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氏近代世系

 温馨Wenxlng 2020-01-13

余氏近代世系(1750年-2011年)(三)  

分类: 余氏族志

附则一

天祖伯余隆廷(天祖伯奶萧太淑人)

三十三世

师荣长子隆廷

字云卿,号乘时,生于道光六年丙戌(1826年)二月十一日卯时,己酉科(1849年)选拔,遵例以通判分发四川,加盐提举衔,告假省墓,襄匪滋事,练团堵御,事竣,保加同知衔归四川补用,咸丰八年(1858年),奏署酉阳直隶州两湖捐输,案内保补缺,后以知府用十一年,题补松潘直隶同知,同治元年(1862年)捐离任,以知府候补,十年(1871年)奏署眉州直隶州,以办理历年团防,案内保补缺,后以道员用,赏戴花翎,十二年(1873年)奏署泸州直隶州,以筹解黔饷,防剿川边,案内保加盐运司衔;又于筹解滇饷军装,案内保加二品衔四川候补道,覃恩诰封中宪大夫。

余氏近代世系(1750年-2011年)(三)

天祖伯余隆廷的"容禄大夫"木牌,现仍挂在大冶市灵乡镇宫台山宫台村余铭庄的余氏祠堂门楣上

娶萧氏生于道光六年丙戌(1826年)三月初四日申时,覃恩封淑人,生子一:正衷,侧室黄氏生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五月十四日午时,例赠孺人,生子二:正崇、达,女二:长适卫千总张禹理,次适儒生和传保,副室徐氏生于道光十六年丙申(1836年)五月三十日午时,例赠孺人,生子一:正常,副室曾氏生于道光二十五年乙巳(1845年)十月二十二日亥时,例封孺人,生子:正绪,女二:长适儒生伍发举,次适庠生金人棠。

公殁于光绪二年丙子(1876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葬郧城东肖公保青龙泉石榴沟,壬山丙向为茔,酉阳立德政碑一,眉州立德政碑三,泸州立德政碑四,德政石坊一,长生祠一,黄龙滩立有神道碑。萧淑人殁于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年)六月二十八日寅时,葬郧城西茅窝保朱家沟,午山子向,黄孺人殁于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年)九月初二日子时,葬黑虎保叶家湾午山子向,徐孺人殁于光绪十年甲申(1884年)十二月三十日子时,葬茅窝保彭家岗壬山丙向,曾孺人殁于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年)八月十六日丑时,葬郧县皮鼓保皮鼓沟腰庄,子午兼癸丁向。

中宪大夫赞:

持躬峻整,植品端方,度侔金玉,德比圭璋,巍科拔萃,贡树分香,望隆桑梓,绩懋蜀疆,历膺繁剧,翕颂循良,既有文而有武,亦至大而至刚

萧太淑人赞:

安贞其性,肃雍为仪,幽闲温惠,积善好施,目虽成疾,心愈觉慈,仁推胶木,庆衍螽斯,令德扬休,实大家之懿范,徽音媲美宛圣姒之芳规

世再晚受业廪生李昌国敬撰

诰轴文行状传暨德政碑序俱载卷端

云卿公祖大人德政碑

大凡有功德于民者,虽事过境迁,诸父老犹啧啧称道,相与铭心刻骨曾未尝一日去诸怀,以故甘棠思召,芃黍思郇,古之人流连詠歌,有自来矣!我泸人之于公祖大人何以异?是公强干精明,其性情又复温柔敦厚,历任松潘、酉阳、眉州等处,所在皆政声四达,口碑载道。岁甲戌(1874年)来权泸篆,至之日,勘利弊,严兴革。凡泸属一切不可缓之事,罔不一一关心。其折狱也,大抵入人意中,出人意表,受治者无不心悦诚服。而又扶文教,殷培植,多方奖励,为士林劝。虽古之循良,不是过焉。至于训练以讲武,镇静以安民,扦我牧圉,固于磐石,是特我公之才之见端而未足以尽,公之德政也,今夫人情于所不经意之端则虽在当前方且未之见闻,而于其所甚爱之一事,即饮食寤寐亦隐隐焉悬其象于心目之间。此情之自然而无待强者。

乙亥(1875年)冬,公将去泸,泸之民遮道攀辕如临淮人欲留侯霸故事,于此见公之德,其入人肺腑,为最深,而民亦不自解其何以依依不舍如是也。则既去之后,彼都人士所为颂祷于无穷者,抑又乌知其奚若耶?颂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惟公兼之,超前軼后;宝山岩岩,江水洋洋;豈弟君子,民不能忘。

