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胸练肩练背深蹲都要固定住肩胛骨

 自己个人 2020-01-13


力量训练中很多动作都需要控制肩胛骨,尤其是上半身的锻炼动作,例如杠铃卧推,高位下拉,坐姿划船等。它们能锻炼不同的身体部位,但肩胛骨都需要“后缩”。

其实在力量训练中不仅仅是这几个锻炼上半身的动作,即使是在杠铃深蹲时,依然需要缩紧肩胛骨,不信你试一试把肩胛骨打开,看你如何能够杠铃深蹲呢?

既然肩胛骨这么重要,这么多的健身动作都有它的参与,那么它在健身动作中到底起什么样的作用,又该如何控制它呢?

关于肩胛骨的问题,看一看这两块儿上肢带骨到底是如何影响健身动作的。

阅读以下内容你将了解:

1 肩胛骨和相关肌群

2 肩胛骨与健身动作的关系

3 肩胛骨的控制技巧

一 肩胛骨和相关肌群

肩胛骨


1 肩胛骨的位置和功能

人体共有206块骨,按部位分为中轴骨和附肢骨(四肢骨),肩胛骨是上肢骨中的上肢带骨,位于胸廓的后上方外侧,是一块三角形的扁骨,在第2到第7肋之间,可分为二面,三缘和三个角。

根据肩胛骨上缘最短,外侧角肥大,后面有一条横行的隆起等形态结构的方位特点,可以区分为左右肩胛骨。它的功能是连接躯干与自由上肢(手臂)。

2 相关肌群

骨骼是人体的基本架构,它是由附着在上面的肌肉通过收缩牵动的。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可以引起人体的各种随意运动,各种健身动作都是由许多肌肉协同工作而实现的。

肩胛骨也不例外,它也是由多块肌肉来控制的,我们来看一看有哪些肌肉可以控制肩胛骨的活动。

斜方肌

1 斜方肌

斜方肌是躯干背部的浅层肌,位于颈部和上背部,呈三角形,两侧合在一起为斜方形,肌束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从颈部到肩胛骨的下方,脊柱两侧由斜方肌覆盖。

近固定时,上束纤维收缩可以使肩胛骨后缩,上提和上回旋。

中束纤维收缩可以使肩胛骨后缩。

下束肌纤维收缩可以使肩胛骨后缩,下降,上回旋。

远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和脊柱颈胸段伸直。

从以上功能可以看出,斜方肌的功能主要就是控制肩胛骨,三束纤维收缩均可以让肩胛骨后缩。

菱形肌

2 菱形肌

菱形肌位于斜方肌深层,肩胛骨内侧缘和脊柱之间,呈菱形。

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后缩,上提,下回旋。可以看出菱形肌的大多数功能与斜方肌上束相重合。

肩胛提肌

3 肩胛提肌

肩胛提肌位于斜方肌上部深层,为带状长肌。

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和下回旋,

可以看出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的部分功能相同。

胸小肌

4 胸小肌

位于胸大肌深面,呈三角形。

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下降,前伸和下回旋。

可以看到胸小肌使肩胛骨“下降,下回旋”的功能和斜方肌下束相同,但与此同时斜方肌下束可以使肩胛骨后缩,而胸小肌可以使肩胛骨前伸。

前锯肌

5 前锯肌

前锯肌位于胸廓的外侧面浅层,且上部被胸大肌和胸小肌覆盖,为锯齿状的扁肌。

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下部肌纤维收缩使肩胛骨下降和上回旋。

前锯肌的功能和胸小肌的功能相同。

由以上五组肌肉的功能可以了解到,肩胛骨的功能主要由斜方肌控制,其它四组肌肉辅助。

二 肩胛骨与健身动作的关系

通过上文内容我们了解到与肩胛骨有关的肌群一共是5组,肩胛骨作为连接人体上肢与躯干的上肢带骨,由以上五组肌肉控制,通过以上五组肌肉舒张,可以使肩胛骨做出不同的动作姿态,用来满足人体的运动需求。

我们来看一看肩胛骨的状态在健身动作中有哪些影响?

