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辛弃疾《生查子》 1、“翠幕沈沈天净,挂一钩新月。”(宋·管鉴《好事近》) “翠幕沈沈”表明是傍晚时分, “一钩新月”即蛾眉月,只有农历月初的蛾眉月才能在傍晚时看到, 所以这一词句中的月相应该是农历初二--初四的蛾眉月。 2、“一眉新月西挂,又报桂花秋。”(宋·李曾伯《水调歌头》) “一眉新月西挂”,即西边天边挂着一弯蛾眉月,词中虽没交代时间,但从表中不难看到,这一月相也是出现在农历初二--初四。 3、“闻道家燕团栾,月傍西楼落。”(宋·范成大《念奴娇》) “家燕团栾”是在傍晚时分,“月傍西楼落”即月亮正在西边天空下落。词中虽未表明月相,但傍晚时分在西边天边下落的应该是初二--初四的蛾眉月。 4、“水亭烟榭晚凉中。又是一钩新月,静方栊。” (宋·程垓《南歌子》) 词中“晚凉”明显交代了时间为傍晚,傍晚“一钩新月”,即为农历月初的蛾眉月。 5、“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宋·晏几道《南乡子》) “新月又如眉”表明月相为蛾眉月,“楼 倚 暮 云”和“漫 道 行 人 雁 后 归 ” 表 明 了 时 间 为 傍 晚,这句词中描绘的月相是傍晚时的蛾眉月,即农历月初的蛾眉月。 6、“娟娟缺月西南落。相思拨断琵琶索。”(宋·苏轼《菩萨蛮》) 黄昏时刻,一轮“缺月”挂在西边天边,引发了作者的无限相思之情,也是农历月初的蛾眉月。 7、“帘卷一钩新月,怯黄昏。”(宋·欧阳澈《虞美人》) “黄昏”时刻的“一钩新月”即为农历初二--初四的蛾眉月。 8、“恰似晚霞零乱,衬一钩新月。”(宋·向子諲《好事近》、 “三更月落,斗横西北。”(宋·朱敦儒《忆秦娥》) 古代的“三更”即半夜,半夜月落的只有初七、八上弦月。 1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 弦月的描绘。 三、 农历十五、十六的满月 傍晚(18∶00左右)月出,半夜(24∶00左右)在中天,清晨(6∶00左右)月落。黄昏时刻,一轮明月挂在东边天空,这可算人间最美的景色了,古诗词对这一月相的描绘也很多,如: 有关清晨满月月落的描写: 13、“一夜安排梦不成,月堕西窗晓。”(宋·程垓《卜算子》) “月堕西窗”即月亮从西边落下,“晓”即 清 晨 ,虽 未 直 接 描 写 月 相 ,但“清晨月落”一定是满月无疑。 14、“归燕来时花期浸,淡月坠、将晓还阴。”(宋·欧阳修《恨春》) “淡月坠”即月落,“将晓还阴”即天要亮了,但天色阴沉,这也是描绘清晨月落的满月。 15、“疏林远带寒山小。月落霜天晓。”(宋·陈允平《虞美人》) “月落霜天晓”即天亮时月落,是满月。 16、“西楼落月鸡声急,夜浸疏香渐淅沥。”(宋·朱敦儒《春晓曲》) “西 楼 落 月”即月亮从西边落下, “ 鸡 声 急 ” 就 是 天 要 亮 时刻 , 天 要 亮时 月 落 , 农 历 十 五前后的满月。 17、“重城五鼓,月下西楼。”(宋·邓肃《诉衷情》) “ 五 鼓 ” 即 “ 五 更 ”,就是天要亮 的 时 候 , “月下西 楼 ”即月 亮 从 西 边落下,,这 也 是 有 关 农历十五前后的满月的描绘。 18、“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宋·陆游《夜游宫》) “漏声断”指用来计时的漏声已断,说明天快亮了,“月斜窗纸” 句中并未交代出具体月相,“斜窗纸”说明是从东边刚升起或要在西边落下的月亮,凌晨从东边升起的应是新月(朔),不可能出现“月斜窗纸”的现象,那么就只能是农历十五、十六凌晨时在西边下落的满月(望) 19、“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欧阳修《生查子》) “元 夜 ”即农历正月十五,“月上柳梢头”,月亮升起来挂在杨柳梢头,这是对满月傍晚月出的描绘。 20、“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宋·向子諲《水调歌头》) “送日 眺 西 岭 ”即目送太阳从西边山岭落下,“ 得 月 上 东 楼 ” 即 一 轮满 月 从 边 升 起 。这也是对农历十五傍晚满月月出的描绘。 四、 农历廿二、廿三的下弦月 半夜月出,中午月落。如下列词句就是对这一月相的描绘: 21、“昨宵醉里行,山吐三更月。不见可 怜 人 ,一 夜 头 如 雪。” ( 宋 · 辛 弃 疾 《 生 查 子》) “山吐三更月” ,“三更”即半夜,“山吐三更月”就是半夜时月亮从山边升起。这是对农历廿二、廿三下弦月的描写。 22、“三更残月上,一夜霜天晓。”(宋·刘辰翁《千秋岁》) “三更残月上”即半夜时分,残月从东边升起,这描绘的也是农历廿二、廿三的下 五、 农历廿六、廿七的蛾眉月 古人称之为“残月”,月出时刻在3∶00左右,日出以前天空不太明亮时可见(亮面朝东),月落时刻在15∶00左右,拂晓时一弯残月挂在东边天空,也常常引发作者的相思情怀。如下 列词句就是对这一月相的描绘: 2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玲》) “晓风残月”即清晨时分的蛾眉月,应该是农历廿六、廿七、廿八的月相。 24、“半窗残月影,天将晓。”(宋·李纲《感皇恩》) “ 残 月 ” 即 蛾 眉 月 ,“天将 晓 ”即天 要 亮 的 时 候 , 天 要 亮 的 时 候 看 到 的 蛾 眉 月 ,就 是 农 历 月末的蛾眉月。 25、“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唐·李贺《南园·三》) “晓月”即清晨的月亮,“挂玉弓”就 象 一 张 玉 弓 挂 在东边天空,形 象 的描 述 ,既 说 明了月相的形状是蛾眉月,也交代了亮面朝向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