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小霸王郑庄公:政治权谋的老司机

 洞见历史智谋 2020-01-11

毛主席喜欢读历史,也喜欢评价历史人物。在他眼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不过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但却将春秋小霸王郑庄公评价为“此人很厉害”,这让很多人匪夷所思。究竟他厉害在哪?或许我们能从左传名篇《郑伯克段于鄢》中略窥一二。

一、郑庄公的处境与智慧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译文:以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妻子,名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惊吓了武姜,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厌恶他。武姜宠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解析:这段材料记载了郑庄公、母亲武姜、弟弟共叔段的关系,交代了郑庄公的艰难处境,也暗含着郑庄公的政治智慧。

1.艰难处境:可怜的孩子。因为难产,在武姜眼里,他天生就带有难以去除的原罪,再加上弟弟的到来,他更难获得母亲的疼爱。从母亲多次请求废除其太子之位,更加可以看出,母亲已经讨厌他至极,甚至有不除不快的感觉。从一个正常人,特别是孩子的角度,郑庄公真是个缺少母爱的可怜孩子。

2.政治智慧:洞悉自己的处境,认准自己的领导。武姜多次在父亲武公那里吹耳边风废立太子,但武公却没答应,为什么?武姜讨厌他,尽管费劲心思也难以取悦,但还必须尽心尽力服侍好母亲,因为不能留下口实把柄在母亲那里。母亲不疼,那就好好的取悦父亲,而且父亲才是一家之主、一国之主,自己的命运前途的决定者,所以郑庄公要揣摩父亲的心理,利用各种机会好好变现。要知道,郑庄公继位的时候才14岁。很显然,小小年纪的郑庄公成功在父亲心中建立了牢不可摧的地位,即使母亲扇枕边风,也没能撼动他太子的地位。

小小年纪的郑庄公真是厉害,他对母亲的隐忍彰显了自己的孝道;对父亲的亲近体现了自己对人性和时局的洞察:认清自己的领导,亲近自己的领导,保住自己的地位。


二、郑庄公的辩人术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译文大意:等到庄公即位,母亲武姜请求将军事要塞制邑作为弟弟段的封地,庄公以制邑险要,事关性命为由拒绝了母亲,答应把郑国旧都京城封给弟弟。

由于京城的城墙不符合国家制度,大臣祭仲就劝谏庄公不给,庄公以不能违背母亲的请求为理由和以人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寻死路的正义之词婉拒了大臣的建议。

弟弟段到封地不久后,就让郑国西边和北边的边邑背叛郑国归为自己的封地。大臣公子吕认为不妥,要求除掉段。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将要遭到灾祸的。”太叔又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公子吕说:“可以行动了!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庄公说:“对君主不义,对兄长不亲,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

太叔段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准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庄公打听到公叔段偷袭的日期,说:“可以出击了!”命令子封率领车二百乘,去讨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五月二十三日,太叔段逃到共国。

解析:这段材料以对话的形式交代了郑庄公为弟弟段划分封地、纵容弟弟私自扩充封地和平定弟弟叛乱的过程,交织着郑国大臣的劝谏,表面衬托出郑庄公的正义、弟弟和母亲的不义,但实际背后闪烁着郑庄公把握大局,辨人用人的智慧之光。

1.把握时局,顺水推舟识大臣。郑庄公14岁即位,弟弟段是11岁。一个少年措不及防的就当了国君,但上有母亲和弟弟的政治威胁、下不知各大臣的心意所属,自己的亲人无法依靠、自己的大臣不敢依靠,真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很快,母亲武姜和弟弟就坐不住索要封地,给了郑庄公破局的好机会。他在守住控制兵权的基础上,答应了母亲过分的要求,之后又纵容弟弟扩充自己的封地,在这个过程中,大臣祭仲和公子吕跳出来反对,这是他想看到的,因为他知道这就是自己的人啦。

用违背常理的事情或决定,来测试下属的态度,是领导常用的识人术。一个新领导上任,不知道谁忠谁奸,那就找机会或利用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让大家表态,那基本可以摸清下属的情况和倾向,进而可以知道任用谁、疏远谁,逐渐掌握单位的主动权。

2.恣意放纵,一举消灭威胁者。欲想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郑庄公深谙这个道理,他了解自己的母亲和弟弟为人,了解他们内心越位的渴望,但只要他们不做,就没有口实一举消灭自己的政治威胁。于是他给弟弟不合国制的封地、无视弟弟扩充封地的恣意妄为,以膨胀弟弟的欲望,他了解弟弟不懂修德,叛乱必然得不到封地百姓的支持,必然会失败。即使等了22年,弟弟段的欲望还是战胜了理智,进行了反叛,正中了郑庄公下怀,使庄公肃清了政治威胁。

3.暴露目标,愚不可及的行为。郑庄公能识人辨人,知己知彼,又懂得欲擒故纵。而武姜和弟弟知己却不知彼,又早早暴露自己不轨的目标,不修德于众,一举一动都处在郑庄公的控制下,犹如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一样,必然失败。因此,凡是重要的目标、重要的事情,最好是隐秘的、偷偷的去做。人多口杂,说出去往往就实现不了了。


三、郑庄公的政治秀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日:“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解析:(这段就不放译文了,内容太多,怕大家看不下去)。这段材料是讲弟弟段叛乱失败后,郑庄公把作为内应的母亲安排到一个叫城颖的地方居住,并发誓说只有死了才会与目前相见,后来又后悔了。城颖的官吏颍考叔听说后就拜见郑庄公,并以赐食留给母亲为契机劝说郑庄公可以掘地见母。庄公就挖了地道,与母亲在地道中相见,母子关系融洽,其乐融融。

为什么庄公要恢复和母亲的关系呢?一则是渴望,一则是政治需要

渴望的得不到,才更加渴望。郑庄公即位为君,又平定了叛乱,自己可以一呼百应,但内心难免是空虚的,特别是他从来没得到过的母爱。

虽然春秋事情处于礼崩乐坏的年代,但孝道犹存。母亲尚在却置之不理,是一种不孝的行为,会受到国内百姓和其他诸侯国的诟病。

所以于情于理于义,郑庄公都需要和母亲和好如初。

最后,切记不要轻易成为别人利用的工具,即使你们的关系很好。

通篇读下来,可以看出武姜因难产一心厌恶庄公、废弃庄公,她名义上和事实上都宠爱小儿子段,但却是利用段来实现自己的一己私欲。失败后,段客居他乡,自己因为母亲的地位却未收到实质性的损害。

在利益面前,即使是母子关系也可能靠不住的,更不要说其他关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