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了那么多抑酸剂,为何烧心、反酸还不见好?营养师教你如何养胃

 fjsmhm 2020-01-09

冬天来了,为了能够在温暖的被窝里面多睡上一会儿,很多人干脆就直接忽略了早餐,而这不规律的作息也导致胃病症状的产生。

#我的冬日门诊#今年在营养会议上,公布了一张图“2019年全球年度十大关注的疾病”

吃了那么多抑酸剂,为何烧心、反酸还不见好?营养师教你如何养胃

可以看到胃病也位列其中,可见这个疾病是多么的普遍。

随着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升,有或者说我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熬夜、不吃早餐、宵夜、工作压力等。我们的胃似乎也变得越来越脆弱,像胃食管反流变成了非常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

今天当我们聊起胃功能,讲到最多的可能就是下面这些症状:反酸、嗳气、腹痛、烧心、腹胀、消化不了、便秘等。

而一般说起反酸、烧心,多数人认为是胃酸过多。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

是因为胃中的胃酸太多了,反流到了食管中。胃酸的化学作用腐蚀了食管,从而引起了烧心的症状。

反酸、烧心等胃病是如何产生的?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种症状?

我们必须要说明的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的胃酸水平是越来越少的,事实上现在大多数的人存在的是胃酸不足的症状,胃酸过量是非常少见的。

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75%的人存在胃酸过少的问题。

吃了那么多抑酸剂,为何烧心、反酸还不见好?营养师教你如何养胃

下面我们来总结下,胃酸过少会出现什么症状吧

吃了那么多抑酸剂,为何烧心、反酸还不见好?营养师教你如何养胃

我想上面这些症状你们一定都不陌生吧!

是的,绝大多数,反流、烧心、腹胀等问题是胃酸不足!!!而不是胃酸过量!

如果你不好评估自己的症状,那么下面我教你一种简单的测试胃酸方法

吃了那么多抑酸剂,为何烧心、反酸还不见好?营养师教你如何养胃

也许你还会问 那为什么胃酸过少会出现反酸、烧心的症状呢?

(1)那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好好的胃酸不呆在胃部,却跑到食管?

这主要是因为食管下括约肌(LES)无法正常地工作所引起的。

正常情况下我们进食,括约肌打开,停止进食,括约肌关闭,但是如果胃肠功能不好的(比如小肠细菌过度发酵,导致胃内气压过高)容易导致胃内容物就会进入食管,这就伴随着胃酸进入食管。

吃了那么多抑酸剂,为何烧心、反酸还不见好?营养师教你如何养胃

(2)那烧心的症状如何产生呢?

过去我们总以为胃酸进入了食管,食管无法忍受强酸刺激,所以会出现这种烧心的症状,但事实上,我们的食管上皮细胞是耐强酸的【2】,之所以会出现烧心的症状主要是因为我们的食管表面出现损伤,因此与胃酸接触出现烧心的症状。

而导致食管粘膜损伤主要是因为食管粘膜最下层(基底细胞)出现炎症反应。

胃酸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那么食管细胞就容易发起炎症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波及到表层,损伤食管,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那些长期反酸、烧心的人群在内镜检查下会看到食管炎。

治疗胃食管反流该不该用抑酸剂?

接下来就是你们最关心的问题了,我们知道现在临床上治疗胃食管反流最常用的就是质子泵抑制剂( PPI,比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艾普拉唑等等)

吃了那么多抑酸剂,为何烧心、反酸还不见好?营养师教你如何养胃

PPI是非常强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当摄入这些药物之后,短期能看到疗效,因为他们真的能有效的抑制胃酸的生成(抑制90-95%的胃酸分泌),减少胃酸反流到食管,这样食管就不会因为异物(胃酸),而引发炎症反应,造成烧心,可以说初期效果效果还非常好。