光绪元年乙亥仲冬月上浣

泾南士民恭颂

云卿太守德政碑

绍章氏

君子哉!政求仁而得仁,万家生佛,学务本而敦本,百倍精神,睦人间九族之亲,广天下一家之量,养民也惠,修身在正其心,接下思恭,数典不忘其祖。

伏惟我大人,秀毓长茅,香分贡树,籍原楚北,篆摄泾南,风风人而雨雨人,衣衣我而食食我,洵为父母,曰清曰慎曰勤如保子孙,以理以情以法敏则有功;公则说民无战栗之心,淡而不厌简,而文士仰魁梧之体,善人也,信人也,其严乎?其恕乎?因想其菜释上丁藜窥太乙,读书、立品、养气、知言、挥大笔以淋漓群书,而卓犖有容德,乃大腹中置得祁山;抗志音正希;指下弹来流水,文接江西嫡派;受之以恒,才堪冀北,空群拔乎其萃,乃威仪是大人之度,进退利武人之贞,设卫比诸榆林,留守全乎梓里。臣哉敬其事,靖襄樊谓务之纷。帝曰嘉乃勋,感巴蜀蚕丛之险,至酉阳而窥杂殂。腹更便便,矢寅威以荩严恭;心何翼翼,旋车言迈有宋田。父负日之思,陟屺兴嗟,是狄梁公望云之意,迨至墓门有棘,又移孝以作忠,依然宦海飘萍。惟安常而处顺身非匏,繫首似蓬飞,栉雨沐风,披星戴月,处其变则行其权,优于才而绌于遇,小试记其大功,应权首府长才,屈于短驭乃署眉州。行止出群,那得金台之郭;文章报国,空怀玉局之苏华。而历尽滇云,拨开点雾,圆窥江月,漏补蜀天,沛恺泽于沱江,溢恩波于泸水;减釐金于尹孝子鸣琴之地,增膏火于魏了翁讲学之庭。呕心血以莅民,案无留牍,烱目光而试士课赏奇文。分鹤俸以作宾兴,挥手朱提八百;擢鸿词而有主见,留心黄卷三千;克俭克勤其难其慎,主善为师,闭右堂而庭铺茵草,除恶务本灭左道而教扑灯花,肺石达情口碑载道,然犹义敦一本,情笃五伦。自公退食花厅,如棣萼之楼,继别为宗,草莽念椒聊之实,禁牛羊之践履,泽及芜城,息鼠雀之穿窬,讼平蒿里。雪留鸿爪,炳银烛以亲亲;风继燕毛,开琼筵而恋恋;象贤有子,庭桂腾芳,龙种多孙,阶兰竞秀。宗联谏草之堂,居然用上敬下,祖饯座花之席,无非自西徂东;自昔舆歌来暮,三泸铸范蠡之金,从今碑勒去思,五色炼娲皇之石。

光绪元年乙亥冬月上浣

泸州族晚余绍章恭颂

云卿太公祖大人 德政诗

注:余隆廷,字云卿,号乘时,十堰市黄龙滩人,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任四川泸州直隶州知州。

闻昔余公祖,

泾南德政垂;

群黎余感戴,

循吏继安绥【昔年余公讳继益永龄者,先后治泸,士民至今犹颂其德政,公克继美先声】;

楚水灵钟处,

郧阳秀毓时;

酉科曾拔萃,

甲账久追随【公郧阳人,以己酉拔贡,从军立功】;

名郡权膺重,【公历任眉州、酉阳、松潘等处,俱有政声】

繁区俗变漓【公莅泸,漓俗为之一变】;

示言倾肺腑【公每出示,悉本至情,不惮,谆谆告诫】,

恩泽入肤肌【公深仁厚,泽人民甚徵】;

案牍无留滞,

人情绝伪欺【公折狱勤明,案无留牍,亦民无遁情。】;

苞苴严玉署【公不染一尘,不愧清白之吏。】,

膏火助书帏【每月课士,厚加膏火。】;

绰楔昭荣宠【泸中新沐旌表者百数人,公别为建总坊】,

闾阎沐惠慈【公政尚惠慈,不流于苛刻。】;

宾兴捐鹤俸,

士类荷鸿施;

