作,1956年,联合诊所被国家接收,改为卫生所。之后,调到山东中医学院任伤寒教研室讲师,从事《伤寒论》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自此定居济南。后又晋升为副教授、教授。曾任山东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主任、顾问,全国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顾问,并应聘为张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1984年参加九三学社,翌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其传略被《中国当代名人录》收录。至先生1996年去世为止,从事中医医疗与教学工作达六十余年。

先生学识渊博,医理精深,发表大量的学术论著,在国内外颇有影响。全国各地邀请其讲学者很多,曾赴北京、天津、南阳、长春、大连等地作学术报告,所到之处,俱受到听众热烈的欢迎,并得到很高的评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老所著《伤寒解惑论》,影响远及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深得中医学术界的好评,认为本书有不少新发挥、新见解,是对《伤寒论》研究的突破,也是自《伤寒论》以来,特别是近代一部能启蒙解惑的好书。

先生是自学成材的榜样,从医之路及其治学方法颇具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记叙之。

一、锲而不舍自学典范:先生弱冠之年,本是小学教员。因旧社会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极不稳定,加之叔父患热性病被庸医误药致死,才有志改业行医。但当时为什么不学西医而选择中医?令人感到意外而且有趣的是因受到反对中医者的启示,才决心舍弃西医而学习中医的。事情是这样的:先生学医无人指导,盲目购买的第一本医书,是日本下平用彩著的,浙江汤尔和译的《诊断学》,是当时比较先进的西医书。汤氏反对中医,在书的序言中说:"吾固知中医之已疾,有时且胜于西医,但此系结果,而非其所以然。徒以结果与人争,无已时......99。意思是说:我当然知道中医治病,有时且比西医为好,但这只是治疗效果,而所以取得这些效果的道理,中医则讲不出来,既然讲不出道理,只用治疗效果同别人争辩,那是不能说服人的。看了这段话,先生发现连西医也承认中医治病疗效不比西医差,只不过因中医讲不出道理,才瞧不起中医。他想:"结果"和"所以然"何者重要呢7.余不可能知道汤氏本人如果得垂危之病后,他是愿意明白地知道其所以然而死去,还是想活着而宁肯暂时不知其所以然?作为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来说,都会以救人为第一,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而不会由于暂时讲不出道理,便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弃而不顾。听任病人死去而还说"可告无愧"(汤氏语)。

先生曾说:"世上真有无因之果吗?中医能愈病,必有其所以然的道理,只是暂时尚未得到解释,或者已经有中医的解释,目前人们尚不理解罢了。即使作不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也不应作为中医不科学的一个证据。科学领域的未知数多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不仅是中医常遇到的问题。'行易知难','不知亦能行',这是近代革命家、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的哲学思想。他在《建国方略》的'心理建设'中,以饮食为例证明不知亦能行。他指出,很少有人彻底了解饮食入腹后的详细消化过程,也很少有人了解人体正常生理需要哪些营养,以及哪些食物各具有哪些营养,但是人们还是每天都在进食的。这证明不知并不妨碍行。但汤氏却一定要抛弃中医疗效于不顾,偏偏在'知'字上将中医一军,这是错误的。承认中医有良好的疗效,相信有效果必有其所以然的道理,于是先生学习中医的信心更足了。

先生无家传师承,从旧社会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员,到晚年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医学者,靠的是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先生早年爱好广泛,书法、音乐、戏剧、文学等,无不涉猎,而当立志学医之后,便放弃了这些爱好,把全部精力放在医学上。先生从不放过学习机会,每日晨起必读,已成习惯,无论在家或外出,都是有暇便读。兴之所至,常废寝忘食。真有古人"三余""三上"之学风。先生读书每遇难解之处,从不放过,总是苦思冥索,直至得到了满意的解答,方肯罢休。家境清贫,买书不易,故常借书手抄。正是这样认真地边读边抄,才使青年时研读过的医学典籍,有不少篇章至八十高龄还能背诵如流。先生常说:"无师求教,养成苦思的习惯;买书不易,锻炼了背书的工夫"0赠:"强记硬背,工夫并不白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种刻苦的自学方法,是先生学医成功的经验之一。先生衣着俭朴,饮食随便,情志恬澹,不务名利,始终把研究学问,追求知识,作为人生中最大的乐事。他几十年如一日,专心致志于中医学的研究,直到晚年,仍然手不释卷,勤于写作。正是经过终生不懈地努力,才使他在无师自学的条件下,对中医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取得了国内外中医界的承认和赞许。《人才》杂志曾发表过署名文章,作为自学成材的典范,介绍他的自学经验。

二、治学严谨著述丰富:先生素以治学严谨著称。他最反对学术上人云亦云,不求甚解,认为这是近于自我欺骗的不良学风。他读医书,也看注解,但决不盲从,而是认真探讨,反复论证。他常说,读书虽多而不理解,充其量不过一书贾而已。先生研究任何一部中医典籍,都先要有一个研究标准。以学习《伤寒论》为例,他主张:①名词术语的解释,必须前后一致,同一术语,不能在这里这样讲,在那里又那样讲;②必须与《内鳓《本草经》《金匮要略》相结合;③必须经得起临床检验;④必须经得起辩论。学习《伤寒论》是这样的标准,学习其它典籍,也都各有其相应的标准。

先生认为中医学历史悠久,医学书籍浩如烟海,所以学习中医,首先是要博览群书,然后由博返约。先生说:过去有句成语:"六经根底史波澜。"是说要想写出一篇有价值的文章,首先要把"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吃透、记熟,以此为基础,还须有历代的史料,来加以充实和润色,才能把文章写得有声有色,有证有据,波澜起伏。先生认为中医学的根底是《内经》《难经》《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这些经典著作,对于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则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掌握这些,就会象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想把中医学得根深蒂固,是不可能的。但这些经典著作,毕竟原始性及原则性的理论较多,而且这些理论,不加阐发论证,不结合临床体验,仍不易学深学透,这就要求学者,除经典著作外,还要广泛地阅读其他医家著作,尤其是历代名家的著述。"读书破万卷",每个人虽然因各种不同条件的限制,千卷、百卷也可能读不破,但这种雄心壮志是应该有的。

中医学从汉代以降,距今近二千年,在这二千年中,堪称中医名家的至少也有几百家,他们的著作更是汗牛充栋。在这浩繁的卷帙中,学派不同,立说各异,互相补充者固然不少,互相矛盾者亦往往有之,若不加以分析归纳,梳理鉴别。则读的越多,就越杂乱无章,故只博读还不行,还要善于由博返约,才算真正学到手。先生认为所谓由博返约,是从全面资料之中,归纳出几个重点,从不同的现象之中,找出其共同的规律,这并不是一件易事,不下大工夫,学深学透是不可能的。比如陈修园在其著的《医学三字经》中,有这么几段话:"迨东垣,重脾胃,温燥行,升清气"。"若子和,主攻破,中病良,勿太过。""若河间,专主火,遵之经,断自我"。"丹溪出,罕与俦,阴宜补,阳勿浮,杂病法,四字求"。他把李东垣的用药规律,归纳为"重脾胃,升清气";把张子和的用药规律,归纳为"主攻破";把河间诸说,归纳为"专主火";把朱丹溪的《格致余论》等归纳为"阴宜补,阳勿浮"。这就是由博返约。这样的归纳,言简意赅,易于掌握,也便于记忆。

对于金元四大家,先生还从其治疗技术上又作了进一步归纳。东垣诸方之所以补而不壅,全在于补中有行。如升麻、柴胡、陈皮、木香等气分药,都是他常用的配伍之品。河间诸方之所以寒不伤中,一全在于寒而不滞。其常用药如走而不守的大黄、芒硝自不必说,就是守而不走的芩、连、栀、柏等,也大都与枳实、厚朴、木香等气分药合用,使苦寒之药,只能清火,不至留中败胃。他虽然有时也纯用守而不走的苦寒剂,如黄连解毒汤等,但这是少数。子和主攻破,毕竟是施于经络湮瘀或肠胃瘀滞之实证,如果不实而虚,即非所宜。丹溪养阴,也是在误服金石燥烈药,元阴被劫,相火妄动的情况下才相宜,如果阴盛阳衰,亦为大忌。先生在初学金元四家学说时,觉得四大家各不相同,究竟哪一家好呢?后来又把四大家作以归纳:张子和的攻破,是祛邪以安正;李东垣的"重脾胃",是扶正以胜邪。当正虚为主时,采用东垣法,邪实为主时,采用子和法,二者并不矛盾。刘河间之寒凉,是泻阳盛之火,朱丹溪之补阴,宜于治阴虚之火,两家都能治火,只是虚实有别。李老这样一归纳,临床就可以根据邪正虚实,取各家之长,对证选方,并行不悖。这是由博返约。

先生认为要博览群书,还要善于读书。博览群书是要尽可能全面系统的把前人的经验智慧继承下来,然而前人的说教,并非都是金科玉律。先生认为:任何名家权威,都会有干虑之...失。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古人,又不迷信古人,要选精去粗瑕玉分明。他举《内经》《难经》为例,《内》《难》是中医理论的宝库,但这些宝贵的经典著作中,亦存在着脱离实践的糟粕。如《灵枢·经水》以中国河、江、湖、海等比拟十二经脉,意义就不大。《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认为,人从七岁起,每加九岁,如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二岁、五十二岁、六十一岁,皆形色不相得者,为大忌之年,这更是形而上学。《难经·四十一难》解释肝脏为什么有两叶,认为是"去太阴尚近,离太阳为远,犹有两。故有两叶"。"三十三难"用五行解释肝肺,不但把五行讲成教条,且说肝在水中生沉而熟浮,肺在水中生浮而熟沉。其说法也与客观事实不符。还有"十九难"的"男子生于寅"、"女子生于申"等,星相、子平者流引用这样的术语还可以,若在有关生命的医学著作中引用,岂不荒谬!所以,先生强调,读经典著作要一分为二,就是对其注疏阅读时也要有分析、有批判。有的竞不是错在经典原著上,而是错在注疏上,如果不加分析照搬不误,就会自误误人,流毒无穷。先生举《伤寒论·辨脉法》中的"风则伤卫,寒则伤荣"为例,认为不管是王叔和加入的,或是《伤寒论》原来就有,都是似是而非的不可捉摸之词,尽管这种学说已经沿续了近二千年,也不要不懂装懂,自欺欺人。再如伤寒传经之说,本来是一部平易近人的外感病学,却用什么循经传、越经传、首尾传、表里传、传足不传手等虚构之词,把《伤寒论》越讲越离奇,越讲越糊涂。如此读了不加批判,就不如不读。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尊重前人,是必要的,但是"信而好古",则会泥古而不化,只有在经过一番分析之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治学才有意义。

先生治学,又极为重视逻辑思维。兹举《内经·热论》为例,他说,一般都认为"二日阳明受之",是受之于太阳,"三日少阳受之",是受之于阳明。如果"受之"一词,是指受邪于前一经的话,那么巨阳又是受之于哪一经呢?又如《伤寒论》第8条,"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可是注家都认为针足阳明是防止太阳传阳明,可是太阳病只能传阳明吗?防不防止其传少阳?凡此,都能通过思维而得出新的、更合理的解释。又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欲如运枢","运枢",注家都讲成运动户枢,可是户枢之动,在于人为,或缓或急,随心所欲。这个"欲如"还有什么标准呢?先生认为"运枢"之枢,乃指天枢,天枢是北斗七星之一,一年运行一周,其运动是缓慢的,但是不停止的,用以阐明人体阳气的运行,也当如此。先生钻研问题,有"三问法",三问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譬如讲伤寒传经,就必须弄清楚传经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传经?是怎样传经的?这三问搞清楚了,传经的问题就不神秘了。从他所撰写的"论传经"一文,可以看出,之所以能揭开"传经"这个千年之迷,除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之外,更得力于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先生学识渊博,勤于著述,历年来出版和发表了近百万字的著作和论文,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所撰"六经病欲解时的机理及其临床价值"一文,对"六经病欲解"机理的阐释,乃是自《伤寒论》问世以来,第一次科学的解释。此文曾在南阳全国仲景学说讨论会上宣读,后由日本方面汇集刊出。又如"五行的产生、应用及其前途"一文,上溯《尚书》,旁征博引,反复论证,解决了历来在五行方面的许多糊涂问题。其余诸论著,亦各有独到之处,这里不一一列举。现将其主要论著,列举如下:

《金匮要略浅释》:与王万杰、刘洪祥合编,207千字,1961年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伤寒解惑论》:93千字,1978年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1982年第二版。

《伤寒论语释》:207千字,1982年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伤寒百问》:70千字,连载于《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1983年第1期。1985年由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伤寒串讲》:140千字,连载于《山东中医杂志》1962年第1期~1984年第6期。现已集印成册。

《漫话胃肠病的中医治疗》:50千字,原名《胃肠病漫话》,连载于《山东中医杂志》1981年创刊号~1983年第10期。1988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出版。

论文:在全国各重要医刊上发表的论文,达70余篇,计40万字。

三、诲人不倦一代良师:先生教诲学生,首先是提倡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把讲的内容强记,所以讲课时往往是引而不发。他常说,中医的流派太多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如果不善于分析,就必然如坠五里云雾中。先生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与临床结合。先生少时生活在医疗条件差的农村,广大劳动人民生病后,多任其自然发展,因此得以观察到不少疾病的初起、发展、晚期转归的全过程,所以能从临床角度把教材内容讲的更深入,更形象,使学生印象极深。有些毕业多年的同学,经常提到,他们至今对先生讲授的《伤寒论》课,记忆犹新,临床运用经方,常获奇效。这与先生的教学有方,是分不开的。

先生在教学过程中,又特别强调教学相长,他常引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礼记》:"独学而无友,则孤卵陋而寡闻"。《易·兑卦》:"君子以朋友讲习"。借这些古代名言以自励。先生学习既无师承,也无益友,基本上是自学。这并非他最初认识到自学比拜师访友重要,只是因所处的农村环境,不必说名医,就连普通医生,也是凤毛麟角,拜谁为师?哪里访友?只好蒙头苦学了。他在自学中,遇到的难题很多,以致常苦思冥索,而一旦有悟,却又记的非常牢固,比只听人讲深透多了。所以先生对于医学中的某些问题,常有与人不同的看法。这并非他喜欢标新立异,可能是因没受框框的影响,破旧就比较容易的缘故吧!所以他常说:"凡事都要一分为二,缺乏良师益友,迫使我主观努力,坏事也变成好事"。

即使有良师益友,仍应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把师友的见解,化为自己的知识。先生认为:老师一定要谦虚,但老师也是普通人,不一定白璧无瑕,处处都好。学习就应采取这样的态度。转教学生,也应提倡学生采取这样态度。先生还说:"余在《伤寒论》教学中,就有一二个问题,是在同学提问的启发下,才得到解决的。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这个道理"。先生年逾八十高龄,仍然一心一意为培养中医接班人而继续努力工作着,不甘心休养。他平时寡言笑,但每有青年来访,请教学术问题时,便口若悬河,常谈至深夜。有人劝他注意娱乐和休息时,他总时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就是古人的三乐之一。

四、临证灵活斫轮老手先生对中医理论,学得扎实、灵活,故临床处方,也有其独特的风格。善用经方,但不限经方,且常以己意自制新方。处方多轻巧而灵活,药简而效速。曾自拟治肾炎万、建肝方、鼻渊方、肺气肿方等,药味不多,而效果却很好。尝以五苓散、瓜蒌瞿麦丸、补中益气汤,分别治愈经过西医久治不愈之尿崩症;一味大黄治愈西医怀疑为肠癌、久治无罂之下利便脓血症;以生脉散加味、导痰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分别治愈曾被西医诊断为癫痫的病人多例。此外,还常治愈一些疑难怪症,如以通幽汤加昧,治愈一例每日下午六七点钟按时嗜睡证,一剂效,四剂愈。如此等等,难以悉举。先生常说,不治之证,临床不多,久治不愈者,有不少是由于医生技术不精造成的。

先生对于病人,极端负责。对一些重病,往往食不甘,寝不安,直至病人脱离险境,才心安理得,表现出喜悦之情。对于求诊者,无论贫富,一视同仁;对于贫苦之人,尤,多关照,常免费施诊舍药。先生初学中医时,有一个想法,就是不掌握中医的全面,决不临床看病。这个想法经过实践检验,才觉得真是太幼稚了。内外妇儿,伤寒杂病,头绪纷繁,千变万化,要掌握全面,非倾注毕生精力不可。而且要学,就要结合临床,如果脱离临床,又想学得全面,岂非纸上谈兵?可是先生是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自学中医的,无师指导搞临床,比无师指导啃书本难度更大。因为啃书本,先生有旧文学基础,而搞临床却没有基础。因此,对于行医来说,先生走弯路更多。弯路多,失败的教训自然也就多了。但是这些经验教训,正好可以作为后学者的借鉴。

先生之学医,是自背书起始的。先生接诊的第一个病人。为所在村中一个年约四旬的男性,病人自诉气短,别无他症,经过别人治疗多次无效。先生想起《金匮要略》"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之"。于是采取第一方: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术9克,甘草6克。原方与服,不想只服下一剂,症状竞完全消失。此后,求诊的人就逐渐多起来了。先生原先设想的全面掌握之后再行医,实际也不可能了。在这期间,有一少妇。时而少腹攻冲作痛,先生就想到"妇人少腹所攻冲,肋腹刺痛当归芎......";有突然一时失去知觉者,又想到"乌药顺气芎芷姜,橘红枳桔及麻黄......"。总之,每遇一病,都有一成方,而且不加不减,照抄应用,竟也取得了一些效果。然而,总是不效者多。也有一些病是先生在书上所没有见到过的。于是,开始感觉到所记得的方太少了。"医之所病,病方少",这正是先生那时的心理写照。他说:"我记得的方子少,这是不错的。但也全部背诵了汪昂的《汤头歌诀》,《医宗金鉴》方,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时方歌括》,陈无犀的《金匮方歌括》,还有选择地记诵了一些《温病条辨》方,《医林改错》方等等。如果这些还不够,难道说非要把历代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和剂局方》等,统统背下来不成?那是不大可能的。这时我对于能否学好中医,曾经自己打了个问号"。他又说:"医之所病,病方少",这证明在每次临证,都必须有一个成方可用。为了避免临时手足无措,在每次临证之前,胸中总得先储存一些成方。因此每遇病家约诊时,必先问问病人哪里不痛快?如说头痛,就把有关治疗头痛的方子默想一遍,记不清的再查一查书,务必在复诊之前胸有成竹。及至临证,又往往把所见的症状硬往所记的方子上套。就连诊脉,也往往是这方子需要什么脉,而病人的脉搏仿佛也正好是这样的脉。总之常把病人的脉症,强纳入想用的方剂范围之中。这样,方既不灵,对中医能不能治病自然产生了怀疑。但有先生所不能治愈的病,经过别人治疗,或病家自找偏方治疗,却竟然好起来了。这个"别人",往往又是看书不多的人。这时先生逐渐认识到,过去之所谓"学",只是皮毛,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学进去。不是中医不能治病,而是没有把中医真正学到手。有了这一番认识之后,使先生的学习和临证,有了新的飞跃。

