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台 南禅寺

 木香草堂 2020-01-05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南禅寺大殿,近似方形。面阔三间,明间正面板门,次间破子棂窗,其余三面皆为檐墙。屋顶单檐歇山,柱头斗栱五铺作。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南禅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附近的阳白沟小银河的北岸。它是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在历史上并不知名,没有任何一本史书提及过它。但经过1953年的一次山西省文物普查,在它的大殿明间西缝梁架中,平梁底皮发现墨书题记:“因旧名旹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日奎未时重修殿法显等谨志。”年月日时皆全,证明这建筑是重修于唐建中三年(782),创建年代则应更早。这一发现使它成为吾国现存的最早木结构大殿,从此南禅寺成为第一国宝。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南禅寺整体坐北朝南,史上多次重修,现存山门,东西配殿(菩萨殿和龙王殿)和大殿,东边还有一路,剩阎王殿一间。大殿就是吾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其余皆为明清建筑。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山门,面阔三间,硬山顶,月台较高。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山门全景。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禅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61年3月4日公布,山西省革命委员会立。大概寺名是名家手笔,“禅”上多了一点。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西配殿,按景区介绍牌,是明代的龙王殿。【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西配殿山墙,面南。兼做围墙。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大清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诸殿碑记》。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龙王殿前檐尽间补间斗栱。单杪四铺作,令栱由一根短替木代替,上承通长替木和撩檐槫。普柏枋上泥道重栱。耍头为蝉肚绰幕。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柱头斗栱,单杪四铺作。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明间置补间斗栱一朵,单杪四铺作,坐斗向两侧各伸出45度斜栱。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板门。上置方形门簪两朵。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大明万历十二年(1584)碑。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前廊。【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东配殿,按景区介绍牌,是菩萨殿。清代。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菩萨殿面阔三间,檐下无斗栱,开间相同面宽。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大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十二月《补修南禅寺碑记》。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大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南禅寺重修圆觉庙碑记》。【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南禅寺大殿,面阔三间,明间辟门,次间破子棂窗。出檐深远,屋面平缓,是吾国现有古建中屋面最为平缓者。明间较宽,无补间斗栱。檐柱侧脚、生起明显。正脊鸱尾。这似乎是一座唐代古建的标准版建筑,全因1974年进行了一场落架大修,原本的门窗上部皆是拱券。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大殿柱头五铺作双杪,偷心造。阑上无普柏枋,栌斗上置泥道栱,栱上两道柱头枋,枋间散斗,枋侧隐刻慢栱。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明间正中柱头枋上隐刻驼峰,上置散斗一枚。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转角铺作。出45度角栱两层,耍头平出,斫成批竹昂。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令栱相连成鸳鸯交首栱,栱上替木托撩檐槫。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翼角椽自翼角翘起出逐渐向角梁处靠拢。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山面柱头斗栱,与前后檐基本一致。唯耍头由丁栿梁头砍制而成。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转角铺作仰视图。双杪五铺作偷心造,二跳华栱为四椽栿的出头,耍头为四椽栿上的缴背出头砍制而成。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大殿内部无立柱,因此全殿的载重全部落在外围的十二棵檐柱上。