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有的孩子会视父母如仇寇,王阳明用“至良知”告诉你

 衆妙之門 2020-01-12

尽管中国的父母都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但是由于如今社会的浮躁和功利的气氛浓郁,使得很多家长往往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经常忽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这个环节的缺失使得很多孩子,哪怕在学业上很有造诣,但是也依然把人生过得一塌糊涂,这是为什么呢?

细细研究我国的基础教育,就会发现其实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几个大问题分别就是课程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和应用,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你说有多少知识被真的理解和消化,其实并不重要。因为老师和学生都知道,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就是为了应付一个终极考验-高考。应对高考,考上好的大学,采用填鸭式无口厚非,强调应试教育也无口厚非,毕竟高考只看重成绩,成绩越高考上好大学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事关孩子的前程,教学内容脱离实际,也就脱离了。

为何有的孩子会视父母如仇寇,王阳明用“至良知”告诉你

然而问题来了,上大学只是人生很小的一部分,孩子还要面对未来很长人生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的父母与社会,太关注于高考,从而忽略了孩子的“德行“教育。导致很多孩子虽然有着大人的身体,但是心智却是如同孩童一般,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我国,校园暴力,学生自杀,女大学生堕胎,以及如今年轻人内心脆弱等等一些列社会问题爆发的主要原因。

举一个计算机的例子,如今的孩子们就好比一台配置很好的计算机,从CPU到显卡以及硬盘和显示器都是先进的,但是这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的却是window98.典型的硬件太过先进,而软件过于低配,导致的结果就是计算机带不起来,最后死机。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孩子的软件,就需要依靠父母的言传身教,让他们拥有良好的“心智”和“德行”。其实在这点上,我们的古人就有非常好的教育理念,而这些古典的人文教育中又以王阳明的“心学”最为实用。“心学”的核心思想就是“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强调道德实践和实际行动的重要性”以及“不忘初心”。因此王阳明的“心学”教育理念总结起来就是四个方面。

第一:顺应性情,礼仪善德

孩子的本性就是喜欢玩耍,喜爱自由,无拘无束。这种天性就好比我们种植的花草一般,要顺应花草的本性,有的喜水,有的喜旱,各不相同。我们只要掌握好这些花草的习性和生长规律,精心培养,自然而然会得到一片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所以作为家长,要顺应儿童心性的发展规律,让他们欢欣鼓舞,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宛如春雨和风滋润花草,自然而然就会“生机勃勃”。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就有一句话,很好的概括了现在父母最大的问题:“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捉绳缚,若待拘囚。”

为何有的孩子会视父母如仇寇,王阳明用“至良知”告诉你

龙场悟道

如今的老师和家长,整天教育孩子要诚实,善良,却不知道这些所谓的“诚实”和“善良”内容空洞,导致很多人嗤之以鼻,却不知道用“礼仪之方”来引到孩子。一味的希望孩子孩子聪明,过分的强调聪明,不懂得以“善德”之法培养,如果孩子出现了“不聪明“的表现,就各种谩骂和打骂,把孩子一步一步逼向老师和家长的对立面,让孩子视父母师长为仇寇,到时候你想再“如沐春风”对待孩子,恐怕也迟了。所以现在的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都被人诟病不懂礼貌,眼神空洞,情商着急或者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都是由此而生。

我的一个师弟,著名的985大学研究生毕业,在他的父母眼里堪称骄傲,也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但是在一次科室聚会,大家都在借着这个机会,在饭桌上交流感情之际,这个老兄一个人闷头吃饭,狼吞虎咽。有好吃的菜上桌,就立马伸筷子过去,一点都不在乎礼仪。到了最后,大家都在结束了,他一个人还在那里吃,最后被整个科室的人耻笑。而这个师弟因为被人耻笑,反而不自省自查,把责任都怪在同学身上,结果偷了人家的笔记本,人家报案,被判了一年。

第二:自求自得,君子务本

学校的教育我们暂且不说,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学校的教育只是一种知识的灌输,目的只是让学生通过重复练习题目,以达到能通过选拔性考试的目的。这点,我们不做任何品论。但是作为家长,就要在学校以外,就要给予孩子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补充,自求自得,君子务本。

为何有的孩子会视父母如仇寇,王阳明用“至良知”告诉你

讲授心学

这句话的精髓,就是要让孩子学会独立的思考精神,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要贪多,努力做到精熟。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只要是中国人都知道,我们这个民族很喜欢看热闹,而且无论做什么都喜欢一窝蜂的去做,从众心理很强。具体的说就是人云亦云和盲目崇拜,这就解释了为何在我们这个时代会有所谓谣言易传和脑残粉的现象。把孩子养成一个习惯,就是遇到问题要先冷静的思考,然后自己来博釆众长、吐故纳新、找到问题的本质,把思考的结果用实践来证明,从而找到解决问题办法,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会找到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到独立。而不会像某些孩子,依靠父母,自己没有主见,遇到事情就满脸慌张,成为别人眼里的妈宝,爸宝。这就是自求自得。

而君子务本,就是在学校学习之外,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学习其他的东西,最好就是确定一个方向,在这个方向上下足功夫,做到精熟,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就是这个道理。任何一个技能和行业,只有做到极致,才有获得你想拥有的东西。国际钢琴大师郎朗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弹钢琴弹的天下皆知,弹到极致。再看看郎朗现在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拥有怎样的人生。

总结

有一句诗写得好“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如今很多的家长总觉得把孩子丢到学校就行了,但是要知道一点,不动的学校,流水的学生。一个孩子对于学校来说只是一个学生,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这个家庭的未来。父母就像是一个种田的农民,孩子就像田中的作物。父母只有“五月人倍忙”,才可能收获自己孩子的“小麦覆陇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