俾遂登龙颜,

欣歌式燕词;

五人同领荐,

一榜共称奇【公捐俸数百,以作宾兴,士类沾恩,且预考决科,厚其奖赏,待以酒,此科中乡榜者四人,副榜一人,为泸极盛之事。】;

立学先端本【各场义学渐废,公逐一清理,公款有不足者补之,而馆师尤认真考取,家贫者沾恩。】,

怜贫更恤嫠【泸州旧有养济院,公倡捐俸钱,增养男妇数十人。】;

风檐勤讲艺,

月旦喜评诗【公精心试士,每卷必阅,诗文佳者,即加面奖。】;

蠢尔盐枭动,

潜将富室窥;

远乡频转徙,

全局费维持【乡间盐枭蜂起,富室惧其滋扰,纷纷迁徙入城,公檄乡团会拿,以顾全局。】;

扼要分团勇,

巡边率健儿;

贼藏几若鼠,

兵众俨入貔【公率城中练勇亲兵,赴乡巡阅,一面调团分扎各隘,盐枭闻风逃匿,各团大振军威。】;

砦夺深嘉赉【贼据朝阳观砦,公令乡团合攻,其砦立破,有功皆蒙厚赏。】,

城防谨度支【公办城防,节省縻费,不肯多派民间,以示体恤。】;

听狱休辞疾【公勤于听狱,虽疾失血,不肯少休。】,

行仁悉起痍【攻砦受伤者,厚恤以资,伤者各就愈。】;

霆威歼教匪【灯火教匪乘机而起,公诛一人,患遂息。】,

云集调雄师【公恐民心摇动,因请宝字营至泸境弹压。】;

民便平鹺价【泸州盐价太昂,私枭几酿大祸,公平其价,民遂帖然。】,

官清受宪知【公清操自矢,上游器重久之。】;

虚堂悬朗镜,

圣庙拓宏规【武庙殿宇将圯。公筹款培修,规模宏阔。】;

岁歉庚呼免【今岁歉,因公示禁勿种罂粟,多种菽麦,贫民赖以不饥。】,

年来子爱遗【公莅泸一年,爱民如子。】;

化刚觇草偃,

代忽及瓜期;

别酒斟三盏,

廉泉献一卮;

宝山多美石,

藉勒去思碑。

治下候选县丞廪生张赓飏谨呈

萧太淑人传

黄泽厚

淑人姓萧氏,候选州同德璋公女。德璋公习申韩学,于狱多平反,有隐德。生丈夫子二,女四。淑人其季也,幼娴闺训,不苟言笑。维时,封翁锦堂(余师荣)余公家道方盛,与德璋公为莫逆交,见而喜之,遂缔婚焉。

年及笄,于归观察云卿公(隆廷),井臼躬操,善承翁姑意,饮食、衣服、起居,不待指授,动中礼节。俾云卿公(隆廷)一意肆力于学,得以妙龄成名,皆淑人内助力也。

淑人幼有肝疾,二十岁后疾渐剧,遂致两目失明。姑杨太夫人常谕令节劳静养,而淑人习勤成惯,每暗中饮泣,呼天求佑不自安。

同治元年,发逆扰郧境,淑人侍姑避贼于老砦。贼往来皆经岩下过。淑人隐怀利刃自卫,邻妇有讥为过虑者。谓:"吾辈无缚难力,何能杀贼?"淑人瞿然曰:"汝何知,吾固命妇也!人有目可先逃,予无目何所往脱?有不虞,即以死待!"淑人之于大节懔然已可概见。先是云卿公筮仕西蜀,淑人以目故家居。子恒(正衷)司马年尚稚,甫束发就傅。当晚塾归后,淑人必于所读书,瞑目听诵,闻其倦或思睡,则缕述先人遗事,以感动之。且勖以立身成名,继述显扬之大,子恒司马或不率教,淑人不忍箠楚,但涕泣责,让不食,待其忧惧旁皇,不知所为,引咎请改始可。淑人教子心良苦矣。淑人常謂人曰:"吾目有盲,如处暗獄,虽席丰履厚,已失生人趣。惟期修来生福耳,乃持长斋恤贫振溺捐修桥路。太和山南崖宫,石磴倒塌,行人多蹉跌,淑人捐金五十两平治之。大峡口丛葬所,骸骨遍地,阅者惨心目,淑人捐钱数十缗皆掩埋之,至令人犹乐道,盖纪实也。他若乡邻、戚族,有贫无告者,量缓急以周济之。于是断炊之家,日待以举火者,難更仆数。鸣呼!晚近人情浇薄,好大言,务博施,一旦富或贵,则趾高气扬,考其所言,多不逮所行,以视淑人之事亲奉姑,相夫教子,失明以前与失明以后,始终如一,无不可为后人法焉,即鬚眉亦難遇,况巾帼哉,淑人可不朽矣!

