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的专家呼吁恢复使用文言文,你们赞同吗?

 梧桐树边羽 2020-01-09

有的专家呼吁恢复使用文言文,你们赞同吗?

专家总得做点动议,才有存在感。

往回走,是反动的事情。我们要恢复大唐盛况,也只是需要大唐的豪气,绝不需要骑着马去攻打吐蕃,东风快递就够了。时代的发展永远是向前的,我们从古代学习的只可能是经验,不可能在古代找到比现代更发达的科技、智能。

语言文字的发展也是一样。

王力的《古代汉语》中对“文言”的定义是这样的:“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换言之,普遍认为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文言文其实相对于老祖宗千百年来不断变化的口语,是一种提炼过的,修饰过的语言,大家都能看懂,但平时并不会这么说话。这个道理其实也很好理解。

那么我们恢复文言文,要从哪个层面去恢复呢?从口语白话上去恢复那完全是开玩笑,古人都不这么说话,拿腔拿调的,这不大傻子么?

专家的意思,应该是恢复文言文作为我们的书面文字,作为记录的载体。

为什么会在白话之上产生文言文?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纯粹就是因为古时候在乌龟板、竹简上刻字太麻烦,字刚造出来又像画一样,刻一个得好半天。所以只能使用尽量精简的记录方式,让一个字代表更多的白话意思,在语序组合中起到言简意赅的作用。

就好比近代发电报吧,一个字得多少钱,那用文言文就比白话便宜多了。

但是白话文同样可以简约,如今的普通话记录文档也有书面语言。这种书面语言其实就类似于古代的文言文,只不过因为不再记录困难,不用再在龟壳、竹简、丝绸上作业,直接用纸笔和电脑键盘就完成,所以白话文书面语就没有过分简化,但是在措辞、修饰方面和我们平时讲话还是有不同的。

而正因为文化的大发展,科学的前进,对事物的描叙不能再像古人一样求精简忽略精确,所以如今的书面文字表达上在某些专家看起来就相对繁琐。

但是对新新人类的知识、生活来说,越是精细的区别越能带来更精确的定义。

而精确是科学的标志。

到了近代,文言文并不能适应新型的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因为学习困难和晦涩难懂,导致社会生产率低下,社会分工协作不协调。这样才促生了胡适、鲁迅等近代文豪领导的文字改良,普及白话文的运动。

有些东西,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欢就要求别人这么做,也不要自以为这么做就背负了民族复兴的命运。

文字不过是个交流沟通的工具,讲究的是明白、精确、沟通流畅、大家都懂、词要达意。

其实类似的东西还很多,比如繁体字,这也是近来呼唤回归得比较多的,繁体字还有一点不一样,他还在世界上很多地区通行,代表着现代白话在为人们的交流沟通起着积极的作用,他和简体字的差别也只是在于符号不同。

这和白话文与文言文这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别是不一样的。

用繁体字的,还是记录的现代文。即使香港、台湾,也没有文章用文言文结构吧?

记得有一年,有几位人大代表提议恢复繁体字的教学,几乎被全票否决。人民群众大事不见得清楚,这种和民生息息相关的事情可清楚得很。

在对待语言、文字这类完全人文类、生活化文化的时候,“存在即合理”是完全到位的。

有人喜欢文言文,这是合理的,但你要求恢复文言文,开历史的倒车,被鄙视也是合理的。

有人喜欢用繁体字,这是合理的,但你去人大提议,想强行进行大面积地教育退步,被全票否决也是合理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