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1高地作战从失败走向胜利的启示》概述篇2: 211高地之战是怎么回事?

 walpxyz 2020-01-04

2019年6月,我去一个军队院校讲211高地作战的时候,我发现,我们年轻的校官、尉官们,基本上不知道211高地之战,也不知道老山作战。

所以,我今天也得先告诉大家一些概况。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祖国南疆有一场边境局部作战——老山轮战。

这是一场典型的边境局部作战!

这是时间上离我们最近的战争。

在老山战场的最前沿,有一个小小的211高地。

上过老山的人,并没有多少上过211高地,包括上去看看的也没有多少。但是,上过老山的,没有几个不知道211高地。上过老山的,没几个没有议论过、讲述过211高地的。研究老山作战,绕不过211高地之战。

深入研究211高地作战从失败到胜利的轨迹、原因和启示,对我们未来边境局部作战和今天的实战化训练有很大的借鉴。

——很前很小的211

211高地,后来叫574阵地西高地,它位于那拉防御地域前沿,是406高地向东延伸的一个长山腿。 

网上下载的那拉地域照片

该山腿宽约30米,有两个山头,我占西边的211高地,敌占东边的227高地,两个山头相距约80米,敌我相距十多米。最前边的哨位,能够听见对面越军说话。

 网上下载的211高地侧面照片

211高地从上至下有3个山洞,设3个哨位,起初只有一个班防守。

——最险最苦的211

211高地位置低下、突出,越军可以从多个高地向211高地射击而形成交叉火网。

通往211高地的路,被称作“百米生死线”。激战211高地的烈士,许多是倒在了“百米生死线”上的。

由于与后方阵地通行不便,阵地上的保障和支援都没有保证。

我觉得,211高地,是比上甘岭还“上甘岭”的上甘岭。

——最为惨烈的211

1985年5月31日凌晨,越军夺取了211高地。当日黄昏,五九五团七连一个排仓促夺回3号哨位,无力再攻1、2号哨位,转入防御。

至6月7日,我4名官兵先后在211高地被俘。

越南人以此大肆宣扬其胜利,国际影响很大。

从此,211高地成为中越两国政府和统帅部关注的焦点。外交部、总部、昆明军区不断督促六十七军迅速夺回两个哨位。

从此,中越两军在211高地进行了殊死搏斗。

我军起初连续十余天仓促进行反击,小小的两个哨位,多少次得而复失,仗打得很惨、很窝囊,多少好男儿血洒211高地。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双方都在这里倾注了大量的炮火,使211高地变成了“采石场”。双方都在这里付出了数百生命,使211高地成为“绞肉机”。

——唯一使越南人洋洋得意的211

211高地之所以闻名世界,是因为越南人的大肆宣传。

越军仅仅夺得一个班的阵地,抓了四个俘虏,为什么就大肆喧嚣呢?

这是因为,我军夺占老山一年了,自称“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军队拼死拼活地打了多少回,虽然在一些前沿阵地曾经有过“拉锯战”,但是,始终没有夺占一点点阵地。这次终于夺下一点,便是很了不起的胜利啊!

211高地的暂时失守,是我军在老山最大的失败,也是越军在老山最大的胜利。

——痛心疾首的211

211高地之战,虽然仅仅丢失了个弹丸之地,但是,这是老山轮战中唯一的丢失阵地。

虽然只有4人被俘,但是,这是老山轮战中唯一的人员被俘。

我军几十年来每每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之敌,这一次,在我们的装备第一次优于敌人的时候,在起初那十多天时间里,却怎么也打不赢。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对于一支一直被誉为“战无不胜”的军队来说,当两个小哨位怎么也打不下来的时候,当着伤亡数字越来越大的时候,当着越南人天天在国际上高唱“胜利”的时候,中国外交部没有面子了,中国军队无脸面对国人了。

外交部急了,总参急了。

在前线,在总部不断查问211高地夺回来没有的时候,在越军的大喇叭天天在前沿阵地播放被俘人员的投降录音的时候,五九五团、一九九师、六十七军的指挥员经受了很大的屈辱与煎熬。

就在这个时候,六十七军军部又发生了炊事员朝军首长饭桌开枪的恶性案件。

可谓痛心疾首!

——可歌可泣的211

1985年9月8日,经过三个月准备的一九九师,终于解决了三十年没有打过仗的不适应,以17人16分钟打了一场干净利落的袭击战,一举夺回阵地,并顽强坚守。

一直以211高地的胜利为资本大肆进行国际宣传的越军,肯定是不服气的了,他们在40多天的时间里连续进行了200余次反扑,却始终未能夺得一个哨位。

211高地易攻难守,容易形成拉锯。对于越军来说,如果能够拉锯,就可以算是平起平坐,就可以常常喧嚣一下胜利。遗憾的是,“9.8”战斗以后,一直到老山轮战结束,我三个集团军接替进行了长达两年时间的坚守作战,越军再也没有夺回一寸阵地,一次都没有。

易攻难守的211高地,竟然成为“突不破的防线”!

然而,在我们牢固地守住211高地的同时,我们对越军也很警觉的前沿阵地的十多次拔点作战,却是有攻必破。

在老山轮战的中后期,211高地那三个不可逾越的哨位,成为国威军威的丰碑。

——转换战局的211

我全面研究了老山轮战的历史后发现,1985年下半年是老山轮战的一个转折点。

准确一点,这个转折点就在1985年重新夺回211高地的“9.8”战斗前后。

——这是因为,“9.8”作战之后,一直到轮战结束,越军的反扑行动没有超过连规模。

——这是因为,“9.8”作战之后,我军在作战指导上有很多的改进。

这个转折,标志着越军被彻底打服了!

这个转折,标志着我军作战指导的成熟、部队实战能力的提升!

这个转折,主要来自于211高地作战的血泪、教训和经验!

——至高无上的211

在“6.11”作战前后,双方国家外交部和军队的最高层都介入了211这个小高地的争夺,使得211高地的地位上升到战略位置。

据说,那个时候,总参作战值班室每天晚上收集当日情况的时候都要问:211夺回来没有。

在军内外传说和议论多多的时候,总部也曾经派工作组去前线调查。

从“6.11”作战到整个轮战结束,从身处那拉一线的分队指挥员到团、师指挥员,从集团军到云南前指以及昆明、成都的战役指挥员,包括远在北京的战略指挥员,无不为211高地的事情揪心。

两年多的时间里,211高地成为中国军队和越南军队争夺的焦点,成为老山战场敌我战斗力的标志,成为两国军事威慑的风向标。

2018年11月18日16时17分写于宝鸡

2019年7月28日修改并发表于《周参论坛》

2019年12月14日8时36分改于宝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