署榆延绥兵备道,已卯科举人,姻愚侄黄泽厚拜撰

幼丹公(隆廷孙)暨节妇萧孺人传

贾庆桂

光绪乙未(1895年)之岁冬月,庆桂以事至黄龙镇宿岳丈子恒公家,岳丈以其次子既没七年,其媳亦没三年矣,尚未立传,适其族有自武昌来议续修宗谱者,岳丈曰:"人既没矣!可无传乎?"乃命庆桂为立合传,载之谱端,以庆桂居且近兼至戚,悉其生平故也。

虽浅陋不文,固有义不容辞者,因历述之,俟来者论定焉。

公姓余,讳延恩,字鸿三,幼丹其号也,郧县黄龙镇人,为太岳父观察云卿之次孙,岳丈司马子恒之次子,幼嗜学,为人简重寡默,在家除事亲外,惟读诸子百家书,并专攻时艺、诗赋之学,其余则非所知也。偶出游,则低首正身,目不妄视,同里中皆以伟人目之。

光绪甲申(1884年),公年十六,即成诸生,府县试皆列前矛,文字深为海内名公所许。丁亥夏(1887年),就试于学使者张,考取经古,并列优等,以额满未食廪饩。两赴秋闱,皆遭铩羽。公恍悟,敲门砖为非计,乃益发奋为雄,潜心经史,手抄成帙,文章一变而为古峭。规模韞山先生派,不拘拘于时墨。识者诮之弗顾也。且公天性孝友,远近共知,闻公幼随母杨太恭人省翁泸州,恭人中途患麻疹,未抵泸遂殁于夔府,舟次,而公以幼稚不知其母之死,亦不知哭,比殓时见舁母入槥,乃擗天踊地大声疾呼,以头触舁者,更以手牵亡母之衣涕泣不许殓,公初不解殓为何事也,於戏!髫龄而知爱母若此,皆至性至情知所发,又岂可伪为者哉?及长,自名为"何恃子",额其斋曰:"何恃斋,"所读之书皆以"何恃斋"署笺。盖哀其母之死,服终之丧,而不忍忘也。

公事其父子恒公备极色养,事继母与庶母尤敬谨,至其恭兄友弟之雅,更有难罄述者。公父尝谓人曰:"吾子延恩自童蒙受书以至成立,父师未尝加之忧楚施之诮让。"味斯言也,公天资英特意常可知矣。公入泮后,始娶同邑廪生萧君如梅之次女为配,萧孺人者,故名家女也,幼娴姆训,深知大义,年及笄,始归公,事舅姑,相夫子,一循妇道,处兄嫂兄妹间皆熏然以和,不数年,幼丹卒。于时母年尚少,且无出,仅遗一女未及周岁,仰天呼曰:"吾其死矣,吾身尚无出,吾夫少而夭,吾女穉而弱,吾其死矣!"既而曰:"吾身虽无出,吾夫少而夭,吾女穉而弱,吾其能死乎?吾而死,是重死吾夫也。"乃勉自活,事舅姑,抚弱女,备艰辛,无如母生性刚烈,以痛夫故哀伤不已,私设幼丹公灵藏于房中之椟,朝夕供奉,自是忧愤愁闷郁结于心,不解者经年,久之,患失血症,医药罔效,遂不起。

公生于同治戊辰(1868年),殁于光绪己丑(1889年),母生于同治戊辰(1868年),殁于光绪癸巳(1893年),生女一锦红未字,公父拟俟诸昆中异日有子择一贤者命名锦祀为之继。