先生认为:所谓飞跃,指的是不再临证之前准备成方了。而是迫使自己独出心裁地去观察、研究患者各个方面,并从此开始真正注意了脉诊。病人主诉略同,但必有不同者在"独处藏奸",这是他深刻的体会。就在这之后,他可以在无成方可用时,自制对证之方,而这些自制之方,也确实取得了不少优异效果,也就在这时,他才真正尝到了中医的甜头。

柯韵伯谓:"胸中有万卷书,笔底无半点尘者,始可著书;胸中无半点尘,目中无半点尘者,才许作古书注疏"。这是说,无论著书,或为古书作注,都必须摆脱一切先入为主的框框。先生经过死套成方失败之后,也深深感到临床的"尘"太多了,只有胸中无半点尘者,才许临床行医。从此以后,他从套用成方,转变为从认证上下工夫。认清了证之后,不再胸中有成方,而是胸中有定法,按法考虑有无成方可用。如果找不到成方;就随手拈药组方,常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举几个简单的实例如下:

1、一个十余岁患儿,经过西医诊断为癫痫,中西药久治不愈。问病知是在夏月烈日当空的野外割草时晕倒后成癫痫的。先生认为这等于暑厥,便撇开一切治癫痫的成方不用,予以生脉散加蜈蚣、僵蚕、全蝎等人络行痰镇静药十余剂治愈,永未再发。

2、一癫痫频繁发作的中年妇女,也是中西药久治不愈,先生诊视后,认为心下有痰饮,予以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略为加减,不但癫痫治好了,就连多年的胃脘痞满,也治好了。

3、一青年患中耳炎,历时半年,服药近百剂,始终无效。先生诊视,脉迟舌淡,耳流清水,不浓不臭,便排除一切治耳消炎方,予以四君子汤加炮姜、白芷,一剂效,三剂愈。

以上三案,都不是什么难治之病,为什么久治不愈?因这些医生胸中只有成方,而且不善于用成方,"尘"太多了,才使患者久病不愈,处于痛苦之中。

先生自从摆脱教条,注重辨证之后,不但对于临床治病比从前有了把握,而且对于阅读医书,也觉得和从前不一样。从前他只喜欢看有方有药的著作和开门见山的医案,而对于理论性的著作和象《临证指南》那样需要自加分析的医案,就看不进去。可是对辨证有了理论之后,感情就转过来了,不但喜欢看理论性的著作,而且看医案也有了自己的鉴赏与批评能力。从此以后,他还觉得现行的各科临床讲义,对于辨证的基本功,讲得不深不透,而强调分型,分型又分得太死,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教条。

据上所述,他提请热爱中医的青年同志们从中汲取两点教训:一是读书不在多而在精。学,就要学深学透,不要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二是只要扎扎实实地学,人人可以学好,不要自暴自弃。

五、托词吟咏表达赤心:先生喜爱文学,兼长书法,涉猎面广,故不但长于医学,且有较高的文学修养。他写了不少诗词歌赋,但就事论事,就景写景者不多,大部分都是其人生观的反映,寓有深意。现略举几例如下:

(一)慢道无才便是德,有才有德更堪夸,试看炼石补天者,不是男娲是女娲。

(二)诸葛当年辱仲达,心劳计拙亦堪怜,闺中自有真英杰,巾帼应作奖章看。按:这是为鼓励一女青年为努力争取报考研究生而作。国庆书怀日值庚辛,律中南吕,天高日晶,花好月圆,国庆三十三度,我已"日老而传"。怅岁,日之蹉跎,依然故我;愧贡献之涓埃,尸位素餐。然而东隅虽逝,桑榆非晚,心怀利济,志在痫瘭。无地不曝,仿秋阳之无私;有丝必吐,效春蚕之黾勉。孜孜砘砘,夕惕乾乾,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或问"有美玉于斯,蕴椟而藏诸?"答日"非也,后生可喜,得其人而传旃。"

按:此文撰于1982年。从这段骈体文中,可以看出,先生年虽已老,而仍自强不息,并把中医学的伟大事业,寄托在下一代的青年身上。

咏牡丹(西江月):出身并非污泥,也不甘心隐逸,姚黄魏紫斗艳丽,但愿红遍大地。值此天下有道,贫且贱焉耻也,春风得意花开千里,富贵天下共之。

按:这是1982年春末,应菏泽中医学会之邀,作学术讲座,值牡丹盛开,也正是党中央号召经济致富之期,故口占西江月,写出胸中宏愿。

赏雪(七绝)白雪装成新世界,寒风冻就硬骨头,我欲献身为四化,正需岁末此寒流。按:此诗作于1980年元旦。

胀满:脘腹胀满是常见病之一。胀满和痞硬不一样,痞硬在触诊时有板硬、紧张的感觉,只局限在胃脘部。而胀满则是撑胀不堪,轻的也可能只局限在胃部,而重的则能全腹膨胀,腹皮绷急。

由肠胃本身不健康所出现的胀满,都是肠胃充气。肠胃之所以充气,则是胃内或肠腔内的食物没有完全消化好。而且向消化道下端的传送力减弱,甚至停止,使胃肠内积存过量的食物、气体或液体而膨胀。胃肠内的食物,为什么会消化不良?又为什么传送力减弱或停止?这有多种原因。有由于食物太多,超过胃肠正常的负担能力;有由于肠道内有陈旧的粪便等物留滞,挡住新进饮食物的去路,都能使肠胃内容物太多,并产生气体而形成膨胀。另外是胃肠自身有病,如肠热、肠寒或胃肠虚弱等,这使胃肠的蠕动功能麻痹或减弱,因而食物积存,出现胀满。总而言之,胀满的病理是虚实寒热都有,因而治疗的方法,也有温凉补泻的不同。

1.实胀:进食过多,致使消化不良而形成的胀满,必不断地嗳出伤食的气味,或兼呕吐和腹泻,当用神曲、麦芽、山楂、莱菔子等消食药为主,或者再加点枳实、枳壳等行气药,消去积食,胀满就会消失。如果是大便秘结致使食物停留的胀满,就当以大黄、芒硝等通利大便药为主,再酌加枳实、枳壳、厚朴、木香等促进气机运动的药,使肠道通畅,随着粪便的排泄,饮食物的下行,就可不胀。以上这两种胀满,都属于实证,是最容易治愈的。

2.寒胀:由肠胃虚寒而出现的胀满,必大便溏薄,四肢不温,舌不渴,喜热怕凉。这是胃肠功能衰减所致的腹胀,称为寒胀"。当用热性药振奋胃肠机能,中医术语叫作"温中祛寒"。温中祛寒的特效药是干姜。以于姜为主,再配上一点炙甘草,叫作甘草干姜汤,主要用以振奋肠胃功能。甘草干姜汤再加人一味炮附子,就叫四逆汤;若加入人参、白术,就叫理中汤,都是治寒胀的常用方。也可以在这些方中加入少量的辛温行气药,如砂仁、草豆蔻、木香等,效果会更好。

3.湿热胀:热胀是肠胃有热。热胀夹湿的最多,常见大便酸臭,粘溏不爽,舌苔黄腻,小便黄浊。这样的胀满,必须清热燥湿,再加行气药。黄连配枳实,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下面介绍治湿热胀满的两个常用的有效方。枳实导滞丸(东垣方):治脾胃湿热,胸闷腹痛,胀满泄泻。枳实15克,白术、黄芩、黄连各9克,泽泻6克,炒神曲15克,煨大黄30克,共研细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克,空心热水送服。 中满分消丸(东垣方):治腹满热胀,二便不利。厚朴30克,黄芩、半夏、黄连、枳壳各15克,泽泻9,干姜、茯苓各6克,白术、猪苓、人参、炙甘草各3克,共研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食前温开水送下。

4.热胀:热胀也有不兼湿的,大便不粘不溏,脉必洪大有力,口干喜凉,当重用石膏泻胃火。清代名医李延昱,曾治过一个福建人,名周东志。此人形体较瘦,却食量很大,忽然得了胀满病。一般医生都怀疑他饮食过量,给予槟榔、枳壳、山楂、麦芽、神曲、厚朴等消食行气药,越吃越重。后来经李延呈诊治,右手脉特别洪滑,知是胃火,改用石膏、黄连、栀子、木香、陈皮、酒蒸大黄等清热泻火药,只服了两剂,就完全好了。

5.虚胀:除了前面讲的实胀、寒胀、热胀、湿热胀等以外,还有一种胀满是在胃肠功能极衰弱的情况下出现的,这叫虚胀。虚胀的腹部外形,也能象实证那样,膨满胀大,兼之患者又都迫切要求消胀,所以医生往往习惯用消食破气诸药,而不敢大温大补,以致越治越胀。怎样认识肠胃虚弱与胀满的关系呢?可以这样来体会:停食的胃胀,虽然属于过食的实证,但胃肠消化力很强的人,就比较少见。而虚胀的病人在病情严重时,哪怕只多吃了食物,也会胀满不堪,辗转不安,甚至想法吐出才好,因而常常形成畏食。只这一点,就要从胃肠机能衰弱上去考虑,而少去考虑消食、宽胀。虚胀的病机既然是肠胃虚弱,治疗时就应当用温补药,而禁用消食宽胀药。因为消食宽胀药,只有在胃肠消化功能还不算太虚弱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消化饮食的作用,如果胃肠虚弱的程度已很重,那只能先健补脾胃,不能设想撇开胃肠的作用,只靠一包神曲、麦芽就能把所进的食物消化掉。相反,在胃肠功能极为衰弱的情况下,这些药非但不能消食,而且还能消耗胃气。有这样一些例子,最能说明问题:有不少食后容易胀饱的人,初次给与一些消食行气药,效果,很好。后来再胀再消导,效果就差些。如果把这些消食行气药再不断地继续下去,胀满反而会继续加重。这就是消导药能消耗胃气的证明。在医学上叫做"虚虚"。

促成虚胀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疾病本身的发展,如久吐久泻,胃肠功能逐渐衰减而形成的。但是这样的虚胀,一般地说,还不至于达到丝毫不能进食和腹胀难忍的严重程度。临床的虚胀重证,往往是因长期服用消食药或破气药,伤败了胃肠功能,改变了胃肠的冲和之气而致成。服药伤残胃气,能使脉象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极细极弱,虚不任按。这是久服神曲、麦芽等消食药,使胃气逐渐消耗到极严重的时候出现的。这种脉象容易诊断。另一种脉象是弦大鼓指,即脉管又硬又粗。这是服了过量的破气宽胀药,如枳实、厚朴等,胃气受了破气药的冲击,发生了反作用。这种脉象,按之有力,容易给人造成假象。但是按之绷紧,一点柔和之气也没有,这 "脉无胃气",是诊断胃气受创的重要依据。

弦大鼓指,是真虚假实的脉象,如果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可能难以掌握,但是可以根据下列特点,得出正确的结论。

(1)消食药、行气药丝毫不能解决问题:(2)病情进展缓慢,不是暴胀(腹暴胀大,多属于热);

(3)服宽胀药似乎略有轻松,但一会又和从前一样,甚或加重;

(4)久不进食,而脉反弦大;

(5)进一口食也胀满难忍;

(6)胀减时,腹软无物。弦大鼓指,毫不柔和,既然是脉无胃气,治疗时就当温补脾胃,或少佐养肝之品,绝对禁用行气消导药。

下面两例医案,是上述两种情况的说明:

吕某,女,年四旬余,患腹胀半年。曾服药治疗不效,且越治越胀。求先生诊治,患者骨瘦如柴,腹胀如鼓,腹皮薄、绷紧,扣之有鼓音。自述每进一日食,就胀满难忍,必欲吐尽才好。出示曾服用厚厚一叠中药处方,约五六十张,都是神曲、山楂、槟榔、麦芽、五谷虫、木香等消导药物。舌淡苔薄,舌体瘦瘪。给予圣术煎,处方:白术(微炒)30克,陈皮3克,干姜(微炒)6克,上肉桂3克。水煎服2剂。上方服用2剂,诸症大减。后未再服用其他药物,其病痊愈。本案之腹胀,实因过用克伐消导药所促成,故以景岳圣术煎,重用白术之补,又少加干姜、肉桂鼓舞胃气,陈皮行滞气,以补为消,故获显效。

另例:患者刘某,中年男性,山东济南历城人。曾因生气,逐渐食欲不振,不能进食,尤其不能进硬食。略进稍硬食物,就似痛非痛,满闷发胀,嗳气不止。胃脘部按之能出现较浅的指印陷窝,小便略有不通畅的感觉。曾不断服用破气消胀类中药治疗达半年之久,无效。患者因而怀疑是胃癌,甚为忧虑。于1973年3月17日求先生诊治。舌质淡,脉沉稍数而涩。给予温补脾胃,少加疏肝理气之品。处方:茯苓9克,炒白术9克,炙甘草3克,大枣2枚,川椒6克,吴茱萸6克,炮姜3克,刺蒺藜9克,木瓜9克,生麦芽6克。水煎服。上方共服12剂,基本痊愈。本证食欲不振,进食则胀闷,主症在胃;但因生气而得,怒气伤肝,则病因在肝;久服破气消胀药无效,知属虚胀无疑。故处方健脾和胃,兼以疏肝。配伍恰当,故药量不大而收效迅速。

胃脘痛:胃脘痛的临床症状,颇为复杂,或痛在胃脘部位,或连及两胁;有的喜按,有的拒按;有感觉烧灼热痛者,有感拘急或胀痛者;痛在食前与痛在食后不同;常年作痛与季节性发作各异。其因不外饮食不调,情志不遂,或过饥过劳。西医学认为,除少数查不出原因者归之于神经官能症外,其余大多属于溃疡或炎症,或溃疡合并炎症。中医认为其病机多为因痰因瘀以致其痛,故中医治疗胃痛,既有涤痰、消瘀、活血等治标的方法,也有促使炎症消散和溃疡面愈合的清热、祛寒、养胃等治本的方法。由于这些方法都是通过辨脉辨证而采用的,所以不论是溃疡、炎症或神经官能症,都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下面将先生治胃脘痛的点滴经验,简述如下

1.涤痰止痛法:涤痰、消瘀、活血等法虽然是治标,但在这些病理产物消除之后,不但能起到止痛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炎症的消除和溃疡面的愈合。凡胃痛表现有口干、口粘或呕出粘液等症状者,就是胃中痰浊。其往往胶着难消,对于这样的痰,轻者用清热化痰法,仿丹溪海蛤丸方(海蛤壳、瓜蒌仁)加减。如效果不大,兼胸满气粗,大便秘结等症状者,则改用小胃丹(芫花、甘遂、大戟、大黄、黄柏)。此外,《金匮要略》中之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切勿看作是单纯治心绞痛的专方,用来治痰饮痹阻的胃痛,都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药性和平,有利无弊,临床应酌情选用。

2.消瘀止痛法:"瘀",胃肠道有瘀滞。据先生的经验,凡中医诊断为胃肠道有瘀滞的病人,通过现代医学检查,大多是十二指肠球部有溃疡存在。在对症用药之后,有的泻下白冻状物、烂肉状物,或黑色坚硬的粒状物,以及异常坚硬的粪块等。因此可知,这些瘀滞物,实际是炎症或溃疡渗出物的积存,以及因胃肠蠕动迟缓,使部分食物或残渣不能顺利下行,又与渗出液混合积久而成。

胃肠道瘀滞形成之后,不但疼痛加剧,而且由于胃肠蠕迟缓,能使粪便于结,而生便秘、嗳气、食少、腹痛等症。也常伴胃脘部怕风冷、畏冷食等。治疗这样的胃痛,可选用遇仙丹(黑丑、槟榔、三棱、莪术、大黄、木香、大皂荚)、大黄附子汤等有泻下作用的方剂。

如:1972年曾治李某,胃痛多年,经检查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中西药数年无效,据述从前有手足多汗症,自患胃痛后,手足不再出汗而反发干,大便经常于涩不爽快。先生据此推理,这是患者素有里湿。因仿遇仙丹方,去皂荚,用黑丑6克,槟榔、三棱、莪术、大黄各9克。水煎服。连服二剂,大便泻下白冻一大堆,腹中顿觉轻松。后酌加薏米、苍术等祛湿药调理,终至饮食正常,症状消失。遇仙丹适用于瘀积而湿偏重的胃痛,患者一般多具有大便秘结、舌苔白腻等特征。本患者的证候特点是原曾有手足多汗症,自患胃痛后手足不再出汗反发干,大便亦经常干涩不爽快,这是湿被瘀阻的证据。故以消瘀之药以化瘀止痛,继以祛湿之药清除里湿。

又如:1956年先生在威海行医时,一男性农民,年40余,脘腹痛多年。每痛时数日不大便,脉沉紧。出示以前服过的药方,大多是枳朴大黄等行气泻下药,其中大黄有用至30克者,但大便仍不通畅。遂给予大黄、附子、细辛各9克,一剂即大便畅下,粪中有黑色粒状物,大的如黄豆,数甚多,坚硬异常。此后腹部舒适而病愈。

以上两方,都能消痰祛瘀止痛,一般是大便秘结,舌苔白腻,湿偏重的用遇仙丹。若大便秘结,脉象沉紧,肢冷舌淡,寒象明显的用大黄附子汤。用大黄附子汤要注意二点:一是必须其人不呕,因为呕则病机向上,不宜下法;二是细辛用量宜重,先生常用至6~9克。细辛与附子合用,使久已处于呆滞状态的肠管活动起来,大黄才能起到泻下的作用。

3.活血止痛法:瘀血作痛,大多是溃疡病的结果。因为溃疡面不断渗出的血能留滞而成死血,且常与渗出的津液混杂在一起。胃肠道的瘀血,不但妨碍溃疡面的愈合,而且一有冷热不调,或辛辣触动,就会疼痛发作,使溃疡缠绵难愈。有瘀血的胃痛,多呈针刺样疼痛,舌上常有瘀点,脉多呈涩象,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失笑散是最常用的有效方。方中的五灵脂和蒲黄,既能活血,又能燥湿化瘀,所以对于痰血混杂者最为对证。此外,还有用炒灵脂配人枯矾,共研细末,温酒调服者;有将灵脂配桃仁,研末醋糊为丸,酒醋任下者。配制不同,其理则一,临证可以随宜选用。

4.解热止痛法:这种胃痛是临床最多见的胃脘热痛特点是:胃中灼热,舌赤脉数,时痛时止,痛重时不敢吃冷食喝冷水,甚至额上自汗,或全身冷汗、手足发凉等。治疗胃热疼痛,以栀子、黄连为主药,热极出现假寒症状时,须加辛热走窜药以为反佐。如《医彻》之仓促散(炒栀子、生姜汁)内用生姜汁即是,此外尚用生、枯白矾各等份研末糊丸酒服者,用酒送服也是辛温走窜之意,与反佐的道理相同。总之,栀子、黄连都能解热,但栀子能导热下行,而黄连、白矾则守而不走,又兼能燥湿,宜于热而兼湿者。

治胃热作痛有几张名方,如:《统旨方》的清中汤,《张氏医通》的清中蠲痛汤,《沈氏尊生书》的清热解郁汤。明明是胃热疼痛,但病人却胃部怕凉风不敢吃冷食、喝凉水,这就是提示医生也不能纯用寒凉药,只有一点温热或走窜药,才能纠正热邪对寒凉药的格拒之性从而发挥其解热的作用。如前面所讲的几个药剂,就有栀子配生姜、配川芎、配香附等,都含有这个道理。还要补充说明一下:先生对于胃热疼痛不敢吃冷食喝冷水的,一般是寒凉药配干姜;对于胃脘部怕凉风的,则配入白芷。治胃热疼痛,服药后不痛了,只算有效;必须服至吃冷食冷水也不再发作,才算痊愈。郁热胃痛经选用上述诸方治疗后,一般都能迅速止痛,但亦有少数痛止后不久又再次发作,再服前方效果不大的,这是郁热虽解,但胃还有些秽浊郁滞未净,这时可用元明粉3~4克,温水化服即愈。胃热疼痛,痛而兼胀,连及两胁,脉象弦数的,中医认为这属肝火犯胃,当泻肝火,金铃子散效果最好。此外还有温中止痛法,药用干姜、良姜、肉桂、吴茱萸、草豆蔻等,方如理中汤。建中养胃止痛法,以当归建中汤为好,养胃的以叶氏养胃汤为佳。

腹 泻:腹泻虽是一种常见病,但有时又是一种较难治愈的病,尤其是慢性腹泻。但只要辨证准确,用药针对性强,取得佳效也是不难的,下面举先生治例说明之。

杨某,男,50岁,山东兖州人。1982年初夏就诊。患者腹泻频繁日数十次半年余。不敢食油腻、生冷之物,西医曾怀疑为肠癌,多方治疗无效。望其舌苔黄腻,经问知大便泻而不爽。处方:生大黄30克,黄酒适量,以酒煎服。一剂后泻的次数减半,再剂即自觉痊愈。4剂之后,任食生冷瓜果,亦不再泻。后隔数月,患者前来道谢,告日:其子结婚喜庆之日,吃喜酒数杯,亦安然无恙。

按:大黄《本经》称"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癜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本例腹泻属肠垢不尽,热泻不止,用大黄正是取其"推陈致新"的作用,又以黄酒助其药力,达到泻止病愈之目的。此方又名将军饮,在治泻法中属"通因通用"的疏利止泻法。腹泻的原因很多。中医治疗腹泻根据腹泻的不同特点来辨证施治。明代李士材曾总结出治泻九法,先生把这九法加以扩充,并附以简方和有启发性的医案,以供临床参考.

