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面色不好,月经不调,吃点阿胶补补血,这似乎成为了大家对阿胶的常规认知,但医理,临床是这样吗?其实不然,阿胶并不是一个优质补药,使用要求和大家的认知还是有些差别的。那么阿胶到底什么时候用呢,看看我们以前的大医学家在什么情况下用阿胶,做一下参考就知道了。 以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例,书里一共有几个地方用到了阿胶:治尿血,用猪苓汤,里面有阿胶;治便血,用黄土汤或黄连阿胶汤,里面有阿胶;治崩漏、子宫出血,用芎归胶艾汤或温经汤,里面有阿胶;治血水互结,用大黄甘遂汤,用阿胶来缓解大黄、甘遂过强的活血作用。非要说跟补血有关的,只有一个:治体虚导致心律不齐(脉结代)的炙甘草汤,里面用了大量养血药和一点点阿胶。除此之外,没有一个补血方用阿胶,而阿胶的出现迄今为止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聪明的人应该发现规律了:只有在需要止血时,才需要阿胶,显然古代的医生,是不将阿胶当做补血药的。再看看其它书籍中那些卓有成效的补血方:四物汤,没有阿胶;圣愈汤,没有阿胶;当归补血汤,没有阿胶;归脾汤,没有阿胶;气血双补的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都没有阿胶。而治疗妇女产后气血虚弱的内补当归建中汤,更是直接点明:“若取血过多,崩伤内衄不止,加地黄、阿胶二两”,这都很明确的指出了阿胶的使用方法:仅限出血、失血过多,除此之外,皆不使用阿胶。然而,广告、媒体和很多的养生专家的长期宣传,给人们留下了“阿胶补血”的印象,但以上这些事实,他们从来不会告诉你。因此如果没有失血、崩漏等流血过多,或流血不止的情况,阿胶对你是没什么帮助的。阿胶的作用很局限,只有在一些失血性贫血的时候有较好的疗效,对其它各种血虚,阿胶没什么效果。当然,一些人可能觉得,中药没什么副作用,阿胶稍微吃一点没关系。我严肃地表示:这是对中医的迷信,是错误的观点!一个健康没有疾病的人,吃阿胶的第一个副作用就是碍胃,阿胶滋腻,需要肠胃耗费更多的精力去消化阿胶,容易造成消化能力下降,就跟你喝一勺猪油后,口腻胃胀是一样的。月经期吃阿胶,吃过多的话,就会导致月经量减少、出现无法排净的问题,非月经期吃,也有可能引起月经推迟。因阿胶滋腻、止血的特性,对某些疾病有致命作用,比如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这类病理论上应该用通、散的药来治,若用滋腻、止血的阿胶,反令病情恶化。南京黄煌教授曾讲过两例这样的病人,一个乳腺癌的病人为了滋补,服用阿胶、鹿角胶,导致乳房胀痛却仍继续服用两年,后查出乳腺癌,最终切除了双侧乳房。另一病人服用阿胶20余年后查出子宫内膜癌,切除后又发现乳腺癌,使用黄连解毒汤等清泻药才痊愈。有人可能会说:“我吃阿胶也没出现这些问题啊!”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病也不是一天就吃出来的,而现在的阿胶由于大范围滥用,质量也就不敢保证了,但阿胶这么著名,也不是一文不值,那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吃阿胶呢? 一般来说,体质瘦弱者,伴有月经提前且色淡,或月经淋漓不断的情况,吃阿胶一般没坏处(胃肠功能差的注意减量)。除此之外,体格壮硕者不宜;体瘦但面色红、精神朗者不宜;长期情绪差、压力大者不宜。简而言之,适合吃阿胶的人,真的很少。若你还将信将疑,总结一句话:吃药这个事,不要随便相信电视报纸和百度,听专业医生的,准没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