贾庆桂曰:圣人云:死生有命,又云:古皆有死,死也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不得免者也,然未有如公夫妇之苦者,夫公以弱冠而获微名,其前程正未可限量,不意名未成而遽卒,卒且无子。於戏!何天道之无知耶?孺人以名家女而配名士,夫死而不以身殉者,盖以夫嗣未延而苦守吾节以待似续之有人也。乃卒以痛夫,故婴痼疾而死,呜呼!节妇虽死于数年后,而其心之许夫子以死者早矣!其从容就义者乎?谢文节云: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士大夫读书知大义,尚难言之,况妇女哉?庆桂慕公夫妇行谊,且哀其命之苦,因略述其生平以发潜德之幽光,云尔

郧阳邑庠生愚姊丈贾庆桂顿首拜撰

附:天祖伯余隆廷受封的诰命

余氏近代世系(1750年-2011年)(三)余氏近代世系(1750年-2011年)(三)

同治十一年敕封余隆廷夫妇为中议大夫诰命

(诰轴文)

制曰:作牧重于专城,遂委一州之任,亲民莫如长吏,远逾百里之荣,尔花翎盐运使衔特用道候补知府,奏署眉州知州余隆廷,才识素优,精勤尤著,釐剔吏胥之弊,人惮严明,勾稽案牍之烦,政无留滞,兹以覃恩授尔中议大夫,锡之诏命,於戏!饬乃官方既效能,以奏绩劳于王事,宜宠锡以酬庸。

制曰:良臣宣劳于外,效厥勤劳,贤媛襄职於中,膺兹宠锡。尔花翎盐运使衔特用道候补知府奏署四川眉州知州余隆廷之妻萧氏,终温且惠,既静而专,綦缟从夫,克襄素丝之节,频繁主馈,爰流彤管之辉,兹以覃恩封尔为淑人。於戏!敬尔有官著肃雍而并美,职思其内垂淑慎之遗徽。

同治十一年十月初九日(1872)

附则二

关于高祖余正裔的网上链接

黄石第一家利用外资的煤矿

作者:马景源

http://www./zfpd/hsggfz/2007/200708/200710/t20071029_40882.html

189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省创钢铁工业,兴建汉阳铁厂,开办大冶铁矿,为供应汉阳铁厂冶炼用煤,委派国矿师对湖北的兴山、巴东、归州、当阳、京山、荆门、江夏、广济、大冶、兴国(阳新)等地进行大规模的地质勘查,寻找佳煤。在兴国、大冶发现了在批煤矿。接着派员到大冶开办王三石、李士墩、道士袱煤矿。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彩蒸汽水泵、绞车等近代机器设备开采。为官办企业。

在建设钢铁厂的过程中,张之洞认为官办煤矿不能解决钢铁厂全部用煤问题,在办官煤矿的同时,鼓励民间办矿。同年11月18日,发布告示,"晓谕鄂湘各属并川省民间多开煤斤",号召"各就向产好煤处研,选择上等煤苗,或仍旧窿,或开新山,或合资伙办,或独立采取","总之设法广开多备合用之煤","务期各处煤斤源源而来"。在张之洞的推动下,湖北各地纷纷开办民营煤矿,其中有兴国的炭山湾煤矿。

炭山湾煤矿位于兴国县城西北,距县城40公里,东南距韦源口直通长江,矿区交通便利。其煤田地质为古生代二叠纪或三叠纪,煤层夹于页岩、硅质岩及灰白色不含燧石之石灰岩中。

张之洞发布民间可以开煤的告示后,兴国人立即行动,在炭山湾用土法开采。1903年商人余正裔接过小煤窖,开始用新法开采,在矿井设置直式小锅炉及抽水机等设施,未见成效。因资金不足,煤矿难以扩大规模,达到盈利的目的。宣统年间,余正裔为不使矿山关闭,出售给洋商亨大利公司。亨大利公司投资对矿山进行改造,设卧式锅炉数座,开直井两对,拟大规模采煤。后以耗资多、出煤少,得不偿失,亨大利公司遂转让给法国商人蒲旭。蒲旭接手后,又投入一批资金对矿山进行扩充,在矿井添置14英寸口径水管的大抽水机一台,兴建较为宏大的地面建筑。不久,一号直井东平窿发生火灾,二号直井下平窿又遭水患,加之时常与当地人发生冲突。探知该矿区储煤不丰,水量过大,矿山难以发展。于1912年以80万元卖给湖北省政府。湖北省政府添购陈家湾煤矿,改炭山湾煤矿为"湖北省炭山湾等处煤矿官厂"。派姚业经为经理管理年余,因矿山入不敷出,又命高寿林为工程师,继续向前开采。