1.渗利法:本法适用于:大便稀薄如水泻,小便短少,腹部胀满,没有里急后重感,也没有脓血混杂。这样的腹泻,病灶一般在小肠。因为小肠不能泌别水分下出膀胱,使水液直趋大肠,才致成腹泻。治疗这样的腹泻,应当用利小便的药物,使水走前阴,大便才能不泻。这种方法叫做"渗利法"。《苏沈良方》有这样一段记载: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得了急性腹泻,请太医院里的国医治疗,丝毫没有效果。他的夫人对他说,市集上有人卖治腹泻的药,三文铜钱一帖,服过此药的人,都说效果很好,咱何不买一帖吃吃看。欧阳修说,咱们这些人的体质,和劳动人不一样,他们敢吃的药,我们却不可轻试。可是夫人瞒着他买了一帖,搅在国医处方的药剂中,给欧阳修服下。只服了这一剂药,欧阳修的腹泻就完全好了。治好之后,他的夫人才把详情对欧阳修讲了,欧阳修也着实佩服,便把卖药人叫来,答应用很高的代价请他传方。卖药人最初不肯传,经欧阳修百般动员,才说:这方是车前子一味,碾成细末,每服6克,搅在稀米粥里服下。车前子有利小便以达到止泻的作用,所以明朝赵学敏编写的《串雅》中,有一张方名叫分水神丹,即白术30克,车前子15克,水煎服。治疗水泻,非常有效。明末罗国纲的《罗氏会约医镜》提到治疗水泻的秘诀,是在药方中加入一味革薜。萆薜也能渗利小便,和车前子的作用差不多。

2.升提法:本法适用于:稀便中夹有气体,泻下泡沫,排便时连续有排气声响,脉搏可能见浮脉。这种现象,中医叫做飧泄。因为有气体,便把病因归属于风,治疗时必须用治风的药物,如防风、荆芥、麻黄、桂枝、葛根等。凡是风药,都能鼓舞胃气上升,胃气一升,大便就不会泄泻,气体也就消失了。《邵氏闻见录》记载:夏英公得了腹泻证,太医院里的医生,认为是虚证,用补脾药治疗,始终不效。有一个姓霍的老医生,问明了大便的性状,说这是肠中受风,开了一个有藁本的药方,服下后,腹泻就好了。李延昱《脉诀汇辨》记载:闽中地区有个太学生张仲辉,终年喝酒、吃瓜果,一天,忽然得了腹泻证,从半夜到天明,泻了二十多次。医生们先给以渗利小便的药,无效,又给予健脾药,泻的更加利害。后来李延星看了,六部脉都轻轻一按就能摸到,这是浮脉,认为浮脉是感受了风邪,《内经》早就指出,"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非使患者出汗不可,给开了一张有麻黄、升麻、葛根、甘草、生姜等有发汗作用的药方。先前看过此病的医生嗤笑说:"这书呆子,好奇行险,麻黄是发汗重剂,连伤寒病都不敢轻易使用,这种腹泻证,却用麻黄,这岂不是用药杀人吗?"仲辉听了,也犹疑起来,不肯服李延是的药。可是越停病越重,没有办法了,说道:"服下此药,听命吧!"服后得汗,腹泻很快就好了。据以上二例,可见飧泄是外风引起的肠胃功能失调。外感风邪的症状,存在也好,已不存在只剩下脉浮也好,脉象也看不出风邪,仅从大便看出是泄也好,用祛风药治疗,都能取得疗效。不过脉浮或风邪表证明显的,服风药应当发汗。没有风证表脉,只是大便溏夹有气体的,服风药是提升胃气,就不需要发汗了。

3.清凉法:清凉法是用于热泻的,热泻的特点是:大便的时候,觉得肛门灼热,粪门弹响连声,粪色深黄,酸臭难闻,小便赤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苦寒泻热药才能起到泄热止泻的作用。李士材说:用清凉法治热泻,就象炎热的夏天刮起一阵凉风一样,使热气消散。这也是《内经》"热者清之"的治法。古方治热泻,用黄芩汤,即黄芩、白芍、甘草、大枣四味药,水煎服,效果很好。《本草汇言》记载:有一个患腹泻的人,不论吃什么粥、饭、蔬菜,一人口,咽喉就有针刺的感觉,吞咽时,喉中觉得很辣,腹部满痛,大便时,肛门灼热,弹响连声,脉洪大而数。给予黄连9克,自芍6克,甘草2.5克,一剂药就好了。这一处方,实际就是黄芩改成黄连,又去了大枣,原则未变,所以效果很好。《寿世保元》还载有一方:有个病人,每次进食后,就腹中鸣响,响完就泻,以致不敢进食。服了不少治泻的药方,都不见效。后来有人传方,将红柿核用湿纸包裹多层,放在炭火上煨熟吃下,吃三四个就好了。这也是治的热泻,而方更简单,效果也不弱于上面所讲的黄芩汤和黄连方。

4.疏利法:疏利法是用于肠道内有陈旧性未消化、未排泄净的食物、瘀滞或粪块。这些陈旧的物质,留滞在肠道之中,就象行水管道积存有泥石浊垢等沉淀物一样,它使水不能从管道内顺利流出,却又不断地使水向外溢出。所以治疗这样的腹泻,必须象疏通管道那样,除掉肠道里的废杂物,使大便按时排泄按时停止。排除这些废杂物的办法,叫做"疏利法"。《冷庐医话》记载:谢时素有腹泻病,已有三十年之久,未能治愈。后来鄞县名医周公里,用礞石滚痰丸与服,三付,这多年的顽固久病就痊愈了。滚痰丸是治顽痰的效方,用它来治愈的腹泻,也必然是肠道中有稠痰一样的粘浊物质,这样的病人大便时不但不爽快,泻出物中也可能带有这样的粘液。肠中有象痰一样的粘浊物质所致成的腹泻,中医叫做痰泻,痰泻除了极顽固的须用滚痰丸一类较为猛烈的药物以外,其余病程较短,症状较轻,只是阵发肠鸣,大便夹痰夹水的,用二陈汤加味治疗,也很有效。还有伤食致成的腹泻,也适用疏利法。这样的腹泻,常嗳出腐败难闻的伤食气味,腹中鸣响,连连放屁,泻出的稀粪之中,常兼有未消化好的硬块。可用平胃散加神曲、麦芽等治疗,使积食消除,大便也就正常了。腹泻证中有一种慢性久泻,时轻时重,也是肠道有瘀滞,但用一般的疏利药物治疗,总不见效。这是瘀积的时间太长了,就象我们用过的器具上有年久沉淀的积垢一样,初得时容易去掉,但时间久了,就洗不掉,刮不净,所以一般的常用药不易见效。即使暂时见效,但病根未去,过一段时间又会反复,甚至会按照最初得病的季节,按时复发,形成"休息痢"。在这样病情极为顽固的情况下,必须改用较为剧烈的药物,才能达到除邪务尽的目的。这些顽固的瘀滞,根据其不同的症状表现,可分为积热、痼冷两大类。

简述如下。泻下黄赤、粘浊,或如鱼肠、烂肉、腹胀、腹痛、舌赤,反不敢吃凉物,五心烦热,不喜油腻辛辣,口粘口臭等症,属于积热。积热兼湿的最多。泻下如白冻,或谷食不化,不臭而腥,脉细肢冷,喜温恶寒,属于痼冷。

治积热或痼冷,现举两个代表方如下。将军饮(《医鉴》方):治腹泻如痢疾,经久不愈,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并治休息痢,愈而复发,止而复作。大黄30克(切片),好黄酒两大盏,同浸半日,煎至一盏半,去大黄,将酒分二次服下。

蜡匮巴豆丸:治多年凡吃生冷和肉类即泻者。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编著的《本草纲目》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一个老年妇女,约六十多岁,患腹泻已经五年,无论吃肉食或者别的油脂性食物,或者生冷之物,吃下后就必腹泻。服过许多调理脾胃药、升提药、固涩药,不但不好,反而腹泻的更重。她请李时珍看了看,脉搏沉滑。李时珍认为,这是脾胃功能损伤的时间太长,有冷性积聚结在肠道,予蜡匮巴豆丸五十丸。服下以后,一连二天未大便,腹泻从此好了。以后时珍又用此方治好了久泻的患者近百人。蜡匮巴豆丸,就是巴豆一味,用蜂蜡作皮,把药封起来。这样,巴豆到达胃中的时候,有蜡皮封裹,不刺激胃,直到肠中才完全化开。巴豆是热性泻药,对顽固冷积别药不效时,巴豆能发挥良好的作用。蜡匮巴豆丸有这样几种做法:《危氏得效方》治夏天水泻,用巴豆一粒,去壳,插在针上,在植物油灯上烧,存性,再把蜡化开,包在巴豆外面,冷却后就是一丸。如果是治小儿,要把丸做得更小。用巴豆一个,烧法同前,再用豆粒大一块黄蜡,在灯上烧化,滴入水中冷却,取出,同巴豆一起捣烂,做成黍米大的小丸,每服五丸到七丸,莲子或灯心煎汤送下。

5.甘缓法:有的腹泻,次数太多,可能每天数十次,而且一觉得要大便,就必须急忙奔向厕所,稍一晚了就跑不及。中医学认为,这是脾虚下陷,当用味道甜的药治疗,因为甘昧药能减缓泻下的程度,这叫"甘以缓之"。《罗氏会约医镜》的甘缓汤,就起到这样一种作用。甘缓汤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各5克,升麻1.5克,陈皮2克,苡米(炒)、芡实(炒)各6克,木瓜、白蔻仁、砂仁各3克,红枣4枚。水煎服。如嫌人参价贵,可改用山药12克代替。本方若加入肉豆蔻3克,木香(煨)1克,亦很好。

6.酸收法:腹泻的时间太久,虽然不是急不可待,却也频繁入厕,粪便量不多,也没有热痛酸臭等症状,这是久泻耗气,气虚不能固摄的缘故。治这样的腹泻,可在相应的处方中,加入石榴皮、乌梅、五味子等酸味药,才能起到止泻的效果。《罗氏会约医镜》的酸收丸,就是这样一张方剂。其方是:人参、山药、炒白术、炙甘草各90克,良姜45克,诃子肉60克,石榴皮(醋炒)60克,五味子30克。上药共研细末,用醋煮面糊做成丸剂,米汤送下。又如《扶寿精方》治腹泻兼口渴,用乌梅一味,煎汤代茶常服。《肘后方》治腹泻证,在肠垢已经很少的情况下。仍频繁作泻,用乌梅肉20个,水一盏,煎六分,食前分二次服下。又如五味子一味,煎服治五更泻。

7.固涩法:固涩法和酸收法有些相似。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周身无力,频泻量少,正气耗散的,用酸收法,以酸味药为主药;肛门下坠,或兼脱肛,虚坐努责,是大肠已滑,用固涩法。以涩味药为主药。但是,涩是酸的变味,滑脱也必兼气虚,所以酸收和固涩可以借用。主要是没有大便也虚坐努责,并兼有脱肛的,当用固涩法;只是气虚,有大便即泻,努责并不突出的,用酸收法。酸收是收敛正气,固涩才是固涩大肠。无论酸收或固涩,都是在邪少虚多的情况下才可使用。也就是说,肛门不灼热,大便不酸臭,舌苔不厚腻,脉搏不弦数,才可使用,这样可防止治病留邪。涩肠的常用药,有罂粟壳、赤石脂、枯矾、木贼、龙骨等。《三因方》治大肠脱肛,焙木贼存性,研末,掺之,以手按人。也可加入龙骨末。《经验方》治水泻不止,罂粟壳,去蒂膜,一枚,乌梅、大枣各十枚,水一盏,煎七分,温服。《太平圣惠方》治老人泄泻不止,用枯白矾30克,诃子(煨)15克,共为末,每服6克,米饮调服。《寿世保元》治久泻,大便滑泄,用五倍子150克(炒),研末,面糊为丸,每服五丸,米饮下,每日三次服。

8.健脾法:凡腹泻证,大便稀溏,又兼身体疲倦懒惰,食欲不佳,腹部发满,就是脾脏虚弱。脾的正常工作,是把饮食消化之后,又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部,医学术语叫作脾主运化。如果脾虚脾弱,不能很好地吸收,致使水谷直趋大肠,就会出现腹泻。治疗方法,应当加强脾的功能,如人参、白术、莲子等药,促使其吸收,这叫做健脾法。健脾药中,最好也加入一些渗利小便的药物,如茯苓、车前子等,效果更好。常用方如胃苓汤,平胃之中,有健脾利湿的作用。苍术、厚朴、陈皮、白术、茯苓各5克,泽泻、猪苓各3克,肉桂1.5克。水煎服。

9.温肾法:温肾法,是用温肾的药物把肾阳发动起来。肾阳也叫命门火,它对脾胃来说,正好和灶下加火一样,是脾胃热能的来源。因此,在脾阳大衰,并出现命火不足的情况下,温补肾阳就是第一要着。怎样才知道是命火不足呢?凡大便溏泄,饮食少,全身懒倦,没有别的严重症状,是属于脾胃虚寒,如果再兼有四肢发凉,脉搏沉遮细弱,大便清稀象鸭粪一样,或者每天在天明之前五更的时候,按时腹泻,这就是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除此之外,凡脾虚寒的时间太久了,用温脾药治疗不效,也大都是肾阳虚衰,也必须改用温肾药。温肾止泻的常用药,有补骨脂、骨碎补、附子、肉桂、益智仁等。又因所有的腹泻,差不多都与脾有关系,所以温肾止泻药中,也常加一些温脾健脾的药物。现举例说明如下。

《世医得效方》记载:凡腹胀忽泻,日夜不止,诸药不效,这是气脱,用益智仁60克,水煎服即止。益智仁温脾固肾,所以有这样的效果。

《本草纲目》记载:魏刺史的儿子,患腹泻很久了,请了不少医生治疗,都不见效。病情逐渐危重。名医李时珍看了,用骨碎补研成细末,另用猪腰子一个劈开,把药末加入其中,放在火里煨熟,令病人吃下,腹泻很快就好了。

四神丸(《证治准绳》方):治久泻腰酸,四肢发凉,不思饮食,或五更泄泻。肉豆蔻(面裹煨)、五味子(炒)各60克,补骨脂120克(酒浸一宿炒),吴茱萸(淡盐汤泡沙)30克。以上共研细末,另用生姜240克,切碎,红枣100枚,清水煮烂,去皮核,与药末同捣,和丸,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饭前米饮、开水或淡盐汤送下。本方中的肉豆蔻,就是用来温脾止泻。

以上这几个方子,都治久泻、寒泻。凡寒泻日久,必伤肾阳,所以都用温肾药取得满意的效果。

上面提到四神丸能治五更泻,为什么泻在五更?五更泻为什么用四神丸也有治不好的?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

五更泻是肾泻中的一种,因为是半夜以后,天未亮以前,必腹泻一二次或多次,其余的时间不泻,每天如此,丝毫不爽,所以叫五更泻。为什么泻在五更呢?正常人排便。一般是有一定的间隔时间,而且大都在起床之后,未起床之前很少有想大便的,医学认为,肝主疏泄,疏泄就是疏通、发泄;肾主闭藏,闭藏就是关闭、收藏。排便是属于疏泄的,但又可以暂时不,这是由于肾能闭藏的缘故。这样。肝肾协调,互相制约,疏泄与闭藏统一,大便就会正常,反之,如果肝气太强,疏泄太过,肾气太弱,不能闭藏,就会不分昼夜,大便频繁。另一方面,如果肾闭藏太过,肝不能疏泄,又会大便闭而不行。这都是病态。肝气生于子时(夜11时到次日凌晨1时),旺于寅时卯时(3~7时)。也就是说,人从睡眠休息到半夜以后,全身的脏腑气血机能,都逐渐地重新恢复活动,这叫肝气萌动。脏腑活动,包括大肠,它积存了一天的粪便,也要开始传导、

排便等活动,但在肾阳充足,能闭藏固摄的情况下,可以从容不迫地等到起床以后,而在起床之前,不会有急于大便的要求。而肾阳虚的五更泻。却是半夜之间,或刚过夜半,肝气略微萌动,就急不可待,马上要腹泻。这就说明五更泻的关键,在于肾而不在于肝。所以四神丸以五味子、补骨脂、吴茱萸温肾为主。又因泄泻大都与脾有关,所以四神丸中也加入肉豆蔻温脾健脾。

治疗五更泻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要把所有起床以前腹泻的人,都认为是肾阳虚。因为天明前后,有许多情况都可以出现腹泻。譬如有酒积的人,常常在早晨还没有起床就想大便。但是他的大便溏粘,或夹杂粪块,午后却仍然是好粪。也没有手足发凉、脐下冷痛等肾阳虚的症状。用二陈汤加酒煮黄连、红曲,共研末,再用陈酒曲打糊为丸,乌梅煎汤送服,即可逐渐治愈。也有的白天还好,一到傍晚就肚腹膨胀,一夜不安,在天将明时,腹泻一次,泻后症状减轻,这也不是肾泻。因为大便不是鸭溏,也没有手足发凉、精神衰惫等肾阳虚的症状,而且在半夜之前肠胃就已经有不舒适的感觉。这是脾湿太盛,与肝肾没有关系,可用胃苓汤加木香、砂仁,或者理苓汤加木香治之。

