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故事--苏东坡与生姜 关于生姜的养生从古战国时期已有记载,后来的宋朝苏东坡也颇为偏爱食姜, 苏东坡在杭州为官时,曾与生姜结缘。他在《东坡杂记》一书中记载了靠生姜而延年益寿的一桩奇闻。 中医养生故事 一天,苏东坡便服去净慈寺拜访寿高体健的住持——聪药王。不知谁走漏了消息,等东坡大人来到时,净慈寺的和尚早已列队在山门外恭候苏大人,苏东坡挥手致意道:“各位不必拘礼,我今天是因私事前来拜访老方丈的,请各位自便吧。” 于是方丈将苏东坡迎进禅堂,小和尚端来西湖龙井茶,苏东坡一边喝茶,一边问方丈:“听说你这里有位寿高身健的高僧,可得一见否?”方丈命小和尚去请高僧。 中医养生故事 只见那位高僧步履矫健,胸挺腰直,面色红润,目光炯炯,看上去不过四十来岁,方丈介绍说:“这就是人称‘聪药王’的本寺制药僧,前来拜见苏大人。”苏东坡忙起身让座,双手合十虔诚地问道:“久闻高僧身健寿高,今得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请问贵庚几何,何以如此不老?”聪药王顿首拜道:“贫僧今年八十有五,四十岁时身体肥胖,臃肿不堪,步履艰难,后得一方,做成乳饼,连吃四十余载,所以不老。”苏东坡问此方可得闻乎?乳饼如何制作?聪药王回答道:“苏大人造福民众,贫僧要将此文献给大人,此方只一味生姜,把姜捣烂,绞取姜汁,盛入瓷盆中,静置澄清,除去上层黄清液,取下层白而浓者,阴干,刮取其粉,名为‘姜乳’。一斤老姜约可得一两多姜乳,用此姜乳与3倍面粉拌和,做成饼蒸熟即成。每日空腹吃一二饼。我连吃1年就身轻体健了。后来遁入山门,我也日吃不断。看来姜乳饼将伴我终生。” 中医养生故事 苏东坡拜谢了聪药王回到府上,心想姜乳饼制作较为烦琐,加上他自幼生长在四川眉山,吃惯米饭,不喜面食。于是在公务之余又遍访民间,终于搜集到以生姜为主药的“驻颜不老方”。他很欣赏此方,曾作诗记载此方的制作方法:“一斤生姜半斤枣,二两白盐三两草,丁香沉香各半两,四两茴香一处捣。煎也好,泡也好,修合此药胜如宝。每日清晨饮一杯,一生容颜姜不老。” 中医养生故事 制作方法:“驻颜不老方”曾被收载于《苏沈良方》中,后来许多养生医籍均有转录,足见生姜对于抗衰美容的巨大功效。制法1:鲜生姜30克,大枣15克,精盐4克,甘草6克,丁香1克,沉香1克,小茴香12克。将上药洗净,共捣如泥,冲入开水,待温热时空腹饮用,每日1次。制法2:干生姜500克,红枣250克,盐100克,甘草150克,丁香25克,沉香25克,小茴香200克。将上药择净,研为细末,和匀备用。每次15~25克,清晨煎服或泡水代茶饮,每日2次。 中医养生故事 现代研究表明:生姜中的姜辣素进入体内消化吸收后,能产生一种抗衰老活性的抗氧化酶——过氧化歧化酶,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和脂褐质色素——老年斑的产生,延缓衰老出现。因此,民间“晨吃三片姜,赛过人参汤”的说法,确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生姜适用于气虚、血虚、气血两虚、体寒、宫寒、胃寒、阳虚体质者选用。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不宜选用。不仅苏轼如此偏爱食姜,我们的圣人孔子也对姜偏爱有加,孔圣人曾有“不撤姜食,不多食”的名言。而且在战国时期人们平均年龄在40岁的环境下,我们的孔圣人居然活了七十多岁实属罕见。可见生姜对人身体健康长寿起了多大的作用。所以希望大家重视生姜的食用,每天早上坚持吃姜,长年累月下来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身体健康。 |
|
来自: 高山仙人掌 > 《苏东坡故事及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