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民间的艺术精品总是不被重视?耐人寻味!

 刘沟村图书馆 2020-01-05

很多藏友会疑问:为什么民间的艺术精品总是不被重视?其中缘由很多,但究其根本,其实大多数情况就是一个市场的心理因素。

收藏界最负盛名的大收藏家刘益谦先生,他在2009年拍下宋徽宗《写生珍禽图》的时候,就说过一句特别霸气的话:“对于这样一件作品,有些人一辈子连宋画都没见过几幅,自认为鉴定水平很高,就说不对,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是因为几个不懂行的人说三道四,我就不买了,那我以后还怎么混?”

从事收藏的朋友大多都有这样的经验,不管是陶瓷、书画,还是其他类别的收藏品,对于普通东西,大家的鉴别能力基本一样,鉴定结论也一致。

这样的东西常见,价格相对较低,买到的机会多,只要具备基本的鉴定常识,一般都不会看错。而对于档次高、市场价值高的藏品,人们就会开始抱以小心谨慎的态度。

如官窑、元青花、汝窑、珐琅彩、张大千、傅抱石等这些“大名头”藏品,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我哪有这么好的运气?自己就碰到了?即使碰到了,也是不可能的事!

其实要说持这样的谨慎态度,也是非常正常的!毕竟收藏圈里到处是陷阱,但收藏界也几乎遍地是黄金,能否抓住机遇,关键还是看眼力和魄力。

在收藏过程中有眼不识宝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当人们在小心谨慎捂紧钱袋的时候,很可能由于眼力和胆识的欠缺,让机会从自己眼前溜走。

有许多从事收藏多年的人,对于看普通东西可以说是行家高手,但对于档次高的东西,就不那么自信了,在多数情况下,宁愿去认为“大名头”的都是赝品,也不实事求是地客观分析。

这样固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然而错失的却是机会,并且自己也会永远停留于玩普通货的阶段。其实大名头的东西,在鉴定方法上是一样的,都是在熟悉特征面貌的基本上,对鉴定对象进行整体和细节特征的分析和把握。

如陶瓷,不外乎造型、纹饰、胎釉、款识、磨损、环境、开片、气泡等。如书画,无非是风格、笔墨、款识、纸张、印章等。这些原本很基本,但在遇到大名头东西时,反而不会用了。

大名头的东西在他们眼里被神化了,他们只相信传言的所谓“某些东西现在仿得已经乱真了!国家级专家都走眼了!科学仪器也检验不出来了!”等类似的话,在心里形成了固定思维,不可靠、不碰为妙。

当然,这里的“大名头”只是相对的概念,还有其它很多什么和田产、大师造、纯手工等等有比较大价值的艺术品,人们在面对这些时就会退缩,反而在面对那些廉价的艺术品时,会以平常心待之。

由于大名头的藏品往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也是伪造者竭力仿制的重点对象,市场上流传的赝品较多,仿制水平时常被夸大,因而自己在鉴定时,往往会受干扰,自己想一些有的没的。

毕竟就连专家里也有这样的人,“有疑问”“不开门”“待研究”,这些含糊其词的结论,不就是发生在这种情况之下的嘛!把真的说成假货,就会显得水平高、不丢脸,把假的说成真的,反而会显得没水平。

还有一种普遍的情况,同样的藏品,出现在不同的人手里,不同的场合,人们对其的看法就会完全不一样。

在《马未都论汝瓷》中有这样的例子:一次马未都在民间碰上一件汝窑瓷器,但人家不卖,只是拿来让他看看。看完后马未都说:“你这东西是对的,但问题是没有人认,拿出去人家都说它是假的。”

持宝人说:“对,谁都说它是假的,但我坚信这东西是真的。”马未都说:“我可以告诉你,它确实是真的,可问题是它在你手里就没人认。”试想,那件汝窑瓷器如果出现在马未都的手中,也许得到认可的机会就会大很多。

所以说,人的心理真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就像几千年艺术圈公认的那条规则一样,一件藏品,只要你买了,出了店门,不管真伪价值,都不能回去讨教或退货。确实有些耐人寻味~

中视微拍


让艺术融入生活  让生活变成艺术

关注中视微拍  融入收藏世界


中视微拍,最权威的艺术收藏品交易平台

传播收藏文化、解读收藏动态

欢迎发送高清藏品图片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