如上所述,可见泻在五更也好,不在五更,任何时候都泻也好,只有在出现手足不温,大便鸭溏,食少、怯寒、舌淡,脉迟等命门火衰症状时,才算肾泻。如果大便酸臭,腹满膨胀,舌苔黄腻,脉象弦数,这虽然泻在五更也不是肾泻,用温肾法治疗,是不对证的。此外,肾阳虚腹泻,一般都是久病体弱,或者是其它慢性腹泻的进一步发展。没有一个平素健壮的人,忽然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肾泻的。这一点,也有助于临床诊断时作参考。因此,凡慢性久泻,只要出现了一两个肾阳虚的症状,就要考虑在相应方剂中,加入一些温补肾阳的药物,如骨碎补、益智仁。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凡治五更泻,必须在临睡之前服药。若服在起床后,距离腹泻时间太长,效果就差。

10.平肝法:中医讲"肝主筋膜之病","在变动为握"。"握",就是痉挛的意思。因此,凡腹泻而兼有痉挛性腹痛的,就当采用平肝法。平肝止泻的代表方是:痛泻要方(刘草窗方):治痉挛性腹痛腹泻,痛一阵,泻一阵,脉弦。白芍、防风、白术、陈皮,水煎服。白芍和防风,能疏肝解痉挛;白术健脾,陈皮理气,有增强肠胃功能的意义。总之,本方的作用,可以归结为平肝扶脾。平肝止泻法,不论是新病,或常年久病,也不论是不是泻在五更,只要见有脉弦,或兼痉挛性腹痛,或其它能说明是肝气太强的症状,就可以采用平肝法来止泻,下面举两个很有意义的例子。《罗氏会约医镜》记载:罗国纲治了一个二十多年的腹泻患者。患者的特点是每年春天发作,夏天即不治自愈。发作时,每天寅、卯时(上午3~7时)一连泻十几次,其余时间差些,肝脉弦,脾脉弱。服了不少补脾止泻药无效。罗国纲看后,拟了一张平肝补脾汤,只吃了一剂病就好了,而且没有再发。处方是:白术、茯苓、沙参、白芍、当归、木瓜、肉桂、白豆蔻、炙甘草。这个腹泻的特点:脉弦,是肝旺的脉象,春天是肝旺的季节,寅卯是肝旺的时间,又兼脾脉弱,所以是肝强脾弱。方用白术、茯苓、白豆蔻、炙甘草健脾,白芍、肉桂平肝,当归、木瓜、沙参养肝。肝气得养,刚性变柔,不去凌脾,腹泻自然就好了。

再举先生治例:朱某,男,青年职工,每天五更天未明时,必腹痛,痛而即泻,泻后痛暂减,一会儿又痛又泻。脉弦,舌淡红,苔薄黄。病程四个多月,服过不少四神丸、健脾药、固涩药,一概无效。先生为其处痛泻要方:白术15克、白芍15克、防风9克、生姜两片。睡前服下。服第一剂,腹泻推迟到次日11时,大便比以前稍干,泻时仍腹痛。又服第二剂,腹泻推迟到下午五时左右,腹泻量少,腹痛大减,大便已成形。后因吃西红柿过量,又泻在五更方加木瓜,吴菜贡,痊愈。综上所术,腹泻因病较为复杂,据腹面泻特点辨证施治,先生在明代李士材总结泻九法的基础上,并搜集前人治泻效方,结合自己临床体会,整理归纳为:渗利、升提、清凉、疏利、等十法,可谓小小汇集诸葛亮法,博采众长,所谈的腹泻的临床特点及辨证要点滴,高精尖颇临床实用。

便秘:方加木瓜、吴综上所述证施治。先生前人治泻效方提、清凉、疏十法,可谓汇辨证要点,亦"秘",有认为只有粪块要排便时感觉便秘之重者,古人对于分,称为"五的各种不同特说明病理有差.

1.风秘风秘是除挛,爪甲枯槁涩,不易排出肠相表里,风中津液干燥而热,热久伤津因如何,只谈谈为什么风秘能出现皮肤皱裂等症状。由于人身各处的津液,是互相周转输布的,肠道既然干燥,全身的皮肤、肌肉、筋膜,自然也就缺乏津液濡养,所以皮肤起皱、筋脉伸展不得力,爪甲也呈现枯槁的现象。至于出现寒热,大都是在夜间。这是因为,津虚血虚,都是阴虚,而夜间也属阴的缘故。治风秘的主方是滋燥养荣汤。

滋燥养荣汤(《证治准绳》):生地黄、熟地黄、白芍、黄芩、秦艽各5克,当归6克,防风3克,甘草1.5克。水煎服。(按:本方是治肤燥之方,若用以治肠燥便秘,须加重地黄、当归、白芍的用量).

一老年妇女,年约5旬,1971年夏天,到山医二大队(当时大队在曲阜)求诊。患者掀起衣服,全身上下,丘疹密布,由于瘙痒,抓得一片黑痂。自述发病已二年,曾到济南各大医院皮肤科抽血化验,诊断为皮炎,但治疗毫无效果。患者每至夜间,必发一阵寒热,寒热过后,即发出一片丘疹,因此,旧疹未愈,新疹又生,辗转缠绵,始终不愈,烦躁失眠,极为痛苦。察其脉象,沉而稍数,舌红苔少,大便干燥,排便费力。即诊断为血燥风秘。患者问:为什么夜间必发寒热?先生答道:人体的阳气,白天活动的时候,大都集中在体表,夜间睡眠的时候,大都集中于体内,这叫作"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大便既然燥结,已经是津枯血燥,经不起阳气的侵扰,所以在白天卫气行阳的时候,病人还不觉得怎样,而在夜间卫气行阴的时候,已虚的阴血,配不过不虚的阳气,就寒热发作。发作寒热,实际就是血热外出发疹的反应。所以本证的主诉是瘙痒、寒热,而病的本质却是便秘。也就是由秘生风。治疗的方法,应当养血以治血燥,凉血以治血热,加入驱风药以治皮疹和寒热,因此开了一张滋燥养荣汤,生熟地各用至30克,当归、白芍各15克,黄芩、秦艽、防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患者服了三剂,大便通畅,寒热停止,身痒大减,丘疹渐消。嘱其回家再服几剂,服至所有丘疹结痂脱落后,即可停药。

养血驱风除了滋燥养荣汤外,还有何首乌,也很有效。丹方:"治肝肾风秘,至夜微发寒热者,用生何首乌两许,顿煎,服之神效"。上述患者,一年之后,前证又发,先生又改用此方与服,也有效果,但对比起来,不如滋燥养荣汤效果迅速。

2.气秘:气秘的特点是病人常常暖气。其大便之所以不顺利,倒不一定由于大便干燥结硬,而是"气"不下降。"气"是什么呢?并不是指呼吸的空气,而是代表人体各个脏器生理活动的结果,大小肠的这种功能,就是"气"。"气"既然不下降,大便下行就不痛快,而且还会出现暖气和兼有脘腹满闷的感觉,这就叫做"升降失常"。因此治疗气秘,必须以降气药为主,如苏子、枳壳、枳实、厚朴等。把这些降气药加入通便药中,就是治气秘的效方。

如:木香槟榔丸(《卫生宝鉴》方):治一切滞气,心胸腹胁痞满,二便涩滞。木香、槟榔、枳壳、青皮、陈皮、蓬莪术、黄连各30克,黄柏、香附、大黄各90克,牵牛头末120克(腹满便秘用黑者,喘满膈塞用白者)。共研为细末,芒硝泡水和丸。豆大,每服三五十丸至七十丸,食远姜汤送下,以轻微腹泻为度。

又方:治大便干结,腹中胀闷,频频人厕,里急后重。人参、当归、枳壳,水煎服。加入陈香椽尤效。本方各药分量,可以灵活运用。其中枳壳,在便秘的情况下,最好是生用。因为生用力量最大。若兼有胸胁胀满时,可以炒用。

3.湿秘:湿秘也叫痰秘。它是湿热、痰饮等阻碍气机下降,以致大便不能顺利排出,湿热、顽痰胶结,又会出现胸胁痞塞满闷,或喘促、头汗出、头晕眼花等症状。痰湿在肠中,又会兼有肠鸣。治疗湿秘,主要是用苍术、黄连、黄芩、黄柏等清除湿热,或用半夏、茯苓、橘红、白芥子、姜汁、竹沥等搜逐痰饮,再加入一些顺气、降气药。如导痰汤煎送控涎丹或礞石滚痰丸。

导痰汤(《济生方》):治痰涎壅盛,胸膈留饮,咳嗽恶心、发热背寒,饮食少思,中风痰盛,语涩眩晕等。半夏6克,南星、橘红、枳实、赤茯苓各1.5克,炙甘草1克,生姜5片,水煎服。

4.冷秘:便秘的同时,又兼有四肢发凉、喜温怕冷、舌质淡白、脉搏沉迟等阴寒症状的叫做冷秘。冷秘常见于老年人,须用温润通便药,如巴戟天、肉苁蓉、当归、熟地等。半硫丸是治冷秘的专方。

半硫丸(《局方》):治痃癖冷气、冷秘、虚秘。半夏90克,硫黄(明净者)60克,二味共研极细,加生姜汁同熬,人干蒸饼末,搅和匀,人臼内捣数百次,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三十丸,空腹用黄酒或米饮、生姜汤送下。

5.热秘:热秘和冷秘相反,兼见的一些症状,不是寒证,而是热证,如面赤、舌干、小便赤黄、喜凉恶热、脉搏沉数等。这样,在泻热通便药中加入一些润肠药就可以了。如:

四顺清凉饮(《证治准绳》方):当归、赤芍、大黄、甘草各5克,水煎,人生蜜一茶匙,温服。

更衣丸:飞朱砂15克,芦荟(研)20克,滴入好酒少许,和为·丸,每服3~6丸,好酒送服。

又方:芒硝15克,热酒化开,澄去渣,加香油三四茶匙,温服。

又方:鲜生地黄捣汁服。

又方:大黄、黄芩、炙甘草各15克,水煎,人生地黄汁二茶盅,再煎三沸,分二次服。除了上述五秘以外,还有久病体弱,大便干燥,努责不下,频频入厕,气虚下陷,里急后重的,叫作气虚秘。伤津失血,大便燥结,滞涩难出的,叫作血虚秘。血虚的,应当养血润肠,如当归、地黄、肉苁蓉、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麻仁、蜂蜜等。气虚的当加入补气药,如人参、黄芪等。这些主要在于临床时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便血:大便下血见于许多疾病,如肠伤寒、血小板减少症、门静脉阻塞等。但这些病不属于胃肠病的范畴。另外,如菌痢、阿米巴痢疾以及痔疮等,虽然属于肠道疾患,但菌痢、阿米巴痢疾属于传染性疾病,痔疮属于痔漏专科,因此本篇只是有选择地介绍这方面几个下血的简方,而不作全面讨论。本篇重点讨论的,只是胃肠道炎症或溃疡所致的大便下血。中医对于肠道的大便下血,有肠风、脏毒之分。凡血色清新,血量不多,成沫四溅,大便之前,鲜血先见的,叫作肠风;血色污浊黑暗,血出在大便之后,出血量较多,下血的时间又较长的,叫做脏毒。从前有人认为肠风是风邪入肠胃之中,脏毒是大肠积有病毒,这个说法还不容易被人理解。肠风和脏毒,实质是把肠道出血的性状和特点加以概括的一种术语。肠风是脾气下降不能正常统运血行,以致大肠壁细小脉络充血,在用力大便时,小络破裂,不成流而四溅,所以大便未出,下血先见,或者大便与鲜血齐下。脏毒是大肠湿热瘀积,使肠壁细小血管破裂,逐渐腐蚀扩大,形成坎陷。坎陷最容易使渗出的血积存起来,量多色暗,在用力时,血在大便之后,骤然、衔下。肠风既然是脾气下陷,所以治疗时当用升散上行的药物,防风、荆芥之类。而这些药物又多是治风的,因而把这样的下血定名为肠风。脏毒是大肠有湿热,应当清热燥湿,如黄连、黄芩、地榆等。而这些药物都是清热解毒药,所以就把这样的出血定名为脏毒。无论治风治毒,都应当在相应的方剂中酌加凉血止血药。下面是治肠风、脏毒的两张标准方。

治肠风方:荆芥、生地黄各60克,甘草45克,共研细末,每服3克,食后温酒下。

治脏毒方:槐花(炒)、侧柏叶(炒)、荆芥、枳壳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服6克,食后米饮下。

以上两方,并非是治肠风脏毒的唯一有效方,也不是不可改变的。我们要求是,掌握升散、凉血、止血、清热、燥湿热等方法,是肠风也好,是脏毒也好,不是肠风脏毒,或者无法分辨是肠风脏毒也好,只要根据下血的性状和特点,能确定治疗原则,能选方用药,就可以治疗常见的大便下血症。下面再介绍一些治大便下血的简效方,以备参考应用。

1.《余居士选方》:治肠风下血,白芷研末,每服6克,米饮送下。

2.《慎斋遗书》:肠风下血不止,白芷、乌梅,煎服。

3.《张氏医通》:大便下鲜血,象从竹筒喷出似的,用鲜小蓟捣取汁,稍稍加温,服一大茶杯。

4.《张氏医通》:治肠风下血:刘寄奴15克,芽茶30克,墨灰9克,共为末,乌梅煎汤送下。

5.《张氏医通》:肠风下血,一味旱莲草,浓煎,葱白汤下。

6.《王缪百一选方》:曾通判的儿子,大便带血半年,用柿干烧灰,米饮送服,一次即愈。《泊宅编》:外兄刘豫,病脏毒下血,已半月,自恐病重将死,后得一方(即上方),饮服6克,遂愈。

7.《食疗》:小儿秋痢,以粳煮粥,加入柿干末,再煮两三沸,食之。《临床心得选集》:张赞臣云,某年秋,余患赤白痢甚剧,诸药不效,病延四十余日,每登厕,肛门突出,直肠下坠一二寸,乃用民间验方:柿干一只,重12一一15克,去蒂,锅内烘热,加白蜡一块,约3克多,烊化,煎至荷包鸡蛋样,趁热食之,每日吃一二只,十天左右,痢止,肠脱亦收。《折肱漫录》:乙酉岁六月,余避乱小船,奔走冒暑,处暑后患痢,余年老不敢服攻下药,用一般平稳方调,凡七天,病愈,但痢虽愈而血未止,兼大便燥结为苦。又治了半月,无效。后来读《玉机微义》有"柿干,烧,米饮调服"一方,因觅此药服之,服不到30克,病即痊愈,可称神方。

8.《集简方》:血痢不止,贯仲酒煎服。

9.《百一选方》:肠风下血,用清热及补脾药不效者,单用山楂为末,艾叶汤调下,立愈。

10.《罗氏会约医镜》:便血不论新久,自矾二三克,大人5克,研细,调入鸡子内,煎熟,切作细块,空腹白开水送下。

11.《种福堂方》:治大便下血,荸荠汁半盅,好酒半盅冲入.空心温服。

12.《本草通元》:治血痢,平胃散15克,人川断4克,煎服必效。

呕 哕:在医学术语上,干呕和呕吐有差别:呕吐是指有呕出物说的,如能呕出食物、脓血、蛔虫等,都叫呕吐;如果患者只有呕的形态,也发出呕的声音,却呕不出什么来,或者有,也只是一些涎沫,这便叫作干呕。干呕能呕出涎沫的,多是胃中有痰饮,治疗时要温胃,促使痰饮消散;连涎沫也没有的,治疗时和治哕逆(俗称打呃)相同。所以,把干呕和哕逆合并讨论。

1、干呕吐涎沫:涎沫是胃中的水液,不能充分吸收,以致随着干呕而吐出。水液不能被吸收,大都由于胃寒,所以治疗吐涎沫一般是采用暖胃药。但是临床所见,吐出的涎沫也有不同。有的是水饮清稀,不粘不稠;有的却是满口粘液丝,扯不断,吐不掉,也吐不完。前者寒而清,应当用温性药把寒饮运化开,以干姜为主药,如半夏干姜散就是。后者寒而浊,应当用温性药把寒饮降下去,以吴茱萸为主药,如吴茱萸汤就是。

半夏干姜散(《金匮要略》):半夏、干姜各等份,水煎服。本方就是小半夏汤把生姜换成干姜。生姜止呕效果好,干姜温化水饮的力量大,所以干呕并呕出清稀水液的,用本方效果好。

吴茱萸汤(《金匮要略》):吴茱萸12克,人参9克,生姜18克,大枣3枚,水煎服。吴茱萸能温胃降浊饮,又重用生姜止呕散水,人参、大枣有扶助正气、消除痰饮的功能。

下面举先生用吴茱萸汤治疗周期性顽固性呕吐病例说明之。

患者张某,男,50岁,1986年9月14日初诊。主诉:半年多以来,每月下旬即发生剧烈呕吐。呕吐前几日,自觉疲倦,食欲不佳,睡眠不好。呕吐发作时先将食物吐尽,其后是涎沫,直至呕出苦水,弯腰曲背,声震四邻。致使左右邻人聚观,皆有怜悯之情。约持续一日左右,才逐渐缓解。但呕吐之后,饮食睡眠,反觉舒适,精神好转,体力增加。从第一次呕吐起,已发作过六次。病史:患者素体肥胖,体重曾达81千克,于1984年春节查出糖尿病。曾到省某医院门诊,先后就诊四次,每次给予中药三剂(是何药物不详)。至第十剂,服后即吐,一连吐了九天,水药不进。遂于1986年3月13日住院输液,并注射止吐剂。呕吐虽已止住,但似乎更不舒适。出院后每月又出现呕吐一次。辨证:体态一般,舌苔薄腻,脉象濡缓,按之不鼓,自觉腹背略有发胀感。根据呕吐涎沫,考虑是肝气夹胃中寒浊上逆,给予吴茱萸汤原方。处方:吴茱萸12克,红人参3克,生姜15克,大枣2枚。9月17日二诊:上方三剂后,胀满等自觉症状似有好转,但不明显。仍用前方,吴茱萸改用9克,又加入苏叶9克,黄连3克,陈皮6克。10月3日三诊:服用上方五剂后,月末(10月27日)仍按期呕吐,比以前未见减轻,故知此方无效。细查舌苔薄白似粉状,遂考虑用吴茱萸汤加入《苏沈良方》之遇仙丹,去木香、槟榔。方中三棱、莪术宽胀除积,且有黑丑以搜剔顽固之湿邪,少用大黄有利于降逆泻浊。处方:黑丑6克,大黄6克,三棱6克,莪术3克,生姜3片,吴茱萸9克,党参9克。1987年1月11 日,患者前来道谢,自称上方服用5剂后,呕吐一直未发。此患者之呕吐有两个特点:一是持续而严重的呕吐过后,反周身轻松,睡眠良好,食欲增加;一是周期性发作,时间比较准确。脉象不鼓,这可能是屡经呕吐之后,脾胃元气受损所致。舌上薄自粉状苔,说明消化道有湿浊结聚。先生认为,其病关键在于湿浊,湿浊结多才使呕吐。这样的呕吐,实际是人体排异作用,所以呕吐之后反觉一切轻松。但呕吐只能收效于一时,病邪未除,湿浊还会继续增生,直增生到足以再度引起刺激时,呕吐就又再次发生。只有用吴茱萸汤合遇仙丹,温中降浊,搜剔顽痰,方可解决呕吐之根本。

