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决定药物用量?病情轻重,还是?

 Dementia豆豆 2020-01-04

在看现代扶阳学派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们用药很多时候都非常的凶猛,动不动就是几十克,有的是上百克,这个是我们中医的真精神么?为什么有的医生用的是几克,十几克?

首先,平常心而论,一个四逆汤,三味药,如果按照现代的度量衡和药物用法,也就是总共药物不超过50克,50克的药物,熬水600毫升,然后分三次服用这些药物,我们觉得这些药物能有多大的作用?

药量决定药效

很多人会在意药物之间的配比,因为不同的配比会导致人体有不同的反应,同样是桂枝汤的五味药,芍药多一点,那就是太阴病的腹痛方,桂枝多一点就是其气上冲之火逆证,配比不一样,疗效也不一样。

那么如果绝对量不一样,会是如何呢?这个没有人做过对比,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资料来对比,日本人有很多关于汉方的记载,在他们那些大家治疗疾病的时候,一般让患者服用药物都是一次服用3-5克,这个3-5克是合方之后的量,还不是一味药的单独用量,所以日本医书记载的医案,疗效一般都是在两个月作用,很少一剂知二剂已的案例。至少,在现代化之后,没有这么好的医案;而一战之前的医书有不少一剂知,二剂已的案例,现代的病案都是治疗两个月起,到三个月。

而我们在使用药物的时候,一般都是10克作用,所以一般我们开方都是5-7天,对于不是很重的疾病,其实也是会有很好的疗效的,一般五天见效明显,但是我们的用药量一般是10克,以十味药一个方剂来说,那每次服用的药物是三十克,刚好是日本人的十倍左右,我们取得疗效的时间也大概是十分之一。

当然,以上对比没有严格按照对照实验,但是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对比确实存在这种现象。那么问题来了,古代的一两其实相当于15克左右,所以一个桂枝汤桂枝三两,其实就是桂枝45克,是我们现代开方的三3-5倍,那么获得疗效的时间,是不是也应该是我们的三分之一呢?这个,有待于我们用科学的试验方法去证明,但是可以引导出来,为什么扶阳派的疗效会那么好,用药量大也许是一个奥妙。

什么病用

什么病用

什么病用

有一次跟一个师兄聊天,一个种植中草药的师兄说,什么病用斤?什么病用两?什么病用钱?你有没有想过?我想,看元气的状态吧,元气虚则用斤,元气足,则用钱。

元气弱,需要加紧时间把邪气赶出体内,所以必须要大剂量使用一些救命的药物;元气足,则可以从长计议,可以慢慢将人体的邪气赶出去。我想,这是剂量问题的一个答案,这也可以解答绝大多数人的疑惑。

庆余阁阁主倾情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