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持有还是卖掉,商业地产必须做选择了!

 hdsllh 2020-01-07

这两天,关于房企商业地产新战略的相关词,层出不穷!保利还刚刚发布消息称,计划4年增加11个购物中心,且全部自持。除了保利之外,新城也在前不久表示至2017年,新城吾悦广场将累计开业15个、在建25个,集团进入国内商业地产第一梯队。再看最近几天的万达上市,根据万达招股说明书公布,截止到今年6月,万达商业地产总持有面积(包括在建)达到2950万平方。从数字上看,目前万达商业地产物业持有面积(包括在建)已经位居全球第一。看来当前商业地产的风向有所改变,过去开发销售模式的一枝独秀,逐步在被持有打破。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内陆商业地产的租赁收益回报,相对还是比较低的。从在内陆商业地产做的相对较好的华润、瑞安和万达来看,除了华润,其他两家企业平均租金都不足150元/平米/月,其他内陆房企租金回报更低。如此低的投资回报,更多的房企选择销售,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比如绿地今年11个月实现破纪录的1900多亿元,40%以上就是商业地产销售贡献的。就是连信誓旦旦要做商业地产运营的万科,也连续向基金出售了多个商业地产项目。(近3个月内,万科出售给凯雷投资9个商业物业80%的股权;后又出售给RECO NANSHAN PRIVATE LIMITED上海万狮置业90%的股权,旗下拥有虹桥万科中心;且又在11月,与信托基金领汇房产基金签订无约束力的意向书,拟出售位于深圳龙岗区中心的商场80%股权,包括若干临街商铺及停车位。)

但看一下港资房企的数据,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新鸿基今年上半年平均租金可达到1071.81元/平米/月,即使是恒隆内陆项目的平均租金也达到182.74元/平米/月。不过如果今天照搬港资房企的运作,那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因为港资的这些资产大多集中在香港和内陆一线城市的核心位置,投资回报当然要比了一线城市的其他区域、或二三线城市的一般位置要高得多。以上海港汇广场和恒隆广场为例,两个项目今年上半年租金收入达到13.95亿港元,按照总面积估算,项目平均租金可达424.66元/平米/月。而据了解,上海恒隆广场今年上半年首层日租金高达117元/平方米/天。但你能在上海再找一个恒隆港汇广场么?即使有,估计也早被港资(或其他外资占了)。内陆开发商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发财,谁叫你当时没钱圈地呢。

持有或是卖掉,其实并不是个特别困难的选择。如果具备这样三个条件,自然可以持有。

1、未来稳定的回报以及不断增长的租金收入;

2、当前现金流没有问题,资金成本较低;

3、开发企业长期从事房地产行业,并不想做完这波就走。

如果以上三个条件都符合,自然可以长期持有。但如果以上三个条件有任何一个不符的话,我还是劝你卖掉省事。

来源:丁祖昱评楼市 汇诚行整理

本文来自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