高寿林系湖北汉阳人,17岁考入福建福州般政学堂驾驭班,毕业后分配在北洋水师广甲舰上服役,与同舰的司轮机工黎元洪结拜为把兄弟。甲午海战中,广甲舰触礁沉没,高与黎元洪等五名鄂籍水兵泅水至大连得救,高加鄂后,被总督张之洞派往江西萍乡煤矿给德籍矿师赖伦(赖伦曾为大冶铁矿总矿师)为翻译,高勤奋学习煤田地质、采矿技术、矿山经营管理等课程,后升为矿师。1922年到大冶富源煤公司任矿师,使富源煤矿煤碳年产量大大提高。

高到炭山湾煤矿后,对矿山进行一系列改造,使窿内设施逐渐完备,每日出煤200—300吨,企业转亏为盈。1916年湖北省成立官矿公署,炭山湾等处煤矿由湖北官矿公署经营,官矿公署委高寿林为该煤矿副厂长兼工程主任。

炭山湾煤矿是黄石第一家利用外资的煤矿,也是湖北省第一家利用外资的煤矿,具有开创性。

湖北省十堰市黄龙滩余氏 

http:///wiki/index.php?doc-view-138.html

湖北省十堰市黄龙滩余氏主要是清朝乾隆年间以后陆续从大冶宫台山迁徙过来,主要分布在黄龙镇、柏林镇、花果街办、相公岭、枣园、石化沟一带,老字派:【元国百宗,德高胜辛,秀志伯#(此派单名),应兴文希,孔道世守(作),师隆正延】从延字派开始采用合修的新字派:【名延锦策,昌盛显荣,敦原济美,万济咸亨】。其中"正"字辈相当于新字派的"名"字派,

世系图:

良公生革、贲、旅、咸、升;升生侃;侃生回、晏、宏、训、迁;晏抚养迁幼子爱为嗣,又生四子规、表、峭、聪;爱生殷、勤;勤生策、籍、简;籍生璨、琛、珍;珍生稔、穬、穗、秘、稳、稻、程;程生仲举、仲才;仲举生四十一、四十八;四十一生元章;元章生国华、国政;国华生百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七;百三生铎宗、锢宗;铎宗生德四、德五、德六;德五生高二;高二生胜七;胜七生辛四;辛四生秀三;秀三生志仁、志胜;志仁生伯良、伯高;伯良生钊、铭、镇、镐;镐生应安、应堂、应远、应海;应远生兴正;兴正生文魁;文魁生希卿;希卿生孔道、孔礼、孔学、孔徒、孔裔、孔才、孔书;孔徒生道开、道中、道安、道济、道扬、道发、道选;道扬生世遗;世遗生作国、作家、作典、作训、作贡、作成、作述;作国留大冶宫台山(今大冶市灵乡镇余铭庄),作家作典二人迁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转头沟;作训迁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柏林镇戴家沟石化沟。作贡作述迁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黄龙镇,作成迁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樊家沟,无子。

道发生世望、世型、世俊、世围、世达、世略、世介、世英;世介迁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石化沟。其后裔簪缨络继世,声名显赫。历任四川酉阳、泸州、松潘知府的余隆廷就是他的曾孙。兵部正郎余正裔是他的玄孙。

清朝四川松潘知府——余隆廷(良公后裔)

http:///read.php?tid=767

十堰地区自古以来便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这里河谷发达,山高林密,地处秦头楚尾,地处巴蜀川陕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属兵家必争之地,秦汉以来都是流放之地,人口稀少,但是到了明代中期,郧阳地区人口还是不多,时朝政腐败,土地兼并日益剧烈,流民纷纷逃往郧阳地区毁林开荒,朝廷严令禁止,多次派兵驱赶,往往激起流民起义,成化年间朝廷派原杰招抚流民,原杰向朝廷建议剿不如抚,建议在郧阳设置郧阳府,辖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保康六县,郧阳府设置布政司,成为重镇,历来由朝廷派遣都御史坐镇郧阳。到了明末,李自成等流民起义,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多次和朝廷军队在郧阳地区激战,造成郧阳地区民生凋敝,人口稀少,顺治九年,清政府征服湖广,郧阳地区纳入清政府版图,李自成,张献忠余部继续在郧阳山区与清政府周旋,在这里多次发生战斗,到了清代康熙三藩平定之后,国家步入稳步发展阶段,到了乾隆年间全国人口发展很快,土地日益紧张,清政府开始鼓励湖广人民向四川移民,湖北黄冈,武昌等地农民便纷纷往鄂西北地区迁徙,有的沿汉水顺流而上,有的沿襄阳古城老河口均县而上,大约清朝乾隆二十年左右,余隆廷的曾祖父余世介便随着这股移民潮由湖北大冶县宫台山迁到了郧县石化沟落籍,到了余隆廷父亲余师荣时,家庭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余师荣迁到了郧县黄龙滩(今十堰黄龙镇),当时黄龙镇是郧县南乡有名的水旱码头,交通便利,商埠林立,与余世介同时代迁徙到郧县的同族侄子余作贡、余作述早已在镇上行医,居住了很多年,余隆廷的父亲余师荣在道光十三年(1833年)捐钱粮赈济灾荒,收到朝廷表彰,敕封登仕郎(正九品),死后因长子余隆廷担任四川松潘知府,受到朝廷诰封奉政大夫(正五品衔),后又晋封通奉大夫(正二品衔)。