檐柱在宋元祐元年(1086)进行过更换,现存三棵抹角方柱和九棵圆柱。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屋檐下无飞椽,为单层檐椽。【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大殿东侧山面。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板门,门钉三路,每路九颗。这是1974年修复后的模样。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鸱尾。通身平素,鳍条里圈加宝珠八枚,垂脊采用兽面纹。这皆为1974年依一般唐代式样修复。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破子棂窗,窗心为九根破子棂,两侧装余塞板。【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南禅寺大殿内采取了严格的防盗措施,这给观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般游客前来,对殿内的雕塑产生由衷的喜爱,流连忘返。这些尤物都被闭合的防盗网隔开。殿内计17尊佛像雕塑,都被断为唐代珍品。释迦牟尼佛端坐莲台,慈光四照,尊贵而端庄,严肃而安详,似在讲经说法。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梁架为露明造,也只能隔栏远观。室内无柱,四椽栿仅有两根,结构简明。但看到脊槫叉手的时候,发现中间竟无侏儒柱。瞬间我震惊了一下。
    根据吾人学到的知识,吾国古建筑中唯有佛光寺东大殿是有叉手无侏儒柱,被后世称为孤例。梁思成先生在《图像中国建筑史》中写道:只在山东金乡县朱鲔墓石室雕刻和敦煌的一幅壁画中见过类似的结构。还可见于日本奈良法隆寺庭院周围的柱廊,佛光寺是国内现存此类结构的唯一遗例。
    也许有人会说,梁思成先生的著作写于二战期间,当时南禅寺大殿尚未发现,佛光寺在当时是唯一的唐代遗构。但吾人在翻阅2005年出版的东南大学潘谷西主编的《中国建筑史》(第五版)的时候,在第五章第二节佛寺、道观及清真寺,第一例即为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南禅寺大殿未收录进该书),依然称佛光寺大殿“下不施侏儒柱而仅用叉手,是现存木建筑中的孤例”。潘先生的书是大学教材,印数惊人,几乎所有的大学建筑系学子都从中受教。
    如果南禅寺的梁架也是采用有叉手无侏儒柱的结构,为什么在各种书籍中不被提及呢?梁思成先生生前肯定是知道发现南禅寺大殿一事的。但翻遍《梁思成全集》,找不到关于南禅寺大殿的片言只语。按说,1953年,山西省文物部门发现南禅寺大殿,至1971年梁先生逝世,中间有18年的交集。以梁先生对古建筑的热爱,他不可能对第一国宝置之不问。这其中必有隐情。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从梁先生的著作中找不到答案,余想到另一位建筑宗师刘敦桢先生。1965年,他主编审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史》,1968年含冤去世。1980年,这书经今人略作修改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这里面应该有南禅寺的内容。果然,余看到刘先生的书中南禅寺大殿的剖面复原图上,脊槫之下有叉手有侏儒柱。这和实际就不相一致。刘先生对南禅寺的介绍也极尽简略,用词皆是“复原”、“基本上”这样的弹性词汇。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余又翻阅1992年出版的《刘敦桢文集》第四卷,《中国古代建筑史》(1964年4月),这是刘先生亲自审定未经他人删改的手稿。果然,其中对南禅寺大殿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明确平梁上立侏儒柱,支令栱、替木承脊槫。这就说明,南禅寺大殿的梁架,至少在1966年以前,脊槫之下本是有侏儒柱的。【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余接着翻阅傅熹年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该书在剖面图上侏儒柱消失,文字说明中写到:平梁上以叉手、令栱支托脊槫。但同时指出:1974年前后,文物部门曾对此殿进行全面修复加固。除构架部分基本保持原状外,檐椽与屋顶均因历代修葺中改动较大面重新作了复原设计。
    显然,现有的南禅寺大殿在1974年的修复中作了不少重大变动。余查阅了1980年第11期《文物》杂志,上有祁英涛、柴泽俊的文章《南禅寺大殿修复》,文中对大叉手变动的前因后果作了详细说明。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根据《南禅寺大殿修复》一文,侏儒柱和驼峰并非唐代原物,本也不想变动,却在施工过程中自动脱落,遂在安装中取消,恢复了唐代建筑的原样。
    南禅寺大叉手的改动,一下使两位已故建筑宗师的著作中已有的结论变得不再肯定,使得建筑学院的教科书存在争议。余以为,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举动。也许,南禅寺大殿从1953年被发现开始,就一直伴随着争议。这从梁思成先生的不发一言和刘敦桢先生的语焉不详中,可以看出端倪。吾国高等学校建筑学院的启蒙教科书,竟然对第一国宝也并不青睐,甚至连一张插图都没有,令人想入非非。【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东路阎王殿,面阔三间,带檐。清代。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前檐柱头纵向斗口跳,横向劄牵伸出耍头,直接落于栌斗上。
【五台】南禅寺——谁动了侏儒柱
    劄牵下绰幕方。
    木构古建筑的断代,确实是个难题。无论如何,南禅寺已成为古建爱好者膜拜的对象。让我们呵护好传统建筑,小心翼翼地爱护保管,传承有序,每一次的修缮都留下详细记录。让它的每一段故事,都成为佳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