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书法名士潘龄皋,一生最满意的行书作品,字字精品如米芾亲笔

 mengk4fz0yyf5h 2020-01-14

前言:

申明:本文由清雅阁原创发布,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谢!


中国书法以含蓄隽永为最高境界,起收的逆势使笔在画中不作单一方向的行进,而是“四面势全”,开端和结尾笔意丰富,形象丰满。逆起逆收的原则也是笔性的要求。逆锋起笔,锋尖反方向触纸成跪笔,跪笔时锋芒是曲而微张的,这是个重要的前秦,以此按下时,笔毫必然尽力铺张,各就其位,成万毫齐力之势,所以起笔的逆的作用即在行笔的铺毫中锋,既清包世臣所谓“递入平出,万毫齐力”的名言,他还说:“凡下笔须使笔毫平铺纸上,乃四面面圆足,此少温(李阳冰)篆法,书家真秘密语也。”初学者的逆锋往往是不知其所以然,按章办事,依样葫芦,回锋收笔,须利用反作用力使笔锋回顶还原,“及其定也,若端引绳”,如同舔过笔一样,蘸一次笔可连写数字甚至一行,保持了笔势的连贯。

无论笔锋,笔腰、笔根、笔侧,都要做到力透纸背。 使用近前端的笔锋,笔锋变形程度小,易于恢复,“大笔写小字”就是这个道理。 折角处的挫锋,挑钩处的蹲锋,捺底出锋前的微微回缩,均使散败的毛笔在一定的程度得以复原立起。 收笔动作使笔头恢复齐顺原状,可直接书写下笔,保持了行笔的前后连贯性。 中锋运笔,写出的点画,重心即在中间,笔画圆润饱满,质地厚实,立体感强。中锋用笔是千古不易的原则,“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 “笔得中锋则肉在外而骨在内”。

潘龄皋最满意的行书作品欣赏:

​书作能否真具神采、真见性情,端在能否于“法”、“我”间会的秒合无垠之度。所谓“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川专以宋书而论,前人即已点明; “宋人作书多取新意,然意须从本领中来”,“本领精熟,则心意自能变化”。川何谓“新意”? 即自家面目、个性风格。何谓“本领”即法度的掌握、功力的培固。

书者介绍:

潘龄皋(1867年2月6日-1954年6月19日),字锡九,河北安新人。1881年,15岁的潘龄皋考中秀才,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举人,后殿试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先后在甘肃任知县.知州.知府。辛亥革命成功后,潘龄皋担任甘肃省省长,后因痛恨官场腐败,于1922年辞职回乡,之后移居天津、北平,以赋诗、写字为乐,成为民国时期北方著名的书法家。日伪统治时期,他因拒绝出任伪河北省省长而被捕入狱。1948年,潘龄皋几次写信给傅作义,劝其与中共和谈。1954年病逝于北京。

今人书法状况浅论:

今天的书法家当然尚不能与张旭、怀素相提并论,但这种朝亚文化方向的发展,确实构成了中国书法发展的一个危机。今天,成立了书法家协会,在许多地方设立了书法的职业岗位,书法家甚至可以书法谋生了,但书法从主流文化中自我边缘化是一种现实。最近,中国书协甚至把排在第一位的“学术委员会”大量压缩排到第七位去了,而特地设立楷书、行草、草书、篆书、隶书专业委员会,这当然不是一种文化的选择,而成了一种规范行业的选择,当代书法的美术化、技术化、行业化已经迈上了不归之路。书法将在通俗化、边缘化的进程中,有可能泡沫丛生而陷入真正的危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