但是,如果你看懂了我上面说的,烧心、反流症状主要是因为胃酸分泌太少,而不是因为太多的原因,你就可以知道这个治疗方法其实只是掩耳盗铃,长期是会加重你的症状。

这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那些长期依赖抑酸剂的人,停止药物时候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反酸、烧心症状

所以,如果你是胃食管反流,通过检测发现自己胃酸较少,那么PPI可能只能缓解你的短期症状,但是是治愈不了你的胃病。

长期食用质子泵抑酸剂的风险

我们刚刚说了质子泵抑酸剂是会让你的胃酸越来越少,而这其实会让你的健康越来越差,我们来看下长期使用质子泵的危害吧!

(1)导致营养吸收不良

我们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都需要胃酸第一道消化关口,胃酸会刺激胃蛋白酶的分泌,消化蛋白质需要胃蛋白酶。

如果胃酸太少,就无法有效的消化蛋白质,长期下去就会导致营养不良,严重还会出现过敏,自身免疫反应等。


另外我们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B12【4】、铁、镁、钙、锌和叶酸是需要胃酸参与才能被有效吸收。

如果这些营养素不足是会加重身体的炎症反应,甚至导致慢性疲劳、骨质疏松等一系列疾病。

(2)增加感染风险

胃酸有两个强大的防御工作:

①它是人体强大的杀菌利器,我们每天吸入那么多病毒,细菌,都有可能被胃酸杀死。

②有效防止肠道内的细菌通过胃酸,进入食道,感染机体。

正常情况下,胃酸在1-3之间,病毒在胃酸内存活不能超过15分钟

但是,吃了降酸药之后,PH值可能到5.5-6.5之间,这样病毒就容易在胃酸内存活,长期的胃酸抑制会大大增加人体受到感染的风险。

很多研究发现,抑酸药,可能引起病毒感染的肺炎,肺结核,伤害感冒,痢疾。【5】【6】

(3)增加胃癌的风险

当胃酸的分泌受到了PPI的抑制,人体血清中的胃泌素水平就会升高。

胃酸被抑制得越厉害,血清胃泌素水平就会越高。

吃了那么多抑酸剂,为何烧心、反酸还不见好?营养师教你如何养胃

胃泌素的异常升高会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长期使用PPI会增加胃息肉、胃部良性肿瘤、胃癌的患病风险。

(4)造成肠道菌群的失调

肠道菌群的平衡需要合适的PH。

胃酸被长期抑制,食物在肠道呆的时间就更加长了,食物经过发酵,大量产气,会导致括约肌关闭不严,加剧胃酸反流问题

最可能的影响就是引起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它是造成胃食道反流的因素之一。

如果你经常性打嗝,腹胀,产气,那么你要做的就是提升胃酸,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如何科学有效的养胃

既然质子泵的风险这么大,而它也并不是我们治疗胃病的好方法,那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减少反流、烧心等症状呢?

(1)改变饮食结构

前面我们讲了造成胃食管反流主要是因为食管下括约肌的松弛的,那么引起食管括约肌不能正常关闭是因为胃的压力过大,导致的,而这个跟我们的饮食结构关系重大。

当我们摄入某些食物,如果消化不完全,可能会导致肠道内发酵,产生过多的气体,气压回流到胃部,造成腹腔压力(IAP)过大,给括约肌强大的压力,最后导致括约肌无法正常关闭

而那些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精米白面、韭菜、零食、果汁等碳水化合物,在胃酸不足的情况下更容易导致胀气反酸等现象。

而你可以做的就是尽量减少这类发酵产气的食物,饮食中可以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肉、牛肉、羊肉、鱼、虾等),当然食材选择对了,烹饪的工艺也要正确,避免采用红烧、糖醋、油炸等加工方法。

另外对于过度肥胖的人群,我们也要强调的是不要一吃完就躺下,这样也会导致食管下括约肌无法正常闭合,从而导致反酸,胀气,腹胀等症状。

(2)修复胃肠粘膜

刚刚我们讲了其实烧心的本质是因为炎症,以及胃肠粘膜的损伤,那么我们也需要从根源上去解决这个。

食管避免接触诱发炎症反应的物质!!!