2、干呕、哕:干呕如果连涎沫也没有,就用不着温化水饮,只调调气就行了。实际这仅仅是胃痉挛,止住痉挛,就可以不呕,所以有时和治膈肌痉挛的哕逆相同。譬如《金匮要略》中的橘皮汤,橘皮15克,生姜30克,只两味药,但橘皮能调气,生姜能和胃,所以不管是干呕,或是打呃,本方都有效。但是哕逆和干呕,其病机有时并不相同,因此治哕逆除了上述的橘皮汤之外,还另有一些专方。如《简要济众方》治寒呃,用丁香49粒,柿蒂27个,只两味药煎服。又如《苏沈良方》治寒呃,用橘皮、通草、干姜、桂心、炙甘草各等份,人参减半,共碾成粗渣,每付12克,水煎服。这些方,都只治哕逆,不能治干呕。从上面这几个治哕逆的方子看,哕逆的病机属寒属热的都有,治疗的药物有的偏热,有的偏凉。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敛降与辛散合用。试看:橘皮性降,生姜性散,柿蒂收涩,丁香辛散,敛降与辛散其作用是矛盾的,但合用起来,又达到矛盾的统一,所以用于膈肌痉挛的哕逆症,一般会有良好的效果。根据这个原则,古方还有些治哕逆的单方、效方,如伏龙肝配丁香就是。此外,一些降性药,如代赭石、枇杷叶等,都可以用来治哕逆。刀豆子一味,人们帮推崇为治哕逆的特效药,就是因为刀豆子性降的缘故。

治哕逆虽然列举了一些简效方,但是促成哕逆的原因,也是极为复杂的,所以有时单靠以上几个方还不够,还要临证化裁,独出巧思,譬如历代医籍的记载,有用活血化瘀法治愈的,有用消食药治愈的,还有用通利大小便药治愈的。总之,遇到顽固的哕逆症,还是要请教医生。一般说来,哕逆并不难治,但也不要太麻痹大意。中国古代医书《内经》就有"病深者,其声哕"的告诫。的确,哕逆有的是在病情加重的危险期出现,所以重病人出现哕,需要提高警惕,不要过于麻痹。

3、蓄饮呕吐:蓄饮也叫蓄水,它是胃里的水,没有很好的被吸收,又没有呕吐出来,以致停蓄在胃中而成。蓄饮不一定都出现呕吐,但却常常是蓄饮证的特征之一。上面讲过吐涎沫。涎沫就是水饮,但不是蓄饮。水饮蓄起来,症状就变了。

呕吐一症,如果胃脘部按之似较痞硬,或日渴,或头晕眼花,或心慌心跳(痞、渴、眩、悸),就大都是蓄饮所致。在中医术语中,痞硬叫做水饮阻碍,正津不能输布;眩晕叫做水饮阻碍,清阳不能上升;心慌心跳叫做水饮凌心。蓄饮的形成,实际是胃脘部或上消化道有炎症,并且伴有炎症渗出物,这在中医学解释为"脾不散精,水停为痰"。也就是说,胃吸收水液的功能差,而且不断渗出,逐渐积蓄而成痰饮。蓄饮的呕吐,一般是呕痰呕水,不常呕食,而且也不是天天呕,而是呕出一些宿水宿痰之后,再过一段时间,又蓄到一定程度,再重新呕吐。这样的呕吐,容易使人和其他原因所致成的"反胃"一一如癌瘤等相混淆,往往抓不住病因,掌握不了重点,以致药不对证,缠绵难愈。因此还要掌握痰饮呕吐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反胃之间的鉴别法。痰饮呕吐,往往在将呕的前几天,渴贪饮,饮不解渴。这是痰饮积蓄到一定程度,影响消化道腺体分泌功能的缘故,是将要出现呕吐的先兆。此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般的呕吐,呕后常感觉到口中多少有些干渴,这是因为呕吐会耗伤胃中津液的缘故。痰饮呕吐,呕后痰饮虽然去了。中不干不渴,象未曾呕吐一样,这也说明是蓄饮。这是痰饮未曾全部呕出来,而且呕吐之后,水饮又继续浸渍入胃的缘故。

先渴后呕,或者呕吐之后反不渴,以及胃脘痞硬、头晕眼花、心慌心跳等症伴随呕吐而出现,都证明是水饮,用前面所讲的小半夏汤止呕,再加入一味茯苓把陈旧的积水渗出,这个方子就半夏12克,生姜24克,茯苓12克。水煎服。

小半夏加茯苓汤,治蓄饮是很有效的。但是,有些比较顽固的蓄水证,渴而呕,呕后又渴,又饮水,又呕又渴,反复不已,这说明水饮不是呕一两次就呕尽了。水饮既然顽固难除,单靠小半夏加茯苓汤就不行了,还需要在除水的方剂中,加上能促使胃吸收水饮的药物一一如白术,才能彻底治愈。如古方中的猪苓散就是这样一张方剂。

猪苓散方:猪苓茯苓白术各等份。以上共研成细末,每次温开水冲服10一一15克,每日服三次。上述的这些治疗蓄饮呕吐方,都是一些常用药,简单方,平淡无奇。正是由于平淡无奇,容易被人瞧不起,致使本来不是难治的一些病,却去追求大方、怪方、贵药、怪药,结果越治越重,或弃而不治,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例如:某地区有个内部资料,报道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好一个诸药不效的多年顽固性呕吐。既然说"诸药不效"、"多年"、"顽固",可以想象这个患者,遭受了多少痛苦,浪费了多少药费,后来却服小半夏加茯苓汤治好了。

又如《新中医》1978年第一期载有1匹)11唐爱之医案一则,摘录如下:

杜某,女,29岁,呕吐、呃逆已七年,近几月加剧。头眩、恶心、食则呕吐食物及痰涎,呃逆,胁下隐痛,牵引肩背,胸痞,脘胀,食少,便溏,四肢不温,口渴,7喜热饮。痰浊上逆而呕吐,宜温中、降逆、和胃、止呕......。不要把这个病例看得太复杂,也不要把七年顽固病看得太神奇,其实本案的呕吐,包括了痞、晕、呕、渴等症状,是典型的痰饮呕吐,其处方中就有小半夏加茯苓汤在内。所以取得很好的疗效。通过上述,我们可以想到,有不少肠胃病呕吐,本来器是难治的,只是搞不清各种呕吐的临床特点,辨证思纛举=清,诊断不明确,或责任心不强,才把一些本来很容麟:,的病,当成顽固病,使病人遭受了不少痛鲁。

反胃:或称"翻胃",或称"胃反",都是一回事。它和蓄饮的呕吐不同,蓄饮是呕吐痰水,并且是蓄到一定程度才呕吐,反胃是呕吐所进的食物,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只要进食,就必吐出,而且必须吐尽,象是把胃翻过来一样。除此以外,蓄饮呕吐,多兼有渴、痞、眩、悸等症状,而反胃没有这些症状。蓄饮由于不常呕食,且常能间歇多日不吐,饮食物一般可以少量进入大肠,所以对于大便的影响不大,而反胃则由于呕吐频繁,每日必吐,饮食不能进入大肠,就会数日或十数日,甚至数十日大便一次,而且坚涩异常,形如羊屎,人们多认为这是胃脘干枯。胃反的形成,实际多是胃的下口一一幽门梗阻。这些梗阻,可能是炎症产物,如瘀血、稠痰,或炎症变形,如瘢痕狭窄、水肿,以及肿瘤或其它脏器肿瘤压迫等。此外,胃反病人往往大便干如羊屎,排便不畅。大便不畅反过来更使饮食不人,食人即出,形成恶性循环,也是胃反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大便不通畅,也是反胃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治疗反胃,就离不开消除梗阻和润肠通便,或止呕的同时又润大便等几个方面。

、消除梗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有一治胃反方:柿干三枚,连蒂捣烂,酒服(黄酒)甚效,切勿以别药杂进。他又引用《经验方》一段记载:有一家三代,都死于胃反病,后来到了孙辈,得了一个秘方,用柿干和干米饭天天吃,绝对不喝稀饭,也不喝水,结果治好了。根据"绝对不喝稀饭,也不喝水",而且柿干烧灰外涂又能治臁疮腿,敷在舌上能治鹅口疮,内服能治大便干燥或下血,可知柿干有清热、润便、燥湿、化痰、收敛愈合溃疡面的作用。所以这样的反胃,可能是食道或胃有腐烂面,或有粘性分泌物的缘故。

1、止呕与润便同用:《金匮要略》记载:"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大半夏汤组成:半夏120克,人参20克,白蜜200克。用水600克,加入白蜜,再用勺扬水几百遍,使水和蜜混合得极匀,用此蜜水煎上面二味药,使水减一半后,取下,分两次服。本方用半夏止呕,用人参养胃,并且蜜内加水,扬之几百遍,使水蜜融合得极匀,以润肠胃,通大便。这就为后世治胃反病提示了治疗原则。如朱丹溪治反胃,用韭菜捣汁搅在牛奶里喝,或韭汁兑人童便喝,韭汁能散结气,与半夏的作用有些相似。牛奶润肠,童便滋润,也和大半夏汤内加蜜的作用相仿。不过韭汁还有散瘀血的作用,如果梗阻部位充血、郁滞,用韭汁就更为适宜。

5、润肠通便:《局方发挥》有这样一个故事:台州有一个医生,得了噎膈病。这人工作很勤劳,经常喝酒,面色白,脉搏涩,重按则大而无力。朱彦修叫他辞去工作,住在一个养奶牛的人家里,每天都取新牛奶用火加温饮之,每次饮一怀,一昼夜饮5~7次,别的食物一概不用,逐渐加量到每天八九次。这样,半个月以后,患者的大便就不干燥了,约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病基本上好了,仅仅有时发作,这是酒毒未解,令其在1:3于时饮以少量的甘蔗汁。从这个病案来看,朱彦修认为,患者由于工作劳心,又嗜酒耗伤胃肠津液,以致大便干燥又使食物难下大肠,才出现噎膈病。所以只用牛奶润胃肠,使大便通畅之后,饮食也就正常了。这个医案也说明了这样一些问题,一是治反胃证的大便燥结,单靠草根树皮不行,牛奶是动物药,最能治胃枯燥。而且要持之以恒,较长期的服用。二是避免过度的脑力劳动,避免燥烈辛辣的饮食,以保持胃肠的津液。因此,苦寒泻下药,辛燥止呕药,都不利于胃肠津液,都必须禁用。胃反这一病名,有时很近似西医学所讲的胃下垂。《普济方》治胃反呕吐,用刺猬皮焙焦,研末,酒服,或者加入调味品浸渍后烧熟了吃。《摘玄方》治大肠脱肛,用刺猬皮500克,焙;磁石,煅,15克;桂心15克。共研细末,每服6克,米汤送下。《普济方》用刺猬皮治胃反呕吐,相当于治胃下垂所出现的呕吐。记得曾有一个老药工,传一治胃下垂的秘方:刺猬皮,剪成小块,另将白矾入铁勺加热溶化,俟矾见热发泡,将沸的时候,把刺猬皮倾入矾中炸酥,成老黄色,再急倾入铁筛中,使矾从筛孔中漏下,净剩猬皮,取出研成细末,每服9克,米汤送服。

一百二十九节 李克韶临证经验(二)

噎 膈:噎膈,是食难下咽的意思,它和胃反在病理方面有时相同,如炎症、炎症分泌物以及食道狭窄等,但病变部位有差别。反胃的病变部位多在下部幽门或十二指肠,而噎膈多在食道或胃上口一一贲门。所以反胃是食入一段时间后,又复吐出,如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而噎膈是食不得入,或食入之后又即时吐出。由于噎膈和反胃的病理有时相同,所以治疗方药有时可以互用。周慎斋把噎膈分为痰膈、血膈、气膈等,就是根据炎症渗出物有的是痰,有的是血,而痰血又能阻碍气机升降的缘故。徐灵胎曾说:"膈乃胃脘干枯之症,百无一生。"陈修园也说过:"膈症既成,只不过尽人事而已。"徐、陈两人之所,以说膈症绝对不能治,这是指的现代恶性癌瘤说的。恶性癌瘤的情况下出现的噎膈,在目前来说,确实仍无办法。但是有不少噎膈患者,之所以食难下咽,并不一定在于肿瘤本身,而往往是受阻于肿瘤的大量分泌物。辨证用药,虽然不能消除肿瘤,但是消除这些分泌物,改善症状是可能的。下面列举一些治噎膈的简便效方。用这些小方消除炎症渗出物,消除癌瘤的分泌物,或消除由癌瘤阻碍所引起的瘀滞物,使食道暂时畅通,也是有益的。

1、《中医验方汇选》:威灵仙30克,水煎,三付,每煎分两次服,四小时服一次,一日服完,连服七天,停药一天。全疗程为一个月。已治愈七人。

2、《千金方》:常吃干粳米饭。

3、《得效方》:治翻胃,惟食于饭饼饵,尽去羹饮水浆,药亦用丸。调理旬日,奇效。有人三世死予胃翻,至孙收效于此方。

4、炭末,罗细,丸如弹子大,含少许,细细咽津即下。

5、一患者,年过五旬,患噎膈,在济南某医院X光拍片,诊断为食道贲门癌,表示无治法。先生处方用月石9克,柿霜30克,共研细末,每服3克,少与温开水送服。服后大吐涎沫,满口不断,进食即觉通畅(以后未再追访)。

6、常庄公社一噎膈患者,多方治疗不愈,后因不断饮大量浓茶,自愈。

7、《证治准绳》记载:"得药不反,切不可便与粥饭及诸饮食,每日用人参15克,陈皮6克,作汤细啜,以保胃气。"

除以上诸治湿痰方以外,还有治血方。据文献记载,有的噎膈患者,饮生鹅血后,呕出大量瘀血而愈,这应当是食道内血肿。《医学衷中参西录》引杨素园的话说:"此证与失血异证同源,血之来也暴,将胃壁之膜冲开,则为吐血;其来也缓,不能冲开胃膜,遂瘀于上脘之处,致食道狭窄,即成噎膈。"至于为什么血会郁滞在胃膜之下,常见的原因是:用力过猛,或卒经撞打。古人称噎膈病为神思间病。神思问病,就是思想有压力,有顾虑,不痛快的意思。因此劝导病人放下思想包袱,也是非常重要的。用些开郁理气的药,也常取得很好的效果,下列诸方,有利无弊。

和中畅卫汤(《易氏医案》):炒香附2.4克,苍术2.4克,贝母2.4克,连翘(去心)1.5克,川芎1.8克,炒神曲3克,沙参3克,桔梗1.2克,南木香0.15克。大剂煎,徐徐呷之。

启膈散(《医说》方): 沙参,丹参,茯苓,川贝,杵头糠,郁金,砂仁,荷叶蒂。共捣粗末,清水煎服。上两方,药量不要过大,过大反影响疗效。

徐灵胎批《临症指南医案·反胃门》云:"果系膈症,百无一生,不必言治"。又说"此症年过五十者不治"。这是指恶性肿瘤所形成的噎膈症。但是临床所见,肿瘤的发病率,老年人确实比青壮年多些,但是青壮年也不是绝对没有,老年人的噎膈,也并非全是恶性肿瘤。因此我们对于噎膈病的诊断,有必要借助西医学,但在治疗方面,既不要掉以轻心也不要被个别的西医诊断吓倒。因为有不少被西医诊断为癌瘤而宣判死刑的患者,却运用民间流传的单方、小方治愈,或症状得以改善。

嘈 杂:"嘈杂"原是众声喧闹的意思。它用在医学上是形容胃中象发酵一般,懊侬不宁,有似饥非饥,似痛非痛,难以名状之感。有的兼有嗳气、恶心或痞硬、胀满等症状。这些症状,只要和嘈杂一症并存,就应以治嘈杂为主,适当加入一些照顾兼症的药物。只有在不兼嘈杂的情况下,暖气、恶心、痞满等才另有专治。

1.痰火嘈杂:嘈杂是由于平素饮食没有规律,粘、滑、腥、冷杂进,伤了脾胃的冲和之气,不能正常消化吸收,日积月累,变成痰饮,留滞在胃脘而形成的。嘈杂既然是稠痰浊饮留滞在胃脘之中,所以调和胃气、消除痰饮,就是治疗嘈杂的首要方法。又因为粘腻油腥等物,不但容易酿成浊痰,也容易郁而化热,所以在治痰方中,有时还要加上一些清热泻火药,以保持胃的冲和之气。此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健胃。因为胃本身是消化器官,如果人有一个健康的胃,对于饮食物能消化吸化,本来是不会形成痰饮的,既然形成了痰饮,就已经提示患者的胃并不太健康,尤其在病程太久,影响进食,或荤腥杂进的情况下,胃就不能发挥正常的作用。因此,治疗嘈杂,除了消痰、清火外,健胃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即使经过治疗,嘈杂症状已经消失了之后,在一定的时期内饮食也要清淡一些。使胃得以休息将养,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下面就列举几个这方面的方剂,以备应用。(1)生姜半夏汤(《金匮要略》):半夏60克,生姜汁一杯。用水三杯,煮半夏,至水剩二杯时,去半夏,人生姜汁,再煮至一杯半,离火使温,每6小时服一次,分4次服完。本方就是小半夏汤去生姜,改用生姜汁,这也是中医学治嘈杂的第一张方剂。生姜汁比生姜更能和胃,少服频服,以散胃中的痰浊。

(2)加味小陷胸汤(《证治准绳》):黄连9克,半夏6克,瓜蒌半个,枳实3克,栀子3克。水煎服。本方能清痰、清热,又有枳实消痞,适用于痰火嘈杂兼觉痞胀的患者。

(3)加味三黄丸(《万病回春》):苍术60克,醋炒香附60克,姜妙黄连18克,酒炒黄芩60克,童便炒黄柏45克。研末打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七八十丸,卧时清茶送下。本方有苍术燥湿,三黄清热,适用于湿热痰火,嘈杂泛酸。

(4)三圣丸(《医统》):白术120克,炒黄连50克,橘红30克。共研细末,作丸服。本方用黄连清热,橘红调气,白术促进胃的吸收功能,适用于嘈杂兼泛酸的患者。作丸常服,既能消除症状,又可巩固疗效。

把上述各方的药物综合起来分析一下,苍术、白术都是健胃药,芩、连、栀、柏都是调气祛痰药。掌握了这些药物,再根据病情,加以筛选配伍,痰多的多用理气祛痰药,热重的酌加清热泻火药。胃太弱或久病体弱的,配入健胃药。这样,对于治疗嘈杂,一般是没有困难的。

2.血少嘈杂 嘈杂除了上述属于痰火者外,还有一种名血嘈,它是血少嘈杂,和一般的嘈杂治法不同,要特别提出来讨论一下。一般嘈杂,是不分昼夜的,而血嘈却是白天不嘈,每蛰半夜才嘈起来,往往把人嘈醒,常兼有心慌心跳。因为夜问属阴,所以血嘈实际是胃阴虚形成的嘈杂。"血少"也就是阴虚的意思,不要和西医学所说的贫血混成一回事。

阴虚是津液亏少又有内热的表现。胃病出现阴虚,往往是胃本身有炎症,病人感觉不舒服,经常服用消痰、泻下、消导等药,就会胃热未消,胃阴先亏,形成血嘈。因为胃里的痰浊,也是阴液所化,如果频频给与克伐药、消导药,专门除痰而不注意保护胃阴,消痰就形成了变相的消烁胃阴。所以就造成了血嘈。另外,如患者曾患过别的伤阴的疾病,或是久病耗伤胃津(如长期呕吐),也能致成血嘈。血少嘈杂和一般嘈杂,可以根据下列情况作出鉴别:

(1)必是胃阴受到耗伤而促成的。因此多出现于久患呕吐或者屡用消食化痰药之后,或其他热性病伤及胃阴之后。

(2)所谓血少,实质是局部胃阴虚,夜间属阴,所以往往夜间嘈醒。

(3)吃猪血可以缓解。

血嘈既然是胃阴虚,所以治疗时就应当以补血养阴药为主,尤其是生地、熟地、白芍、麦冬等养阴药,本身就具有退内热的作用,治疗时更为常用之药。如果还需要加入清热、消痰、健胃药的话,如栀子、黄连、半夏、白术、茯苓等药,也要少于补血养阴药,因为这些药大都有苦寒伤津的缺点,和补血养阴药是相矛盾的。

现列举几个治血嘈的方剂如下,以便于临床选用。

(1)当归补血汤(《万病回春》方)。治血少而嘈。当归、白芍、生地、熟地各9克,人参1.5克,白术、茯苓各2.4克,甘草0.6克,麦冬、栀子仁、陈皮各2·4克,朱砂0.6克(研冲),乌梅一个,炒粳米100粒。本方就是八珍汤去川芎加麦冬、五味子、生地、栀子、陈皮、朱砂。要注意方中四物汤的用量大于四君子汤三倍有余,又加麦冬、五味子、生地,说明本方是养血生津为主。不兼见心慌心跳的,朱砂可以不用。

(2)养血四物汤(《寿世保元》方)。治血虚嘈杂,兼有火郁。当归9克,川芎4.5克,白芍(炒)6克,熟地(姜炒)12克,人参6克,白术4.5克,茯苓6克,半夏(姜炒)6克,黄连(姜炒)2克,栀子9克,甘草2.5克,生姜2片。水煎服。

泛 酸:胃中痰火而有酸味上泛的,叫做泛酸。古人把酸水上冲咽喉,还没有来得及吐出,又复吐咽下,好象咽了一口米醋似的,叫做吞酸;酸水直从口中吐出的,叫做吐酸。其实吞酸吐酸,都是胃酸过多,所以这里把二者合称为泛酸。《内经》曾讲:"诸呕吐酸,皆属于火。"但是临床证明,来不及吐又复咽下,酸味刺心的,确实是属于火。朱丹溪认为肝属木,其味酸,称之为肝火燥盛。至于吐酸,也多属于火,但有些患者大吐无声,连食吐出,并且面黄肌瘦,肢体倦懒,大便溏薄,则不是火而是寒。所以治疗泛酸,有适合于用寒凉药的,也有适合于用温热药的,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剂。

1、火性泛酸(1)左金丸(朱丹溪) 治肝火燥盛,吞酸吐酸。黄连吴茱萸(盐水泡)上药用量,以六比一的比例配合起来,研成细末,水泛丸,或以米粥调和作丸亦可。每服9克,热水送服。泛酸多是慢性胃病的反应,服药暂时有效,也不等于痊愈,必须坚持服药到一定时期,才有治愈的希望。因此左金丸也以少量久服为最好。据先生经验,每次只服3克,每日服2~3次,连续服用,不可停顿,一般服至30~60克,就有显效。即使是较重的病人,一般也不会超过120克,疗效巩固可靠。此方最好丸服,不要煎服,丸服可以使药持续作用于胃肠,使胃肠壁粘膜早日恢复正常。若服煎剂,短期服用不能巩固疗效,长期服用,又给病人增加麻烦,而且药物的浪费太大,疗效亦差。

(2)茱连丸(《寿世保元》)苍术、陈皮、半夏、茯苓、黄连、吴茱萸各30克。蒸饼作丸,绿豆大,每服30~50丸,白滚汤送下。

此方的作用和左金丸基本相同,只是比左金丸多了二陈汤和苍术,去痰湿的力量大些。又因黄连的比重,本方比左金丸少,所以适合于郁热不太重,或者有服左金丸觉得胃中发凉的病人。

2.虚寒泛酸(1)吴茱萸丸(《寿世保元》)苍术30克,吴茱萸15克,肉桂15克,陈皮15克,炒麦芽15克,炒神曲15克。为末,粥和为丸,梧桐子大。每服60丸,米汤水送下。本方除用苍术燥湿外,又有吴茱萸、肉桂等热药,助火以暖胃。陈皮、麦芽、神曲消食行气,所以适用于泛酸症之兼有饮食减少,大便稀薄,手脚发凉等胃气虚寒的病人。吴茱萸治疗胃寒泛酸,这只是一个启发性的例子,临床不一定拘守此方,只要在制酸药中加些温热药就能有效。譬如理中汤加黄连就是。因为方中有干姜温胃,人参、白术、炙甘草补胃,黄连去湿热制酸。

(2)广济槟榔散(《外台秘要》)槟榔16克,人参6克,茯苓8克,橘皮8克,荜茇6克。共捣为散。早晨空腹时用生姜和药3~4克,温水送下。本方的作用和前方相同,只是槟榔泻痰水的力量和人参 。补胃气的力量,都比前方大。

除上述各方外,还有一些制酸药的小方单方,可以选择配合使用。

(1)煅瓦楞、煅牡蛎、乌贼骨,具有制酸的作用,可以单味服,也可以加入其他煎剂中服用。

(2)生嚼核桃仁、花生仁,煮食萝片等,有助于缓解胃酸。

痞 硬:正常人在饮食物已经消化之后,胃脘部触摸按压,一般说是柔软的。如果按之觉得发板发硬,或者病人有似闷似痛的感觉,这叫做胃脘痞硬。胃脘出现痞硬,不但其硬度有似较硬的差别,就是摸到的形状也不一样,有的是弥漫性痞硬,没有明显的边缘,有的则边缘清楚,象一只瓷盘嵌在那里一样,不但能摸到,甚至可以用手指沿边压下,好象可以掀起似的。胃脘痞硬,实质是胃壁或胃周围有炎症的反应。从中医角度来分类,有水饮、湿热、胃虚、胃寒之分,在慢性胃病中,以水饮和湿热占的比例为最大。现将胃脘部各种痞硬的特点治法,介绍如下。

1、水饮结聚的痞硬:水饮致成的痞硬,实质是胃壁或兼胃周围水肿,多出现在慢性胃炎的患者,常舌质胖大,口干多饮,饮不解渴,并且小便量大都比正常人为少,有的舌上能出现白沙苔一一象一层白色的沙粒满铺在舌上那样的舌苔。

枳术汤(《金匮要略》):治水饮结聚的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枳实、白术各15克。水煎服。本方散水消痞,药简效逮,被称为健脾导滞的基本方。金张元素将本方自术用量倍于枳实,作成丸剂,名枳术丸。治疗胃虚有湿,食不消化,气壅痰聚,胃脘痞闷等症。李东垣又把枳术丸加味,制成枳实消痞丸,治胃脘痞闷胀饱,暖气厌食,大便不调等症,功能开胃进食,是有效的名方。

枳实消痞丸方:枳实、黄连各15克,白术、人参、半夏曲各9克,厚朴12克,干姜、炙甘草、白茯苓、麦芽6克。共研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梧桐子大,每服5~10丸,不拘时,白汤送下。

2、湿热结聚的痞硬:湿热痞硬,必舌苔黄厚,食欲不振,或兼呕吐,或兼肠鸣腹泻。治疗时以干姜配黄连为主药,干姜味辛,能散;黄连味苦,能降,这叫做辛开苦降。半夏泻心汤,就是以干姜、黄连为主药的治湿热痞硬的一张名方。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治心下痞硬及呕而肠鸣腹泻。半夏10克,党参、黄芩、干姜各9克,炙甘草6克,黄连3克,大枣4枚。水煎服。

3、胃虚痞硬:这样的痞硬,有由久病胃虚出现的,有经过多次服泻下药或破气药、消导药所致成的。这是真虚假实证,它比上述两种痞硬按之更硬,或者按之则痛,服破气消导药,痞硬不但不消散,反而更会加重。应在相应的方药中,重加人参为主,才能使腹软痞消。

4、胃寒痞硬:这是胃阳虚衰,寒凝气滞所形成的痞硬,常伴有腹泻鸭溏,脉迟肢冷,舌淡苔滑等虚寒症状,治疗时忌用寒凉药,当重用于姜,以理中汤为最好。

理中汤方:姜9克,人参9克,炒白术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最后附带说明一个问题:上述治痞硬的方中,用白术的不少,有用以散水行湿的,有用以健补脾胃的。用以散水的。必须生用;用以健补脾胃的,则要炒用。

食欲不振:食欲不振,是什么东西也不想吃,吃什么也不香,常不觉饥饿,勉强吃些,也吃不多。这可能是肠胃本身的疾病,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影响到肠胃所出现的兼症(如发高烧、痢疾等)所致。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食欲不振,那就要治疗其主病(或适当的照顾一下肠胃),主病好了,食欲也就恢复正常了。如查不出其它原因,就应以增进食欲为主要治疗目标。食欲不振的病理各不相同,有些医生,一听病人诉说食欲不振,就想到山楂、神曲、麦芽等消导药,其实治疗食欲不振,并不是那样简单,消导药只适合于伤食以后的食欲不振。现将各种增进食欲的治法、方药及其适应症,列举如下,以备选用。

1消导:这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消",是消除;"导",是疏导。就是把胃内过多的食物疏导开、消化掉的意思。本法适用于饮食过多,或饱食以后不注意休息,反伏案工作,致使食停胃中,出现脘腹膨满胀饱,不断地嗳出腐败难闻的伤食气味,见到食物就感到厌烦等症状。可对症选药:伤于肉食者,用山楂;伤于面食或豆类食品者,用莱菔煮服最好,神曲、谷芽、麦芽也很有效;伤于蛋类者,用陈皮煎服;伤酒者,用葛根或枳棋子煎服。总而言之,一物一治,可单味用,也可几味合起来用,如神曲、山楂、麦芽同用,几乎可治疗一切伤食病。此外,民间验方,常用所伤的食物,用火焙成炭,研末服用。譬如伤了米饭,就用米饭在炭火上焙焦,伤了面饭,就用馒头焙焦,研细以后,用温开水和服,或搅在稀粥里服下,对于伤食轻症,也很有效。

消导的主要目的,是消去胃里的陈旧食物,而不是象健脾药那样加强胃的消化机能。因此,与健脾药对比而言,消导法是消极的治法,而健脾法才是积极的治法。譬如说脾胃消化功能弱,最容易伤食,而停食之后,又必影响消化力,因此健脾有利于消食,消食又有利于健脾,所以有些伤食的人,需要在消导药中酌加一些健脾药。尤其是对经常伤食的病人,更要这样。清代名医尤在泾曾有这样一段话:"饮食物停滞在胃脘,虽然可以用消导药治疗,但是要使这些药物发挥消导作用,还必须依靠胃气运行药力。"所以对于经常吃消导药而仍伤食的人,先生常在这些消食药方中,加人人参9克,效果非常好。凡用消食药开胃进食,一般是一剂当见效,如果服二三剂后,食欲仍不增进,就应当考虑采用健脾的方法。

2健脾:饮食物进入胃中,全靠脾来运化,如果脾气虚弱,不能运化,就会见食即饱,所以治疗食欲不振,有时要用健脾药。健脾主药是人参、白术、山药、白扁豆、莲子肉等。也可在这些健脾药中,加人少量的消导药,如神曲、麦芽等,更有利于健脾,常用的方剂有:

(1)异功散(钱氏方):治脾胃虚弱,饮食少思。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上药各3克,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2)参苓白术散(局方):治脾胃虚,饮食不进。本方即异功散加山药、莲肉、白扁豆、苡米、桔梗、砂仁,研为散,米汤或枣汤送服,亦可煎服。

(3)资生丸(缪仲淳方):健脾、开胃、消食。即参苓白术散再加山楂、神曲、黄连、白蔻仁、泽泻、藿香、炒麦芽、芡实。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服一丸,淡姜汤送下。

3补火:健脾虽然是增强消化的主要方法,但是临床证明,只健脾有时效果并不理想,若加人温补下焦的药物,才能起到健脾的作用。因此,增强脾胃消化力的办法,除了健脾之外,还有"补火"一法。补火,是指用热性药温补命门,"命门"是什么呢?从其性质来说,是下焦属火的器官,有温养脾胃的功能。所以当食欲不振,又有下焦虚寒的症状时,如大便溏泻,四肢常冷,则采取温补命门火这一方法,对于增进食欲,能起重要的作用。《本事方》有这样一段记载:有人全不进食,曾服过不少补脾药,都不见效,后来给予二神丸(补骨脂、肉豆蔻两味补命门药组成),服后很快就好了。又记载有个黄鲁直老先生,尝把菟丝子用水淘洗干净,用酒浸了以后,晒干,每天取几茶匙,用酒送服,十天以后,食量比以前增进不少。补骨脂、肉豆蔻均属下焦温热药。菟丝子味苦性平,虽然不热,但也是入下焦肝肾的强壮药。可见温补下焦,对于健补脾胃,也很重要,这在中医术语中叫做"补火以生土"。但是入命门的补火药,都有燥大便的作用,因此,凡大便秘结的病人,多不属于命门火衰的类型,也不宜用补骨脂、肉豆蔻等药。

4养肝:肝在五行中属木,木味酸,能克脾土,所以肝气太旺和肝火炽盛的人,会出现胸胁满闷,或胃中泛酸,影响进食。但是反过来,肝气不足,也会影响食欲,这叫木不疏土,当以养肝为治。消谷丸效果最好。

消谷丸方(《沈氏尊生书》):麦芽90克,神曲180克,干姜(炮)、乌梅(炒)各120克。上药研细末,炼蜜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黄酒或米汤水送服,一日三次。不作丸,用水煎服,效果也一样。

慢性肝炎:先举一治例:呼某,男,28岁,已婚,农民。1980年10月21日。患者因情志不畅致右胁疼痛,脘腹胀闷,纳呆,肢困。肝功能反复损害已五年余,曾服多种保肝西药及疏肝中药,病情时轻时重。近月来,右胁疼痛增剧,时而左胁亦痛,饮食欠佳,厌食油腻,哕逆嗳气,脘腹胀闷,食后尤甚,头晕脑胀,神疲乏力,体瘦面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处方:木瓜、三棱、莪术各6克,生麦芽、生扁豆、刺蒺藜各10克,生黄芪12克,乌梅、甘草各3克。五剂。复诊:药后胁痛大减,胃纳好转,仍头晕乏力,舌脉如前。原方继服六剂,诸证皆除。嗣后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迄今未发。先生认为,慢性肝炎要疏肝必先养肝,故以乌梅配以木瓜之酸养肝阴,既能养肝,又能益胃;疏肝不用柴胡而用生麦芽,生麦芽有疏肝之效,而无劫阴之弊。治肝多先健脾,不用白术健脾而用生扁豆和中健脾,这是因肝喜柔而不喜刚的缘故。用三棱、莪术理气中之血,血中之气。配黄芪则不伤气,更能增强三棱、莪术化瘀之效。因久病人络,故刺蒺藜与生麦芽合用,既善于疏肝,又搜剔血络之邪。

肝炎是西医病名,中医治疗,贵在辨证用药,切勿陷入"炎"性病变的西医框框里。因此辨证用药,要顺应中医肝之特性,切合中药之性味归经,方可取得理想的效果。此方乃先生自创,对于迁延性肝炎之气虚血滞者,颇有疗效。先生常以此方为基本方,加减治疗慢迁肝,疗效可靠。我们亦常用此方改汤为丸,治疗各种慢性肝病、脂肪肝、早期肝硬化等。

肝硬化腹水:肝硬化而出现腹水,这是本虚而标实。本虚只能缓图,标实则需急治,故消水是当务之急。消水之法,淡渗之剂已不起作用。而用攻劫之品,如甘遂、大戟、芫花之类,虽有消水之效,但走泄真气,施于肝功能将竭之际,嫌有虚虚之弊,所以常是初用稍效,继续攻劫则效果不显,最后还是归于不治。至于保肝治本,必须温之养之,疏之导之,故药物务求和平,目的是希望已硬部分能有所改善,至少能保存其未硬部分。先生曾用腐泔猪胆方治愈数人,有的腹水消后数年未见反复。其方如下:

鲜猪苦胆一个,豆腐浆一大碗。将豆腐浆加热后,搅入猪胆汁饮之。如无鲜猪胆,用干者置湿水泡开亦可用。豆腐浆即腐泔,系指豆浆用卤水点过成脑之后,在筐中积榨时所滤下的水。《本草纲目拾遗》称其能"通便下痰,通癃闭,洗衣去垢腻"。腐泔除有卤水点者外,亦有用石膏点者,《药性考》称其俱能清热。但先生用时,必告病家取用卤水点者,这是因为卤碱《本经》称其能"下蛊毒",《别录》认为能"去五脏肠胃留热结气,心下坚"之故。

胆汁本生于肝,对肝当有亲和之力,加之腐汁兼有卤性者,有行宿水之功,而无攻劫之弊。但腹水消后,并不等于痊愈,还必须考虑治本善后。治本必须养肝,兼以活血化瘀。先生用药是这样:养肝不用峻补,而用酸温之品。如乌梅、木瓜等。疏肝不用柴胡而用生麦芽,因其具有甲木生发之气,且有消积化坚的作用。化瘀不用桃红而用生山楂,因其味酸养肝,化瘀而不峻。上述养肝、疏肝、化瘀之中,还必须佐以和胃,盖因肝病必及土故也。以白扁豆、玉竹和胃,而不用苍白术理脾者,以肝喜柔而畏动故也。此方药量不宜过重,但要多服,因药性平和,故可久服而无弊。因此先生常用此方治肝硬化、迁延性肝炎,用之亦常有效,且可防止肝炎向硬化发展。

失 眠:《灵枢·邪客》说:"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人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甲乙经》"陷"作"满"。按:"陷"是"满"字之误)。不得人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黄帝日:善!治之奈何?伯高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这是中医学对于失眠证病理、治则的最早论述。半夏汤·也是治疗失眠证最早的方剂,"行于阳,不得入于阴",即"阳不归阴"。阳之所以不得人于阴,是因"厥气客于五脏六腑",而五脏六腑之厥气又有虚实之分,于是根据虚实,"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以"去其邪"而"通其道"。若"阴阳已通",则"其卧立至"。这说明治疗失眠证大法,重在调治五脏六腑的虚实,消除内因,疏通阳气出入之道,故半夏汤方后注云,"汗出则已矣。""汗出",就是"阴阳已通"的证明。

李时珍日:"半夏体滑而味辛性温也,滑能润之,辛温能散亦能润,故行湿而通大便,利窍而泄小便,8所谓辛走气,能化液,辛以润之是矣。"秫米,即粟米之粘者,李时珍谓"能益气阴而利大肠,大肠利则阳不盛矣。"可见半夏与秫米合用,粘而且滑,有滋燥和胃之功,辛散之性,又有助于利窍而接引阳气,故能达到"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之效。半夏汤虽治失眠,但不是治疗一切失眠证的必效方剂。因为五脏六腑的虚实不同,究竟是何脏何腑?阴、阳、气、血、痰、食,何虚何实?怎样才能"去其邪"?怎样才能"通其道"?还需要据情分析,不加分析,空谈"引阳归阴",是不能应付临床极端错综复杂的失眠证的。下面列举古人与先生之方治,作为举一反三的提示。综合而言,不外热、心、肝等。