余师荣生有二子,余隆廷就是其长子。

余隆廷,字云卿,号乘时,生于道光六年丙戌(1826年)二月十一日,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余隆廷二十三岁,考中己酉科选拔,遵例以通判(正六品)(注:明、清各府置通判,分掌粮运、水利、屯田、牧马、江海防务等事。清各州另有州判,分掌粮务、水利、防海、管河等事。)分发四川,加盐提举衔(从五品)(府通判、盐提举衔都是一种任职资格,可以遇缺候补,府通判为知府的僚属,),这一年其父余师荣去世,余隆廷告假回乡省墓,同年三月,襄阳农民起义军一部从房县大木厂过堵河到黄龙滩以西的鲍家店,余隆廷带领黄龙滩、大峡、舒家等地方武装阻击义军,义军头领李为源被俘,后牺牲。4月,义军首领张瞎子回师大峡、黄龙与官兵数战失利,张瞎子及部属失败。郧县监生龙应举带领官兵驻扎于黄龙滩,跟踪追剿,义军势单,退至武当山据守。事竣后,余隆廷因功保加同知衔(正五品)归四川补用,咸丰八年(1858年),奏署酉阳直隶州(正五品)。

咸丰九年(1859年)六月,贵州松桃县甘龙猫山农民郎官、朗宦、朗宣、郎敏、吕名扬等,于咸丰九年(1859)六月,举起反清义旗,附近农民纷纷响应。川黔两省官府急调失谴将,前往镇压。

六月二十四曰,秀山知县刘钟瑾调集清兵在陈家坟、坝芒一线设防。二十七曰酉阳知州(正五品)余隆廷统率官兵、屯兵,到岭岭坡、云台寺布阵。均未剿灭,咸丰十年(1860)六月,清廷又增调川、黔、湘三省清兵二万余人,围攻义军根据地,并采取剿抚兼施政策,诱降义军将士。九月二十二曰,平定起义军。十一年(1861年),题补松潘直隶同知(正五品),同治元年(1862年)捐离任,以知府(从四品)候补,十年(1871年)奏署眉州直隶州(正五品),以办理历年团防,案内保补缺,后以道员(正四品)用,赏戴花翎(正五品以上方可用,或奖励军功),十二年(1873年)奏署泸州直隶州,以筹解黔饷,防剿川边,案内保加盐运司衔(从四品);又于筹解滇饷军装,案内保加二品衔四川候补道(正四品),覃恩诰封中宪大夫(四品衔),余隆廷于光绪二年(1876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去世,葬郧城东肖公保青龙泉石榴沟,重庆酉阳州、四川眉山市、四川泸州市立有德政碑、德政石坊,泸州还建有长生祠,黄龙滩立有神道碑。余隆廷还参与编纂了同治版《郧县志》。今黄龙镇黄州会馆旁的石门便是余隆廷故居,现已破败不堪。同治丙寅版《郧县志》另载有同治元年余隆庭所撰的《虎尾久经坪二堰碑记》。余隆廷共育有五个儿子,都有官职,其弟余隆印长子余正裔官做到北京兵部正郎,候补道,光绪年间创办了兴国(湖北阳新县)炭山湾煤矿,卓有成效,1909年去世,诰封中议大夫(三品衔)。