稳定躯干

1 稳定躯干

为了能够让人体进行更精细,精确的活动,人体的骨骼都是按照一定方式排列,并且根据动作需要做出不同的姿态。

例如:当我们进行杠铃卧推时,由于负荷直接作用于人体,因此需要整个躯干的相关肌肉收缩,脊柱保持中立位,同时憋气提高腹压。

这样可以让整个躯干形成一个整体,能够承担起更大的重量。而后缩肩胛骨就是让脊柱保持中立位的一个必要动作,因此肩胛骨的动作起到了稳定躯干的作用。

做负重深蹲时后缩肩胛骨也是相同的作用。

控制动作幅度

2 控制动作幅度

人体为了能够应付各种复杂的动作,全身的骨骼由不同的关节连接,这样可以让相邻的两个关节在做动作时能完成不同的动作幅度。

例如:我们想打开一扇门时,首先会屈肘,然后肩关节后旋,这样就能把门打开到最大幅度。

如果我们想控制门被打开的幅度,我们就要控制肩关节后旋,只需要屈肘即可。

相同的道理,在做哑铃侧平举时时,手臂向上抬起的高度到上臂与地面平行即可,此时三角肌中束主发力。

如果继续向上抬起手臂,斜方肌就会牵动肩胛骨“后缩,上提”,导致斜方肌过多参与发力,而削弱了对三角肌中束的锻炼效果。

因此在做哑铃侧平举时需要我们控制肩胛骨的状态,首先使肩胛骨“下降”并控制后缩幅度(斜方肌下束,胸小肌和前锯肌发力),并且在向心收缩时做到上臂平行地面即可。

做划船类动作时的情况相同。

三 肩胛骨的控制技巧

了解肩胛骨在健身动作中的主要作用后,再看在具体的健身动作中控制好肩胛骨的方法。

1 卧推和深蹲类动作中的控制技巧

在卧推和深蹲类动作中,控制肩胛骨的目的是稳定躯干,我们就以杠铃卧推和杠铃深蹲为例来讲解。

杠铃卧推

01 杠铃卧推

在做杠铃卧推之前,首先要收紧核心肌群,收紧核心肌群的一个重要动作就是后缩肩胛骨。

很多人做卧推时躺在凳子上,直接将杠铃推起就开始做动作,这样做是不对的。

正确的做法是:当你仰卧在长凳上,双手抓住杠铃杆以后,先抬起上背部,将肩胛骨后缩,再将上背部紧贴凳子表面,挺胸收腹,然后再推起杠铃开始做动作。

杠铃深蹲

02 杠铃深蹲

做杠铃深蹲和坐卧推时的情况类似,如果你直接走向杠铃下边,躬身将杠铃扛起那就是错误的。

正确的做法是:站在杠铃下边,向两侧伸出手臂扶住杠铃杆,将肩胛骨后缩,挺胸收腹,抬起头向前看,挺身将杠铃扛起,并且在整个做动作的过程中肩胛骨要保持收缩状态。

小结:

脊柱两侧的肌肉收缩,可以使肩胛骨后缩,使脊柱伸直并保持中立位,这样身体才能承担更大的负荷,避免受伤。

2 划船类动作中的控制技巧

划船类动作是练习背肌的主要动作,也是肩胛骨姿态变化最多的一组动作。

我们经常使用的划船动作有坐姿划船,俯立划船,俯卧划船,单臂划船,器械划船等。

这些划船动作的主要锻炼目标是人体的上背部和中背部肌群,其中上背部肌群是以斜方肌为代表,中背部肌群是以背阔肌为代表。

因此在使用划船类动作锻炼这两大肌群中的任何一个时,就需要限制另一个的功能,这就需要通过控制肩胛骨的状态来实现。

宽握距,将负荷拉向胸口,同时肘关节向身体两侧打开(不要夹肘)

01 锻炼斜方肌为目标

想用划船类动作重点锻炼斜方肌,就需要我们的肩胛骨做“后缩,上回旋”动作。

因此在做动作时要使用宽握距,将负荷拉向胸口,同时肘关节向身体两侧打开(不要夹肘)。向心收缩到顶峰时要感受到两侧的肩胛骨相互靠拢。

坐姿划船

02 锻炼背阔肌为目标

当我们使用划船类动作锻炼背阔肌时,需要控制肩胛骨的后缩幅度(减少斜方肌发力),让肩胛骨处于“下降,上回旋”的状态,这就需要使用斜方肌下束,前锯肌和胸小肌发力来控制肩胛骨。

因此在做动作时先向下沉肩,使肩胛骨下降,同时保持稳定,不要过度后缩。

然后使用窄握距(或v形拉手),将负荷拉向下腹部,向心收缩时肘关节向身体后侧移动,同时夹肘。

3 下拉动作中的控制技巧

下拉类动作包括引体向上和高位下拉两个代表动作。我们使用这两个动作主要是用来锻炼背阔肌,如果在做动作的过程中不能控制好肩胛骨的状态,往往斜方肌会过多参与发力,而削弱了对背阔肌的锻炼效果。

离心收缩时要伸直手臂,使肩胛骨处在完全打开的状态

01 引体向上

做引体向上时,肩胛骨的状态主要会影响动作幅度。很多人做人体向上时,离心收缩过程中手臂没有完全伸直就开始继续向心收缩,这样动作幅度不够完整,背阔肌没有被完全拉伸。

正确的做法是:离心收缩时要伸直手臂,使肩胛骨处在完全打开的状态,这时背阔肌被充分拉伸,然后再开始向心收缩。

高位下拉

02 高位下拉

用高位下拉锻炼背阔肌时,我们使用的是背阔肌“拉高举的上臂向背内侧移动”的功能。

在具体操作时,要使用横杆宽握,在向下拉动负荷的同时要使肘关节逐渐向身体两侧接近,肩胛骨要处于“下降,上回旋”的状态,并且使横杆与面部保持20厘米左右的距离。

此时躯干保持挺胸抬头的同时,不要过度向后仰,更不要向后过度收缩肩胛骨,而是要使肩胛骨保持在稳定状态,这样可以减少斜方肌发力,同时锻炼背阔肌。

总结:

肩胛骨作为连接上肢和躯干的上肢带骨起到“枢纽“的作用,人体进行大多数的上肢活动时,都离不开肩胛骨的配合。

大多数的体育运动都是发展全身肌肉的动作协调性为主,而增肌训练却需要同时发展单块肌肉(群)的控制能力。

在和上肢有关的健身动作中,肩胛骨的状态决定那哪些肌群在发力,因此学会控制好肩胛骨的状态就是学会控制相关肌肉(群)的单独发力能力。

因此,需要我们熟练掌握和肩胛骨有关的肌肉功能,以及正确的动作技巧,这样我们才能在增肌训练中达成我们的目标

我是老胡,我爱运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