1治热:《伤寒论》(新辑宋体)76条日:"伤寒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心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栀子豉汤主之。"这是邪热结聚胸膈,以致阳不归阴。栀子清热除烦,豆豉宣发透达,解表除烦,有引阳人阴的作用。《伤寒论》61条日:"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脉沉微,是下之后里阳已虚;不呕不渴无表证,是病不在三阳;身无大热。是尚有微热,这说明身微热是里阳虚导致阳不归阴。在夜间,已虚之里阳不外出与邪争,两不相涉,犹相安无事,而昼日,本有身微热,卫气又欲行于阳,这不但不能归阴,且与式微之里阳更有表里分弛之势,故烦躁不得眠。干姜温中,开里阴之结;附子善走,温通内外。尤其是干姜,性热味辛,热能温,辛能散能通,一物具备通表里,接合阴阳之妙用。《千金方》治虚劳不眠。用于姜为末,汤服三钱,取微汗出,也是在里虚寒的情况下,用以引阳归阴。以上几例,或有身热,或身微热,都说明是卫气行于阳不得人于阴,是典型的阳不归阴。但失眠症是精神活动的失常,精神的本体叫做神,神藏于心。精神活动起来一一"随神往来者谓之魂",魂是藏于肝的,所以失眠症从本的方面来说,虽有五脏六腑之分,但从标的方面说,没有不通过心肝二脏的。因此,失眠症除伴有身热或身微热者当划人阳不归阴这一类型外,还当据烦躁、怔忡、惊悸、舌色、脉象等,找出重点和特点,以心肝两脏分类。

2、治心:《伤寒论》303条日:"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本证是肾阴亏虚于下,心火独炽于上,常兼舌赤苔少,脉沉细数。这是水不济火,心肾不交,以黄连黄芩泻心火,鸡子黄养心阴,白芍、阿胶滋肝肾之阴。这是补水泻火,使水升火降,则烦躁消失而入睡。若心火结而不降,不能与肾水相交,当用黄连泻心火,反佐少量肉桂以纠正黄连之苦寒凝敛,使之有利于心火的行散。火下行,水就会上达,阴升阳降,取义于六十四卦之地天泰,故名交泰丸。心肾不交重点在心火过盛,故以泻心火为主,以上二方为准则。若重点在肾水不足,心烦不如前者严重,治当滋肾阴以制心火,宜六味地黄汤、丸,或其它补肾填精之药,久服以收功。这里滋肾阴只是手段,其目的仍在制心火,邵新甫所谓"壮水之主,静以制动"就是这个意思。以上为交通心肾法,另外还有补脾养心法。因脾主思,忧思伤脾,必耗心血,就会怔忡少寐,心悸不安,乍寐乍醒,脉涩神虚。如《灵枢·营卫生会》篇所说:"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此主证在心,病因在脾。除清心静养,药物当以养荣益气之药补脾化荣,或少加清火,镇静之品,如养心汤、归脾汤等,随证选用,并屏绝杂念,持之以恒,日久自能痊愈。或用鹿角胶一味,热酒化服,以血肉有情之物,更易收到益血填精的效果。以上是治心安神为主,下面讲治肝安魂之法。

3、治肝:先举一个治案:徐某,中年女性,工人,济南市人。1990年2月13日就诊。患者一周前做人流手术,身体较弱,睡眠欠佳,不烦躁,近二日竟发展至昼夜不能入睡。服用安定片亦无效,舌质淡胖大,边缘有齿印,脉弱而无力。处方:珍珠母45克,龙骨18克,柏子仁9克,熟地24克,黄连1.5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薄荷3克(后人),酸枣仁9克,水煎服。上方服完一剂后,即能入睡,共服三剂,睡眠如常。此方实本许胤宗之珍珠母丸,去人参、当归、犀角、沉香,加黄连、炙草、薄荷,因药房缺龙齿,故改用龙骨。中医认为人卧则魂归于肝,肝虚不能藏魂,故以珍珠母人肝为君,龙齿亦有安魂镇静作用。酸枣仁、柏子仁亦皆养肝益血之品。肾为肝之母,故用熟地滋肾以养肝。加少许黄连薄荷者,因此虽属肝虚之证,但不眠之症,最易引起心火,虽暂不烦躁,亦少加黄连,以防心火内生,也符合珍珠母丸使血充而不热之方义。由于本方用大队补肝之品,为使补而不壅,故又用少许薄荷以疏肝。

《金匮要略》日:"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酸枣仁养肝敛魂;佐以茯苓,宁心安神;知母清热润燥,滋肾以养肝,清热以安神;炙甘草奠安中土,以养五脏;尤妙在川芎一味,辛温走窜,在大队敛润药中,用以条达肝气,有调和阴阳的作用。本方在《千金翼方》中加麦冬、干姜,治伤寒吐下后,心烦气乏不得眠,更有利于接合阴阳。酸枣仁汤适用于肝不藏魂的虚烦证。所谓"虚烦"之虚,有两种涵义:一是无痰饮宿食,故谓之虚;二是五内枯燥,荣少血虚。肝不藏魂,除肝血虚、肝阴虚之虚证外,又有肝气郁结的实证而致者。如李延昱《脉诀汇辨》载:"新安吴修予令侄,烦躁发热(发热就是阳不归阴),肌体骨立,沉困着床,目不得瞑者,已三年矣。大江以南,迎医几遍,求一刻安卧,竞不可得也。余诊其肝脉沉而坚。此怒火久伏,木郁宜达也。以柴胡五钱,白芍药、丹皮、栀子各三钱,甘草、桂枝各五分,日晡方进剂,未抵暮而熟寐,至旦日午后未寐......至夜分方醒。"前证宜敛,此证宜散,前为肝虚,此为肝实,"调其虚实",达到肝魂安于其宅,自然就目瞑了。

又《冷庐医话》引《医学秘旨》云:"一人患不睡,心肾兼补之药,遍尝不效,诊其脉,知为阴阳违和,二气不交。以半夏三钱,夏枯草三钱,浓煎服之,即得安睡。"陆定圃作解日:"盖半夏得至阴而生,夏枯草得至阳而长,是阴阳配合之妙也。"什么"得至阴而生""至阳而长",关键在夏枯草辛寒散肝火之结,佐以半夏,走气化液,使结散气行,阴阳气和,人得安睡。与前方相较,是结有轻重,火有微甚之别罢了。又有痰火郁于胆经,肝胆相聚,影响肝魂,必惊悸不眠,口苦心烦。有痰用温胆汤,无痰用桑叶、栀子、丹皮等清泻少阳,使胆火得清,睡眠自然安定。肝胆合病的,当肝胆同治。如《医醇媵义》载:"无锡孙左,身无他苦,饮食如常,惟彻夜不眠,间日轻重,如发疟然,一载未愈。予诊其脉,左关独见弦数,余部平平......此实(少阳)与厥阴同病,甲乙同源,互相胶结......为制甲乙归脏汤,连服数十剂而愈。"其方是:珍珠母、龙齿、柴胡、薄荷、生地、红枣、夜交藤等味。镇肝养肝之中,兼升散少阳之郁火。肝不藏魂,有由于肺燥的,燥则火生,金不制木。当用凉润敛降之药。方用生百合一两,养肺金以制肝木,加入苏叶9克,下气解郁,敛而且降,安魂之中,有引阳归阴之意。失眠治肝,凡言肝虚的,都是肝阴虚,虚则补其母,当补肾。凡言肝实的,都是肝火盛,实则泻其子,应泻心。这和补肾水泻心火的交通心肾法,实有殊途同归的道理。因此。从理论上便于学习和掌握,分为治心治肝,而在症状上有时则不容易截然分开,但临床既久,融会贯通,就能得心应手。头头是道了。

4其它:失眠证在理论上,虽然治心、治肝条理分明,但在实践时,还要多方面吸收一些临床的成熟经验,才能开发思路,用方灵活,效果更好,现举例如下:《宋史·钱乙传》:"一乳妇因悸而病,既愈,目张不得瞑。乙日:煮郁李仁,酒饮之,使醉即愈,所以然者,目系内连肝胆,怒则气结,胆横不下,郁李仁能去结,随酒入胆,结去胆下,则目能瞑矣。"此病虽属肝胆,但实质是因惊痰结,影响目系。若不用酒服郁李仁,只与温胆汤,即不理想。《脉诀汇辨》:"太常卿胡慕东,形神俱劳,十昼夜目不得瞑,自服归脾汤数剂,中夜见鬼。更服苏合丸,无功。余(李士材)日:脉大而滑,痰气胶固也,二陈汤加枳实、苏子,两日进四剂,未获痊愈。更以人参送滚痰丸,下痰积甚多,因而瞑眩。大剂六君子汤,服一乃安。"本案形神俱劳,似应服归脾、养心之类,脉大而滑,又似应用二陈,枳实等药,但二方俱无效果,这除属胶固顽痰外,也因正虚邪实。所以单独补正,则顽痰更加壅满,单驱其痰,则正虚不能运药,故改用峻药滚痰丸,而以人参汤送服,扶正以驱邪,运药有力,才获得显著效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二陈汤加枳实、苏子,连进两日无功,可知痰为顽痰,治疗非易。治则虽然不可游移,方药则须灵活改变。《张氏医通》载:"一少年,因恐虑,两月不卧,服安神、补心药无效。余与温胆汤倍半夏加柴胡,一剂顿卧两昼夜,竞尔霍然。"此方与高枕无忧散,都是温胆汤加味,前者倍半夏加柴胡,后者加人参、龙眼肉、麦冬、炒枣仁、石膏而成,而且方中温胆汤六味药共计27克,而加人的人参一味就用了15克,这都是值得研究的。从以上诸例可以看出,既要明白治疗大法,还必须灵活掌握一些用药技巧问题。失眠证的治疗,除上述外,还有因外感而不寐的,因燥屎、宿食、痰喘而不寐的,因痛因痒而不寐的,种种原因,难以悉数。除去主因,自能人睡。此不属失眠证范围,故不一一列举。但有的人,对各种不适的症状,耐受性不同,对上述影响入睡的主因主症,可能不甚注意,却把失眠作为唯一的主诉,医生听了主诉,易于忽视原发病,却千方百计地求救于镇静、安神等药,以致失眠证久治不愈。下面举先生实例证明。

李某,女性,年约六旬,某大学干部家属。1970年春,失眠证复发,屡治不愈,日渐严重,竞至烦躁不食,昼夜不眠,每日只得服安眠药片,才能勉强略睡片刻,先生应邀往诊。按其脉涩,舌苔黄厚粘腻,显系中脘湿热。因问其胃脘满闷否?答日,非常满闷,并大便日久未行,腹无胀痛(其实已近月未正常进食)。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要安眠,先要和胃。处方:半夏泻心汤原方加枳实。傍晚服下,当晚即酣睡一整夜,满闷烦躁等症大都好转。又服几剂,食欲恢复,大便畅行,临床治愈。

总之,失眠证,从病理说,虽有五脏六腑寒热虚实之分,但临床家都一言以蔽之日:"阳不归阴。"其实,若从症状严格区分的话,阳不归阴必有身热,一般是身有微热。若无身热这一症状,而以心烦、舌赤为主症,反映为水亏火旺的,叫做心肾不交;精神不振,怔忡心悸,脉虚血少的,叫做心脾两虚;精神不安,杂梦纷纭,惊悸多怒,脉见弦牢的,为肝魂不安。类型不同,各有主方。主证主方之外,再酌加开痰、泻火、调气、解郁、导滞、潜镇、安神、和胃等药,随证选药,标本兼顾。对治失眠证来说,大体离不开这些原则。

上面对于失眠证的论述,已谈了不少。但临床总会遇到一些顽固失眠证,仅靠药物是不易取效的。据载:"马超先,字希文,甲武举人。绍先尝患病,夜不得寐,医皆不效;乃自以其意为园圃十余亩,亲操耒耜,学为圃于其问,久之,疾愈。是亦可调善治疾者矣。"可见有些顽固的失眠证,加强体力煅炼,有时比服药更为理想。临床家请注意之。

遗精:关于遗精的治疗,何梦瑶曾说:"以涩治脱,未止,不如泻心;泻心不止,不如升阳。"又说:"升阳最妙,肾气独沉者宜升,脾湿下溜者宜升,肝郁者宜升,不止一途也。"他把遗精的治法归结为固涩、泻心、升阳三法。通过临床实践,先生的体会是:固涩不愈,宜通精窍;泻心不愈,宜泻相火;升阳不愈,宜敛浮阳。遗精的形成,从西医学的观点看,有因房事不节,致神经衰弱的;有因劳心过度,或淫思梦想,致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失调的;也有因精囊炎、输精管炎、前列腺炎或盆腔其他·炎症而产生的。其中性神经衰弱滑泄频繁的,通常当涩以固脱,或再加入补肾壮阳药。但滑泄不止,除虚证外,还有属于精窍不利的实证,若误用涩法,必然愈涩愈剧,治宜通因通用,采取利精窍一法。《冷庐医话》载一案:"鄞医周公望,治一梦遗几死,百补不愈,以滚痰丸一两行之,即愈。"又载:"王官寿遗精,闻妇声即泄,瘠甚欲死,医者告术穷。缪仲淳之门人,以远志为君,莲须、石莲子为臣,龙齿、茯神、沙苑蒺藜、牡蛎为佐使,丸服稍止,然终不能断,缪加鳔胶一味,不终剂而愈。"前案用礞石滚痰丸通窍利痰,后案于清心剂中加入鱼鳔胶通窍活血散瘀,俱能应手取效,说明遗精既久,精窍或有未尽之败精留滞,邪不去则正不安,故通利精窍则效。劳心过度或淫思梦想,心火炽盛,不能下交于肾,导致遗精,远志、茯神、石莲子等清心安神药亦确有疗效。但遗精伴有心神不安,肝魂妄动以致淫梦颠倒的,又当区分标本。劳心过度,或所思不遂,以致淫思梦想而遗精,当以泻心、清心为本,治遗精为标,可使火熄神清,精自安位。但又有病源不在心神,是由生殖器官炎症,即所谓"厥气客于阴器",阳强不痿影响心神而妄梦的,是相火为本,妄梦为标,清心泻心就无济于事,此当泻相火。如有梦而遗,采用龙胆泻肝汤疏泄肝经湿热,就是一例。这种梦,因阴器的湿热刺激,相火妄动,肝魂不安而作,其梦也必是交合一类,与劳心过度之杂梦无章者不同。如不影响肝魂,无梦而泄,单用封髓丹以知母、黄柏泻相火,遗精亦止。至于升阳一法,脾湿下溜,迫精外出者,当升脾阳;肾阳不举,精气下陷者,当固肾佐以升提;肝气不畅,郁而求伸,疏泄无度者,当升达肝气。这些都是必要的方法。但又有滑泄既久,导致阳气浮越,不能潜藏,阳气不潜,固摄无权,精更不固,这样恶性循环,若再升之,散之,岂非坠井下石。在此当用潜阳一法。《金匮要略》云:"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芤是精虚阳浮,芤而兼动,则相火有不安之相。微紧是阴阳不交,荣卫不和。桂枝合甘草以养阳、通阳;芍药合甘草以养阴、敛阴;辅以姜枣,和阴阳而调荣卫。尤妙在加入龙骨、牡蛎,收敛浮阳之中,又有收湿固涩作用,对比以上诸方,属潜镇收涩之剂,对于滑泄既久,正虚而兼阳浮的病人,是必要的治法。遗精频繁,多宜于固涩。久治不愈,又多邪滞精窍,法当通中有塞,塞中有通。《医林改错》云:"刺猬皮一个,瓦上焙干,为末,黄酒调服,治遗精梦遗,不梦而遗,虚实皆效。"因刺猬皮味苦,能降泄;刺能走散,通窍行滞;炒炭又有收涩之用;行之以酒,通塞两用。除纯虚、纯热之症外,一般都可取效。正方之外,小方单方,有时能取得意外的效果,临床者请注意用之。

癫 痫:先举先生的第一个治例:患儿,男,10岁,兖州汽车运输公司马某之子。1971年春求诊。其父代述:患儿两年来,经常跌倒抽风,重时每日发作数次。西医诊为癫痫,曾服苯妥英钠、三溴片等西药无效。也曾服过中药治疗,亦无明显效果。望其身体发育一般,察脉观舌,亦无异常发现。因问最初发病有无明显诱因,其父说,1969年夏天,天气很热,此儿上坡割草,在炽烈的太阳照射下晕倒了,以后就经常发作,越发作越频繁。据其病因,先生认为病属暑厥,处方如下:党参12克,麦冬12克,五味子4.5克,夏枯草15克,清半夏9克,蜈蚣1条,僵蚕6克,全蝎4.5克,甘草3克。水煎服。数月后,马某领其儿前来复诊。自述上方共服了十余剂,抽风未再发作。建议可停药,但嘱其以后不要在炎热的阳光下劳动或玩耍,以防复发。后追访数年,病情一直稳定,未再发作。先生认为,此病是中暑所致,应该称为暑厥。当以治暑为本,兼祛痰散结止痉以治标,因以生脉散加味。此方能清暑、保元、祛痰、止痉,所以有效。但本方并非一切痫炳的万能良方。

又例:尚小宝,女,7岁。沂源某人之女。1975年6月中旬,由其父领来学院求先生诊治。其父代述:患儿二岁时,因感冒发高烧,难以安静,致癫痫发作。每日发作三四次或四五次,从未间断。长期服西药冬眠灵,每日三片。亦未停止发作。当时考虑,既是高烧引起,恐是脑中余热未清,遂将《金匮要略》中的风引汤原方与服。并嘱其服后复查,以观察疗效。7月25日复诊:前方连服五剂,无效,反见夜间盗汗,即在白天也比从前容易出汗。观其面色觥白,脉细而兼弦,比初诊时,虚象较为明显。其家长追述云:"此女二三岁时,曾患过严重的腹泻,日夜无度。当时服药无效,后经针刺治愈。根据上述病史,结合目前虚象,另拟一方,健补脾阳,佐以镇静。党参159,炒白术99,茯苓99,橘红39,炮附子39,炙甘草69,僵蚕39,全蝎1.59,远志肉39,柏子仁99,生龙骨129,生牡蛎129,清半夏69,肉桂1.59,石菖蒲1.89。同年11月25日三诊:上方共服25剂,冬眠灵已由每日三片改为每日只服一片。患儿面色红润,盗汗已止,精神远较以前活泼。癫痫虽仍有时发作,但已极轻,几秒钟即已过去,陌生人一般不易看出。其家长并云:此女孩过去烦躁易怒,现已大为改变,并已入学,担任班长云云。诊其脉已缓和,舌诊无异常,上方去僵蚕、全蝎、半夏,肉桂改用0.99,加入熟地99,嘱其续服,巩固疗效。此与,慢惊风应属同类。小儿慢惊风,多因久疟、久痢,或痘后疹后,风寒饮食积滞过用攻伐,或秉赋本虚,或误服凉药,或因急惊风而用药攻伐太甚,或病后失于调理,皆可致之,而以吐泻得者最多。此女就患过严重的腹泻,脾气已伤,故以健补脾阳收功。最后处方倍用肉桂并加入熟地,是参考了治慢惊之加味理中地黄汤而制定的。