郧县"伍子胥堰"辨考

http://www./html/wjpd/qbwh/2007-7/13/173451469.html

同治丙寅版《郧县志》另载有同治元年四川知府余隆庭(今十堰市黄龙区人氏)所撰的《虎尾久经坪二堰碑记》。他的家乡久经坪堰、虎尾堰(后称虎峪堰)灌区的农民也常为用水发生争讼。余隆庭自四川回籍省亲时依武阳、盛水二堰的管理办法,协助当地解决了配水方式。他为此撰文刻石称:"天下之大利在农政,农田之善经在水利。……吾邑武阳、盛水二堰屡蒙贤太守胡公、朱公、黄公体恤民艰,为之筹疏……"此文可证武阳、盛水二堰的效益及影响之大。

互动百科上的余隆廷词条

余隆廷

http://www.hudong.com/wiki/余隆廷

湖北十堰市黄龙镇人,字云卿,号乘时,生于道光六年丙戌(1826年)二月十一日卯时,己酉科(1849年)选拔,遵例以通判分发四川,加盐提举衔,告假省墓,襄匪滋事,练团堵御,事竣,保加同知衔归四川补用,咸丰八年(1858年),奏署酉阳直隶州两湖捐输,案内保补缺,后以知府用十一年,题补松潘直隶同知,同治元年(1862年)捐离任,以知府候补,十年(1871年)奏署眉州直隶州,以办理历年团防,案内保补缺,后以道员用,赏戴花翎,十二年(1873年)奏署泸州直隶州,以筹解黔饷,防剿川边,案内保加盐运司衔;又于筹解滇饷军装,案内保加二品衔四川候补道,覃恩诰封中宪大夫,酉阳立德政碑一,眉州立德政碑三,泸州立德政碑四,德政石坊一,长生祠一,黄龙滩立有神道碑。

资料:1、清咸丰七年(1857年),黄龙镇黄州会馆落成。该会馆是清代黄州八县(黄安、黄梅、黄冈、蕲春、浠水、麻城、罗田、广济)来十堰经商的同乡会组织集资兴建而成。是年3月襄阳农民起义军一部从房县大木厂过堵河到黄龙滩以西的鲍家店,黄龙滩乡绅余隆廷,带领黄龙滩、大峡、舒家等地方武装阻击义军,义军头领李为源被俘,后牺牲。4月,义军首领张瞎子回师大峡、黄龙与官兵数战失利,张瞎子及部属失败。郧县监生龙应举带领官兵驻扎于黄龙滩,跟踪追剿,义军势单,退至武当山据守。

2、在包茅仙起义抗清期间,甘龙猫山农民郎官、朗宦、朗宣、郎敏、吕名扬等,于咸丰九年(1859)六月,举起反清义旗,附近农民纷纷响应。数曰内,义军拥有五、六千人,从猫山到寨地、坝木、麻阳、大树湾大面坡、南腰界、唐家溪、坝场一带,纵横数十里,顿时成了义军的天下。义军所到之处,克营汛、杀贪官,惩土豪,民心大快,声势曰增。川黔两省官府急调失谴将,前往==。

六月二十四曰,秀山知县刘钟瑾调集清兵在陈家坟、坝芒一线设防。二十七曰酉阳知州余隆廷统率官兵、屯兵,仓促到岭岭坡、云台寺布阵。松桃厅、思南府官兵和屯兵也匆匆集聚,大摆围巢阵势。但见义军势众,不敢冒然进击。义军乘其不备,出奇制胜,松桃厅许都司与思南府领兵官杨祥光被击毙,清兵死伤甚众。清==又增调援兵,派绵州知府毛震寿总办酉、秀军务。

3、同治丙寅版《郧县志》另载有同治元年四川知府余隆庭(今十堰市黄龙区人氏)所撰的《虎尾久经坪二堰碑记》。他的家乡久经坪堰、虎尾堰(后称虎峪堰)灌区的农民也常为用水发生争讼。余隆庭自四川回籍省亲时依武阳、盛水二堰的管理办法,协助当地解决了配水方式。他为此撰文刻石称:"天下之大利在农政,农田之善经在水利。……吾邑武阳、盛水二堰屡蒙贤太守胡公、朱公、黄公体恤民艰,为之筹疏……"此文可证武阳、盛水二堰的效益及影响之大。

图书

《郧县志 [缩微制品] : 同治 : 十卷,首一卷 / (清)周瑞等修 ; (清)余湰廷纂》

一、余学铭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