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震惊,五苓散我竟然用错了这么多年!(内附姜建国教授精彩教学视频)

 松静空空 2020-01-08

姜建国教授说:要想讲透经方;必须要讲透《伤寒论》。

在“讲透经方”的课堂上,姜建国教授打破常规思维模式,回归《伤寒论》原文,用最直观的方式教导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上工。

本篇文章摘自第九期'讲透经方'大师班中姜建国教授讲授的《为什么学习<伤寒论>》中的精彩内容。

01

直达'讲透经方'精彩授课现场


02

发散性辨证思维详解

发散性辨证思维

发散性辨证思维是指运用多点的、非线性的辨证思维方法诊治处理临床问题。

方证举例--五苓散证

1.传统观点:膀胱蓄水证--太阳腑证--利水(尿)剂。

2.李氏观点:三焦蓄水证--非属腑证--化气调水剂。

3.仲景观点:

(1).消渴与小便不利(71条):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2).烦渴(72条):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3).渴与不渴(73条):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4).水逆(74条):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5).捣为散 ……汗出愈(71条方后注)。

03

医案举证

五苓散治重症尿床案(温阳化气调水液)。

男孩,6岁左右。

西医诊断:尿崩症。

反复治疗并未解除病情,后经人介绍到李克绍老先生处就诊。

见苔白黏腻等症状,治以温阳化气行水,方用五苓散。

开6副药,吃完3副后,小便明显减少。

服用完6副,口不渴,尿崩症再未复发。

李克绍老先生善于辨证思维,姜建国教授则继承李克绍老先生的学术思想,经过大量实践证明,临床运用五苓散治疗尿床等病症疗效很好。

姜建国教授曾治疗过一个案例:

女孩,10岁,几乎天天晚上尿床。

医院检查却并没有问题,中药也不见效果。

身体瘦弱,手脚冰凉,苔薄白,舌边有齿痕。

诊断:为阳虚气化不利。

处方:五苓散。

服药21副后,尿床基本停止。

停药观察一个多月后,又偶尔开始尿床,再服用14副,追访未复发。

姜建国教授受李克绍老先生启发,认为仔细辨证后,只要诊断为阳虚气化不利导致的小便不利,先用五苓散,效果都很不错。

姜建国教授的授课,打破了中医师临床运用五苓散的线性思维,这是一种全新的思路和学习方式,非常值得学习和体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