①避免过度加工的食品、种子植物油、精制碳水等加重炎症反应的食物。

② 吃优质的脂肪酸:如omega-3脂肪酸丰富的食物(海鱼、亚麻籽油等);橄榄油等

③使用营养素:如褪黑素

褪黑素是个非常强的抗氧化剂,本身就具有抑制胃酸分泌的能力,并促进溃疡的愈合【7,8】

其实肠道嗜铬细胞合成的褪黑素是大脑松果体的400倍!

这就很好解释了为什么那些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更容易得胃病

吃了那么多抑酸剂,为何烧心、反酸还不见好?营养师教你如何养胃

那么应该如何补充褪黑素呢?

下面我整理了一张表格给你↓↓↓

吃了那么多抑酸剂,为何烧心、反酸还不见好?营养师教你如何养胃

(3)提升胃酸水平

我们刚刚讲了导致胃食管反流最根本的其实还是因为胃酸太少,食物无法正常的消化吸收,因此在胃肠中停留太高,这样就很容易被细菌利用产气,从而导致反流。

而抑酸剂的治疗方法其实就是本末倒置,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提高胃酸水平。

那么哪些方法可以帮你呢?

如果你存在胃酸过少的问题,补充盐酸甜菜碱(betaine HCL)能够提高胃酸水平。

下面我做了一个思维导图教你使用指南↓↓↓

吃了那么多抑酸剂,为何烧心、反酸还不见好?营养师教你如何养胃

盐酸甜菜碱使用指南:

①保证和正餐一起吃,并且正餐中要包含一定量的脂肪和蛋白质。

②刚开始从一粒开始,如果你感到有烧灼感,请立刻停止,这往往说明了你的消化道存在比较大的损伤(而并不代表胃酸过多)。

③如果没有任何不适,在下一餐中增加一粒盐酸甜菜碱,持续这个步骤,直到你感觉到胃中有微微的温热。这时候,将量减到恰好没有让你的胃感到温热的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胃酸水平会慢慢恢复正常,需要的量也会越来越小。不同的人需要补充胃酸的量有很大的差异,有些人甚至需要每餐补充4500mg的盐酸甜菜碱(约8粒)。

④如果你只吃碳水化合物的话,不要使用盐酸甜菜碱。

⑤如果你正在服用皮质类固醇、布洛芬、非甾体抗炎药时,请不要使用盐酸甜菜碱,因为这些抗炎症的药物会对消化道产生损伤。

最后,不要马上停药

如果你使用PPI有较长的一段时间了(8周以上)

不要马上停药!不要马上停药!不要马上停药!

因为在抑酸期间,血清中的的胃泌素含量是偏高的;如果突然停药,胃酸的分泌会突然激增。

这样容易导致胃癌等症状的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慢慢的减少。

参考文献

【1】Katz, P. O., Gerson, L. B., & Vela, M. F. (2013).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108(3), 308.

【2】Barlow, W. J., & Orlando, R. C. (2005). The pathogenesis of heartburn in 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 a unifying hypothesis. Gastroenterology, 128(3), 771-778.

【3】Dunbar, K. B., Agoston, A. T., Odze, R. D., Huo, X., Pham, T. H., Cipher, D. J., … & Spechler, S. J. (2016). Association of Acute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With Esophageal Histologic Changes. JAMA, 315(19), 2104-2112.

【4】 https://www.ncbi.nlm./pubmed/2902178

【5】https:///journals/jama/fullarticle/199672

【6】https://www.ncbi.nlm./pmc/articles/PMC1432731/

【7】 https:///10.1111/j.1600-079X.2004.00179.x

【8】https:///10.1111/j.1600-079X.1998.tb00367.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