例三:王某,女性,年约五旬,住济南市白马山。患者经常跌倒抽搐,昏不知人,重时每月发作数次,经西医诊断为癫痫,多方治疗无效。来学院求先生诊治。望其舌上,一层白沙样干厚苔。触诊胃部,痞硬微痛。问诊知其食欲不佳,口干欲饮,此系水饮结于中脘。但患者迫切要求治疗病风,并不以胃病为重。因仿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意,因本证不发热,去桂枝、姜、枣,加入枳实消痞,僵蚕、蜈蚣、全蝎以搜络、祛痰、镇痉。处方:茯苓9克,白术9克,白芍9克,炙甘草9克,枳实9克,僵蚕9克,蜈蚣1条,全蝎6克。水煎服。患者于一年后又来学院诊病,自称上方连服数剂后,癫痫未再发作,当时胃病也好了。现今胃病又复发,只要求治疗胃病,因与健脾理气化痰方而归。先生认为,癫痫虽然是脑病,但是脑部的这一兴奋灶,必须通过刺激才能引起发作。而引起刺激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本患者心下有宿痰水饮,可能就是其癫痫发作的病因。治疗本病,应在行水散饮的基础上,酌加搜络、祛痰、镇痉的药物,如能以治本为主,以治标为佐,标本兼治。则疗效较好。

低血压:中医治疗低血压,必须有症状作依据,如果毫无症状,则多不作病理看待。正如有的医书记载:"有不少人血压经常在(96~100)/(50一一60)毫米汞柱,却健康无病。"病理性的血压过低,多为营养不良或久患消耗性疾病引起,一般都有原发病病史和症状作依据。依中医辨证,这些都应归属于气血不足的虚证范围之内,它和肝阳上亢或上盛下虚的高血压病正相反。故治疗大法,一般血压过高者应清降潜镇,而过低者则当温补升提。基于上述看法,1临床遇到低血压病人,找出其原发病之后,在相应的处方中酌加人参、五味子,一般都会起到升压的效果。因人参能补五脏益精气,增强心血管搏动的能力。五味子是酸敛强壮药,酸敛之性也具有升压作用,如《用药心法》说:"收肺气,补不足,升也。"用人参、五味等补益之药治疗低血压,是从生脉散的"生脉"二字悟得,也是把低血压的现行症及其可能的发展的过程,联系在一起加以考虑的。人所共知,有的低血压,是休克或昏厥的早期或边缘指征,而人参、五味子就常常是这些危急症状的抢救药。有的低血压西医找不出致病原因,而只据中医辨证便可取得疗效,先生曾治一例低血压,疗效甚为满意。介绍如下:

张某,女,年四十余,山东中医学院保健室保健大夫。十年前感觉胸闷,找西医检查,诊断为原因不明的低血压,治疗一年无效,请先生诊治。主诉:胸闷气短。四肢发凉,舌淡,脉沉迟,证为胸中寒饮,阻遏胸阳,治宜温阳化饮。予以四逆加人参汤:红人参9克,干姜15克,炮附子9克,炙甘草9克,水煎服。服药一剂,症状显著减轻,连服一周,诸症消失,至今已近十年,血压一直正常。

尿崩症:朱某,女,1岁半,济南人。1976年8月27日初诊。患多饮多尿多食已四月余,曾在省立二院诊断为尿崩症,治疗无效。患儿神色及舌脉均无异常,先生给予五苓散2剂。8月31 日复诊:大便次数由服药前每日5~6次减为每日2次,饮水量及小便量均稍有减少,但不明显,多食如前。因将前方加减。生白术18克,茯苓9克,肉桂3克,海蛤粉6克,炮附子1.5克。水煎服。9月313三诊:上方共服3剂。家长云:自服中药之日起,夜间口渴较服药前减轻,白天仍如从前,近几天夜间121渴也觉重了。经追问,才得知患儿曾在近期注射过两支"长效尿崩停"。该药每支有7日的疗效,按日数计算,现正好该针剂失效之时。从而可知,以上所服几剂中药,恰在针剂的有效期中;配合针剂,效果尚不满意,可见所服方药全属无效。又从其家长的补述中,知患儿不喜热饮,便改用白虎加人参汤,处方:生石膏15克,甘草6克,知母6克,生地6克,沙参6克,花粉6克,粳米少许。水煎服。为了观察疗效,嘱令停用西药。9月7日四诊:其家长云,患儿以前常常出汗,服上方后汗出减少,其他症状无变化。因忆起《金匮要略》中瓜蒌瞿麦丸方,遂处方如下:瓜蒌12克,山药12克,花粉9克,炮附子2.5克,茯苓6克,瞿麦3克。水煎服。9月17日,其家长来看胃病,并告知其女服上方3剂后,诸症消失;为巩固疗效,又自动续服了2剂,现已痊愈。此患儿服五苓散无效,而服瓜萎瞿麦丸有效,盖因五苓散是健脾散水,而瓜蒌瞿麦丸是温肾化饮,故服五苓散是多饮暖水,促使汗出而愈;而服瓜蒌瞿麦丸则以"腹中温为知"。

发作性睡病:孟某,女,42岁,会计。患者两个多月以来,每晚于七时左右出现嗜睡症状,不能自制,沉睡1小时左右即醒,醒后一切如常。每次嗜睡,皆是和衣坐位。亦曾服过治嗜睡的单验方,都未取效,于1984年3月5日请先生施治。察其形体略胖,健康肤色,舌淡红瘦瘪,脉沉实稍数。询知有大便干燥史,几个月前曾有一段时间感到胸闷,余无异常。处方:生地9克,熟地12克,当归9克,升麻9克,枳实9克,炒杏仁6克,陈皮9克,甘草6克,红花6克,白蔻仁6克,生姜3片。水煎服。进一剂后,当晚仅在7时半稍有困意,但能自制。药进至第4剂,嗜睡延至晚9时左右。察舌质如前,脉滑稍数前方去白蔻,加白芍9克,细辛1克,服法如前。1984年3月15日诊:服3剂后,嗜睡、困倦等症均已消失。患者述以往大便不行,系无便意。胸部仍有满闷感。前方加理肺降气药:生地9克,熟地12克,炒杏仁9克,当归9克,炙甘草6克,升麻3克,枳壳6克,紫菀9克,苏梗6克,生姜2片。共服4剂,病愈。

先生认为,本案患者嗜睡,1小时后即醒而复常,这与卫气的循环有关,是卫气运行失常的临床表现,午后七时,正是酉戌之交,日夕之时。《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日人为秋","夕则气始衰"。《素问·生气通天论》:"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这都说明:酉戌之交出现突然性嗜睡,是卫气由行阳将要转入行阴的外在反应。正常人气行道路滑利,卫气的升降出入可以控制,并不出现以上反应。而本案患者,阴虚血燥,大便常秘,清气当升者不升,达到嗜睡时即不可抗拒;浊者当降而不降,卫气行阴之路也不畅,因此倏间又醒。本病倏睡又醒,又恰在酉戌之交,酉戌是阳气已虚之时,此时不能自主的坚持清醒,说明卫气趁此时已有下陷之势,故方中用升麻以助其升;又因肾阴虚、肝血燥,卫气行阴之道涩,才倏而又醒,故从滋阴养血,并升降阴阳着手,拟就本方。本方的基础是通幽汤。方中有升麻升清以防止卫气按时下陷;又加入枳壳之降以"通其道",使当降者按时而降。总之,是以药物之升降,助卫气恢复其行阴行阳之常。养阴润燥,是调其脏腑以通其道,并使之能有伸缩的余地。加白蔻仁宽胸散结以利升降;加杏仁紫菀苏梗等调肺气,因肺主诸气,肺气一调,既可改善便秘以利于降浊,亦有助于卫气的运行。患者服第一剂后,使嗜睡状态从晚七时推移至晚九时,由不可抗拒的嗜睡,转变为只是身体,是阴阳之路初通未畅之故。本案是以升降阴阳法治疗睡眠失常的特殊治例。

痰厥:高某,女,19岁,工人。患者于两月前发高烧,经西药治疗高烧已退,但见咳嗽、气喘、胸闷、憋气等症,夜间尤重。憋闷重时,发作性晕倒,意识不清,但无抽搐症状。曾经神经内科多次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经人介绍,求先生诊治。1986年3月6日初诊:患者右侧上下肢不定时麻木,甚或不能活动。睡眠不深,口干,右侧头痛,近两月来发作性晕倒六七次。舌苔黄腻,脉弦迟有力。此乃热盛灼津,液结为痰,痰迷清窍,阻塞经络。处方:明天麻、茯苓、黄芩各6克,南星、橘红、半夏、白芥子各9克,防风、羌活、甘草各3克,竹沥膏(冲)30克。水煎服。3月18日二诊:上方三剂后,头痛、口干、麻木等症明显减轻,舌质红、苔薄腻,脉弦大稍数。处方:明天麻、黄芩、白芥子、橘红、甘草各6克,生地15克,玄参12克,竹沥膏(冲)、桑枝各30克,白芍9克,生姜2片。水煎服。3月27日三诊:上方三剂,未再晕倒,肢体麻木消失,仍时见前额及右侧头部疼痛,午后及夜间痛频,右鼻孔有阻塞感。舌红、苔薄黄,左脉濡,尺弱,右脉弦细。处方:柴胡、黄芩各6克,青蒿、鹅不食草、夏枯草、桑椹子、麦冬各9克,全蝎、僵蚕、蔓荆子、甘草各3克。水煎服。4月4日四诊:上方三剂,头痛及右鼻阻塞感均明显减轻,为巩固疗效。处方如下:麦冬、鹅不食草、生地各9克,生石膏15克,桑白皮、山栀子、黄芩、甘草各6克,薄荷3克。水煎服。上方三剂,诸症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本病发于高烧之后,显然是热炽灼津,液结成痰。痰壅胸肺,故胸闷咳喘;喘憋重时,清阳不升,神识不清而晕倒。津液已结为痰,失其濡润之性故口干;有时阻碍真气的运行而上下肢麻木。睡眠不深,右侧头痛,发作性晕倒,都可归之于前述痰病的范围。脉象与舌苔,亦皆属实热之象。初诊先生拟治痰通剂二陈汤加味,加入南星清经络之痰,黄芩、竹沥清热润燥,少加羌、防,是因脉象弦迟有力,肝胆之气不舒,羌、防有升发散郁之性,与二陈相配伍,升中有降,降中求升。二诊时脉仍弦,但由迟转数。黄腻苔转薄之后,显出舌质正红,是肝郁之象已见缓解,而阴虚之象突出,故去半夏南星之燥,加生地、玄参、白芍以养阴,仍用通血脉祛风止晕之天麻,再加清热祛风通络之桑枝,以治头痛臂麻。三诊时麻木消失,故去桑枝,但头痛仍未彻底消除,且午后夜间较频,考虑到痰火入络,故以柴胡、青蒿、黄芩、夏枯草散肝火之结,以桑椹养肝肾之阴,全蝎、僵蚕搜络祛痰。右鼻孔有阻塞感,须兼清肺窍,故又加麦冬、鹅不食草以养阴通肺窍。四诊时诸症消失,仍用前方加减则是为了巩固疗效。

腿痛:先生在附属医院门诊上班时,遇一患者,主诉腿痛,不甚剧烈。只是酸痛不适,不红不肿,无特殊体征,亦无明显致病原因。察其脉象,细濡稍数。因按湿热辨证治疗。处方:苍术6克,黄柏5克,防己6克,威灵仙3克。水煎服。上方服完三剂,患者又来复诊。自述服第一剂后,全身骤然自觉发热,不久热退,腿就不痛了;服第二、三剂时未再有此种现象。今来求方善后,以期巩固疗效。以极简单的方药,极轻的剂量,而取得极明显又迅速的疗效,是本病治疗的特点。尤其是服药一剂后全身觉热,更是本病药证相符的明证。《医家秘奥》载:"如用补中汤,脐以下无汗,加黄柏三分。"刘完素云:"凡肾水膀胱不足,诸痿蹙,脚膝无力,黄芪汤中加用(黄拍),使两足膝中气力涌出,痿软即去。"李东垣补中益气汤加减法云:"脚痿软。行步乏力,或痛,乃肝肾伏热,少加黄柏五分,空心服:不已,更加汉防己五分。"先生认为,本病患者之所以自觉发热,当是阳气久为湿热所遏,兹因邪去而阳气暴通之故。据此来体会"脐以下无汗加黄柏","使两足膝中气力涌出",就更能心领神会了。药贵对证,活法从心,本方药简效宏,喜开大方重药者,难得有此体会。

皮疹:一老年妇女,年约五旬,1971年夏天,到山东医学院中医系(又称山医二大队,当时在曲阜)求诊。患者掀起衣服,全身上下丘疹密布,由于瘙痒,抓得一片黑痂。自述发病已二年,曾到山医附院皮肤科检查,诊断为皮疹。用西药治疗无效。现患者每至夜间,必发一阵寒热,寒热过后,即发出一片丘疹。因此,旧疹未愈,新疹又生,辗转缠绵,始终不愈。烦躁失眠,大便干燥,排便费力,望其舌红苔少。切其脉沉而稍数,辨证属血燥风秘,治以滋燥养荣汤。处方:生地30克,熟地30克,当归5克,白芍15克,黄芩9克,秦艽9克,防风9克,甘草9克。水煎服。患者服了三剂,大便通畅,寒热停止,身痒大减,丘疹渐消。嘱其继服几剂,服至丘疹结痂脱落后,停药。

本证的特点是夜间必发寒热。先生认为,人体阳气,白天活动的时候,大都集中在体表,夜间睡眠的时候,大都集中在体内,这叫作"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大便既然燥结,已经是津枯血燥,在白天卫气行阳的时候,患者还不觉得怎样。而在夜间卫气行阴的时候,已虚的阴血配不过不虚的阳气,就寒热发作。发作寒热,实际就是血热外出发疹的反应。所以本证的主诉虽然是瘙痒、寒热,而疾病的本质却是血虚便秘。治疗的方法,应当养血以治血燥,凉血以治血热,加入驱风药以治皮疹和寒热,因而处以加大剂量的滋燥养荣汤。

无名低热:张某,男,50岁,山东省精神病院会计。1973年初夏,发低烧,西医检查,查不出病因病灶,每日注射盐水、激素等,治疗两月余毫无效果,邀先生会诊。患者二便正常,只是微觉头痛,脉象稍显弦细。因与小柴胡汤原方,其中柴胡用量为24克,共服二剂,患者自觉全身舒适,低烧全退,过了三天,患者已正常上班。《伤寒论》云:"伤寒、中风,有柴胡症,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先生说,注家往往把这个"一症"局限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几个症状上,并称之为柴胡四大主症。临床上除了见到这四大主症以外,很少有想到用小柴胡汤的。其实,《伤寒论》中还有一条更为重要却容易被人所忽略的,即"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先生对本条的解释是,外感发热,总离不开三阳,头痛、发热是三阳共有的症状,属太阳就应当脉浮,属阳明就应当脉大,如果脉不浮不大而弦细,这就排除了太阳和阳明,就理所当然地属少阳了。少阳的弦细,不一定是弦细弦劲,先生的经验是,只要够不上太阳之浮,阳明之大,而又指下端直有力,就为弦细。至于柴胡,刘完素称"散肌热,去早晨潮热,往来寒热,胆瘅,妇人产前产后诸热。"足见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原因的发热。

关节周围炎:王某,中年男性,1984年8月9日在千佛山医院就诊。自述左肩胛喜暖怕凉,活动受限已半年余。睡时必须用被严密盖好,否则自觉有凉风外袭。西医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曾多方治疗未见好转。望其舌苔薄白,抚摸患部肌肉较无病处明显发凉。先生以《近效方》术附汤去炙甘草,处方:生白术30克,炮附子15克,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三剂后疼痛减轻,继服十余剂,痊愈。肩关节周围炎属于中医"凝肩"范畴,乃由于局部受寒,气血凝结所致。附子与白术合用,有走皮内、暖肌肉、逐寒湿、镇疼痛的效果,《伤寒论》中的少阴病,身体痛、骨节痛等用附子汤,就是因为附子汤中是术附并用的。先生的经验是,白术要生用,要重用,至少每剂30克,并可渐加至60克、90克。附子一般用15克即可。据先生历年试用,本方在一般情况下,三五剂即可有效,重者需服至三四十剂。尤其对于常服羌、独、辛、防、川乌、草乌等方效果不大,或者随愈随发的患者,改用本方更为理想。

肺气肿肺气肿中医学谓之肺胀,常并发于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可随着这些疾病的反复发作而逐渐加重,故本病的治则,初期大都离不开解散风寒和宣肺平喘。但随着肺气肿病情的发展,就不仅是内寒而更重要的是肺胀缩无力,致换气困难。这在中医学上属于肺虚。肺气虚,则下降无力,更进一步加重肺气肿。同时肾虚不能纳气,也是肺气不降之原因。故对久喘的肺气肿患者,当补肺、敛肺,纳气归肾。先生曾拟一方,用以治肺气肿,效果尚好。处方:红人参9克,麦门冬12克,五味子4.5克,炙甘草3克,清半夏9克,核桃肉12克,冬虫草9克,杏仁6克,厚朴4.5克,苏子3克,桂枝6克,生姜2片。肺郁血者,去厚朴加莪术9克,黄酒120克。外感未尽者,加苏叶9克,陈皮6克。此方实由生脉散、人参胡桃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苏子降气汤等方组合而成。生脉散补肺气不足,养肺阴之枯竭,敛肺气之耗散,为主药;桂枝通阳而降逆气;半夏配麦冬,开结而不燥;厚朴、杏仁治胸满;核桃、冬虫草纳气归肾,兼以润肺,补肺;生姜、苏子散水降气。合而用之,有补气、敛肺、降气、纳气的作用,故疗效较好。

举先生治例证之:孔某,男,50岁,干部,曲阜人,1972年夏季邀诊。患者胸满气短,咳嗽,活动后更甚,已数年,西医曾诊为肺气肿,服过西药,也服过降气、宣肺等中药,如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麻杏石甘汤之类,效果不显。或虽小效,旋又复发。经诊视后,知其肺气虚,即予以上方,服四五剂,症状显著减轻,患者自称此方比以前服过的中药方都好,服后发作的时间延长(数月或半年)。即使发作,症状亦轻,且再服上方仍可迅速好转。在肺气肿缓解期,用上方改汤为丸,长期服用,效果更好。

寒秘:寒秘即阴寒之邪,与肠中宿食糟粕互结,寒秘较为少见。下面举先生治例:王某,男性,年40余,山东省威海市人。1956年求诊。患者患脘腹痛多年,每痛时数日不大便,脉象沉紧。出示以前曾服过的药方,大多是枳朴大黄等行气泻下药,其中有用至30克者,但大便仍不通畅,先生诊毕给予大黄、附子、细辛各9克,一剂即大便畅下,粪中有黑色粒状物,大者如黄豆,数量甚多,坚硬异常。自后腹部舒适。此证大便秘结,脉象沉紧,肢冷舌淡,寒象明显,故用大黄附子汤。先生认为,用该方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其人不呕。因为呕则病机向上,不宜用下法。二是细辛用量宜重,先生常用至6一一9克。细辛与附子合用,驱其陈寒痼冷,使久已处于呆滞状态的肠管活动起来,大黄才能起到推陈致新、泻下糟粕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